朱由檢做了一個夢。
一個不敢和任何人講的夢,哪怕是自己身邊最最親近的人。他夢見了兩條烏龍纏繞在宮中的柱子上,且有大風大雨來襲擊。風雨過後,太監們從信王居住的勖勤宮院子裏的水井中有了發現,幾條一尺多長的金色鯉魚。
烏龍和金鯉代表著什麽,信王自然知道,可是他又怎麽敢多想,他的哥哥朱由校,也就是天啟帝才20歲出頭啊!
信王朱由檢雖然貴為皇子,卻不怎麽受到父皇泰昌帝的待見。這一點可以從他居住的那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勖勤宮就可以看來,完全是為了打發他這個小皇子而已。
可是泰昌帝短命,當了二十多天皇帝便龍馭歸天了。
於是泰昌帝的長子,信王朱由檢的哥哥,朱由校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
朱由校這個人,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是一個沒啥腦子的皇帝。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唯獨喜歡木匠,且木匠手藝高超。
朱由校登基那年不滿16歲,而此時信王朱由檢也不到10歲。
不到10歲的朱由檢啥事不懂,所以看到自己的哥哥登上皇位以後便覺得很新奇,於是便問道:“皇上哥哥,這個官兒我可做得否?”
這樣的問話是要殺頭的,可朱由校卻很淡定道:“我先做幾年,便給你做。”
曆史證明,朱由校沒有騙信王。
當然,做夢的事情不能算數,雖然每一個偉大的人物都做過一些不同於凡人的夢,但是並不代表做過不同於凡人的夢就真的能夢想成真。因為,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不論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重要的是能夠把握住機會。
大明王朝二百多年以來,嚴格的按照父子相承的繼承製度。當然事情也有例外,永樂大帝除外。
還有一個例外就是正德皇帝,口味獨特的熊孩子正德也是因為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才會讓嘉靖皇帝朱厚熜占了便宜。
朱厚熜是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而嘉靖皇帝的曾孫子就是朱常洛,朱由校的父皇。
現在朱由校死了,又沒有子嗣,按照皇位繼承係列的排位來看,此時的朱由檢是最近的。
十歲的朱由檢不知道皇帝是什麽官,這是情有可是的,可是十七歲的信王朱由檢不知道皇帝是什麽官,那就是傻了。
一場意外,使得朱由校再也爬不起來,到了天啟七年的八月中旬,全身浮腫的朱由校已經自知無望了,於是便開始準備自己的後事。
而此時三姓家奴,大太監魏忠賢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再也不能淡定了。
這個見風使舵,為了權勢,不擇手段,翻臉比翻書還快,且能為了權勢把自己的恩人踩在腳下的閹人,也覺得自己大限已到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忠賢心裏慌的一比。
朱由校的命運並不比朱由檢要好,同樣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從小和一個把自己奶大的客氏長大,客氏的奶水充足,雖然在宮外結過婚,也有過孩子,但是也正是由於剛剛生育過孩子,所以才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
時間一久,朱由校和客氏之間的關係,便很難用語言說的清,因為朱由校在客氏麵前是赤裸裸的,透明的,而朱由校似乎在客氏麵前也正表現的如此。有了什麽委屈,什麽不開心,可以全部發泄到客氏的身上。
魏忠賢也正是看中了客氏和天啟帝的特殊關係這一點,於是想盡辦法討好客氏,博取客氏的歡心。
而年幼的朱由檢向來不喜歡這一類人,雖然朱由檢依稀記得魏忠賢曾給他送來過一些所謂的珍寶,但是為了不得罪魏忠賢,朱由檢隻能收下,但卻從沒有表現出來過喜歡還是厭惡。
靠著巴結客氏,魏忠賢官越做越大,加上在朝中經營多年,發展出許多自己的爪牙和走狗。
雖然朱由檢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可並不代表著事情沒有轉機,以客氏和魏忠賢為首的一夥人還打算掙紮一下。
比如用一個嬰兒冒充天啟帝的兒子,這也不是不可能,畢竟臨幸宮女而生下皇子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事實證明人是怕死的,關鍵時刻,魏忠賢的那些手下和爪牙全部都萎縮了,沒有人敢這樣去做,於是想要用“狸貓換太子”這樣的計劃便泡湯了。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魏忠賢遇到的最大敵人也是自己。太監畢竟隻是太監,小小的玩弄權勢,尚且可以,真正遇到大事以後,隻能自暴自棄,怨天尤人。
魏忠賢的自甘墮落,讓朱由檢看到了希望,畢竟能當皇帝總是要比當王爺要好的。
在麵對死亡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帝王也是如此。
那一天,天色很昏暗,大明的第十五位皇帝,稀裏糊塗做了七年天子的天啟皇帝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傳旨要見自己的弟弟,大明王朝的信王,朱由檢。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天啟皇帝,用虛弱的聲音道:“五弟,你要做一個明君呀!做堯舜那樣的明君…”
朱由檢開始緊張起來,雖然也曾想過繼承哥哥的皇位,可實在不敢多想,而此時的天啟皇帝也沒有功夫矯情了,等著五弟朱由檢答應下來。
朱由檢支支吾吾道:“陛下怎麽能這樣說……臣弟真是罪該萬死,陛下一定會好起來的,一定會的!”
天啟帝此時麵色如黃紙,側身伸手拉著信王坐在床邊,道:“五弟還記警不,七年前,朕剛繼位時,五弟曾問朕說:皇兄這個官兒我能不能做?我當時允你說,等我做幾年之後,就輪著你來做。”
說著臉上泛出無力的微笑,“現在在幾年過去了,大明皇帝真的該你做了!”
說完這些話,天啟帝又交代朱由檢要善待張皇後,最後又想起魏忠賢來,交待朱由檢要信任魏忠賢並要重用他。
此時的朱由檢還如同做夢一般立在那裏,直到天啟帝閉眼的那一刻。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8月22日。
大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廟號熹宗的朱由校駕崩了,享年二十三歲。
一個不敢和任何人講的夢,哪怕是自己身邊最最親近的人。他夢見了兩條烏龍纏繞在宮中的柱子上,且有大風大雨來襲擊。風雨過後,太監們從信王居住的勖勤宮院子裏的水井中有了發現,幾條一尺多長的金色鯉魚。
烏龍和金鯉代表著什麽,信王自然知道,可是他又怎麽敢多想,他的哥哥朱由校,也就是天啟帝才20歲出頭啊!
信王朱由檢雖然貴為皇子,卻不怎麽受到父皇泰昌帝的待見。這一點可以從他居住的那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勖勤宮就可以看來,完全是為了打發他這個小皇子而已。
可是泰昌帝短命,當了二十多天皇帝便龍馭歸天了。
於是泰昌帝的長子,信王朱由檢的哥哥,朱由校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
朱由校這個人,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是一個沒啥腦子的皇帝。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唯獨喜歡木匠,且木匠手藝高超。
朱由校登基那年不滿16歲,而此時信王朱由檢也不到10歲。
不到10歲的朱由檢啥事不懂,所以看到自己的哥哥登上皇位以後便覺得很新奇,於是便問道:“皇上哥哥,這個官兒我可做得否?”
這樣的問話是要殺頭的,可朱由校卻很淡定道:“我先做幾年,便給你做。”
曆史證明,朱由校沒有騙信王。
當然,做夢的事情不能算數,雖然每一個偉大的人物都做過一些不同於凡人的夢,但是並不代表做過不同於凡人的夢就真的能夢想成真。因為,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不論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重要的是能夠把握住機會。
大明王朝二百多年以來,嚴格的按照父子相承的繼承製度。當然事情也有例外,永樂大帝除外。
還有一個例外就是正德皇帝,口味獨特的熊孩子正德也是因為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才會讓嘉靖皇帝朱厚熜占了便宜。
朱厚熜是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而嘉靖皇帝的曾孫子就是朱常洛,朱由校的父皇。
現在朱由校死了,又沒有子嗣,按照皇位繼承係列的排位來看,此時的朱由檢是最近的。
十歲的朱由檢不知道皇帝是什麽官,這是情有可是的,可是十七歲的信王朱由檢不知道皇帝是什麽官,那就是傻了。
一場意外,使得朱由校再也爬不起來,到了天啟七年的八月中旬,全身浮腫的朱由校已經自知無望了,於是便開始準備自己的後事。
而此時三姓家奴,大太監魏忠賢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再也不能淡定了。
這個見風使舵,為了權勢,不擇手段,翻臉比翻書還快,且能為了權勢把自己的恩人踩在腳下的閹人,也覺得自己大限已到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忠賢心裏慌的一比。
朱由校的命運並不比朱由檢要好,同樣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從小和一個把自己奶大的客氏長大,客氏的奶水充足,雖然在宮外結過婚,也有過孩子,但是也正是由於剛剛生育過孩子,所以才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
時間一久,朱由校和客氏之間的關係,便很難用語言說的清,因為朱由校在客氏麵前是赤裸裸的,透明的,而朱由校似乎在客氏麵前也正表現的如此。有了什麽委屈,什麽不開心,可以全部發泄到客氏的身上。
魏忠賢也正是看中了客氏和天啟帝的特殊關係這一點,於是想盡辦法討好客氏,博取客氏的歡心。
而年幼的朱由檢向來不喜歡這一類人,雖然朱由檢依稀記得魏忠賢曾給他送來過一些所謂的珍寶,但是為了不得罪魏忠賢,朱由檢隻能收下,但卻從沒有表現出來過喜歡還是厭惡。
靠著巴結客氏,魏忠賢官越做越大,加上在朝中經營多年,發展出許多自己的爪牙和走狗。
雖然朱由檢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可並不代表著事情沒有轉機,以客氏和魏忠賢為首的一夥人還打算掙紮一下。
比如用一個嬰兒冒充天啟帝的兒子,這也不是不可能,畢竟臨幸宮女而生下皇子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事實證明人是怕死的,關鍵時刻,魏忠賢的那些手下和爪牙全部都萎縮了,沒有人敢這樣去做,於是想要用“狸貓換太子”這樣的計劃便泡湯了。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魏忠賢遇到的最大敵人也是自己。太監畢竟隻是太監,小小的玩弄權勢,尚且可以,真正遇到大事以後,隻能自暴自棄,怨天尤人。
魏忠賢的自甘墮落,讓朱由檢看到了希望,畢竟能當皇帝總是要比當王爺要好的。
在麵對死亡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帝王也是如此。
那一天,天色很昏暗,大明的第十五位皇帝,稀裏糊塗做了七年天子的天啟皇帝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傳旨要見自己的弟弟,大明王朝的信王,朱由檢。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天啟皇帝,用虛弱的聲音道:“五弟,你要做一個明君呀!做堯舜那樣的明君…”
朱由檢開始緊張起來,雖然也曾想過繼承哥哥的皇位,可實在不敢多想,而此時的天啟皇帝也沒有功夫矯情了,等著五弟朱由檢答應下來。
朱由檢支支吾吾道:“陛下怎麽能這樣說……臣弟真是罪該萬死,陛下一定會好起來的,一定會的!”
天啟帝此時麵色如黃紙,側身伸手拉著信王坐在床邊,道:“五弟還記警不,七年前,朕剛繼位時,五弟曾問朕說:皇兄這個官兒我能不能做?我當時允你說,等我做幾年之後,就輪著你來做。”
說著臉上泛出無力的微笑,“現在在幾年過去了,大明皇帝真的該你做了!”
說完這些話,天啟帝又交代朱由檢要善待張皇後,最後又想起魏忠賢來,交待朱由檢要信任魏忠賢並要重用他。
此時的朱由檢還如同做夢一般立在那裏,直到天啟帝閉眼的那一刻。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8月22日。
大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廟號熹宗的朱由校駕崩了,享年二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