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九月下旬,天氣晴朗,偏熱。
一大早,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上已人來人往。兩個少年郎並肩而行,小點的那個跟沒見過世麵似的,左看看,右摸摸。好在路邊商販看那少年衣著華貴,定是大戶人家,沒有做聲,任由那少年擺弄。
“好啦!還要去看進度呢!快走。”說著拉著那個少年往城門的方向走。
“本…我這不是第一次出來嘛,好奇了些。”說著那少年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倆人出了城門,一路往東,往灞橋前行。
倆人站在灞橋邊放眼望去,渭河以南連綿的良田,這些是別的地方的流民因幹旱逃難到這裏之後開墾出的田。這些流民有的在這種田,有的被程家的酒樓收下,做些打雜的活。更多的難民被格物司收留,在這渭水河邊建房子。
一個人每工作一日,便可領到兩個個竹條子。條子兩指長,一指寬,上印“兩個饅頭”四個字。
自從上次李世民覺得李安適跟程家合夥的酒樓生意興隆,賺錢也多,就把賑濟災民的事交給了李安適,用李世民的說法是“你錢又多,人又聰明,當然是你去啦,別看朕,朕的國庫空虛巴拉巴拉……”,沒辦法,李安適隻好讓程咬金聯係嶺南的越國公馮盎,說要跟他做一筆生意。
馮盎對於鬼穀傳人的話還是很感興趣的,派來他的兒子馮威跟李安適密談了一上午,沒人知道他們在裏麵談了什麽,不過沒幾天,長安城裏開了一家茶樓,牌匾上隻有一個字,“雅”,據說,是當今陛下親筆寫下的。茶樓裏麵隻買茶,新茶。以長相漂亮的侍女奉茶,動作優雅大方,茶葉用沸水衝泡,茶湯顏色透亮,入口先苦後甜,比煮茶更有滋味。
一時間無數文人騷客蜂擁而入,品著茶,吟著詩,頗有雅致之意。
“那茶樓的收益,你一文不取?”
“茶樓的收益五層給了馮盎,五層給了陛下用於換取那個牌匾。我隻要糧。”李安適解答著李承乾的疑惑。
程處亮見李安適做生意沒帶上自己,頗為氣憤。李安適便跟他合開了幾家饅頭店,作為賠禮。
馮盎的糧來的頗為及時。難民給李安適打工,酬勞是每天都能領到條子,再用條子去饅頭店領饅頭吃。這樣,李安適一毛錢也沒花,就得到了越國公馮盎的友誼,又平息了程處亮的氣憤,最後空手套白狼,得了那一大片的建築。
“你還沒跟我說蓋那些樓幹什麽?”
“那是我大唐騰飛的翅膀!”
“你到底要幹什麽啊?”
“我要在這開辦一所學堂,我要教書。”
“那你哪來的學生?哪來的老師?”
“學生不用愁,各位國公家的次子,他們繼承不了爵位,每天無所事事,我隻需要跟陛下說一聲就行,至於老師,前禮部尚書李綱,太子詹士於誌寧,一代大儒孔穎達,這些就需要一點方法了。”李安適邊說邊走。
邊上正在忙活的人中,有一個看見了李安適和李承乾,連忙跑過來行禮,“太子爺,李侯爺,您們怎麽過來啦?”沒叫錯,侯爺,十四歲的侯爺。因為李安適解決了難民的麻煩,但是這隻有一半的功勞,還有一半是水泥,茶葉隻不過添頭。
沒錯,這邊所有的房子,都是水泥建的。李安適要建一所學堂,有人,有糧,但是沒有磚啊!磚要錢啊!李安適不是摳,是節省。於是李安適想了許多天,好在穿越過來之後,所有的記憶都清楚無比,李安適把老家建房子的記憶在腦子裏過了好幾遍,才想起水泥該怎麽搞,剛寫了一個奏折給李世民,李世民就給他升爵位了。
李安適不清楚的是,水泥造價很低,又很堅固,真是神器。
“崔郎中不用多禮。”
“太子殿下,李侯爺,這鬼穀學堂還需半月,便可建好。到時,從長安到洛陽的官道就可開始修建了,用上水泥,那官道必是堅固耐用。”
要想富,先修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肯定不會錯。
在周圍逛了一圈後,兩人起身回宮。
“承乾,皇後娘娘快生了吧?”
“是的。安哥,你說母後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啊?”
“男孩,溫柔的男孩。”
“溫柔?我那弟弟還未出生,你就知道他溫柔?”難道我不溫柔嗎?
“鬼穀秘術罷了,還有啊,你不要覺得我過於關心你弟弟,你是太子,未來的皇帝,誰都搶不走你的太子之位,不要敵視你的弟弟們,要多關愛他們,未來你當了皇帝,還需要你的這些兄弟幫襯你。你的父皇也不希望你們兄弟之間為了一個皇位而起紛爭。”
“我知道了,我不會去做那樣的事情的。”
“你心裏明白就好,因為你父親的緣故,他更想看到看到你們兄友弟恭的樣子。”
“那件事父皇不讓我們提,但我和青雀都知道發生了什麽。”
“你知道為什麽不讓你們提起這件事嗎?因為這件事情不光彩,不光是對他,是對你們皇室也一樣,所以他把你二弟李寬過繼出去,好堵住天下眾人的悠悠之口。”
“那父皇心中是怎麽想的?”
“他一定會讓你當皇帝,隻要你不犯和他一樣的錯誤就好。你能明白就好,不管是假裝還是真情流露,都要在你父皇麵前表現出來。”
“這樣嗎?我明白了。”
兩人說著進了皇宮,迎麵一個小跑過來的宮人,那宮人跑到近前說著:“太子殿下,李侯爺,皇後娘娘生了,陛下讓太子殿下去皇後寢宮呢!”
聞言,兩人一路小跑著前去清寧宮。到了殿外,經過通報之後兩人進入,隻見李世民圍著一張小床,兩人緩緩走近,一個皮膚皺皺的新生兒睡在小床上,身上蓋著薄被,李世民正目不轉眼的看著。
“李鬼穀,朕本想給孩兒取名,卻突然想到了你,不如名字你來取吧!”
“皇上,給皇子取名不能兒戲!”李安適聽到連忙擺手回道。
“朕想讓他拜在你鬼穀門下,自然是你來取名。”
“好吧!陛下,取‘治’如何?”
“李治?不錯,可以。”
李世民說著往外走,同時示意兩人跟上。
“你那學院什麽時候開學?”
“學院還有半月竣工,要開學還要一月左右。”
“又學生了嗎?”
“世家勳貴的次子,寒門子弟,諸位皇子。”
“你想讓他們在一個學院上學?”
“沒問題,微臣敢保證。”
“那老師怎麽解決?”
“李綱,於誌寧,孔穎達和微臣。”
“有意思,朕有件事問你,皇後身體虛弱,該怎麽補?”
“陛下容微臣去一趟禦膳房。”
“好,李君羨,你跟著去。”
“是。”
一大早,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上已人來人往。兩個少年郎並肩而行,小點的那個跟沒見過世麵似的,左看看,右摸摸。好在路邊商販看那少年衣著華貴,定是大戶人家,沒有做聲,任由那少年擺弄。
“好啦!還要去看進度呢!快走。”說著拉著那個少年往城門的方向走。
“本…我這不是第一次出來嘛,好奇了些。”說著那少年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倆人出了城門,一路往東,往灞橋前行。
倆人站在灞橋邊放眼望去,渭河以南連綿的良田,這些是別的地方的流民因幹旱逃難到這裏之後開墾出的田。這些流民有的在這種田,有的被程家的酒樓收下,做些打雜的活。更多的難民被格物司收留,在這渭水河邊建房子。
一個人每工作一日,便可領到兩個個竹條子。條子兩指長,一指寬,上印“兩個饅頭”四個字。
自從上次李世民覺得李安適跟程家合夥的酒樓生意興隆,賺錢也多,就把賑濟災民的事交給了李安適,用李世民的說法是“你錢又多,人又聰明,當然是你去啦,別看朕,朕的國庫空虛巴拉巴拉……”,沒辦法,李安適隻好讓程咬金聯係嶺南的越國公馮盎,說要跟他做一筆生意。
馮盎對於鬼穀傳人的話還是很感興趣的,派來他的兒子馮威跟李安適密談了一上午,沒人知道他們在裏麵談了什麽,不過沒幾天,長安城裏開了一家茶樓,牌匾上隻有一個字,“雅”,據說,是當今陛下親筆寫下的。茶樓裏麵隻買茶,新茶。以長相漂亮的侍女奉茶,動作優雅大方,茶葉用沸水衝泡,茶湯顏色透亮,入口先苦後甜,比煮茶更有滋味。
一時間無數文人騷客蜂擁而入,品著茶,吟著詩,頗有雅致之意。
“那茶樓的收益,你一文不取?”
“茶樓的收益五層給了馮盎,五層給了陛下用於換取那個牌匾。我隻要糧。”李安適解答著李承乾的疑惑。
程處亮見李安適做生意沒帶上自己,頗為氣憤。李安適便跟他合開了幾家饅頭店,作為賠禮。
馮盎的糧來的頗為及時。難民給李安適打工,酬勞是每天都能領到條子,再用條子去饅頭店領饅頭吃。這樣,李安適一毛錢也沒花,就得到了越國公馮盎的友誼,又平息了程處亮的氣憤,最後空手套白狼,得了那一大片的建築。
“你還沒跟我說蓋那些樓幹什麽?”
“那是我大唐騰飛的翅膀!”
“你到底要幹什麽啊?”
“我要在這開辦一所學堂,我要教書。”
“那你哪來的學生?哪來的老師?”
“學生不用愁,各位國公家的次子,他們繼承不了爵位,每天無所事事,我隻需要跟陛下說一聲就行,至於老師,前禮部尚書李綱,太子詹士於誌寧,一代大儒孔穎達,這些就需要一點方法了。”李安適邊說邊走。
邊上正在忙活的人中,有一個看見了李安適和李承乾,連忙跑過來行禮,“太子爺,李侯爺,您們怎麽過來啦?”沒叫錯,侯爺,十四歲的侯爺。因為李安適解決了難民的麻煩,但是這隻有一半的功勞,還有一半是水泥,茶葉隻不過添頭。
沒錯,這邊所有的房子,都是水泥建的。李安適要建一所學堂,有人,有糧,但是沒有磚啊!磚要錢啊!李安適不是摳,是節省。於是李安適想了許多天,好在穿越過來之後,所有的記憶都清楚無比,李安適把老家建房子的記憶在腦子裏過了好幾遍,才想起水泥該怎麽搞,剛寫了一個奏折給李世民,李世民就給他升爵位了。
李安適不清楚的是,水泥造價很低,又很堅固,真是神器。
“崔郎中不用多禮。”
“太子殿下,李侯爺,這鬼穀學堂還需半月,便可建好。到時,從長安到洛陽的官道就可開始修建了,用上水泥,那官道必是堅固耐用。”
要想富,先修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肯定不會錯。
在周圍逛了一圈後,兩人起身回宮。
“承乾,皇後娘娘快生了吧?”
“是的。安哥,你說母後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啊?”
“男孩,溫柔的男孩。”
“溫柔?我那弟弟還未出生,你就知道他溫柔?”難道我不溫柔嗎?
“鬼穀秘術罷了,還有啊,你不要覺得我過於關心你弟弟,你是太子,未來的皇帝,誰都搶不走你的太子之位,不要敵視你的弟弟們,要多關愛他們,未來你當了皇帝,還需要你的這些兄弟幫襯你。你的父皇也不希望你們兄弟之間為了一個皇位而起紛爭。”
“我知道了,我不會去做那樣的事情的。”
“你心裏明白就好,因為你父親的緣故,他更想看到看到你們兄友弟恭的樣子。”
“那件事父皇不讓我們提,但我和青雀都知道發生了什麽。”
“你知道為什麽不讓你們提起這件事嗎?因為這件事情不光彩,不光是對他,是對你們皇室也一樣,所以他把你二弟李寬過繼出去,好堵住天下眾人的悠悠之口。”
“那父皇心中是怎麽想的?”
“他一定會讓你當皇帝,隻要你不犯和他一樣的錯誤就好。你能明白就好,不管是假裝還是真情流露,都要在你父皇麵前表現出來。”
“這樣嗎?我明白了。”
兩人說著進了皇宮,迎麵一個小跑過來的宮人,那宮人跑到近前說著:“太子殿下,李侯爺,皇後娘娘生了,陛下讓太子殿下去皇後寢宮呢!”
聞言,兩人一路小跑著前去清寧宮。到了殿外,經過通報之後兩人進入,隻見李世民圍著一張小床,兩人緩緩走近,一個皮膚皺皺的新生兒睡在小床上,身上蓋著薄被,李世民正目不轉眼的看著。
“李鬼穀,朕本想給孩兒取名,卻突然想到了你,不如名字你來取吧!”
“皇上,給皇子取名不能兒戲!”李安適聽到連忙擺手回道。
“朕想讓他拜在你鬼穀門下,自然是你來取名。”
“好吧!陛下,取‘治’如何?”
“李治?不錯,可以。”
李世民說著往外走,同時示意兩人跟上。
“你那學院什麽時候開學?”
“學院還有半月竣工,要開學還要一月左右。”
“又學生了嗎?”
“世家勳貴的次子,寒門子弟,諸位皇子。”
“你想讓他們在一個學院上學?”
“沒問題,微臣敢保證。”
“那老師怎麽解決?”
“李綱,於誌寧,孔穎達和微臣。”
“有意思,朕有件事問你,皇後身體虛弱,該怎麽補?”
“陛下容微臣去一趟禦膳房。”
“好,李君羨,你跟著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