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一聲且慢打斷了老鴇念詩的聲音,眾人循聲看去,原來是程處亮喊的。
“不知程。。”“程蠻子,你打斷劉媽念詩是為何?難道我的詩念出來會讓你自慚形穢嗎?那你現在就向本少求饒,本少就放你一馬。”老鴇子劉媽話剛起個頭,就被柴令武打斷。
“別像狗一樣旺旺個不停,我攔住你是因為你的詩就是垃圾,還是別讓劉媽念了,免得髒了我的耳朵。”
“就會逞口舌之利,程蠻子,你會作詩嗎?我聽說你去國子監讀書不到半天,就在課堂上睡著了?還被先生罰抄寫經學十遍。本少該重新問一遍,程蠻子,你識字嗎?啊哈哈哈哈。”柴令武聽到程處亮的話也不怒,反而調笑了一番程處亮。
“我再說一遍,你的詩就是垃圾,別拿出來丟人現眼了。劉媽媽,這是我的詩,你且念念。”
“好,拋磚引玉,也行,念念吧。”說罷柴令武坐下悠然的喝著茶。
老鴇劉媽媽撿起程處亮的詩,張口便念了起來:“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高樓,愛上高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一首詩念出,滿室鴉雀無聲。
“好,真是好句,卻道天涼好個秋。”
“是啊,雖未寫秋雨,但境界到了。”
“沒錯,以後但凡說愁也沒地方愁了。”
眾人議論紛紛,但大多都是悄悄掩藏起自己的詩句,因為說到秋天那就是愁啊,這首詩一出還怎麽寫,明明國家安泰,人民富強,再說愁,那一句“為賦新詞強說愁”可是絕殺啊!
“這不算,題目是秋雨,你的詩裏沒有秋雨,這不算!”柴令武有些氣急敗壞,沒辦法,他請的舉人寫的也是秋愁,可問題是這首詩一出,他的詩還怎麽交出來給大家看?
“這,也是,雖然這首詩是好,但是沒有秋雨啊。”
“嗯,沒有,確實不算。”
這時程處亮卻說道:“我還有一首,還請劉媽媽念一下。”說著又丟下一張紙。
在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約而同的坐下等著老鴇念出來,柴令武也坐下等著,他倒要看看這程蠻子還能寫出什麽,他不信程蠻子第二首還是佳作,沒錯,他柴令武承認剛剛那首詩是佳作。
老鴇把程處亮的第二首詩拿在手裏攤開,緩緩念道:“濕屈青條折,寒飄黃葉多。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
眾人聽聞沉默不言,這不是簡單的寫秋雨的詩句,而是有另一層含義的詩句。不過倒是符合了秋雨的題目,而且寫的比在座的都要好。
“這首詩如何?”
“這首詩當然是佳作了,我這就拿去給秋月姑娘看看。”老鴇說著就要上樓去,“不用了劉媽媽,奴家來了。”
眾人聞聲望向三樓,一位麵帶薄紗身著素服的姑娘站在三樓的露台,眼睛裏仿佛帶著霧氣般的望向程處亮,“請恕奴家無禮,可否請程公子再作一首詩?”聲音仿佛黃鸝般悅耳。
“好,沒問題。”程處亮看愣了,呆呆的回答道。
“不知姑娘的題目是?”李安適見程處亮呆傻的站著,隻好站起來問了一句。
“便以我為題,作一首詩如何?”
“可姑娘帶著麵紗,我也見不著啊!”聽聞秋月姑娘要摘麵紗,眾人都有些意動。
“奴家不能摘,就這麽作吧。”
聽聞不能摘麵紗,李安適有些無奈。
本以為自己見慣了用美顏相機弄出來的美女,對這古代美人是沒什麽感覺的,沒想到現在光看到這秋月姑娘的身形和氣質,就已經有些心癢難耐。之前見到長孫皇後的時候,就覺得她比所有的現代美人都好看,身上還有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質。而這秋月姑娘,雖看不見臉,但光看這身段和那清冷的氣質,就能想象到她的美貌。
李安適在露台轉了半天,最終確定了一首詩,看著那秋月姑娘的眼睛,說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真好,聽了這首詩,我竟真的望見一位美女在雲台向我招手。”
“雲想衣裳花想容,雖然沒有直接描寫秋月姑娘的美貌,但卻留足了想象的空間啊!”
“你們滿意有什麽用,要秋月姑娘滿意才行。”
眾人聽聞紛紛看向三樓,隻見秋月姑娘彎著那月牙般的雙眸,看著李安適,“我很滿意,謝謝你寫給我的詩。還請公子三樓上座。”一語說罷,轉身進了房間。
眾人見此紛紛議論了起來。
這時老鴇劉媽媽進了倆人的房間,“二位公子,請移步三樓。”
“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李安適朝著程處亮擺擺手,在房間內坐下。
“這怎麽行!三首詩都是你寫的,我不過就是露了一麵而已,要去也是你去啊。”
“不是你要來見這個秋月姑娘的嗎?給你機會,你怎麽不中用呢?”
“詩不是我寫的,我上去了也得被拆穿,到時候更丟人。你趕緊上去,別以為我沒看見,你剛剛見到秋月姑娘的時候咽口水了。”
“我沒有,你看錯了,不是。”李安適被拆穿了有些尷尬,連忙否認三連。
“你趕緊上去吧!別讓人家姑娘久等了。”說著把李安適推出房間。
“公子這邊請。”老鴇領著有些不好意思的李安適上了三樓。沒辦法,前世他就是處男,既不想洗腳被抓也交不到女朋友,所以哪怕前世已經二十四了都還是處男。
“公子請進吧。”劉媽媽把李安適送到房門口就走了。李安適咽了一口口水,顫抖著推開門。
房間內布置的溫馨又雅致,牆上掛著山水畫,桌上擺著文房四寶,一位絕世的佳人帶著麵紗站立在書桌前,拿著筆撰寫著李安適剛剛寫給她的詩,邊上一位侍女磨著墨。
看到李安適進門,“公子請坐。流蘇,去把門關上,再給公子上壺茶。”聲音好聽極了。
見狀,李安適有些僵硬的坐下,囫圇的飲著茶,若在平時定會好好的品。
那侍女見狀有些想要發笑,“公子,這茶是要品著喝的。”
“啊?哦。不好意思,見笑了。”李安適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憨笑道。
“奴家尚未知曉公子姓名。”秋月姑娘看著李安適。
“在下李安適,見過秋月姑娘。”
“李安適?公子便是那鬼穀傳人李安適?現在的李侯爺?”
“正是,不知姑娘是?”
“小女不過是武德年間家道中落,不得已棲身這平康坊,讓侯爺見笑了。”
“武德年間?不知秋月姑娘芳名?”
“侯爺喜歡奴家嗎?”秋月姑娘卻反問道。
“嗯?這不太好吧?剛一見麵就談到喜不喜歡,是不是有點太快了?”李安適聽到秋月這麽說有點不知所措。
“隻有侯爺喜歡奴家,願意納奴家為妾,奴家才能告訴侯爺奴家的名諱。”
“為何?姑娘是不是有什麽麻煩?不妨直言。”
“爺不喜歡奴家,奴家怎敢言明?萬一侯爺把奴家的名諱說出去,奴家的身家性命難保!”說著還帶上了哭腔。
“如果說出去,姑娘的性命難保?”李安適說著調起前世的記憶,武德年間死的人太多了,但要說到連家人都一起處死的,那就隻有謀反了。武德年間被認定為謀反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李二,一個是杜伏威。不對,是李伏威,杜伏威被李淵賜姓李。
“姑娘姓李?”
“奴家姓杜!”
“不知程。。”“程蠻子,你打斷劉媽念詩是為何?難道我的詩念出來會讓你自慚形穢嗎?那你現在就向本少求饒,本少就放你一馬。”老鴇子劉媽話剛起個頭,就被柴令武打斷。
“別像狗一樣旺旺個不停,我攔住你是因為你的詩就是垃圾,還是別讓劉媽念了,免得髒了我的耳朵。”
“就會逞口舌之利,程蠻子,你會作詩嗎?我聽說你去國子監讀書不到半天,就在課堂上睡著了?還被先生罰抄寫經學十遍。本少該重新問一遍,程蠻子,你識字嗎?啊哈哈哈哈。”柴令武聽到程處亮的話也不怒,反而調笑了一番程處亮。
“我再說一遍,你的詩就是垃圾,別拿出來丟人現眼了。劉媽媽,這是我的詩,你且念念。”
“好,拋磚引玉,也行,念念吧。”說罷柴令武坐下悠然的喝著茶。
老鴇劉媽媽撿起程處亮的詩,張口便念了起來:“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高樓,愛上高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一首詩念出,滿室鴉雀無聲。
“好,真是好句,卻道天涼好個秋。”
“是啊,雖未寫秋雨,但境界到了。”
“沒錯,以後但凡說愁也沒地方愁了。”
眾人議論紛紛,但大多都是悄悄掩藏起自己的詩句,因為說到秋天那就是愁啊,這首詩一出還怎麽寫,明明國家安泰,人民富強,再說愁,那一句“為賦新詞強說愁”可是絕殺啊!
“這不算,題目是秋雨,你的詩裏沒有秋雨,這不算!”柴令武有些氣急敗壞,沒辦法,他請的舉人寫的也是秋愁,可問題是這首詩一出,他的詩還怎麽交出來給大家看?
“這,也是,雖然這首詩是好,但是沒有秋雨啊。”
“嗯,沒有,確實不算。”
這時程處亮卻說道:“我還有一首,還請劉媽媽念一下。”說著又丟下一張紙。
在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約而同的坐下等著老鴇念出來,柴令武也坐下等著,他倒要看看這程蠻子還能寫出什麽,他不信程蠻子第二首還是佳作,沒錯,他柴令武承認剛剛那首詩是佳作。
老鴇把程處亮的第二首詩拿在手裏攤開,緩緩念道:“濕屈青條折,寒飄黃葉多。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
眾人聽聞沉默不言,這不是簡單的寫秋雨的詩句,而是有另一層含義的詩句。不過倒是符合了秋雨的題目,而且寫的比在座的都要好。
“這首詩如何?”
“這首詩當然是佳作了,我這就拿去給秋月姑娘看看。”老鴇說著就要上樓去,“不用了劉媽媽,奴家來了。”
眾人聞聲望向三樓,一位麵帶薄紗身著素服的姑娘站在三樓的露台,眼睛裏仿佛帶著霧氣般的望向程處亮,“請恕奴家無禮,可否請程公子再作一首詩?”聲音仿佛黃鸝般悅耳。
“好,沒問題。”程處亮看愣了,呆呆的回答道。
“不知姑娘的題目是?”李安適見程處亮呆傻的站著,隻好站起來問了一句。
“便以我為題,作一首詩如何?”
“可姑娘帶著麵紗,我也見不著啊!”聽聞秋月姑娘要摘麵紗,眾人都有些意動。
“奴家不能摘,就這麽作吧。”
聽聞不能摘麵紗,李安適有些無奈。
本以為自己見慣了用美顏相機弄出來的美女,對這古代美人是沒什麽感覺的,沒想到現在光看到這秋月姑娘的身形和氣質,就已經有些心癢難耐。之前見到長孫皇後的時候,就覺得她比所有的現代美人都好看,身上還有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質。而這秋月姑娘,雖看不見臉,但光看這身段和那清冷的氣質,就能想象到她的美貌。
李安適在露台轉了半天,最終確定了一首詩,看著那秋月姑娘的眼睛,說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真好,聽了這首詩,我竟真的望見一位美女在雲台向我招手。”
“雲想衣裳花想容,雖然沒有直接描寫秋月姑娘的美貌,但卻留足了想象的空間啊!”
“你們滿意有什麽用,要秋月姑娘滿意才行。”
眾人聽聞紛紛看向三樓,隻見秋月姑娘彎著那月牙般的雙眸,看著李安適,“我很滿意,謝謝你寫給我的詩。還請公子三樓上座。”一語說罷,轉身進了房間。
眾人見此紛紛議論了起來。
這時老鴇劉媽媽進了倆人的房間,“二位公子,請移步三樓。”
“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李安適朝著程處亮擺擺手,在房間內坐下。
“這怎麽行!三首詩都是你寫的,我不過就是露了一麵而已,要去也是你去啊。”
“不是你要來見這個秋月姑娘的嗎?給你機會,你怎麽不中用呢?”
“詩不是我寫的,我上去了也得被拆穿,到時候更丟人。你趕緊上去,別以為我沒看見,你剛剛見到秋月姑娘的時候咽口水了。”
“我沒有,你看錯了,不是。”李安適被拆穿了有些尷尬,連忙否認三連。
“你趕緊上去吧!別讓人家姑娘久等了。”說著把李安適推出房間。
“公子這邊請。”老鴇領著有些不好意思的李安適上了三樓。沒辦法,前世他就是處男,既不想洗腳被抓也交不到女朋友,所以哪怕前世已經二十四了都還是處男。
“公子請進吧。”劉媽媽把李安適送到房門口就走了。李安適咽了一口口水,顫抖著推開門。
房間內布置的溫馨又雅致,牆上掛著山水畫,桌上擺著文房四寶,一位絕世的佳人帶著麵紗站立在書桌前,拿著筆撰寫著李安適剛剛寫給她的詩,邊上一位侍女磨著墨。
看到李安適進門,“公子請坐。流蘇,去把門關上,再給公子上壺茶。”聲音好聽極了。
見狀,李安適有些僵硬的坐下,囫圇的飲著茶,若在平時定會好好的品。
那侍女見狀有些想要發笑,“公子,這茶是要品著喝的。”
“啊?哦。不好意思,見笑了。”李安適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憨笑道。
“奴家尚未知曉公子姓名。”秋月姑娘看著李安適。
“在下李安適,見過秋月姑娘。”
“李安適?公子便是那鬼穀傳人李安適?現在的李侯爺?”
“正是,不知姑娘是?”
“小女不過是武德年間家道中落,不得已棲身這平康坊,讓侯爺見笑了。”
“武德年間?不知秋月姑娘芳名?”
“侯爺喜歡奴家嗎?”秋月姑娘卻反問道。
“嗯?這不太好吧?剛一見麵就談到喜不喜歡,是不是有點太快了?”李安適聽到秋月這麽說有點不知所措。
“隻有侯爺喜歡奴家,願意納奴家為妾,奴家才能告訴侯爺奴家的名諱。”
“為何?姑娘是不是有什麽麻煩?不妨直言。”
“爺不喜歡奴家,奴家怎敢言明?萬一侯爺把奴家的名諱說出去,奴家的身家性命難保!”說著還帶上了哭腔。
“如果說出去,姑娘的性命難保?”李安適說著調起前世的記憶,武德年間死的人太多了,但要說到連家人都一起處死的,那就隻有謀反了。武德年間被認定為謀反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李二,一個是杜伏威。不對,是李伏威,杜伏威被李淵賜姓李。
“姑娘姓李?”
“奴家姓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