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朗朗,童子聽書。


    這讀書聲若空穀之風,仿若無因,緩緩而來,不刮勁草,卻清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一片赤忱,坦蕩光明。


    身未現,聲已來。


    隱約間,眾人眼前仿佛見到了一位脊梁堅挺的讀書人手持書卷,朗朗而讀的姿態,不禁噤聲,心生敬重。


    這世間有一種東西,無有刀劍之利,不懷雷霆之威,如雲淡而風輕,卻每每使人心震懾,這就是真知!


    有一種人,羽冠綸巾,不善金戈,但手持一卷,卻能勝百萬雄師。


    身懷真知,人心自畏,這就是……


    讀書人!


    真正的讀書人!


    一人讀書,市井巷弄間流言蜚語嘈雜,卻紛紛被鎮下。


    眾人心懷敬畏,自覺散開,不敢再喧嘩打擾。


    但卻有一群孩子腳下卻像是紮了根一般,立在原地一步未動,雙手捧著香槐,抬頭怔怔望著。


    目光像是越過了高高的牆頭,看向院落深處,掠過了冬日開花的老槐,在那抑揚頓挫的讀書聲裏,在早就看過的書卷裏,在那不識真麵目的書生上……似乎有著某種更為吸引人心的東西,無形無質,卻如星辰般璀璨,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不滅的痕跡。


    一顆種子悄無聲息地落下,在心田深埋,隻等破土,如花朵一般盛開……


    ……


    大明文道昌盛,江南繁華之地,讀書之氣更濃,考不考科舉兩說,但家家戶戶的小兒啟蒙時總要讀上幾年私塾,識文習字,不做一個目不識丁的莽夫。


    夫子嚴厲,口中的“之乎者也”,往往令生性跳脫的孩子們覺得十分無聊,枯燥無味。


    但不知為何,他們此刻卻不約而同地覺得院裏傳來的讀書聲有種老夫子口中比不上的韻味,仿若音樂的旋律,雖不懂其意,卻緊緊抓住了他們的心弦。


    純粹如光,照亮了內心,如黑暗的一盞小小的燃燈,深深的吸引,思緒如同飛蛾一般不顧一切地撲了過去,前仆後繼……


    漸漸孩子越聚越多,有的還背著裝著書本的布包,連私塾都忘了去了。


    “我是看錯了嗎?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這些皮娃子平時無法無天,調皮搗蛋,最不喜歡上學,今天這是怎麽了?”


    “這讀書聲有這麽好聽?”


    ……


    大人們議論紛紛,為自家孩子的異樣又是驚喜又是奇怪。


    書本枯燥無味,小孩子最是調皮的時候,根本坐不下來,讀不進去書。


    好好的私塾都不好好學,現在怎麽一個個在人家牆外聽書起來?


    好學得隻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越想越是驚奇。


    但赤子童心!


    小孩子的心靈最為純粹敏銳,不像大人們經曆了太多人間的滄桑,沾滿風塵而變得遲鈍麻木,往往能感受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東西。


    看到自家孩子如此異樣,那些大人們也嚴肅起來,認真聽了起來。


    朗朗讀書聲幹淨純粹,回蕩在耳邊,卻像是從山頂灌下的瀑布,洗滌心靈,讓人不知不覺投入其中。


    聖人之言,廣大鴻博,常人難懂而往往覺得枯燥十分。


    但此時在這抑揚頓挫的讀書聲中,微言大義似是以一種美妙的方式展現出來,仿若樂曲,雖不懂其文意,但光是感受其韻律,也能體會其中意境,讓人仿若重回上古,與聖人、眾賢同遊,掃除蒙昧,得見智慧。


    雖然隻是短短一瞬的幻覺,但那些人臉上的敬重之色更濃了,他們朝著院內遙遙拱手鞠躬,識趣地退開,怕打擾了這神聖奇異的一幕。


    唯留下自己的孩子仍站在牆外靜靜聽著,如癡如醉。


    ……


    “學而…時習…之,不…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乎?”


    ……


    拉長的聲音如同老牛的喘氣聲那麽長,有氣而無力。


    一個留著稀疏胡子的老夫子背手握著戒尺,晃悠悠地走進了私塾,掃視了一眼頓時愣住了。


    平時早就人滿的講堂裏此時隻零零散散坐著五六個童子,搖頭晃腦,懶洋洋地念書,坐沒坐相。


    啪、啪……


    戒尺狠狠拍在講台上。


    “人去哪了?一天之計在於晨,聞雞早讀,豈能有半刻荒廢!”老夫子嚴厲訓道。


    諸多童子全部站了起來,兩隻小手背在身後,小聲說道:“夫子,我們也不知道!”


    “劉小四,你平時下課溜得最快。現在去將你那些同學全部找回來,挨家挨戶通知!我倒要看看他們這次找了什麽理由逃課!”老夫子哼了一聲。


    “好、好…”一個最高的孩子叫苦地應了下來,才不情不願地跑了出去。


    老夫子板著臉等著,底下一群孩子也緊張兮兮。


    但這一等就又是一刻多鍾,那劉小四始終沒有回來。


    私塾招的都是附近的孩子,離家並不遠,這麽久怎麽也應該通知到了。


    “好啊!劉小四你沒找不回人,自己還公然翹課!”老夫子氣得胡須都翹了起來,“賈寶,你也去看看!一定要將劉小四和其他人都給我帶回來。”


    “好的,老師!”一個孩子也匆匆跑了出去,但這一去,也再也沒有回來。


    “咳咳咳……!豈有此理!”老夫子氣急攻心,咳嗽連連。


    “劉能,你去!”


    “趙源泰,你去!”


    “鄭亞安,你也去!”


    ……


    他連連指派,但無一例外。


    離開私塾的孩子就再也沒有回來,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


    “氣死我也!”老夫子氣得吹胡子瞪眼,手中戒尺都拿不穩了。


    私塾中隻剩下一個最小的孩子睜著大眼睛無辜地看著他,小心萬分,不敢說話。


    “李東來,你去!不…我自己去!”老夫子話說到一半,就怒氣衝衝自己親自邁著老邁的雙腿去找人了。


    看著四周空蕩蕩的私塾,冷清得嚇人,最小的孩子眨了眨眼睛,愣了小一會,才猛然驚醒過來,驚叫一聲“娘哎!”,連滾帶爬跑了出去,書本都不知道甩到哪兒去了。


    ……


    “人都去哪了?臭小子,讓我找到,非要罰抄三遍,不,十遍、一百遍千字文不可!”老夫子氣喘籲籲,像是尋找小雞的老鷹,在縣城東頭巷弄裏穿梭,尋找……


    平時那些如小猴子般的孩子身影卻一個都沒了,正在他苦尋不到的時候,突然一陣朗朗讀書聲傳了過來。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


    “這是…?孟子的梁惠王下篇!”老夫子一聽,就反應過來。


    隻是不同於書卷上幹巴巴的文字,此時這讀書聲聲入耳,仿若無形之風吹入人的心靈。


    微言大義伴隨著抑揚頓挫的聲音,每一個字符都仿若化作了一枚枚無形的音符,在人心靈中跳躍,奏響,如此悅耳,回音不絕,留下清晰的痕跡,久久不忘,自然而然體會到了聖人經言的大義,領悟真諦。


    真正是讀書百遍,不如聽書一遍。


    相比於市井俗人,老夫子作為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體,體會更是不一般。


    “光此讀書聲,可佐酒三壺矣!美哉!樂哉!妙哉!……”


    他連連讚歎,搖頭晃腦,蒼老的麵孔上浮現出憨態可掬的紅暈,如飲美酒,聞聲如醉。


    恍恍惚惚間,他仿佛置身於無盡的書海中,一道道文字匯聚成了水流,流淌於心中,閃爍著人道的赫赫光輝,心思剔透,直觀書中真理,增長智慧。


    “這是聖言啟迪!”


    老夫子猛然身子一晃,驚醒過來,頓時駭然。


    遠古之時,世間混沌,人類也飲毛茹血,處於蒙昧無知的時代,不懂文字知識,不通人情倫理,恍若野獸。


    隻到有聖人以天地自然為師,橫空出世,於人族傳法。


    據說聖人說法之時,天音傳於諸天,大道法理具現為實體,任由人直觀,知識不傳自悟,掃除蒙昧,開啟無邊智慧。


    正因有此大功德,最後聖人之道廣傳世間,人類才擺脫了愚昧,進入了文明時代。


    這正是聖人言道,天音啟迪的傳說。


    據說聖言啟迪往往隻有世間少有的大儒才能使用,將自身理解具現而出,讓人一次聽書就能憑空獲得諸多感悟。


    老夫子是萬萬沒想到,在小小的一個北郭縣竟能親眼目睹這一奇事。


    他循聲匆匆趕了過去,步伐矯健,那裏有半點老人家的老態蒼蒼。


    穿過兩條街,繞過四五處大宅、轉過七、八個彎……近了,近了,越來越近了……


    老夫子漸漸枯寂的內心久違地升起了急切之情。


    伴隨著一陣幽幽而來的奇異花香,他越發驚奇。


    深秋入冬,哪來的香味?


    老夫子不由加快了步伐,等再次轉過一次巷角,眼前豁然一亮。


    風吹落,花如雨,飛黃漫天如柳絮。


    老槐似臥龍,一枝出牆頭。


    那讀書聲就是從院裏飄出,回音陣陣,環繞不絕。


    雖未見廬山真麵目,但光聞其聲,一個淡然自若的讀書人形象就躍然於眼前。


    牆外更有一群小小童子抬頭而望,側耳靜聽。


    牆內書生早讀,牆外童子聽書!


    此情此景,仿若水墨圖卷,畫麵定格,刹那永恒。


    老夫子旁觀,不由發自心頭,由衷而歎。


    “嗚呼!言傳而身教,可以為師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伏天大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穌並收藏伏天大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