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的話,如同天雷一道,把所有人給劈了。


    梅慶雲和趙珊珊的眼睛,瞪得比雞蛋還大。


    嚴子然和其他老師,根本沒想到這種話,會從一個小縣城來的廚師嘴裏說出來。


    聲名赫赫的江南烹飪學校,集四五位省內有名望的專家,從古籍中苦心鑽研數月,這才揭開了“清宮秘肴”的冰山一角。


    這種菜,你外婆會燒?


    “嗬,嗬嗬。”嚴子然氣得隻會笑了,“秦先生,如此說來,我們在座的,連你外婆都不如嘍?”


    秦天:“給我外婆擦鞋都不配!”


    教研主任孫勤的臉就拉長了,這個課題,雖然嚴子然是負責人,但卻是以他為主進行研究的,副校長不過掛個名,總體統籌協調而已,真正幹活的人,是他這個教研主任。


    烹製組長、刀工組長各個板著臉,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那這四道菜,你倒來說道說道!”


    秦天望著嚴子然:“把你們研究成果給我,我看看其中有哪些不足。”


    “嗬……”嚴子然拿起一本厚厚的打印冊,晃了晃,“清宮秘肴”的所有資料,都在這裏麵,這是核心成果,包括四道菜每一道菜的起源、製作人、配料、刀工技術、烹製方法、火候,但是……”


    他頓了頓,將冊子又放回桌上:“除了課題組成員,誰也無權查看。今天的會議,也隻是研究過程匯報,不涉及核心成果。秦先生恐怕還沒有看的資格!”


    教研主任孫勤咧著嘴:“核心成果給你?你照本宣科讀一讀,就說連你外婆都會燒了,秦先生,這策略,可不咋地啊。”


    秦天笑了:“你的意思,是我不知道這四道菜嘍?”


    “自然!”孫勤又抱起了頭,“我們十幾人數年心血,你怎麽會知道?”


    嚴子然嘩嘩地翻著手中的打印冊,語音不屑:“你隻要說出四道菜中,任何一道菜的大致內容,我們便相信你的話。”


    秦天笑了。


    也難怪江烹的人傲慢,這些所謂的“清宮秘肴”,在1991年確實屬於稀奇貨,那時餐飲業大發展剛剛起步,大量失傳的珍品佳肴,都是從八十年代中晚期、九十年代初中期被挖掘出來。至21世紀後,隨著網絡的普及,這些都已不是秘密。


    他來省城,沒有心思吵架,既然江烹的人不信,那就給你們一些教訓,省得以後再傲慢無禮地。


    他看著嚴子然:“你信,或者不信,跟我半毛錢關係也沒有。但既然你不服,那我就指點一下,你們的研究,有幾種配料,還沒搞清楚。”


    “以禦用佛跳牆例,我先說起源。佛跳牆的起源,各位專家應該都清楚,是光緒年間名廚鄭春發所創製,屬閩係名菜,後來演變為中華名菜。這道菜傳入清宮後,皇上不愛吃。出現了什麽問題呢?”


    “其實很簡單,皇上是北方人,吃不慣南方菜,但是這菜的名頭太響亮,皇上又想吃,那怎麽辦呢?清宮禦膳房管事就開始研究了,發現這菜中南方菜的特點過於突出、海產品的比例占比太大。於是,他令滿族廚師,按照皇上喜歡的滿族菜的特點,進行了改進。”


    “做了哪些改進呢?也就是保留原有製作工藝,增加皇上喜歡吃的鹿肉、飛禽等野味,再用皇宮內一種特製的湯料進行熬製、調鮮,於是,禦用佛跳牆就這麽被研製出來了。”


    “你……”嚴子然臉色驟變。


    其他幾個人全都麵麵相覷。


    秦天:“它的配料共有18種,調和出三十多道味,鮑魚、魚翅、刺參、魚肚、魚唇、鹿鞭、鹿筋、蟹黃、湖蝦肉、幹貝等,還有,需要一種秘製的調合湯。火候的調節,是做這道菜的成敗關鍵,應用的是相生相克的火候,方能將它做成湯濃鬱渾厚、料清雅軟糯的中華美食之極致!”


    “這道菜,你們的研究中,漏了鹿鞭這個配料,至於在三十多道味中,鹿鞭能起什麽作用,想必各位專家心裏有數,不需要我多教了。”


    “告辭!”


    秦天轉身離去,梅慶雲和趙珊珊手足無措。


    梅總不好意思離開,趕緊示意趙珊珊去陪秦天。


    直到兩人走到樓梯口,嚴子然才回過神來:“這這這……這是剽竊咱們的研究成果,他從哪兒得到的?不是剽竊,他怎麽會知道得這麽清楚?”


    教研主任孫勤有些慌不擇言了:“報警,快報警,他剽竊我們的學術成果!”


    烹製組長小聲地:“孫主任,報警得有證據吧?”


    秦天走下樓梯,習慣性一摸口袋,煙沒帶。


    這時趙珊珊指著前方:“我們走錯路了。”


    進來時,她是從東邊樓梯陪秦天上二樓的,下來時,兩人走的是西邊樓梯,前麵隻有一條小路,通往一個樹叢掩映著的平房。


    秦天點點頭:“我和趙小姐來時,應該路過一個操場,有幾個班的學生正在上體育課。現在不是往正門方向去的。”


    兩人往前走去,接近平房時,發現是個烹飪操作室。


    有個中年男,側對著他們,正在裏麵鼓搗著什麽。


    湊近細看,中年男在鼓搗食雕,一條龍,即將完工。


    秦天就走了進去,趙珊珊則東張西望找路。


    這條龍,比孔文武所雕的更小,大約不到二十厘米。


    龍越小,雕刻難度越大,但其使用範圍也越廣。很好理解的,因為大型龍隻能適用大型盆,小盆放不下的。而越高檔的菜,盆盤往往不會太大,大了嫌俗氣,濃縮的才叫精華。


    中年男雕刀下的龍,造型相當之好,他全神貫注,側著身,完全沒意識到有人走近。


    秦天走到離他一米多的側後方,靜靜地觀察著。


    這水平,已經很高了,龍身和龍爪、龍首都已雕完,中年男在處理龍首的一些細節。


    不多會兒,嘴部、眼睛被雕出,栩栩如生。


    中年男深吸一口氣開始雕龍須。


    龍須,是整個龍雕中最難的部分,除非你不用整雕,而是拚接。


    中年男用的是整雕。


    秦天略歪了歪頭,心說大叔,這太難了,你這麽小的龍,想要整雕出須,龍須非得像頭發絲那麽細不可,否則比例就失調了。


    中年男屏住呼吸,先將兩條長須雕成火柴棍粗細,接著挪到一側,開始精雕右邊那條須。


    唯有刀尖在南瓜上劃過的“絲絲”聲,龍須尖被雕成了發絲模樣,中年男輕輕鬆了口氣。


    接下來,龍須要彎一彎,不彎那是死的,直愣愣的不叫龍須,叫龍槍了。


    才彎了半個彎,中年男的手一抖,食料無聲地斷了。


    “唉!”


    中年男歎口氣,直起身,這才見到身邊多了個人:“你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南第一名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鰻嗆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鰻嗆蟹並收藏江南第一名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