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殘缺(37)
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歡上了逗弄董棟棟的感覺,蔣薑薑從後視鏡裏看到了董棟棟的笑容,立刻又補充了一句,道,“我說的是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
董棟棟在後麵揮了揮拳頭,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到底誰的年紀比較大”就沒有再說話了。
白色小麵包車在劉叔這個人體導航的指引下一路朝著宋家村開去。
宋家村的確頗為偏遠,完全是一個建立在山中的村落,緊緊地挨著一座大山。雨從山的那頭飄了過來,籠著宋家村。幾乎是在一瞬間,整個村子就像是被陰影遮蓋住了一般,空氣裏無形中形成了一股壓迫感。
這場雨下得並不是很大,但是落得十分密集。
從車上下來,蔣薑薑的視線就開始變得模糊了起來,她剛有動作,身旁的時北至就伸手遞過來一張紙巾,蔣薑薑自然而然地接了過來,然後取下眼鏡,擦了擦被雨掃濕了的鏡片。
“看來我們來得不巧,樹下都沒有人了啊。”
蔣薑薑的眼睛看著村口的那顆樹。
“劉叔,你說的是那顆榕樹嗎?”
劉叔點了點,也隨著蔣薑薑的視線望了過去,緊接著道,“對,就是那顆。你別看這宋家村是在山林裏的,這整個村子也就隻有這一棵樹呢!”
聞言,蔣薑薑點點頭,然後戴上了帽子。
這個時候,她無比慶幸自己穿了一件連帽衫,不至於讓雨淋濕頭發搭在身上難受。
“沒事兒,沒事兒。”
聽到蔣薑薑略帶失望的語氣,劉叔擺了擺手,趕緊說道,“她們現在肯定都在村委會裏。”
看時北至三人看向自己,劉叔繼續解釋道,“村委會有個大會議室,平時村裏的人閑著沒事都會去裏麵坐著聊天的。今天下雨了,她們肯定都聚在那兒呢!”
聞言,蔣薑薑這才笑了笑。
“看來,下雨天也不一定是壞事兒。”
說完,就聽見蔣薑薑對著劉叔說道,“劉叔,那麻煩您帶我們過去吧。”
劉叔點頭答應。
慶華鎮並不大,管轄範圍內的村子也就那麽幾個,再加上六年前發生了那起案子,所以劉叔對宋家村還是比較了解的。
當然了,這些基本上都是每個村子的習慣。
在跟著劉叔往村委會走去的時候,蔣薑薑側過眼睛看了看那顆老榕樹。
據說,它在那裏已經上百年了,從這個村子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就已經在那個地方紮了根。換而言之,老榕樹見證了宋家村的曆史。人人都會在空閑時聚攏在此處閑聊一番,打發時間。老榕樹聽到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就像是時光那般冗長。
花了大概五分鍾的時間,劉叔帶著時北至一行人便到了村委會會議室的門口。
還沒推門進去,就聽見裏麵傳來了一陣談話聲,至於說談話的內容無非就是誰家的雞啄了誰家的菜,誰家的狗踩了誰家的田,誰家的孩子又去了誰家的地裏挖了紅薯,諸如此類的閑話家常罷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歡上了逗弄董棟棟的感覺,蔣薑薑從後視鏡裏看到了董棟棟的笑容,立刻又補充了一句,道,“我說的是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
董棟棟在後麵揮了揮拳頭,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到底誰的年紀比較大”就沒有再說話了。
白色小麵包車在劉叔這個人體導航的指引下一路朝著宋家村開去。
宋家村的確頗為偏遠,完全是一個建立在山中的村落,緊緊地挨著一座大山。雨從山的那頭飄了過來,籠著宋家村。幾乎是在一瞬間,整個村子就像是被陰影遮蓋住了一般,空氣裏無形中形成了一股壓迫感。
這場雨下得並不是很大,但是落得十分密集。
從車上下來,蔣薑薑的視線就開始變得模糊了起來,她剛有動作,身旁的時北至就伸手遞過來一張紙巾,蔣薑薑自然而然地接了過來,然後取下眼鏡,擦了擦被雨掃濕了的鏡片。
“看來我們來得不巧,樹下都沒有人了啊。”
蔣薑薑的眼睛看著村口的那顆樹。
“劉叔,你說的是那顆榕樹嗎?”
劉叔點了點,也隨著蔣薑薑的視線望了過去,緊接著道,“對,就是那顆。你別看這宋家村是在山林裏的,這整個村子也就隻有這一棵樹呢!”
聞言,蔣薑薑點點頭,然後戴上了帽子。
這個時候,她無比慶幸自己穿了一件連帽衫,不至於讓雨淋濕頭發搭在身上難受。
“沒事兒,沒事兒。”
聽到蔣薑薑略帶失望的語氣,劉叔擺了擺手,趕緊說道,“她們現在肯定都在村委會裏。”
看時北至三人看向自己,劉叔繼續解釋道,“村委會有個大會議室,平時村裏的人閑著沒事都會去裏麵坐著聊天的。今天下雨了,她們肯定都聚在那兒呢!”
聞言,蔣薑薑這才笑了笑。
“看來,下雨天也不一定是壞事兒。”
說完,就聽見蔣薑薑對著劉叔說道,“劉叔,那麻煩您帶我們過去吧。”
劉叔點頭答應。
慶華鎮並不大,管轄範圍內的村子也就那麽幾個,再加上六年前發生了那起案子,所以劉叔對宋家村還是比較了解的。
當然了,這些基本上都是每個村子的習慣。
在跟著劉叔往村委會走去的時候,蔣薑薑側過眼睛看了看那顆老榕樹。
據說,它在那裏已經上百年了,從這個村子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就已經在那個地方紮了根。換而言之,老榕樹見證了宋家村的曆史。人人都會在空閑時聚攏在此處閑聊一番,打發時間。老榕樹聽到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就像是時光那般冗長。
花了大概五分鍾的時間,劉叔帶著時北至一行人便到了村委會會議室的門口。
還沒推門進去,就聽見裏麵傳來了一陣談話聲,至於說談話的內容無非就是誰家的雞啄了誰家的菜,誰家的狗踩了誰家的田,誰家的孩子又去了誰家的地裏挖了紅薯,諸如此類的閑話家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