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快穩住局勢,隻要長寧走上正軌,就算沒有了自己也不會有什麽變動,這樣,就能騰出手來好好對付蕭楠楚。
桓璿掌管長寧軍事大權,他也確實有這個能力,和君酈雪有一種難言的默契,在朝堂上並駕齊驅,本來抱著看好戲的人們並沒有看到意想中的兩人反目,就算桓霆有傳言是死於君酈雪之手,但桓璿從來沒有對這件事表態過,就連一句質問都沒有,看來當真是對富陽公主愛到極深。
桓家因為此事不滿的人大多跟隨著桓仁出去另立門戶,桓熙得勢的時候有帶走了一部分心浮氣躁的,倒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真正效忠桓璿的,是以桓家雖然人員有所損失,實力和氣勢倒是大大提升,畢竟跟著桓璿這樣知人善用的主子,大刀闊斧的改革幾下,就將桓家積弊多年的問題解決。
現在的將軍府,名副其實是桓璿的將軍府,他儼然成為長寧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另一個當然不必說,就是富陽公主,將攝政之權牢牢把握在手中的女人,所以說這兩個人還好不是夫妻了,不然這長寧還不得是他們的天下。
這邊君酈雪被梁國皇帝虎視眈眈,桓璿與公主解除了婚約,長寧民風也算開放,不少想要拉攏的世家大族紛紛想要將這個青年才俊收入麾下,或者說抱上這條大腿,有女兒的送女兒,有妹妹的送妹妹,總之就是桓璿重新成為了安陵女子最想嫁的人。
寧九在君酈雪旁邊酸溜溜的說道:“不是賞花宴就是馬術賽,我看桓璿這是玩的不亦樂乎,也不看看這是什麽時候了,故意磕磣您的吧。”
君酈雪整個人都埋頭在邊境的軍報中,哪裏有空理會她的牢騷,不經意一句:“對,他就是故意的,不過不是做個我看的,是做給別人看的。”
寧九不解,難道不是為了氣氣自己家公主所以桓璿才整出這麽多幺蛾子嗎,怎麽還是弄給別人看的。
君酈雪但笑不語,現在世家觀望,誰不想出手拉攏桓璿,他越是拖得久,觀望的人就越多,對自己來說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想到此處不由得慢慢停下手中的活,哪怕他們走到了這個地步,依然將對方放在心裏的第一,這種奇異的溫柔讓自己冷漠多日的心湖泛起漣漪,就好像這世間原來還有人在乎自己,在幫自己,這對現在的君酈雪來說已經非常珍貴了。
“桓璿,你又是何必呢。”像是對他,又像是對自己。
雖然早有準備,但當梁國真正大軍壓來的時候,一向貧弱的長寧還是人心惶惶,誰都能看出來這次梁國不是過去的小打小鬧,而是認真地想要對付長寧了。
大臣們自亂陣腳,百姓恐慌不已,倒是執掌大權的君酈雪一連幾日都沒有動靜,最後竟然連早朝都不上了,這難道是打算要做縮頭烏龜了,還是想自己跑路?
就在大家猜測紛紛的時候,長寧出現了大批的軍隊集結,就隻是保護住皇宮,看著披甲在街上巡邏的軍隊,人們更加搞不清楚君酈雪到底是想要幹什麽了,難道是要死扛到底?
消失的第三天早朝,富陽公主君酈雪出現了,她穿著最華貴的公主吉服,手中牽著小皇帝,在如雲的華蓋中緩步走上登極殿。
眾臣的竊竊私語都被公主這嚴肅的麵容所感染,沒有人再去猜測議論,隻怔怔地看著她。
君酈雪掃視睥睨這朝堂,終究是自己盡到了最後的責任。
“梁國大軍壓境,長寧貧弱不堪抵抗,本宮和陛下不忍百姓受戰亂之苦,”她停頓了一下,看向同樣一臉肅容的桓璿,心下隱隱作痛,但還是強撐著將話說完,“本宮和親梁國。”
啊!
原來她想到的辦法就是這個啊,雖然一開始確實有不少人希望公主去和親,這樣就會減少損失,也能最快讓梁國退兵,可是公主不是極力反對過,怎麽現在又肯了。
有人偷偷去看大將軍桓璿的臉色,這再怎麽說他們曾經也是夫妻,還有現在掌管大軍的也是他,是戰是和也是他的態度。
君酈雪一開口就將長寧的政務安排下去,自然都是她新晉提拔起來的有識之士,權衡利弊,假以他日必然會成為新皇的股肱,至於桓家,君酈雪沒有做更多的安排,隻不過誰都看得出來,就在君酈雪將要遠嫁之際,隻要不是想辦法幫小皇帝鏟除的人,都是她信得過的人,還留著桓璿手握重兵,這分明是想要他接替自己掌握長寧的大權。
“這次和親並不光彩,本宮走後這朝堂就拜托諸位卿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富陽言盡於此,諸位如果是忠君愛國之人,也不會需要富陽多說,若是心存貪戀之人,這長寧百姓也看得清。”
一國公主靠和親下嫁來換取安寧,這其實對長寧來說就是侮辱,更何況是在這大軍壓境下,和不戰而降一個道理,關鍵時刻還是得靠一個女子犧牲,說白了就是恨恨地打在場所有大人們的臉。
就在大家以為桓璿會說點什麽的時候,他竟然,平靜地接受了!這兩夫妻倒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富陽公主甘願下嫁去梁國換取退兵的消息傳出,長寧百姓有慶幸的,有唏噓的,但更多的是憤怒,這時候的公主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和親公主了,是他們長寧的臉麵,長寧雖然貧弱,但也不缺血性男兒,一個女人都能做到的事,他們竟然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她再次入梁國成為質子。
等到公主婚車出城那日,安陵街上早已人山人海,不少人都是為了再看一眼這個兩次為他們犧牲的公主,她手握重權,本來可以為自己謀劃,但是她沒有,用最小的代價將長寧平定下來。
現在也許無法估量她所做的這些對長寧來說帶來了什麽,但是經此一役,以後的長寧必將會湧出千千萬萬個不想再次重蹈覆轍的血性男兒。
桓璿掌管長寧軍事大權,他也確實有這個能力,和君酈雪有一種難言的默契,在朝堂上並駕齊驅,本來抱著看好戲的人們並沒有看到意想中的兩人反目,就算桓霆有傳言是死於君酈雪之手,但桓璿從來沒有對這件事表態過,就連一句質問都沒有,看來當真是對富陽公主愛到極深。
桓家因為此事不滿的人大多跟隨著桓仁出去另立門戶,桓熙得勢的時候有帶走了一部分心浮氣躁的,倒是大浪淘沙留下來真正效忠桓璿的,是以桓家雖然人員有所損失,實力和氣勢倒是大大提升,畢竟跟著桓璿這樣知人善用的主子,大刀闊斧的改革幾下,就將桓家積弊多年的問題解決。
現在的將軍府,名副其實是桓璿的將軍府,他儼然成為長寧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另一個當然不必說,就是富陽公主,將攝政之權牢牢把握在手中的女人,所以說這兩個人還好不是夫妻了,不然這長寧還不得是他們的天下。
這邊君酈雪被梁國皇帝虎視眈眈,桓璿與公主解除了婚約,長寧民風也算開放,不少想要拉攏的世家大族紛紛想要將這個青年才俊收入麾下,或者說抱上這條大腿,有女兒的送女兒,有妹妹的送妹妹,總之就是桓璿重新成為了安陵女子最想嫁的人。
寧九在君酈雪旁邊酸溜溜的說道:“不是賞花宴就是馬術賽,我看桓璿這是玩的不亦樂乎,也不看看這是什麽時候了,故意磕磣您的吧。”
君酈雪整個人都埋頭在邊境的軍報中,哪裏有空理會她的牢騷,不經意一句:“對,他就是故意的,不過不是做個我看的,是做給別人看的。”
寧九不解,難道不是為了氣氣自己家公主所以桓璿才整出這麽多幺蛾子嗎,怎麽還是弄給別人看的。
君酈雪但笑不語,現在世家觀望,誰不想出手拉攏桓璿,他越是拖得久,觀望的人就越多,對自己來說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想到此處不由得慢慢停下手中的活,哪怕他們走到了這個地步,依然將對方放在心裏的第一,這種奇異的溫柔讓自己冷漠多日的心湖泛起漣漪,就好像這世間原來還有人在乎自己,在幫自己,這對現在的君酈雪來說已經非常珍貴了。
“桓璿,你又是何必呢。”像是對他,又像是對自己。
雖然早有準備,但當梁國真正大軍壓來的時候,一向貧弱的長寧還是人心惶惶,誰都能看出來這次梁國不是過去的小打小鬧,而是認真地想要對付長寧了。
大臣們自亂陣腳,百姓恐慌不已,倒是執掌大權的君酈雪一連幾日都沒有動靜,最後竟然連早朝都不上了,這難道是打算要做縮頭烏龜了,還是想自己跑路?
就在大家猜測紛紛的時候,長寧出現了大批的軍隊集結,就隻是保護住皇宮,看著披甲在街上巡邏的軍隊,人們更加搞不清楚君酈雪到底是想要幹什麽了,難道是要死扛到底?
消失的第三天早朝,富陽公主君酈雪出現了,她穿著最華貴的公主吉服,手中牽著小皇帝,在如雲的華蓋中緩步走上登極殿。
眾臣的竊竊私語都被公主這嚴肅的麵容所感染,沒有人再去猜測議論,隻怔怔地看著她。
君酈雪掃視睥睨這朝堂,終究是自己盡到了最後的責任。
“梁國大軍壓境,長寧貧弱不堪抵抗,本宮和陛下不忍百姓受戰亂之苦,”她停頓了一下,看向同樣一臉肅容的桓璿,心下隱隱作痛,但還是強撐著將話說完,“本宮和親梁國。”
啊!
原來她想到的辦法就是這個啊,雖然一開始確實有不少人希望公主去和親,這樣就會減少損失,也能最快讓梁國退兵,可是公主不是極力反對過,怎麽現在又肯了。
有人偷偷去看大將軍桓璿的臉色,這再怎麽說他們曾經也是夫妻,還有現在掌管大軍的也是他,是戰是和也是他的態度。
君酈雪一開口就將長寧的政務安排下去,自然都是她新晉提拔起來的有識之士,權衡利弊,假以他日必然會成為新皇的股肱,至於桓家,君酈雪沒有做更多的安排,隻不過誰都看得出來,就在君酈雪將要遠嫁之際,隻要不是想辦法幫小皇帝鏟除的人,都是她信得過的人,還留著桓璿手握重兵,這分明是想要他接替自己掌握長寧的大權。
“這次和親並不光彩,本宮走後這朝堂就拜托諸位卿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富陽言盡於此,諸位如果是忠君愛國之人,也不會需要富陽多說,若是心存貪戀之人,這長寧百姓也看得清。”
一國公主靠和親下嫁來換取安寧,這其實對長寧來說就是侮辱,更何況是在這大軍壓境下,和不戰而降一個道理,關鍵時刻還是得靠一個女子犧牲,說白了就是恨恨地打在場所有大人們的臉。
就在大家以為桓璿會說點什麽的時候,他竟然,平靜地接受了!這兩夫妻倒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富陽公主甘願下嫁去梁國換取退兵的消息傳出,長寧百姓有慶幸的,有唏噓的,但更多的是憤怒,這時候的公主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和親公主了,是他們長寧的臉麵,長寧雖然貧弱,但也不缺血性男兒,一個女人都能做到的事,他們竟然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她再次入梁國成為質子。
等到公主婚車出城那日,安陵街上早已人山人海,不少人都是為了再看一眼這個兩次為他們犧牲的公主,她手握重權,本來可以為自己謀劃,但是她沒有,用最小的代價將長寧平定下來。
現在也許無法估量她所做的這些對長寧來說帶來了什麽,但是經此一役,以後的長寧必將會湧出千千萬萬個不想再次重蹈覆轍的血性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