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訊基本靠吼的時代裏,如何做好廣而告之?
對此,蘇言深諳其道,鹽鋪與錢莊的廣告,靠的都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萬的口碑效應。
如今鹽場招工,靠的也是口碑相傳。
第一日,鹽場附近漁村的李族長,帶著十來個將信將疑的村民來鹽場幹了一天的活。
中午飯點領到幾個窩窩頭,還有一些鹹菜,有幾個村民舍不得吃完,留了兩個晚上帶回去給孩子吃。
晚上收工時,果真領到十倍於其它鹽場的工錢,比出海打漁收成不好的那個月賺的還多。
第二日,李族長帶著李家莊的男男女女前來鹽場幹活,隻要是能幹活的,全都來了。
範鐵沒料到一下子來了如此多人,隻好從幹活的嬸娘中選了幾個來做窩窩頭,這麽多人吃飯,一頓飯,沒幾個嬸娘還真做不出來。
晚上收工,工錢到手,皆大歡喜。
第三日,不得了,附近許多漁村的村民聽說後,也趕了一大早就到鹽場排隊,生怕今日招工輪不到自己。
口碑宣傳的威力顯現,隻用了三日時間,處於停工狀態的鹽場,一派繁忙的景象,粗鹽源源不斷地曬出來。
為此,蘇言特地去找李族長商議,擴大鹽場的規模,把鹽場延伸至李族長他們漁村的灘塗。
為此,蘇言給了漁村一筆不菲的銀子,用於修繕村裏年久失修的房子。
李族長欣然答應,照此下去,他們李家莊用不了多久必能脫貧致富。
就如蘇言所認為的,有收入頗豐的穩定工作,誰願意冒險出海打漁?
在這個時代,出海打漁是一個風險性很高的工作。
漁民們的船都是一些小木船,加之沒有天氣預報,全靠漁民們的經驗看天氣,一旦在海上遇到風暴,幾乎就是九死一生。
因此漁村每年都有些人出海後再也回不來。
蘇言望海姑娘的故事雖然是瞎編的,卻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基於現實加工編造的。
蘇言的鹽場對望海郡影響深遠,許多年後,望海郡已經沒有人再出海打漁,望海郡也發展成為天下海鹽最重要的供應基地。
當然,那是幾年後的事,如今看得見的影響,不僅僅是附近的漁民。
林、楚兩家的鹽場也受到了影響,躺槍了,被蘇言誤傷。
這兩家的鹽場工人,每天都會少那麽幾個。
一開始,少幾個人不會察覺出什麽,過幾天後,後果就挺嚴重了。
“人呢,人呢,都死哪裏去了?”
當林、楚兩家鹽場的管事發覺不對勁時,自家鹽場的工人已經流失嚴重,並且還在每天不斷地流失。
打聽清楚自家鹽場流失的工人都跑去蘇家的鹽場後,管事的不得不趕緊派人去稟報家主。
“混賬,這小子居然算計到老子頭上來了。”
這次林家興忍無可忍發飆了。
蘇言給工人提高工錢,本意隻是無需剝削克扣工人的血汗錢,本身鹽已是一個暴利行業。
蘇言也沒想過借此來算計林家的鹽場,林家興以為是蘇言算計的,倒是冤枉蘇言了。
“老爺,現如今該怎麽辦?”
在管家眼裏,一向溫文爾雅的老爺,自打那個叫蘇言的來餘杭城後,經常地失態暴走。
難不成那個蘇言是老爺的災星?
“還能怎麽辦,給那幫窮鬼加工錢。”
蘇言沒想到自己給工人加工錢,直接導致了林、楚兩家也被迫給工人提工錢。
沒有工人就沒有鹽,林家興心裏頭煩悶至極,隻要與蘇言那小子有關的事,自己總是吃癟,也不知道觸了什麽黴頭。
看來,得抽個空去靈隱寺拜上一拜。
讓林家興沒想到的是,即便自家的鹽場也給工人加了工錢,工人還是不停地流失,根本就留不住人,全去了蘇家的鹽場。
最後,林家興迫不得已,從林府中派了大量的家丁長工去鹽場,這才勉強維持鹽場的運轉。
這也算是為富不仁的惡有惡報了。
為此事,林家興沒少詛咒蘇言不得好死,心中對蘇言的怨恨,已經到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地步。
“阿嚏~”泡在海水裏的蘇言打了噴嚏。
“這是誰在詛咒我?”
“公子,快上岸吧,不然要著涼了。”
“你們也上去吧!”
天氣越來越涼,看來以後帶影衛的姑娘們來嬉水這樣好節目得減少了。
看著影衛姑娘們因為衣裳濕透盡顯的玲瓏婀娜身材。
蘇言心裏暗叫可惜,再也不能如此光明正大地欣賞美色,隻能等到明年夏天再帶她們來嬉水。
影衛的姑娘們最近與蘇言廝混久了,也不在意蘇言毫不掩飾的色咪咪眼神。
公子就是個沒膽的正人君子。
口上花花,眼神咪咪,也沒見公子讓誰真個去暖暖床。
姑娘們挺了挺腰板,一副挑釁蘇言的表情。
蘇言不是沒膽,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距離產生美,美好的事物要懂得欣賞,隻可遠觀不可褻玩’。
鹽場那裏有範鐵、老樓,還有李虎兩兄弟打理。
管理鹽場不是什麽難事,在範鐵的教導下,李虎兩兄弟很快就上手。
蘇言這個甩手掌櫃最近這些天,白天帶著影衛的姑娘們到處遊玩,晚上跟她們開故事會,儼然一副富家公子攜家眷出遊的模樣。
銀子要賺,休閑娛樂一樣也不能少,這是蘇言在這個世界的處世原則。
活了兩輩子,有些事已經看透,這輩子,他隻想善待自己,活得逍遙自在開心一點。
如今鹽場已經算是上了正軌,也有考慮過直接在鹽場興建一個鹽坊,時機還不成熟,等過段時間各方麵都安定下來再作打算。
有了自家的鹽場提供穩定的貨源,蘇言也算是了卻一大心事,暫時並不著急著回餘杭城,在望海郡遊玩倒有些樂不思蜀的意思。
一直等到鹽場湊夠了二十車鹽,蘇言這才與押運鹽車的隊伍一起返回餘杭城。
親兵留了一半在鹽場看守,一半負責押運。
蘇言考慮到人手不夠,讓老樓坐船去吳蘇城,去把徐世武接來餘杭城安享天年,徐世武身邊的親兵如果願意跟隨前來的,也一並帶過來。
這一次返回餘杭城,路上一切順利,那個刺客也沒再次出現。
不過蘇言心裏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那個刺客正躲在暗地裏,準備著給自己致命一擊。
一日不把這個刺客找出來,蘇言如鯁在喉。
對此,蘇言深諳其道,鹽鋪與錢莊的廣告,靠的都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萬的口碑效應。
如今鹽場招工,靠的也是口碑相傳。
第一日,鹽場附近漁村的李族長,帶著十來個將信將疑的村民來鹽場幹了一天的活。
中午飯點領到幾個窩窩頭,還有一些鹹菜,有幾個村民舍不得吃完,留了兩個晚上帶回去給孩子吃。
晚上收工時,果真領到十倍於其它鹽場的工錢,比出海打漁收成不好的那個月賺的還多。
第二日,李族長帶著李家莊的男男女女前來鹽場幹活,隻要是能幹活的,全都來了。
範鐵沒料到一下子來了如此多人,隻好從幹活的嬸娘中選了幾個來做窩窩頭,這麽多人吃飯,一頓飯,沒幾個嬸娘還真做不出來。
晚上收工,工錢到手,皆大歡喜。
第三日,不得了,附近許多漁村的村民聽說後,也趕了一大早就到鹽場排隊,生怕今日招工輪不到自己。
口碑宣傳的威力顯現,隻用了三日時間,處於停工狀態的鹽場,一派繁忙的景象,粗鹽源源不斷地曬出來。
為此,蘇言特地去找李族長商議,擴大鹽場的規模,把鹽場延伸至李族長他們漁村的灘塗。
為此,蘇言給了漁村一筆不菲的銀子,用於修繕村裏年久失修的房子。
李族長欣然答應,照此下去,他們李家莊用不了多久必能脫貧致富。
就如蘇言所認為的,有收入頗豐的穩定工作,誰願意冒險出海打漁?
在這個時代,出海打漁是一個風險性很高的工作。
漁民們的船都是一些小木船,加之沒有天氣預報,全靠漁民們的經驗看天氣,一旦在海上遇到風暴,幾乎就是九死一生。
因此漁村每年都有些人出海後再也回不來。
蘇言望海姑娘的故事雖然是瞎編的,卻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基於現實加工編造的。
蘇言的鹽場對望海郡影響深遠,許多年後,望海郡已經沒有人再出海打漁,望海郡也發展成為天下海鹽最重要的供應基地。
當然,那是幾年後的事,如今看得見的影響,不僅僅是附近的漁民。
林、楚兩家的鹽場也受到了影響,躺槍了,被蘇言誤傷。
這兩家的鹽場工人,每天都會少那麽幾個。
一開始,少幾個人不會察覺出什麽,過幾天後,後果就挺嚴重了。
“人呢,人呢,都死哪裏去了?”
當林、楚兩家鹽場的管事發覺不對勁時,自家鹽場的工人已經流失嚴重,並且還在每天不斷地流失。
打聽清楚自家鹽場流失的工人都跑去蘇家的鹽場後,管事的不得不趕緊派人去稟報家主。
“混賬,這小子居然算計到老子頭上來了。”
這次林家興忍無可忍發飆了。
蘇言給工人提高工錢,本意隻是無需剝削克扣工人的血汗錢,本身鹽已是一個暴利行業。
蘇言也沒想過借此來算計林家的鹽場,林家興以為是蘇言算計的,倒是冤枉蘇言了。
“老爺,現如今該怎麽辦?”
在管家眼裏,一向溫文爾雅的老爺,自打那個叫蘇言的來餘杭城後,經常地失態暴走。
難不成那個蘇言是老爺的災星?
“還能怎麽辦,給那幫窮鬼加工錢。”
蘇言沒想到自己給工人加工錢,直接導致了林、楚兩家也被迫給工人提工錢。
沒有工人就沒有鹽,林家興心裏頭煩悶至極,隻要與蘇言那小子有關的事,自己總是吃癟,也不知道觸了什麽黴頭。
看來,得抽個空去靈隱寺拜上一拜。
讓林家興沒想到的是,即便自家的鹽場也給工人加了工錢,工人還是不停地流失,根本就留不住人,全去了蘇家的鹽場。
最後,林家興迫不得已,從林府中派了大量的家丁長工去鹽場,這才勉強維持鹽場的運轉。
這也算是為富不仁的惡有惡報了。
為此事,林家興沒少詛咒蘇言不得好死,心中對蘇言的怨恨,已經到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地步。
“阿嚏~”泡在海水裏的蘇言打了噴嚏。
“這是誰在詛咒我?”
“公子,快上岸吧,不然要著涼了。”
“你們也上去吧!”
天氣越來越涼,看來以後帶影衛的姑娘們來嬉水這樣好節目得減少了。
看著影衛姑娘們因為衣裳濕透盡顯的玲瓏婀娜身材。
蘇言心裏暗叫可惜,再也不能如此光明正大地欣賞美色,隻能等到明年夏天再帶她們來嬉水。
影衛的姑娘們最近與蘇言廝混久了,也不在意蘇言毫不掩飾的色咪咪眼神。
公子就是個沒膽的正人君子。
口上花花,眼神咪咪,也沒見公子讓誰真個去暖暖床。
姑娘們挺了挺腰板,一副挑釁蘇言的表情。
蘇言不是沒膽,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距離產生美,美好的事物要懂得欣賞,隻可遠觀不可褻玩’。
鹽場那裏有範鐵、老樓,還有李虎兩兄弟打理。
管理鹽場不是什麽難事,在範鐵的教導下,李虎兩兄弟很快就上手。
蘇言這個甩手掌櫃最近這些天,白天帶著影衛的姑娘們到處遊玩,晚上跟她們開故事會,儼然一副富家公子攜家眷出遊的模樣。
銀子要賺,休閑娛樂一樣也不能少,這是蘇言在這個世界的處世原則。
活了兩輩子,有些事已經看透,這輩子,他隻想善待自己,活得逍遙自在開心一點。
如今鹽場已經算是上了正軌,也有考慮過直接在鹽場興建一個鹽坊,時機還不成熟,等過段時間各方麵都安定下來再作打算。
有了自家的鹽場提供穩定的貨源,蘇言也算是了卻一大心事,暫時並不著急著回餘杭城,在望海郡遊玩倒有些樂不思蜀的意思。
一直等到鹽場湊夠了二十車鹽,蘇言這才與押運鹽車的隊伍一起返回餘杭城。
親兵留了一半在鹽場看守,一半負責押運。
蘇言考慮到人手不夠,讓老樓坐船去吳蘇城,去把徐世武接來餘杭城安享天年,徐世武身邊的親兵如果願意跟隨前來的,也一並帶過來。
這一次返回餘杭城,路上一切順利,那個刺客也沒再次出現。
不過蘇言心裏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那個刺客正躲在暗地裏,準備著給自己致命一擊。
一日不把這個刺客找出來,蘇言如鯁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