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女兒們,兩個人還給他甩臉色。想到上次回來鬧出來的事情,蘇三祥什麽難聽的話都不敢說出口。
韓大夫的話語在腦海中回響,劉桂花和孩子們的神情不停的交換,他每天晚上都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可是想來想去,又覺得自己做的也沒多大的錯誤。
他的爹娘,劉桂花和孩子們也得跟他一樣孝順他們。
蘇三祥不知道的是,他這個想法不改變,矛盾依舊存在,哪怕他現在收斂著自己的脾氣,會有再次爆發的那一天。
那個時候會變成什麽樣子,還會不會有後悔的機會,那就不知道了。
蘇半夏和蘇迎春是關的住的,不想見蘇三祥就堅持在房間裏不出去,連看一眼外麵都不去的那種。
在房間裏也不是沒事,他們可以縫縫補補,還能拿著蘇半夏買回來的布匹做新棉衣。
外麵的人就自己在外麵待著吧。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越發的接近吃午飯的時間,隱隱約約聞到了別人家做飯放出來的炊煙的味道。
蘇半夏摸摸肚子,有點餓,卻沒說,要不要出去呢?
圓圓的眼睛看著蘇迎春,這種時候,果斷退居二線,等她姐拿主意,嘿嘿嘿。
迎著蘇半夏的眼眸凝視,蘇迎春沒好氣的伸出手在她的頭上輕輕地敲了一下。
“我們家的掌權人,快來想想應該怎麽做。”蘇迎春心中的鬱氣積壓,從未消散過分毫,以至於在見到蘇三祥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回了房間不出現。
即便蘇半夏回來了也不願意出去跟蘇三祥見麵。
一想到蘇三祥就來氣,因為看到蘇三祥便會四處聯想,心中的火焰越來越多,憋都憋不住的那種。
“現在該做飯。”蘇半夏笑嘻嘻的說道。
蘇迎春放下針線,把蘇半夏給拉上,“走,一起去。”
出了房門,來到廚房的門口,裏麵卻多了一個人影。
前行的腳步停住,在門外看了一小會兒,蘇迎春拉著蘇半夏的手轉身就走,走了兩步又返回,她要在門口看著,怕裏麵的人給他們下毒。
“姐,不走嗎?”蘇半夏小聲的問道,有人做飯,他們幹嘛要在門口等著。
蘇迎春扭頭看了一眼,小聲的說道,“我擔心他下毒。”
圓溜溜的眼睛瞬間睜大,什麽,下毒。
扭頭看向她爹,他要是能做的出來,哪怕吃下藥的人是她,她也會給他鼓掌慶賀。
“他做不出來也想不到這個,就算是下毒,他頂多自己毒死自己。”這個蘇半夏可敢打包票。
“哼,我不相信他。”蘇迎春小聲的駁斥。
蘇半夏嘿嘿的笑了笑,“姐,你要相信,他沒錢,買不到毒藥。”
想給人下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藥材貴還不一定能買得到,蘇三祥若是真的能弄到毒藥,她萬分佩服。
想岔了,蘇迎春在蘇半夏的額頭上輕輕地彈了一下,貧嘴。
廚房裏忙碌的人,耳朵隨時聽著外麵的情況,門打開的聲音他聽到了,腳步聲他也聽到,想回頭看看,沒敢。
他是被嫌棄的那一個,若是回頭,門外的人鐵定跑走。
莫名的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一陣難受,他真的就這麽不受家裏人歡迎嗎?
被人嫌棄,一次無所謂,次數多了,由不得他不多想想本人都做錯了什麽。
蘇半夏和蘇迎春離開,廚房裏的蘇三祥飛快的弄好午飯,剛端上桌,一上午不在的劉桂花回到家裏,見到廚房端菜的男人,微微的愣了一下。
隨後淡淡的說了一句,“回來了。”
終於有人搭話,蘇三祥的臉上露出一個舒心的笑容,“是的,回來了。今年就不出去了。”
“還有一個來月過年,我們也該準備準備今年的年貨。”
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將沒人詢問的近況跟人匯報,生怕人不願意聽。
也是,如果他不主動訴說近況,蘇半夏和蘇迎春不會問,劉桂花也不想問,他過的怎麽樣不關他們的事情。
離開前鬧得太不愉快。
蘇三祥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他近來一直在反思自己,可是他沒有辦法,一頭是爹娘,一頭是妻子孩子,隻能委屈妻兒。
不曾思考怎麽樣做才是最恰當的人啊。
四個人的午飯吃的無比的沉默。
放下筷子,蘇半夏飛快的遁了,蘇迎春緊隨其後。
少了孩子們在旁邊,蘇三祥稍微放鬆了一些。給劉桂花夾了一筷子冬筍,“多吃點。”
劉桂花睨了蘇三祥好幾眼,此刻獻殷勤,非奸即盜,他是不是回來之前又做了什麽需要她原諒的事情?
信譽早已歸零。
蘇三祥舔著臉笑了笑,“好久沒見,你看著都瘦了很多,要多吃點才行。”
再次睨了對方一樣,將蘇三祥夾得冬筍放回他的碗裏,“你自己吃吧。”
想吃什麽,她有手。
被拒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而蘇三祥並沒覺得有多難受。
進門的那一刻,早就告訴過自己,無論在家裏受到怎樣的待遇,都是他應該承受的。
所以麵對妻兒的冷臉,依然可以笑著麵對。
內心實則有苦說不出。
有一瞬間想問問爹娘應該怎麽辦,腳都邁出一步,臨時收了回來。
他真的去找爹娘的話,聽到的話語一定是瘋狂的貶低,說妻兒怎麽怎麽不好,做錯了什麽什麽之類的。
有的時候呢,他不想去不代表某些人不會找上門來。
他回來的路上是沒碰到幾個人,但遇上了一個便代表著整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
而且村裏也有十幾個人跟蘇三祥一同去縣城裏做工的,他們回來了,蘇三祥哪能一個人留在縣城裏。
李根英最近一段時間沒怎麽外出,因而收到消息比較晚,吃過午飯才從別人的嘴裏聽到縣城做工的人回來的消息。
聽到消息的李根英立馬回了家裏,跟蘇立勳說了蘇三祥的事情。
兩人一合計,先把蘇三祥給喊來再說。
剛從縣城裏回來好啊,回來了身上肯定有錢。
今年的奉養被蘇半夏那個小婊砸逼的不得不用青絲炭替代,哪怕青絲炭賣出去得到四兩多也無法滿足他們。
青絲炭是他們挑來的,他們賣掉的,自然比不上什麽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四兩銀子。
奉養的錢被蘇半夏給掐住了,他們又不是隻有這一條要錢的道路。
蘇三祥耳根子軟,隻要他們哭哭窮,說說最近一段時間身體哪哪不好,難道蘇三祥會不給他們銀錢。
自己不想去喊人,便喊來小兒子蘇全祥去把蘇三祥給他們喊到家裏來。
蘇全祥聽話去了,直奔蘇三祥家而來。
蘇三祥家中,將手裏頭擁有的銀錢一個個的摳出來。
在縣城做工六十六天,每天三十文錢,總共是一千九百八十文錢,一兩碎銀子,九百八十個銅板。
第一次,蘇三祥將全部的銀錢一個字沒留的放到劉桂花的麵前,一同推到她的麵前,“給你收著。”
還是蘇三祥第一次交上一兩銀子以上的銀錢給自己,劉桂花了詫異的多看了幾眼。
很少,如果不是有半夏他們,不夠給蘇立勳和李根英兩個人的奉養。
蘇三祥辛辛苦苦兩個多月,拿到手連二兩銀子都沒有。
“怎麽,這次沒給你爹娘啊。”看著蘇三祥拿出來的銀錢,忍不住出聲嘲諷,平常給他們不都是不超過一百個銅板的嗎。
臉色一瞬間從獻寶變的沉默。
在縣城見到蘇迎春拉著蘇半夏的手掉頭就走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這些年給家裏人的照顧實在是太少了。
孩子們還能茁壯成長,多虧劉桂花的辛勞,也慶幸幾個孩子懂事。
正因為懂事,才會一直被人忽略。
這一次,他也不想當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子,他也想為一下他的小家庭,他的妻兒,所以結算了工錢,回來便全部上交給了劉桂花。
“給你。”訥訥的說道,其他的字堵在喉嚨說不出來。
劉桂花盯著蘇三祥看了許久,這才幽幽的歎了一口氣,“蘇三祥,你得知道,給了我就別想拿出去。”
她爹賺的錢,也不知道半夏願不願意收著。
家裏的錢財統統歸蘇半夏管的。
“我知道,給你。”蘇三祥堅定的說道,回來的路上早就決定好了的,銀錢就是給她的,不管她做什麽用途。
再次盯著蘇三祥看了一會兒,確定蘇三祥說的是實話,劉桂花才將桌子上的一兩多銀錢給收起李。
“你慢慢吃。”說著,拿著銀錢去找蘇半夏,她也是要上交錢財的大人。
窩在房間裏的人,探頭看了兩眼外麵的情況,房門口放著粗壯的木棍,門虛掩著,隻要外麵傳來聲音,他們隨時可以出去幫忙。
聽到腳步聲,兩個人趕忙坐下,當做什麽事情都沒做過的模樣,欲蓋彌彰。
豎起耳朵,聽著外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隨後房門被敲了兩下,擱置一聲開了。
劉桂花看一眼靠著坐在一起的蘇半夏和蘇迎春,眼角的餘光看到門口的木棍,心中熨燙,不由得舒心一笑。
還是跟孩子們相處的時光比較自在,不用去想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事情,更不用擔心對麵的人會不會突然變臉。
輕輕地咳嗽兩聲。
蘇半夏和蘇迎春假意的抬起頭來,微微露出一個驚訝的小表情,仿佛在說,娘,您怎麽來了。
將手裏頭的錢放到房間唯一的桌子上,劉桂花跟蘇半夏說道,“你爹給的,你收起來吧。”
看清楚放到桌子上的是什麽東西,蘇半夏的眼珠子瞬間瞪得老大,這次是真的驚訝,不是裝出來的。
劉桂花心裏隻覺得好笑,真實與假裝,過於明顯,也不曉得半夏知不知道。
應該是不知道,不然剛才不會假裝。
“好了,娘先出去了,你們忙。”看到房間裏多出來的東西,不用說,蘇半夏買回來的,姐妹兩人正在為之忙碌。
蘇半夏努力的點點頭,眼睛卻離不開桌子上的銀錢。
對於已經見識過更多錢的人來說,一兩碎銀子加上幾百個銅板,真的不多,還很少。
可這錢是蘇三祥親自上交的,那便讓人忍不住震驚。
她還是第一次見到蘇三祥拿出這麽多銀錢交給他們。
哎……
也是被折騰的,以至於對爹的要求越來越低,能做到就做到,做不到他們也不會苛求對方。
不會苛求不假,如果蘇三祥繼續保持以前的態度和作風,他隻會在未來的某天被他們徹底放棄。
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此次回來,蘇三祥讓蘇半夏驚訝。
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蘇半夏打心裏覺得,爹真的改變了不少。
看來還是要讓他知道家人的底線才是,不給他劃定做的事情的範圍,他隻會越來越沒有尺度。
起身,另外翻出來一個布的錢袋子,將蘇三祥的一兩多贏錢收起來。
爹給的錢,暫時不會動他的,但是,到了她手裏的錢呢,除非正常花銷,其他的別想從她手裏拿走一個子。
“姐,我們去還錢吧。”收好蘇三祥給的銀錢,蘇半夏另外翻出一個藏起來的錢匣子,跟蘇迎春說道。
手再次摸上針線的人再次放下手裏頭的東西。
湊到一塊,將錢匣子中的借條給拿出來。
之前還了一大部分,剩下的是劉桂花跟人說好的,等蘇三祥回來便會帶錢過去還上欠他們的銀錢。
蘇三祥今天回來了,也是他們出去還錢的時候。早點換掉欠人的錢早點安心,省的別人老是編排他們,說上次賺了錢不還。
個把月前,蘇半夏進了一大錠銀子,很多人看到了。
回了村裏逢人就說,誰不知道他們家有錢了。
幸好田大娘幾個人沉得住氣,跟劉桂花約好了蘇三祥回來再去要錢的,那肯定得等蘇三祥回來才行。
上午聽聞縣城做工的人回來了,蘇三祥是其中之一,幾個人心中有了一絲絲的想法,卻忍住沒第一時間上門討要。
好些日子沒回來,人家男人剛回來他們就上門,說起來不太好聽,不如耐心的等一等,明天再說。
雖說五個人沒有相互商量一下,卻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不會讓她們等太久的,蘇半夏和蘇迎春已經帶著銀錢踏上了還錢之路。
拎著兩個烤火爐,帶著欠條和銀錢出門,剛剛走了一小段路,天空揚起了小雪花。
加快腳步,敲響第一家田大娘家的大門。
聽到聲音出來的田大娘,看到蘇半夏和蘇迎春兩人的時候明顯的愣了一下,趕忙打開院門讓兩人進來。
“啊,外麵都下雪了啊,快進來,快進來坐。”冬天裏的第一場雪下的突然。
“謝謝田大娘。”踏進田大娘家。
站在門口沒往裏麵走,蘇半夏立馬表明來意,“田大娘,我們是來還錢的,就不坐了。這是欠你家的六百文錢,你清點一下,沒錯的話要請你把欠條拿給我。”
“你這孩子,坐下一下喝杯熱茶再走也不遲。”田大娘說著要拉兩人進去。
蘇半夏避開田大娘的手,誠摯的說道,“不了不了,謝謝田大娘,我們還要去其他家還錢,先不坐了,趕明兒有空閑再來拜訪。”
田大娘見兩人堅定,沒有再勸,接過蘇半夏給的六百文錢,倒在房裏的桌上清點一翻,確定是六百文錢沒錯。
收好錢,轉身進了房間將當時劉桂花寫的欠條交給蘇半夏,“這個就是欠條,你們收好。”
接過,小心翼翼的收起來,再次跟田大娘道了一聲,“謝謝田大娘,我們先走了。”
還了第一家的,還有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和第五家。
村裏給他們借錢的,就五家人。
當拿到最後一個欠條,蘇半夏和蘇迎春一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小雪變成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的從天上掉落下來。
快步往家裏跑,頭上,肩膀上,甚至連長長的睫毛上都落下了雪花的痕跡。
盯著一腦袋的雪站在家門口,姐妹兩人看看對方白乎乎的造型,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趕忙伸手幫對方將頭上、肩膀上的雪花打掉。
“欠的錢都還完了嗎?”蘇迎春小聲的詢問。
外債是壓在頭上的一座大山,生怕傾覆。
蘇半夏用力的點點頭,用力的應了一聲,“嗯,還完了。”
不管是欠了外公外婆還是舅舅姨娘們的銀錢,還是欠的村裏人的,他們全部還掉了。
無債一身輕。
用力的呼了一口氣,相視一笑。
“站在門口做什麽,快進來。”劉桂花聽到聲音從裏麵出來,拉著兩人的手往裏麵走。
進門發現少了一個人影,“他呢?”
劉桂花小小的歎了一口氣,“被你三叔喊走了。”
去了哪裏,不做多猜想,唯有那兩個人的家裏。
算了,讓他去吧,爹娘喊他,怎麽可能不過去。
不過片麵證明蘇三祥回來之後說的還沒去過爹娘家的話是實話,不然那兩個人不會讓蘇全祥來喊人。
算得上是蘇三祥的小小改變,從外麵回來知道先回家看看,而不是去外麵聽一些亂七八糟的話之後回來不明所以的發火。
韓大夫的話語在腦海中回響,劉桂花和孩子們的神情不停的交換,他每天晚上都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可是想來想去,又覺得自己做的也沒多大的錯誤。
他的爹娘,劉桂花和孩子們也得跟他一樣孝順他們。
蘇三祥不知道的是,他這個想法不改變,矛盾依舊存在,哪怕他現在收斂著自己的脾氣,會有再次爆發的那一天。
那個時候會變成什麽樣子,還會不會有後悔的機會,那就不知道了。
蘇半夏和蘇迎春是關的住的,不想見蘇三祥就堅持在房間裏不出去,連看一眼外麵都不去的那種。
在房間裏也不是沒事,他們可以縫縫補補,還能拿著蘇半夏買回來的布匹做新棉衣。
外麵的人就自己在外麵待著吧。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越發的接近吃午飯的時間,隱隱約約聞到了別人家做飯放出來的炊煙的味道。
蘇半夏摸摸肚子,有點餓,卻沒說,要不要出去呢?
圓圓的眼睛看著蘇迎春,這種時候,果斷退居二線,等她姐拿主意,嘿嘿嘿。
迎著蘇半夏的眼眸凝視,蘇迎春沒好氣的伸出手在她的頭上輕輕地敲了一下。
“我們家的掌權人,快來想想應該怎麽做。”蘇迎春心中的鬱氣積壓,從未消散過分毫,以至於在見到蘇三祥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回了房間不出現。
即便蘇半夏回來了也不願意出去跟蘇三祥見麵。
一想到蘇三祥就來氣,因為看到蘇三祥便會四處聯想,心中的火焰越來越多,憋都憋不住的那種。
“現在該做飯。”蘇半夏笑嘻嘻的說道。
蘇迎春放下針線,把蘇半夏給拉上,“走,一起去。”
出了房門,來到廚房的門口,裏麵卻多了一個人影。
前行的腳步停住,在門外看了一小會兒,蘇迎春拉著蘇半夏的手轉身就走,走了兩步又返回,她要在門口看著,怕裏麵的人給他們下毒。
“姐,不走嗎?”蘇半夏小聲的問道,有人做飯,他們幹嘛要在門口等著。
蘇迎春扭頭看了一眼,小聲的說道,“我擔心他下毒。”
圓溜溜的眼睛瞬間睜大,什麽,下毒。
扭頭看向她爹,他要是能做的出來,哪怕吃下藥的人是她,她也會給他鼓掌慶賀。
“他做不出來也想不到這個,就算是下毒,他頂多自己毒死自己。”這個蘇半夏可敢打包票。
“哼,我不相信他。”蘇迎春小聲的駁斥。
蘇半夏嘿嘿的笑了笑,“姐,你要相信,他沒錢,買不到毒藥。”
想給人下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藥材貴還不一定能買得到,蘇三祥若是真的能弄到毒藥,她萬分佩服。
想岔了,蘇迎春在蘇半夏的額頭上輕輕地彈了一下,貧嘴。
廚房裏忙碌的人,耳朵隨時聽著外麵的情況,門打開的聲音他聽到了,腳步聲他也聽到,想回頭看看,沒敢。
他是被嫌棄的那一個,若是回頭,門外的人鐵定跑走。
莫名的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一陣難受,他真的就這麽不受家裏人歡迎嗎?
被人嫌棄,一次無所謂,次數多了,由不得他不多想想本人都做錯了什麽。
蘇半夏和蘇迎春離開,廚房裏的蘇三祥飛快的弄好午飯,剛端上桌,一上午不在的劉桂花回到家裏,見到廚房端菜的男人,微微的愣了一下。
隨後淡淡的說了一句,“回來了。”
終於有人搭話,蘇三祥的臉上露出一個舒心的笑容,“是的,回來了。今年就不出去了。”
“還有一個來月過年,我們也該準備準備今年的年貨。”
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將沒人詢問的近況跟人匯報,生怕人不願意聽。
也是,如果他不主動訴說近況,蘇半夏和蘇迎春不會問,劉桂花也不想問,他過的怎麽樣不關他們的事情。
離開前鬧得太不愉快。
蘇三祥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他近來一直在反思自己,可是他沒有辦法,一頭是爹娘,一頭是妻子孩子,隻能委屈妻兒。
不曾思考怎麽樣做才是最恰當的人啊。
四個人的午飯吃的無比的沉默。
放下筷子,蘇半夏飛快的遁了,蘇迎春緊隨其後。
少了孩子們在旁邊,蘇三祥稍微放鬆了一些。給劉桂花夾了一筷子冬筍,“多吃點。”
劉桂花睨了蘇三祥好幾眼,此刻獻殷勤,非奸即盜,他是不是回來之前又做了什麽需要她原諒的事情?
信譽早已歸零。
蘇三祥舔著臉笑了笑,“好久沒見,你看著都瘦了很多,要多吃點才行。”
再次睨了對方一樣,將蘇三祥夾得冬筍放回他的碗裏,“你自己吃吧。”
想吃什麽,她有手。
被拒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而蘇三祥並沒覺得有多難受。
進門的那一刻,早就告訴過自己,無論在家裏受到怎樣的待遇,都是他應該承受的。
所以麵對妻兒的冷臉,依然可以笑著麵對。
內心實則有苦說不出。
有一瞬間想問問爹娘應該怎麽辦,腳都邁出一步,臨時收了回來。
他真的去找爹娘的話,聽到的話語一定是瘋狂的貶低,說妻兒怎麽怎麽不好,做錯了什麽什麽之類的。
有的時候呢,他不想去不代表某些人不會找上門來。
他回來的路上是沒碰到幾個人,但遇上了一個便代表著整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
而且村裏也有十幾個人跟蘇三祥一同去縣城裏做工的,他們回來了,蘇三祥哪能一個人留在縣城裏。
李根英最近一段時間沒怎麽外出,因而收到消息比較晚,吃過午飯才從別人的嘴裏聽到縣城做工的人回來的消息。
聽到消息的李根英立馬回了家裏,跟蘇立勳說了蘇三祥的事情。
兩人一合計,先把蘇三祥給喊來再說。
剛從縣城裏回來好啊,回來了身上肯定有錢。
今年的奉養被蘇半夏那個小婊砸逼的不得不用青絲炭替代,哪怕青絲炭賣出去得到四兩多也無法滿足他們。
青絲炭是他們挑來的,他們賣掉的,自然比不上什麽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四兩銀子。
奉養的錢被蘇半夏給掐住了,他們又不是隻有這一條要錢的道路。
蘇三祥耳根子軟,隻要他們哭哭窮,說說最近一段時間身體哪哪不好,難道蘇三祥會不給他們銀錢。
自己不想去喊人,便喊來小兒子蘇全祥去把蘇三祥給他們喊到家裏來。
蘇全祥聽話去了,直奔蘇三祥家而來。
蘇三祥家中,將手裏頭擁有的銀錢一個個的摳出來。
在縣城做工六十六天,每天三十文錢,總共是一千九百八十文錢,一兩碎銀子,九百八十個銅板。
第一次,蘇三祥將全部的銀錢一個字沒留的放到劉桂花的麵前,一同推到她的麵前,“給你收著。”
還是蘇三祥第一次交上一兩銀子以上的銀錢給自己,劉桂花了詫異的多看了幾眼。
很少,如果不是有半夏他們,不夠給蘇立勳和李根英兩個人的奉養。
蘇三祥辛辛苦苦兩個多月,拿到手連二兩銀子都沒有。
“怎麽,這次沒給你爹娘啊。”看著蘇三祥拿出來的銀錢,忍不住出聲嘲諷,平常給他們不都是不超過一百個銅板的嗎。
臉色一瞬間從獻寶變的沉默。
在縣城見到蘇迎春拉著蘇半夏的手掉頭就走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這些年給家裏人的照顧實在是太少了。
孩子們還能茁壯成長,多虧劉桂花的辛勞,也慶幸幾個孩子懂事。
正因為懂事,才會一直被人忽略。
這一次,他也不想當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子,他也想為一下他的小家庭,他的妻兒,所以結算了工錢,回來便全部上交給了劉桂花。
“給你。”訥訥的說道,其他的字堵在喉嚨說不出來。
劉桂花盯著蘇三祥看了許久,這才幽幽的歎了一口氣,“蘇三祥,你得知道,給了我就別想拿出去。”
她爹賺的錢,也不知道半夏願不願意收著。
家裏的錢財統統歸蘇半夏管的。
“我知道,給你。”蘇三祥堅定的說道,回來的路上早就決定好了的,銀錢就是給她的,不管她做什麽用途。
再次盯著蘇三祥看了一會兒,確定蘇三祥說的是實話,劉桂花才將桌子上的一兩多銀錢給收起李。
“你慢慢吃。”說著,拿著銀錢去找蘇半夏,她也是要上交錢財的大人。
窩在房間裏的人,探頭看了兩眼外麵的情況,房門口放著粗壯的木棍,門虛掩著,隻要外麵傳來聲音,他們隨時可以出去幫忙。
聽到腳步聲,兩個人趕忙坐下,當做什麽事情都沒做過的模樣,欲蓋彌彰。
豎起耳朵,聽著外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隨後房門被敲了兩下,擱置一聲開了。
劉桂花看一眼靠著坐在一起的蘇半夏和蘇迎春,眼角的餘光看到門口的木棍,心中熨燙,不由得舒心一笑。
還是跟孩子們相處的時光比較自在,不用去想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事情,更不用擔心對麵的人會不會突然變臉。
輕輕地咳嗽兩聲。
蘇半夏和蘇迎春假意的抬起頭來,微微露出一個驚訝的小表情,仿佛在說,娘,您怎麽來了。
將手裏頭的錢放到房間唯一的桌子上,劉桂花跟蘇半夏說道,“你爹給的,你收起來吧。”
看清楚放到桌子上的是什麽東西,蘇半夏的眼珠子瞬間瞪得老大,這次是真的驚訝,不是裝出來的。
劉桂花心裏隻覺得好笑,真實與假裝,過於明顯,也不曉得半夏知不知道。
應該是不知道,不然剛才不會假裝。
“好了,娘先出去了,你們忙。”看到房間裏多出來的東西,不用說,蘇半夏買回來的,姐妹兩人正在為之忙碌。
蘇半夏努力的點點頭,眼睛卻離不開桌子上的銀錢。
對於已經見識過更多錢的人來說,一兩碎銀子加上幾百個銅板,真的不多,還很少。
可這錢是蘇三祥親自上交的,那便讓人忍不住震驚。
她還是第一次見到蘇三祥拿出這麽多銀錢交給他們。
哎……
也是被折騰的,以至於對爹的要求越來越低,能做到就做到,做不到他們也不會苛求對方。
不會苛求不假,如果蘇三祥繼續保持以前的態度和作風,他隻會在未來的某天被他們徹底放棄。
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此次回來,蘇三祥讓蘇半夏驚訝。
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蘇半夏打心裏覺得,爹真的改變了不少。
看來還是要讓他知道家人的底線才是,不給他劃定做的事情的範圍,他隻會越來越沒有尺度。
起身,另外翻出來一個布的錢袋子,將蘇三祥的一兩多贏錢收起來。
爹給的錢,暫時不會動他的,但是,到了她手裏的錢呢,除非正常花銷,其他的別想從她手裏拿走一個子。
“姐,我們去還錢吧。”收好蘇三祥給的銀錢,蘇半夏另外翻出一個藏起來的錢匣子,跟蘇迎春說道。
手再次摸上針線的人再次放下手裏頭的東西。
湊到一塊,將錢匣子中的借條給拿出來。
之前還了一大部分,剩下的是劉桂花跟人說好的,等蘇三祥回來便會帶錢過去還上欠他們的銀錢。
蘇三祥今天回來了,也是他們出去還錢的時候。早點換掉欠人的錢早點安心,省的別人老是編排他們,說上次賺了錢不還。
個把月前,蘇半夏進了一大錠銀子,很多人看到了。
回了村裏逢人就說,誰不知道他們家有錢了。
幸好田大娘幾個人沉得住氣,跟劉桂花約好了蘇三祥回來再去要錢的,那肯定得等蘇三祥回來才行。
上午聽聞縣城做工的人回來了,蘇三祥是其中之一,幾個人心中有了一絲絲的想法,卻忍住沒第一時間上門討要。
好些日子沒回來,人家男人剛回來他們就上門,說起來不太好聽,不如耐心的等一等,明天再說。
雖說五個人沒有相互商量一下,卻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不會讓她們等太久的,蘇半夏和蘇迎春已經帶著銀錢踏上了還錢之路。
拎著兩個烤火爐,帶著欠條和銀錢出門,剛剛走了一小段路,天空揚起了小雪花。
加快腳步,敲響第一家田大娘家的大門。
聽到聲音出來的田大娘,看到蘇半夏和蘇迎春兩人的時候明顯的愣了一下,趕忙打開院門讓兩人進來。
“啊,外麵都下雪了啊,快進來,快進來坐。”冬天裏的第一場雪下的突然。
“謝謝田大娘。”踏進田大娘家。
站在門口沒往裏麵走,蘇半夏立馬表明來意,“田大娘,我們是來還錢的,就不坐了。這是欠你家的六百文錢,你清點一下,沒錯的話要請你把欠條拿給我。”
“你這孩子,坐下一下喝杯熱茶再走也不遲。”田大娘說著要拉兩人進去。
蘇半夏避開田大娘的手,誠摯的說道,“不了不了,謝謝田大娘,我們還要去其他家還錢,先不坐了,趕明兒有空閑再來拜訪。”
田大娘見兩人堅定,沒有再勸,接過蘇半夏給的六百文錢,倒在房裏的桌上清點一翻,確定是六百文錢沒錯。
收好錢,轉身進了房間將當時劉桂花寫的欠條交給蘇半夏,“這個就是欠條,你們收好。”
接過,小心翼翼的收起來,再次跟田大娘道了一聲,“謝謝田大娘,我們先走了。”
還了第一家的,還有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和第五家。
村裏給他們借錢的,就五家人。
當拿到最後一個欠條,蘇半夏和蘇迎春一同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小雪變成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的從天上掉落下來。
快步往家裏跑,頭上,肩膀上,甚至連長長的睫毛上都落下了雪花的痕跡。
盯著一腦袋的雪站在家門口,姐妹兩人看看對方白乎乎的造型,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趕忙伸手幫對方將頭上、肩膀上的雪花打掉。
“欠的錢都還完了嗎?”蘇迎春小聲的詢問。
外債是壓在頭上的一座大山,生怕傾覆。
蘇半夏用力的點點頭,用力的應了一聲,“嗯,還完了。”
不管是欠了外公外婆還是舅舅姨娘們的銀錢,還是欠的村裏人的,他們全部還掉了。
無債一身輕。
用力的呼了一口氣,相視一笑。
“站在門口做什麽,快進來。”劉桂花聽到聲音從裏麵出來,拉著兩人的手往裏麵走。
進門發現少了一個人影,“他呢?”
劉桂花小小的歎了一口氣,“被你三叔喊走了。”
去了哪裏,不做多猜想,唯有那兩個人的家裏。
算了,讓他去吧,爹娘喊他,怎麽可能不過去。
不過片麵證明蘇三祥回來之後說的還沒去過爹娘家的話是實話,不然那兩個人不會讓蘇全祥來喊人。
算得上是蘇三祥的小小改變,從外麵回來知道先回家看看,而不是去外麵聽一些亂七八糟的話之後回來不明所以的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