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寧彎彎自打能跑能跳,就盡職盡責的行走在作妖的路上沒有回過頭。


    少有超過三天不闖禍的時候,每年折騰出來的事情十天十夜都說不完。


    就連村裏的狗,那都是無一例外,看見她就夾著尾巴逃,跑的比兔子還快。


    就沒有誰家沒被她禍害過,寧家村人人提起她都頭疼。


    還好常氏和寧懷運為人厚道,善後比較大方、妥當,才沒被自家閨女連累,在村裏名聲居然還不錯。


    寧家現在一共九口人,常氏在三年前給寧彎彎生了個弟弟,他們五口,另外還有馬大娘一家四口。


    馬大娘一家住在前院,寧彎彎五口住在內院。


    大家一個鍋裏做飯,分兩份各自吃。


    晚上,寧彎彎自然的又被罰站,站在桌子邊,看著一家人圍在一張榆木方桌邊吃飯。


    飯食很簡單,幾個大黃米餅子,去年醃的蘿卜條,熬的稀爛的麥片粥,還有一盤炒雞蛋,蛋是自家母雞下的。


    這吃食現在在村裏已經算是頂頂好的了,放別人家裏那得是逢年過節來了客人才舍得吃的。


    不過平常寧彎彎家裏也就是稀粥鹹菜,少有舍得吃幹糧的時候,隔三差五吃一回大人還都舍不得,都留給孩子。


    好在雞鴨蛋倒是常吃,但更多的還是攢了下來,逢年過節的要分給莊戶做打賞。


    沒有銀錢去買旁的什麽,隻能拿這個充麵子,攢幾個月不過也就一人能給分上一個。


    寧彎彎歪著腦袋抖著腿,混不在意,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瞟來瞟去,鼓著嘴巴,一副習以為常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常氏塞了一口拌著雞蛋的粥到剛三歲的小兒子嘴裏,朝她努努嘴,恨鐵不成鋼的跟寧懷運埋怨。


    “瞧瞧,哪家的女娃跟她一樣調皮!活脫一個小子錯投了女胎,將來怎麽嫁的出去!”


    來到寧家村後日子並沒有常氏想的清閑。


    在縣城的時候雖然總受欺淩,卻也不操什麽心,到了這兒自己掌家了才知道事物有多繁瑣。


    尤其還是壓根就不熟悉的農家。


    外行領導不了內行在哪個朝代哪個行業都適用。


    比如種子,這一塊地可能隻需要五斤,有些莊戶卻要十斤,二十斤,剩下的就被他們私吞當了口糧。


    又比如秋收,有的莊戶地裏明明收六百斤糧食卻謊稱隻收了五百斤。


    最初的時候很是被坑了幾把才漸漸步入正軌。


    寧懷運還沒說話,大兒子寧匪月就先嫌棄的諷了一句。


    “聖人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她是女子又是‘小人’,其頑劣就如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八年過去了,十三歲的寧匪月已經是一個翩翩少年郎,長衫素雅,舉手投足間皆是風流,雖是小小年紀,還顯稚嫩,但這稚嫩在他身上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像是雨水後嫩筍,青澀卻又正是鮮美。


    “你才是小人!哼!”寧彎彎不滿的朝自家哥哥皺鼻子,順帶還伸長了舌頭附送一個鬼臉。


    寧匪月輕飄飄的斜了她一眼,懶得理會,筷子伸到那盤炒雞蛋上,微不可查的頓了下,轉了個彎夾了根蘿卜條放嘴裏慢斯條理的嚼。


    “成何體統!”


    這個鬼臉更是讓寧懷運氣不打一處來,拍著桌子嗬斥。


    有心想罵上一頓,但想想以往自己閨女油鹽不進的模樣,還沒開口就已經覺得心累。


    可最後到底還是沒忍住說了一句氣話。


    “嫁不出去就留在家裏做老姑娘,反正也缺不了她一口吃的!還省的到了婆家整天抓雞攆狗的丟人現眼!”


    說完再看寧彎彎,人家壓根不在意,翻著眼皮瞟房頂呢,也不知道上麵有什麽,還看的津津有味。


    寧懷運隻覺得一口氣被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來,好不難受!


    常氏瞧瞧這父女倆,果斷的把木勺塞到小兒子手裏讓他自己扒飯,轉移了話題。


    “他爹,眼瞅著就該耕地了,一場透雨都沒下,這地怕是難耕,春播估摸著要晚,你是怎麽打算的?”


    寧懷運拿出一家之主的氣勢。


    “那就早點耕地,過兩天我就讓莊戶們活動起來,別等回頭誤了時節!”


    “打去年冬天雨水就少,我瞧著今年年景怕是不大好,咱今年要不要多種些黍子?”


    清平縣在大邙朝的位置偏北,糧食以黍子和栗米為主,產量極低,自是比不上江南水鄉的富饒。


    而寧家村多山地,就更是貧寒。


    山上的土地都是砂石土壤,土地貧瘠不說,那排水性好的讓人想哭。


    連下一個月的雨都不帶積水的,隻要一放晴不用幾天就幹的透透的。


    更悲劇的是明明十幾裏外的鎮上就有條滋養著好幾個州府的白沙河,卻因為寧家村地勢高而無法開渠引水。


    隻能看著別的村子種著肥沃的土地不說,還能隨時灌溉不用看老天爺臉色而眼饞。


    黍子就是大黃米,是這個時代北方的主食之一。


    這東西耐幹旱,更耐貧瘠,就是產量低。


    而栗米就是小米,就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那個粟。


    產量要高於黍子,卻比黍子要嬌養上一些,遇上雨水不大好的年景產量不穩定,隻能種在寧家村為數不多的那些好地裏麵。


    所以常氏才有這個提議。


    寧懷運很猶豫,他們家現在就是表麵上風光,內裏亂七八糟的事都沒臉為外人道。


    能多收一些莊稼非常重要!


    他正猶豫呢,也不知道哪裏惹到了正一臉無所謂的瞧房頂的寧彎彎。


    她突然惡狠狠的踹了旁邊的坐榻一腳。


    榻上有張小幾,小幾上放著寧匪月的棋盤,棋盤上是一局他還沒有解開的殘局。


    被這麽一踹原本就有些不大牢靠的小幾晃了幾晃,棋子都錯了位,邊上藤編的棋盒也掉了下來,黑色的棋子嘩啦啦撒了一地。


    一家子人都被她突如其來的一下子給嚇了一跳,才三歲的寧清晨嘴角還掛著一粒用石杵搗扁的麥粒,手裏的勺子吧嗒一聲就掉到了地上。


    ------題外話------


    這個文裏我最喜歡的名字是寧子姒,最喜歡的人是寧匪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木之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木之南並收藏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