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寧彎彎收到了爹娘的來信,信裏頭說清晨跟蘇逸都已經無礙。


    隻需要在修養些時日就可恢複。


    另外就是問寧匪月科考如何,何時入京。


    他們這是篤定了寧匪月一定會考中舉人,入京參加明年的春闈。


    春闈雖然是在明年春上,可一般考生都會在頭一年科考結束後就會赴京趕考。


    一來路途遙遠,有些窮書生要靠雙腳走的,一走那就不知道要多長時間了。


    還需要時間適應京城的氣候,有些從南方來的考生水土不服,要是等離春闈近了再去有可能拉肚子拉的都進不了考場。


    再者京城裏的大儒多,可不是別的地方能比得了的,也能趁這段時間在突擊學習一下。


    寧彎彎看自己爹這意思,是想在京城等他大兒子。


    有可能到時候常氏直接就不回來了,在那照應著寧匪月,直到春闈結束。


    寧匪月也是不負所望,又過了幾天祁老三帶著寧匪月和祁千塵回來了。


    也沒往自己家拐,直接就把車子趕到了寧彎彎家門口。


    “中了,中了,彎彎呀,你哥中了舉人了!”


    祁老三比自己兒子中了還高興。


    因為寧懷運不在,他就覺得是自己的責任,要是沒中他覺得肯定就是自己沒照應好,那罪過可就大了!


    因為這一回還要等祁千塵考秀才,兩場科考是錯著時間的,他們在府衙裏待的時間長,留的地址是客棧的,所以沒人來家裏報喜。


    “中了?給我爹我娘去信了嗎?”寧彎彎問。


    “去了!”祁老三道:“放榜那天我就讓匪月給老四去信了,估摸著這會得收到了!”


    “那得放鞭炮啊!”劉長福忙就上庫房裏拿鞭炮去了,這東西早就準備著了。


    “是得放鞭炮!”早有人看見祁老三駕著車從村裏頭經過,通知了裏正。


    舉人那可了不得,就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了,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了,家裏有關係就能花錢捐官了,捐了官那就也是一方父母。


    像清平縣這樣的小縣城總共也沒幾個舉人老爺,要說成了秀才縣太爺會給你兩分臉麵,那成了舉人縣太爺見了都得客客氣氣的,一般不願意得罪。


    這可是寧家村第一個舉人,那以後幾代人都會記得村裏出過這麽一號人物。


    劉長福一下子抱了好幾掛鞭炮出來,裏正點了好幾個人,幫著劈裏啪啦的在門口放了。


    家門口圍觀的人就更多了。


    “哎呦呦,人家這腦袋是怎麽長的,這科考就跟吃飯似的,隨隨便便就能考中!怎麽那些人就考一輩子都還是個童生呢?”


    “這人比人真是氣死人,我說今年也把我家那小子送到私塾去讀書,可就跟著我上私塾去看了兩回死活死活不願意去了,說那些人讀書的聲音聽的他頭疼!你說這可怎麽整?”


    “你家娃能跟匪月公子比?那都不知道前幾輩子積了多少得才能生這樣一個兒子!也就四老爺那樣的厚道人才能有這樣的福氣!”


    說著說著就有人問:“誒?千塵小兄弟這回中了沒有?”


    祁千塵咬著嘴唇低頭不語。


    祁老三笑著解釋道:“他考的晚,放榜還要幾天呢!”


    “對對對!”立刻就有人道:“頭幾年裏匪月公子中秀才那一回也是回家好些天衙役才來報的信。”


    晚上,寧彎彎跟自己哥哥和白氏一起吃了飯,白氏今天是十分的開心,就差一步,隻要等到明年春闈,自己這大孫子考中了進士,瞧這勁頭,狀元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她這個大孫子就是老太爺一脈最有出息的一個,他在族譜裏就要占濃重的一筆,就要寫的清清楚楚。


    誰能擋得住她進祖墳!


    三個人是在院子裏吃的飯,等白氏回了屋,寧彎彎問自己哥哥。


    “千塵哥哥這回考的如何?”


    寧匪月點點頭:“我看了他默寫的文章,應當會中,他這一回發揮不錯。”


    “那九思哥哥呢?”


    龐九思在今年春上終於是辛辛苦苦的中了一個童生,還是吊在車尾的名次。


    秋試自然也去參加了。


    寧匪月搖搖頭沒說話。


    龐九思能中童生就不錯了,要中秀才,在苦讀個幾十年也許還能有機會。


    寧彎彎聳聳肩,也無奈的搖搖頭,又問寧匪月。


    “哥,咱爹來信問你什麽時候去京城呢。”


    寧匪月還是沒吭聲,就抬頭看著天上的月亮。


    半晌才問道:“一定要做官嗎?”


    “啊?”寧彎彎一下子沒轉過彎來,疑惑的問:“你們讀書人讀書為的不就是考功名做官嗎?”


    寧匪月看看自己妹妹沒說話。


    又過了幾天祁千塵的榜貼就送來了,他這一回沒讓家裏人高興,考了個第十六名的成績,不上不下,比考童生的時候最後一名好多了。


    裏正高興的很,大擺了一場的宴席。


    寧懷運回來的時候天已經涼了。


    他是等清晨好利索了才放心回來的。


    大兒子遲遲不到他倒也沒著急,反正還有半年的時間,也不急在一時半會。


    索性就等小兒子好利索了,自己也能安心。


    回來的也隻有寧懷運一個,常氏沒有回來,就像是寧彎彎想的那樣,她就留那準備等大兒子過去陪考。


    寧懷運回來自然也是先大擺宴席,宴請親朋,這一回直接擺的就是流水席,一連就擺了三天。


    十裏八村都傳的沸沸揚揚。


    來祝賀的更是多,附近但凡是有點名望的都來攀關係。


    等一切都完了,寧懷運才準備讓自己兒子赴京的事。


    畢竟時間說長也長,說短卻也短,趁這段時間好好聽聽課,他到不大擔心自己兒子會落榜,但進士那也分三六九等,一甲跟三甲那差遠了去了。


    要是能進殿試,在考中個一甲,就算是個最次的探花郎,那也能入翰林。


    翰林院在大邙朝的職責一是擬詔,就是皇帝要下聖旨,你去想要怎麽寫,這需要相當高的文筆,所以一定得是進士出身,不然沒這能力。


    二是充當皇帝的私人顧問團,給皇帝出謀劃策。


    大邙朝的相國一向都是從翰林院選拔,可以想象能入翰林那是有多前途無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木之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木之南並收藏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