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
旻寧還真的打出了鎮遠侯府的名號啊?
這豈不是把事情越搞越複雜?
我有些頭大,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畢竟,我始終沒有搞清楚旻寧參與此事的企圖,更沒有搞清楚鎮遠侯府、平南王府和趙府之間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
萬一答錯了,豈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瞬間,我整個人都像一根繃緊了的弦,不敢亂說話,也不敢不說話。
正在緊張的天人交戰的時候,立侯於一側的杜鵑忽然上前一步,施禮道:“回大人的話,臘八那天,我家夫人與鎮遠侯府的夫人在金閣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這次府中蒙難,也幸虧鎮遠侯府多加招撫體恤。”
對啊,我怎麽忘了這一出了。
我趕緊接口道:“這幾日我便是暫住在鎮遠侯府。”
“哦~原來如此。”屏風後的那個大人若有所思的回應,然後又繼續問道:“可本官聽說,趙府蒙難後,是平南王府遣了人過去伺候。”
我也不否認:“確實如此。聖上旨意,我趙府與平南王府有婚約在身,但婚姻大事,豈能兒戲。我一弱質女流,涉世未深,不懂如何處理,便又請了遠方姨母來府中主事。”
所言不虛,亦不怕他去查實。
果然,屏風對麵有一人對他附耳,可能是說了些什麽。
然後,他道:“原來如此,沒想到令尊令慈廣結善緣,倒是結了善果。”
我沉默不語,算是默認。
想必,他也沒什麽可以再問的,便令一婆子拿了筆墨紙張,叫我在結案章程上簽字畫押。
我仔細瞧了一遍,那結案的陳詞寫的甚是清晰,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寫的明明白白,也算是撇了趙靜姝服毒自盡忤逆抗旨的罪名。至於遣詞精準,文筆流暢,一看便知是有功底的。
我不再猶豫,拎起毛筆,順順當當的寫下了趙靜姝的大名。
再然後,我便被客客氣氣的送出了府衙。
一切,算是塵埃落定了。
我仰望天空,隻覺得空氣都是清新的,而周圍古裝行人也都是可親的。
總算,總算,可以在這個世界立足了。
我深切的體會到什麽叫激動的淚流滿麵,憋足了勁,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走,咱們回家吧!”
說罷,我便打算回趙府,可又一想,旻寧不會還有其他安排,要我繼續留宿金閣寺的禪院吧?
我瞧著夏語冰,心生猶疑。
好在這次夏語冰倒是很醒目。
他從馬車裏麵拿出一個包袱,交給杜鵑,道:“這些都是姑娘的隨身之物。我家主人吩咐了,此事已畢,要平安地送趙小姐回府。”
哎呀,旻寧居然這麽靠譜。
我也樂得順水推舟,向夏語冰道謝後,便與杜鵑二人沿著府衙門前的大路直走,目標直指趙府。
待我再次站在馬路上,靜靜的凝望趙府大門,此刻的心情與上次已截然不同。
不僅僅是因為這件事情得到了解決,也不僅僅是我此後的處境應該會有本質的改善,更多是在經曆過這麽多人和事之後,我終於可以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接受既定的事實——我真的要以趙靜姝的身份在這個時代生活下去了,那就真的要活得精彩,活出自我,方才不辜負了這段人生。
內心深處感到一陣輕鬆,也感到一陣正能量油然而生,仿佛冬日已去,一切都欣欣然,活潑了起來。
我展露笑容,對著杜鵑輕鬆道:“走,咱們進去吧。”
也許,杜鵑也感受到我心態的變化,跟著笑道:“瞧著小姐模樣,我也歡喜。”
“傻丫頭。”我欣慰道:“若是順利,說不定父親母親也就可以回府了。”
正說笑著,就瞧見瑞婆子頂著一張笑皺了的菊花般的老臉迎了出來。
“哎呀,小姐可回來啦!”
自從上次發威,扇了她一巴掌後,這個老家夥在我麵前就夾起了尾巴做人,稱得上“不笑不說話”了。
正所謂,抬手不打笑臉人。
我心中縱然厭煩她,可看在平安王府的麵子上,總不好饒不過她,而且,也沒必要與她這種類型的人漸漸計較。
說起來,她也不過是操縱在別人手裏的刀,卻不自知。
我不理會她,抬腿進府。
她卻像一條搖著尾巴的狗,極盡能事的擺出一副歡迎主人回家的姿態,跟在我身後喋喋不休。
話裏話外,不過就是“王妃如何擔憂小姐……”,“鄒姨母如何擔憂小姐……”,“小姐幾日夜不歸宿,也不來信告知……”如此雲雲,反複陳述。
我本聽著很不耐煩,卻又從她的話裏嗅到了一絲其他的意味,倒叫我心裏做好了準備。
果不其然,甫一進正廳,就瞧見鄒姨母微露憂色的端坐在右首側座,而王媽媽也立在跟前,神色頗為複雜。
見我進來,鄒姨母由憂轉喜,王媽媽臉上的神情則更加豐富多彩,一言難盡。
我默默地將所見所聞記下,徑直來到鄒姨母麵前,誠心誠意施禮表達歉意。
“嫻兒這幾日應鎮遠侯夫人之邀,留宿鎮遠侯府,未及事先稟明姨母,累姨母擔憂,是嫻兒思慮不周,請姨母責罰。”
她一把將我拉起,握著我的手,連聲道:“好孩子,你回來便好。……侯府那邊也來了信,說你在侯府一切都好,我也是很放心的。”
她說後半句話的時候,故意看向王媽媽的方向,將王媽媽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硬生生掐斷,逼得她隻好將話吞回肚子裏。
我心中感激,既是為鄒姨母真心誠意的待我,更是為她這一番話將我摘洗幹淨而感動。
試想,我一待嫁之女,莫名其妙的跑去本來毫無關係的鎮遠侯府小住,這事本就蹊蹺。若是此時再傳出什麽流言蜚語,直指閨房清譽,那剛剛有所轉機的“抗旨忤逆”之案豈不白費?
雖然,我相信,平南王府也沒有傻到會主動去搶一頂“綠帽子”戴,但為了避免落人口實,還是得裏裏外外將話說死了,以免再起風波。
旻寧還真的打出了鎮遠侯府的名號啊?
這豈不是把事情越搞越複雜?
我有些頭大,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畢竟,我始終沒有搞清楚旻寧參與此事的企圖,更沒有搞清楚鎮遠侯府、平南王府和趙府之間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
萬一答錯了,豈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瞬間,我整個人都像一根繃緊了的弦,不敢亂說話,也不敢不說話。
正在緊張的天人交戰的時候,立侯於一側的杜鵑忽然上前一步,施禮道:“回大人的話,臘八那天,我家夫人與鎮遠侯府的夫人在金閣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這次府中蒙難,也幸虧鎮遠侯府多加招撫體恤。”
對啊,我怎麽忘了這一出了。
我趕緊接口道:“這幾日我便是暫住在鎮遠侯府。”
“哦~原來如此。”屏風後的那個大人若有所思的回應,然後又繼續問道:“可本官聽說,趙府蒙難後,是平南王府遣了人過去伺候。”
我也不否認:“確實如此。聖上旨意,我趙府與平南王府有婚約在身,但婚姻大事,豈能兒戲。我一弱質女流,涉世未深,不懂如何處理,便又請了遠方姨母來府中主事。”
所言不虛,亦不怕他去查實。
果然,屏風對麵有一人對他附耳,可能是說了些什麽。
然後,他道:“原來如此,沒想到令尊令慈廣結善緣,倒是結了善果。”
我沉默不語,算是默認。
想必,他也沒什麽可以再問的,便令一婆子拿了筆墨紙張,叫我在結案章程上簽字畫押。
我仔細瞧了一遍,那結案的陳詞寫的甚是清晰,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寫的明明白白,也算是撇了趙靜姝服毒自盡忤逆抗旨的罪名。至於遣詞精準,文筆流暢,一看便知是有功底的。
我不再猶豫,拎起毛筆,順順當當的寫下了趙靜姝的大名。
再然後,我便被客客氣氣的送出了府衙。
一切,算是塵埃落定了。
我仰望天空,隻覺得空氣都是清新的,而周圍古裝行人也都是可親的。
總算,總算,可以在這個世界立足了。
我深切的體會到什麽叫激動的淚流滿麵,憋足了勁,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走,咱們回家吧!”
說罷,我便打算回趙府,可又一想,旻寧不會還有其他安排,要我繼續留宿金閣寺的禪院吧?
我瞧著夏語冰,心生猶疑。
好在這次夏語冰倒是很醒目。
他從馬車裏麵拿出一個包袱,交給杜鵑,道:“這些都是姑娘的隨身之物。我家主人吩咐了,此事已畢,要平安地送趙小姐回府。”
哎呀,旻寧居然這麽靠譜。
我也樂得順水推舟,向夏語冰道謝後,便與杜鵑二人沿著府衙門前的大路直走,目標直指趙府。
待我再次站在馬路上,靜靜的凝望趙府大門,此刻的心情與上次已截然不同。
不僅僅是因為這件事情得到了解決,也不僅僅是我此後的處境應該會有本質的改善,更多是在經曆過這麽多人和事之後,我終於可以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接受既定的事實——我真的要以趙靜姝的身份在這個時代生活下去了,那就真的要活得精彩,活出自我,方才不辜負了這段人生。
內心深處感到一陣輕鬆,也感到一陣正能量油然而生,仿佛冬日已去,一切都欣欣然,活潑了起來。
我展露笑容,對著杜鵑輕鬆道:“走,咱們進去吧。”
也許,杜鵑也感受到我心態的變化,跟著笑道:“瞧著小姐模樣,我也歡喜。”
“傻丫頭。”我欣慰道:“若是順利,說不定父親母親也就可以回府了。”
正說笑著,就瞧見瑞婆子頂著一張笑皺了的菊花般的老臉迎了出來。
“哎呀,小姐可回來啦!”
自從上次發威,扇了她一巴掌後,這個老家夥在我麵前就夾起了尾巴做人,稱得上“不笑不說話”了。
正所謂,抬手不打笑臉人。
我心中縱然厭煩她,可看在平安王府的麵子上,總不好饒不過她,而且,也沒必要與她這種類型的人漸漸計較。
說起來,她也不過是操縱在別人手裏的刀,卻不自知。
我不理會她,抬腿進府。
她卻像一條搖著尾巴的狗,極盡能事的擺出一副歡迎主人回家的姿態,跟在我身後喋喋不休。
話裏話外,不過就是“王妃如何擔憂小姐……”,“鄒姨母如何擔憂小姐……”,“小姐幾日夜不歸宿,也不來信告知……”如此雲雲,反複陳述。
我本聽著很不耐煩,卻又從她的話裏嗅到了一絲其他的意味,倒叫我心裏做好了準備。
果不其然,甫一進正廳,就瞧見鄒姨母微露憂色的端坐在右首側座,而王媽媽也立在跟前,神色頗為複雜。
見我進來,鄒姨母由憂轉喜,王媽媽臉上的神情則更加豐富多彩,一言難盡。
我默默地將所見所聞記下,徑直來到鄒姨母麵前,誠心誠意施禮表達歉意。
“嫻兒這幾日應鎮遠侯夫人之邀,留宿鎮遠侯府,未及事先稟明姨母,累姨母擔憂,是嫻兒思慮不周,請姨母責罰。”
她一把將我拉起,握著我的手,連聲道:“好孩子,你回來便好。……侯府那邊也來了信,說你在侯府一切都好,我也是很放心的。”
她說後半句話的時候,故意看向王媽媽的方向,將王媽媽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硬生生掐斷,逼得她隻好將話吞回肚子裏。
我心中感激,既是為鄒姨母真心誠意的待我,更是為她這一番話將我摘洗幹淨而感動。
試想,我一待嫁之女,莫名其妙的跑去本來毫無關係的鎮遠侯府小住,這事本就蹊蹺。若是此時再傳出什麽流言蜚語,直指閨房清譽,那剛剛有所轉機的“抗旨忤逆”之案豈不白費?
雖然,我相信,平南王府也沒有傻到會主動去搶一頂“綠帽子”戴,但為了避免落人口實,還是得裏裏外外將話說死了,以免再起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