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王媽媽呆滯一秒,然後迅速反應過來,笑道:“小姐這話說的就見外了。這趙府與王府本就快成一家人了,何須計較仆從雜役們的身契是簽給了誰?”
“哦?”我挑眉笑道:“媽媽的意思是,待我過府後,這些新入的仆役們也跟著過府?”
“這...還不都是小姐一句話的事兒嘛!”
“那倒不一定。”我笑眯眯的看著她,忽然發現自己居然跟旻寧有些相似,也是一隻搖尾巴的狐狸:“若是這些身契真的簽給了趙府,那他們自然算是趙府的人,將來他們的去留才真的是我一句話的事兒。媽媽您說,可是這個理兒不?”
她支支吾吾道:“左不過都是要跟著小姐過來的,這身契放在哪裏都一樣兒。”
“那王媽媽的意思是要為他們做保人?”
她有些不明白的看著我。
“方才我也說了,這次投毒之事,主謀乃是家中積年的老仆了。她為泄一己私憤,將整個趙府陷入危難之中,連帶還險些損了王府的名聲。幸而如今真相大白,府官大人判了他們一個斬監候。”我說著說著,看向王媽媽的眼神有一絲憐憫:“雖說他們是判了個斬監候,但說到底也是我母親不好,識人不明,才會累人累己。正所謂,知人知麵不知心啊。而我母親也因此遭了難,如今還遠徙嶺南,遙遙不知歸期。”
她聽了這話,果真有些猶豫。誰敢保證這些仆役中不會再出一個李媽媽?若真是不幸被我言重,而王媽媽又一力擔保,那她可不就被牽連了嗎?
按照她往日的言行做派來看,她也是個聰明、懂得自保的。
更何況,連蠢鈍如瑞婆子這般,都知道要盡快脫身,找來了更加有話語權的王媽媽來頂替,以免將來趙府或者說我本人出了什麽事會連累到她。
想必,精明如王媽媽又怎會聽不出我話中之意呢?
雖然,我還沒有搞清楚王府把持這些人身契不肯放的目的究竟是為什麽?但眼瞧著王媽媽已經麵露猶豫之色,那我也順勢給了她一個台階,道:“若是沒有將這些身契帶在身上也無妨,現在時辰尚早,媽媽自去取了來便好。”
果然,她微微遲疑,便下定決心,告辭離去,說是回稟王妃後再行取拿。
我知道,事情成了大半。
接下來的一個多時辰裏,我與鄒姨母仍在前廳喝茶聊天,細細碎碎的閑扯。說著說著,就說起了小年夜將近,她家中喜添新孫,需隆重置辦,她邀請我也前來參加的事。
關於小年夜的習俗,在《山海誌》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載。說是在這一天清晨,闔家共同祭祀祖先,然後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的進行大掃除,以示辭舊,到了晚上便是闔家團圓飯,還要舉行歡送灶神的儀式。故而,民間有一說法,叫做“小年大過年”。
而書中所載,乃是“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若是趙府主君主母在,這等大事自要隆重對待。
可如今隻我一人,究竟該怎麽辦呢?
正在我猶豫的時候,王媽媽去而複返。
這一次,她沒有空著手,將一搭兒身契遞到我手上,眉眼之間流露出一絲頗有深意的笑容,道:“奴婢方才回府,將所有事情向王妃稟明了。王妃感歎小姐聰慧,有句話叫奴婢定要說與小姐知曉。”
哦?我這未來的婆婆透過中間人傳話來了,有意思。
我立刻表現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笑道:“王妃有何指教,嫻兒自當洗耳恭聽。”
王媽媽嘴角忍不住的譏誚,又立刻正色道:“王妃說:趙小姐有貴人相助,又聰慧機敏,能夠將如此大事都處理的妥妥當當,可見是個能幹的。王妃她……期待小姐早日過府。”
這話說的極是動聽,可我怎麽總覺得這話中有話呢?
鄒姨母適時地站起身來,對著她回道:“王妃讚譽,我家嫻兒自然擔得起。畢竟,此乃聖上欽賜的婚事。既然王妃期盼我家嫻兒早日過府,那就依著禮數早日置辦吧。”
王媽媽頷首道:“這是自然,上回您與王妃說,待二月二行過及笄禮後,再行納吉納征。王妃說要再想想。”
“王妃可拿定主意了?”
“王妃的意思是,這納吉納征與及笄禮並無礙,且王妃也想新婦早日過府。況且,這新年臨近,宗祠多事,不如就將這納吉置於年前給辦了。”
鄒姨母微微遲疑,看了我一眼。
“那……便照王妃意思辦吧。”
這幾日不在家中,沒來得及與姨母溝通婚事,也不知她與王妃之間究竟說了些什麽。但是,既然姨母已經點頭了,那就這樣吧。反正,這個王府,我是不嫁也得嫁。
倒是王媽媽喜滋滋的模樣,笑道:“如此最好不過,王府也早早備了雁禮,隻待納吉便可送來啦~”
我垂首不語,隻交給她們去處理。
待到王媽媽走後,鄒姨母才拉著我的手道:“本想著,接你及笄之禮將婚事拖一拖,也好尋個轉機。不曾想,你如此能幹,將事情處置妥當了。那這婚期早早定下,也未嚐不可。隻盼著,你父母到時候可以回來京都,一家團聚。”
她說的很是動情,眼神中混雜著欣慰與不舍。
她看著我的眼神,仿佛我就是她待嫁的親閨女。
她這般待我,我心中很是感動,也很是感慨。
我反握著她的手,道:“若真如姨母所言,便是父親母親回來了。嫻兒還是希望姨母能在嫻兒身邊,看著嫻兒出嫁。”
她點點頭,有些哽咽。
“姨母待嫻兒好,嫻兒是知道的。”
她並不語,隻一臉慈愛的撫摸著我的頭,含笑。
當天,她與我一同用過晚膳,方才回府。
而我,在她走了之後,拿出那一遝兒身契,盯著看了半晌。
杜鵑一邊收拾碗筷,一邊道:“小姐打算怎麽處理這些身契?”
我冷笑:“說是簽給趙府的身契,卻隻落了個‘趙’字。且這‘趙’字是誰簽的,尚未可知。”
杜鵑奇道:“她們為何這樣做?”
我沉默不語。
不是我故作深沉,而是我確實不知。
小半晌,我拿定了主意,道:“將身契上的這些人都召集來前廳,我有話要說。”
“哦?”我挑眉笑道:“媽媽的意思是,待我過府後,這些新入的仆役們也跟著過府?”
“這...還不都是小姐一句話的事兒嘛!”
“那倒不一定。”我笑眯眯的看著她,忽然發現自己居然跟旻寧有些相似,也是一隻搖尾巴的狐狸:“若是這些身契真的簽給了趙府,那他們自然算是趙府的人,將來他們的去留才真的是我一句話的事兒。媽媽您說,可是這個理兒不?”
她支支吾吾道:“左不過都是要跟著小姐過來的,這身契放在哪裏都一樣兒。”
“那王媽媽的意思是要為他們做保人?”
她有些不明白的看著我。
“方才我也說了,這次投毒之事,主謀乃是家中積年的老仆了。她為泄一己私憤,將整個趙府陷入危難之中,連帶還險些損了王府的名聲。幸而如今真相大白,府官大人判了他們一個斬監候。”我說著說著,看向王媽媽的眼神有一絲憐憫:“雖說他們是判了個斬監候,但說到底也是我母親不好,識人不明,才會累人累己。正所謂,知人知麵不知心啊。而我母親也因此遭了難,如今還遠徙嶺南,遙遙不知歸期。”
她聽了這話,果真有些猶豫。誰敢保證這些仆役中不會再出一個李媽媽?若真是不幸被我言重,而王媽媽又一力擔保,那她可不就被牽連了嗎?
按照她往日的言行做派來看,她也是個聰明、懂得自保的。
更何況,連蠢鈍如瑞婆子這般,都知道要盡快脫身,找來了更加有話語權的王媽媽來頂替,以免將來趙府或者說我本人出了什麽事會連累到她。
想必,精明如王媽媽又怎會聽不出我話中之意呢?
雖然,我還沒有搞清楚王府把持這些人身契不肯放的目的究竟是為什麽?但眼瞧著王媽媽已經麵露猶豫之色,那我也順勢給了她一個台階,道:“若是沒有將這些身契帶在身上也無妨,現在時辰尚早,媽媽自去取了來便好。”
果然,她微微遲疑,便下定決心,告辭離去,說是回稟王妃後再行取拿。
我知道,事情成了大半。
接下來的一個多時辰裏,我與鄒姨母仍在前廳喝茶聊天,細細碎碎的閑扯。說著說著,就說起了小年夜將近,她家中喜添新孫,需隆重置辦,她邀請我也前來參加的事。
關於小年夜的習俗,在《山海誌》一書中有詳細的記載。說是在這一天清晨,闔家共同祭祀祖先,然後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的進行大掃除,以示辭舊,到了晚上便是闔家團圓飯,還要舉行歡送灶神的儀式。故而,民間有一說法,叫做“小年大過年”。
而書中所載,乃是“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若是趙府主君主母在,這等大事自要隆重對待。
可如今隻我一人,究竟該怎麽辦呢?
正在我猶豫的時候,王媽媽去而複返。
這一次,她沒有空著手,將一搭兒身契遞到我手上,眉眼之間流露出一絲頗有深意的笑容,道:“奴婢方才回府,將所有事情向王妃稟明了。王妃感歎小姐聰慧,有句話叫奴婢定要說與小姐知曉。”
哦?我這未來的婆婆透過中間人傳話來了,有意思。
我立刻表現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笑道:“王妃有何指教,嫻兒自當洗耳恭聽。”
王媽媽嘴角忍不住的譏誚,又立刻正色道:“王妃說:趙小姐有貴人相助,又聰慧機敏,能夠將如此大事都處理的妥妥當當,可見是個能幹的。王妃她……期待小姐早日過府。”
這話說的極是動聽,可我怎麽總覺得這話中有話呢?
鄒姨母適時地站起身來,對著她回道:“王妃讚譽,我家嫻兒自然擔得起。畢竟,此乃聖上欽賜的婚事。既然王妃期盼我家嫻兒早日過府,那就依著禮數早日置辦吧。”
王媽媽頷首道:“這是自然,上回您與王妃說,待二月二行過及笄禮後,再行納吉納征。王妃說要再想想。”
“王妃可拿定主意了?”
“王妃的意思是,這納吉納征與及笄禮並無礙,且王妃也想新婦早日過府。況且,這新年臨近,宗祠多事,不如就將這納吉置於年前給辦了。”
鄒姨母微微遲疑,看了我一眼。
“那……便照王妃意思辦吧。”
這幾日不在家中,沒來得及與姨母溝通婚事,也不知她與王妃之間究竟說了些什麽。但是,既然姨母已經點頭了,那就這樣吧。反正,這個王府,我是不嫁也得嫁。
倒是王媽媽喜滋滋的模樣,笑道:“如此最好不過,王府也早早備了雁禮,隻待納吉便可送來啦~”
我垂首不語,隻交給她們去處理。
待到王媽媽走後,鄒姨母才拉著我的手道:“本想著,接你及笄之禮將婚事拖一拖,也好尋個轉機。不曾想,你如此能幹,將事情處置妥當了。那這婚期早早定下,也未嚐不可。隻盼著,你父母到時候可以回來京都,一家團聚。”
她說的很是動情,眼神中混雜著欣慰與不舍。
她看著我的眼神,仿佛我就是她待嫁的親閨女。
她這般待我,我心中很是感動,也很是感慨。
我反握著她的手,道:“若真如姨母所言,便是父親母親回來了。嫻兒還是希望姨母能在嫻兒身邊,看著嫻兒出嫁。”
她點點頭,有些哽咽。
“姨母待嫻兒好,嫻兒是知道的。”
她並不語,隻一臉慈愛的撫摸著我的頭,含笑。
當天,她與我一同用過晚膳,方才回府。
而我,在她走了之後,拿出那一遝兒身契,盯著看了半晌。
杜鵑一邊收拾碗筷,一邊道:“小姐打算怎麽處理這些身契?”
我冷笑:“說是簽給趙府的身契,卻隻落了個‘趙’字。且這‘趙’字是誰簽的,尚未可知。”
杜鵑奇道:“她們為何這樣做?”
我沉默不語。
不是我故作深沉,而是我確實不知。
小半晌,我拿定了主意,道:“將身契上的這些人都召集來前廳,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