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葛晶瑩在隔壁大呼小叫。
隔壁是葛晶瑩和碧波暫時居住的臥室,門開著,葛晶瑩激動興奮的喊聲堪比看世界杯。
清揚冷笑一聲,“別理她,走,咱們繼續。”他溫柔繾綣地看了她一眼,很是意味深長,意思,繼續他們的熱吻。
“天呐——”葛晶瑩幹脆跑了出來,見碧波愣在那裏,一把扯起碧波,“你快來看,你看看誰上電視了!”
清揚也好奇,誰上電視了?
碧波第一反應該是紀錄片上央視了,跟著葛晶瑩進屋一看,電視裏播出的畫麵頓時讓碧波驚得半晌合不上嘴巴。
f縣新聞聯播節目中偶爾也會插播人物訪談等報道,而這期報道的節目叫“美麗家庭”,拍攝背景在醫院,石磊給父親洗腳,邱雅雅給婆婆洗臉之後,喂粥,表現得特別溫柔孝順。
換做別的節目,碧波根本不感興趣,看到石磊的父母,尤其看到石磊的母親瘦得像跟刺,形同非洲難民,她的心裏一陣難受。
從前,她跟石磊相好的時候,沒少去石磊家。
石磊的爸媽對她都很好,尤其石磊的母親,雖然家裏困難,但每次碧波去,老太太都要給她烙餅,做好吃的。
從前石磊的母親是個胖女人,如今瘦得不成樣子,眼睛也變得渾濁,看樣子有氣無力,病入膏肓。
而邱雅雅和石磊,他們竟然利用重病的父母進行炒作,碧波心裏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
清揚看了眼電視裏的畫麵鏡頭,又轉眼看了看碧波,碧波的臉色很難看,表情複雜,似乎百感交集。
電視裏,畫麵切換到石磊和邱雅雅的家裏,裝修精致的客廳裏,兩個相濡以沫的年輕人似乎在共同探討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後,他們一起到廚房做飯,石磊是主廚,邱雅雅打下手,一種夫唱婦隨的感覺。
“哇塞,這回邱雅雅又要火一把啦!這回大烏村也能跟著炒一下熱度。”葛晶瑩很熱衷於邱雅雅上電視這件事。
清揚毫不在乎地說,“一個f縣新聞,至於嗎,我以為發生多大的事兒了。晶瑩,我搞不懂你哪裏來的如此高漲的熱情。又不是上央視了!”
“哎呀,清揚,你不懂,這叫炒作。邱雅雅這麽一炒,大烏山莊都跟著上流量的。美麗家庭是縣婦聯的一個活動,全縣就評出一個美麗家庭,就邱雅雅一家,這還不叫爆款嗎!”
電視的畫麵切換到石磊的工作單位,邱陽和石磊上了鏡頭,最後則是邱雅雅在大烏山莊工作的場景。報道足足用了十五分鍾,可見電視台對此報道的重視程度。
“美麗家庭要上報到市裏,從市裏到省裏,最後上報到國家呢。清揚你還看不起人家,那你家怎麽沒評上美麗家庭呢!”葛晶瑩雀躍著,情緒十分高漲。
碧波囁嚅著嘴唇,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時手機微信不斷彈出新消息,想都能想到,全縣村書記群裏又爆炸了。
王蘭香很沒記性,又是第一個出來冒泡,這次她不評論,而是發了個邱雅雅和石磊上f電視台的照片。
接著,群消息不斷彈出來。
“我也在看呢,女神就是了不起。全縣就一個美麗家庭,就是我們的雅雅,太棒了。”
“女神就是女神,這回又火一把啦。”
邱雅雅發了個感謝的圖片:“謝謝大家觀看報道,我也沒有想到能選中我們家,我為公公婆婆治病已經花去五十萬,錢是人賺的,隻要他們能治好病,花錢無所謂。”
“雅雅,太高尚了。值得大家學習,現在年輕人的榜樣。”
碧波看到了群消息,邱雅雅能做到的,她也能。
如果換做她,錢不一定有那麽多,但她會親力親為,而不是邱雅雅隻做做樣子。
她清楚,報道中的邱雅雅,不過為了拍片子做做樣子而已。
“大烏村自從有了雅雅,我們別的村子,就算是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喂喂,別這麽說啊,我們烏蘇裏鄉還有個碧波書記呢!小烏村那也是插上翅膀開始騰飛了。”王蘭香喜歡勾火,一句話拋下個炸彈,看似在捧碧波,實則等著眾人轟炸。
果然,有人不服了,“什麽?什麽?小烏村?快拉倒吧,跟大烏村不可同日而語。”
“就是,沒有可比性。”
“碧波啊,嗬嗬——”
“喂喂,碧波怎麽啦?小烏村怎麽就與大烏村沒有可比性了,碧波可是在群裏,你們這些人說話能不能照顧一下別人的情緒,搞不懂你們捧臭腳有好處嗎!”白米粒跳出來給碧波打抱不平。
群主急忙出來平事兒:“大家別吵,別吵,以後除了工作通知,誰都不許到群裏說些沒用的話勾枝子,弄得不開心。”
碧波心緒煩亂,隻覺得很同情石磊的父母。
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全縣村書記群意外地沉默了一周,沒人說話。
一周後,央視“華夏文化”欄目播出“走進烏蘇裏”,在開播之前馬導又告訴了張琪部長一聲,於是又是全縣號召看央視紀錄片。
全縣村書記群終於有了聲音。
“紀錄片不是在龍騰衛視播完了嗎,怎麽,還讓觀看?”
“這回是央視。”有人強調。
“內容不是一樣嗎,咱們都看了,已經捧場了,還要繼續捧場?”
“上次是龍騰衛視,這次是央視,可能是為了增加收視率吧。”
“我想說嗬嗬,f縣全縣人民捧場也才幾萬人,嗬嗬——”
“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別說風涼話了。”
“有女神出境,我看!”
“就是,有咱們的雅雅女神出境,為什麽不看呢!”
但凡看過省台播出效果,都知道大烏村總結不過十分鍾,而小烏村才是重點,王蘭香便沉默不做聲,隻那幾個捧邱雅雅的,又沒看過省台播放的紀錄片的人在嘰嘰喳喳地一陣亂評。
碧波怎麽也沒有想到,央視紀錄片播出之後,她成了忙人。
“您好,您是小烏蘇裏村的村書記盛碧波嗎?我是祖國的最南端,南海衛視的記者——”
“您好,碧波書記,我是京華衛視非遺文化欄目的責任編輯——”
“盛碧波嗎?我是草原衛視大視野節目的責任編輯——”
“碧波你好,我是抖音的自媒體主播——”
“碧波,我是微博博主——”
一時間,小烏村迎接很多衛視編導過來錄製節目,一些自媒體過來拍視頻,碧波忙得腳打後腦勺。
每天忙於接待省內外的各大媒體,更加不可思議的是,約翰夫婦回到英國後,烏蘇魚品銷售的很好,他們介紹了幾個外國朋友,接著,不斷地有美國、法國、德國等客商過來觀光,訂貨。
小烏村在f縣不是標杆村,沒人注意過這個小村子的發展,一時間卻成了外國商人訂貨和國內各地媒體過來拍攝取素材的風景勝地。
接下來又有好消息傳來,馬導的“走進烏蘇裏”在各省紀錄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與此同時,紀錄片帶來的商業效益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小烏村火爆,大烏山莊也跟著火了,很多遊人向大烏山莊走來,邱雅雅也忙,忙於大烏山莊的接待,借著央視紀錄片的東風火了一把。
小烏魚館早就承擔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隻得擴建。烏蘇魚品加工廠的訂單也驟增,葛晶瑩忙碌魚皮衣服的製作,而何熙要接受各種采訪,碧波就更忙了,各種接待,應接不暇。
全縣村書記群裏,又開始有人議論了。
“你們說,美麗家庭帶來的影響,好像不及央視紀錄片的播出,我看小烏村徹底火了,真是眼氣人啊!”
“美麗家庭的報道不過在f縣新聞聯播上,全縣才幾萬人觀看,走進烏蘇裏那是在央視播出,央視!”
“對,央視效應!”
“太眼氣人了。我們村如果也有赫哲人就好了。”
“不隻是有少數民族的問題,主要是碧波很有頭腦,調動起來了,反正我服了。”
“別看碧波在f縣沒名氣,小烏村在f縣不是標杆村,我看現在比標杆村勢頭還猛。”
“小烏村這叫牆裏開花牆外香。”
“別說了,別說了,一會兒女神看見不高興了。”
......
隔壁是葛晶瑩和碧波暫時居住的臥室,門開著,葛晶瑩激動興奮的喊聲堪比看世界杯。
清揚冷笑一聲,“別理她,走,咱們繼續。”他溫柔繾綣地看了她一眼,很是意味深長,意思,繼續他們的熱吻。
“天呐——”葛晶瑩幹脆跑了出來,見碧波愣在那裏,一把扯起碧波,“你快來看,你看看誰上電視了!”
清揚也好奇,誰上電視了?
碧波第一反應該是紀錄片上央視了,跟著葛晶瑩進屋一看,電視裏播出的畫麵頓時讓碧波驚得半晌合不上嘴巴。
f縣新聞聯播節目中偶爾也會插播人物訪談等報道,而這期報道的節目叫“美麗家庭”,拍攝背景在醫院,石磊給父親洗腳,邱雅雅給婆婆洗臉之後,喂粥,表現得特別溫柔孝順。
換做別的節目,碧波根本不感興趣,看到石磊的父母,尤其看到石磊的母親瘦得像跟刺,形同非洲難民,她的心裏一陣難受。
從前,她跟石磊相好的時候,沒少去石磊家。
石磊的爸媽對她都很好,尤其石磊的母親,雖然家裏困難,但每次碧波去,老太太都要給她烙餅,做好吃的。
從前石磊的母親是個胖女人,如今瘦得不成樣子,眼睛也變得渾濁,看樣子有氣無力,病入膏肓。
而邱雅雅和石磊,他們竟然利用重病的父母進行炒作,碧波心裏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
清揚看了眼電視裏的畫麵鏡頭,又轉眼看了看碧波,碧波的臉色很難看,表情複雜,似乎百感交集。
電視裏,畫麵切換到石磊和邱雅雅的家裏,裝修精致的客廳裏,兩個相濡以沫的年輕人似乎在共同探討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後,他們一起到廚房做飯,石磊是主廚,邱雅雅打下手,一種夫唱婦隨的感覺。
“哇塞,這回邱雅雅又要火一把啦!這回大烏村也能跟著炒一下熱度。”葛晶瑩很熱衷於邱雅雅上電視這件事。
清揚毫不在乎地說,“一個f縣新聞,至於嗎,我以為發生多大的事兒了。晶瑩,我搞不懂你哪裏來的如此高漲的熱情。又不是上央視了!”
“哎呀,清揚,你不懂,這叫炒作。邱雅雅這麽一炒,大烏山莊都跟著上流量的。美麗家庭是縣婦聯的一個活動,全縣就評出一個美麗家庭,就邱雅雅一家,這還不叫爆款嗎!”
電視的畫麵切換到石磊的工作單位,邱陽和石磊上了鏡頭,最後則是邱雅雅在大烏山莊工作的場景。報道足足用了十五分鍾,可見電視台對此報道的重視程度。
“美麗家庭要上報到市裏,從市裏到省裏,最後上報到國家呢。清揚你還看不起人家,那你家怎麽沒評上美麗家庭呢!”葛晶瑩雀躍著,情緒十分高漲。
碧波囁嚅著嘴唇,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時手機微信不斷彈出新消息,想都能想到,全縣村書記群裏又爆炸了。
王蘭香很沒記性,又是第一個出來冒泡,這次她不評論,而是發了個邱雅雅和石磊上f電視台的照片。
接著,群消息不斷彈出來。
“我也在看呢,女神就是了不起。全縣就一個美麗家庭,就是我們的雅雅,太棒了。”
“女神就是女神,這回又火一把啦。”
邱雅雅發了個感謝的圖片:“謝謝大家觀看報道,我也沒有想到能選中我們家,我為公公婆婆治病已經花去五十萬,錢是人賺的,隻要他們能治好病,花錢無所謂。”
“雅雅,太高尚了。值得大家學習,現在年輕人的榜樣。”
碧波看到了群消息,邱雅雅能做到的,她也能。
如果換做她,錢不一定有那麽多,但她會親力親為,而不是邱雅雅隻做做樣子。
她清楚,報道中的邱雅雅,不過為了拍片子做做樣子而已。
“大烏村自從有了雅雅,我們別的村子,就算是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喂喂,別這麽說啊,我們烏蘇裏鄉還有個碧波書記呢!小烏村那也是插上翅膀開始騰飛了。”王蘭香喜歡勾火,一句話拋下個炸彈,看似在捧碧波,實則等著眾人轟炸。
果然,有人不服了,“什麽?什麽?小烏村?快拉倒吧,跟大烏村不可同日而語。”
“就是,沒有可比性。”
“碧波啊,嗬嗬——”
“喂喂,碧波怎麽啦?小烏村怎麽就與大烏村沒有可比性了,碧波可是在群裏,你們這些人說話能不能照顧一下別人的情緒,搞不懂你們捧臭腳有好處嗎!”白米粒跳出來給碧波打抱不平。
群主急忙出來平事兒:“大家別吵,別吵,以後除了工作通知,誰都不許到群裏說些沒用的話勾枝子,弄得不開心。”
碧波心緒煩亂,隻覺得很同情石磊的父母。
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全縣村書記群意外地沉默了一周,沒人說話。
一周後,央視“華夏文化”欄目播出“走進烏蘇裏”,在開播之前馬導又告訴了張琪部長一聲,於是又是全縣號召看央視紀錄片。
全縣村書記群終於有了聲音。
“紀錄片不是在龍騰衛視播完了嗎,怎麽,還讓觀看?”
“這回是央視。”有人強調。
“內容不是一樣嗎,咱們都看了,已經捧場了,還要繼續捧場?”
“上次是龍騰衛視,這次是央視,可能是為了增加收視率吧。”
“我想說嗬嗬,f縣全縣人民捧場也才幾萬人,嗬嗬——”
“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別說風涼話了。”
“有女神出境,我看!”
“就是,有咱們的雅雅女神出境,為什麽不看呢!”
但凡看過省台播出效果,都知道大烏村總結不過十分鍾,而小烏村才是重點,王蘭香便沉默不做聲,隻那幾個捧邱雅雅的,又沒看過省台播放的紀錄片的人在嘰嘰喳喳地一陣亂評。
碧波怎麽也沒有想到,央視紀錄片播出之後,她成了忙人。
“您好,您是小烏蘇裏村的村書記盛碧波嗎?我是祖國的最南端,南海衛視的記者——”
“您好,碧波書記,我是京華衛視非遺文化欄目的責任編輯——”
“盛碧波嗎?我是草原衛視大視野節目的責任編輯——”
“碧波你好,我是抖音的自媒體主播——”
“碧波,我是微博博主——”
一時間,小烏村迎接很多衛視編導過來錄製節目,一些自媒體過來拍視頻,碧波忙得腳打後腦勺。
每天忙於接待省內外的各大媒體,更加不可思議的是,約翰夫婦回到英國後,烏蘇魚品銷售的很好,他們介紹了幾個外國朋友,接著,不斷地有美國、法國、德國等客商過來觀光,訂貨。
小烏村在f縣不是標杆村,沒人注意過這個小村子的發展,一時間卻成了外國商人訂貨和國內各地媒體過來拍攝取素材的風景勝地。
接下來又有好消息傳來,馬導的“走進烏蘇裏”在各省紀錄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與此同時,紀錄片帶來的商業效益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小烏村火爆,大烏山莊也跟著火了,很多遊人向大烏山莊走來,邱雅雅也忙,忙於大烏山莊的接待,借著央視紀錄片的東風火了一把。
小烏魚館早就承擔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隻得擴建。烏蘇魚品加工廠的訂單也驟增,葛晶瑩忙碌魚皮衣服的製作,而何熙要接受各種采訪,碧波就更忙了,各種接待,應接不暇。
全縣村書記群裏,又開始有人議論了。
“你們說,美麗家庭帶來的影響,好像不及央視紀錄片的播出,我看小烏村徹底火了,真是眼氣人啊!”
“美麗家庭的報道不過在f縣新聞聯播上,全縣才幾萬人觀看,走進烏蘇裏那是在央視播出,央視!”
“對,央視效應!”
“太眼氣人了。我們村如果也有赫哲人就好了。”
“不隻是有少數民族的問題,主要是碧波很有頭腦,調動起來了,反正我服了。”
“別看碧波在f縣沒名氣,小烏村在f縣不是標杆村,我看現在比標杆村勢頭還猛。”
“小烏村這叫牆裏開花牆外香。”
“別說了,別說了,一會兒女神看見不高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