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b-ep3:進取(13)


    “如果他們換個時間做這件事,我會非常感激他們的。”麥克尼爾放下手中的碗,看了一眼桌子上那比煤球還黑的麵包,他總覺得那塊麵包可以拿去當炮彈用了,“可現在我也隻能把他們的行為解釋成……對付我們的策略。”


    “想開些,麥克尼爾。消滅犯罪組織和盜賣軍事物資的軍人是沒錯的,這些家夥活著也隻會添亂而已。”斯塔弗羅斯言之鑿鑿地說著,他引經據典地用他在鎮壓叛亂和遊擊隊的過程中采用的種種補救措施來證明這些嚴厲管束的必要性,“如果是我處在聯邦軍指揮官的角度,先別說這些活躍在灰色地帶的家夥已經在與我為敵了,哪怕他們對我有益,把他們消滅也是遲早的事情。不然難道我們還要留著這種人繼續為非作歹不成?”


    彼得·伯頓用眼角的餘光瞄著麥克尼爾碗裏那綠油油的湯,不知該說些什麽。確定卡薩德已經無法再把資源送到北方的他有些苦惱地坐在麥克尼爾身旁,先拿起被麥克尼爾無視的麵包咬了一口,差點把門牙硌掉,“你說的沒錯,希臘的哲人王。但是呢,他們在這時候【恰到好處】地堵塞了我們獲取資源的一條通道,這對我們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當然,我也讚同等到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就趕快把那些人送進監獄或者幹脆全拉去槍斃……”


    說著,他端起破碗,喝了一大口——臉色綠得和菜湯一樣的伯頓使出了渾身解數才忍住了嘔吐的衝動。很禮貌地把碗放回原處的伯頓艱難地將嘴裏那味道難以名狀的混合物咽了下去,而後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看見伯頓的狼狽模樣,屋子裏的其他人都笑了,笑得無比心酸。


    “你做出的新菜品也太差勁了吧。”伯頓向著麥克尼爾不住地抱怨,“幸好我在中東地區潛伏時鍛煉出了鋼鐵之胃,這要是換成別人,我懷疑他們會被這菜湯折磨得整整一天沒法戰鬥。”


    “那本來就不是給你喝的,誰讓你隨便動測試樣品的?”麥克尼爾學著舒勒的語氣說了幾句,“你就慶幸咱們現在還不必吃草吧。”


    “說服士兵吃草也不難,隻要讓他們相信吃草能填飽肚子就行。”帕克似乎把麥克尼爾的話當真了,“我們的士兵當中許多人沒怎麽接受過教育,說服他們接受新的現狀應該不成問題。”


    雖然帕克剛才那番話似乎連著他自己一起算了進去,但已經開始給自製的菜湯調味的麥克尼爾無暇去笑話自己的戰友。測試了好一陣後,麥克尼爾得出結論,這菜湯的味道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有什麽明顯提升的。


    “我確實為此而擔心。”走出農舍後,麥克尼爾把自己的想法向伯頓和盤托出,“我軍沒有哪一種物資算得上是充足的……全都缺。這幾天呢,我和卡爾多蘇上校正在研究組織士兵【自給自足】的各項生產活動。彼得,我們已經不能指望有人給我們發軍服、子彈、步槍、糧食……”他舉起左手要比劃什麽,但那隻手隻是無力地搭在了伯頓的肩頭,“……得靠自己了。”


    “我有心理準備,但是吃草就算了吧——”


    一行人邊走邊聊,卻見村口跑來一個驚慌失措的農民。那看上去有三十多歲的青年農民高聲喊叫著,把聯邦軍前來襲擊的消息告訴了居住在村莊內的起義軍士兵們。麵不改色的麥克尼爾先讓帕克把藏在牛棚裏的裝甲車開到外麵,而後把附近的士兵集合起來。他沒有試圖接管指揮權,那是軍官們的工作,而且讓外國人來直接指揮多少會引起巴西人的反感。


    這群被麥克尼爾以研究後勤補給問題的名義帶出來的起義軍士兵迅速地從村莊中疏散,向著附近的主要陣地撤退。有士兵建議就地反擊,但被麥克尼爾駁回了,後者聲明他們最好不要給這些協助他們的平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如此一來,部隊就必須冒著被正在穿插防線的聯邦軍襲擊的風險返回,所幸早有準備的麥克尼爾並非要以損害士兵們的利益來彰顯起義軍的正大光明。


    他帶著這些士兵從選定好的安全道路後撤,同時派伯頓快馬加鞭去找卡爾多蘇上校。生怕耽誤了大事的伯頓連忙上路,他獨自一人騎著戰馬在鄉村土路上狂奔不止,隻用了預期中三分之二的時間就返回了陣地。把麥克尼爾等人平安無事地撤出據點且正在返回防線的路上的消息告知卡爾多蘇上校後,選擇留在陣地上的伯頓馬上投入到了新一輪的戰鬥中。


    作為第二步兵師直屬的一支機動部隊,第四騎兵團在撤退進入米納斯吉拉斯之後發生了許多變化,有些是連卡爾多蘇上校和麥克尼爾都沒能預料到的。士兵們仍然騎著馬,但不是要以騎兵的身份加入戰鬥,而是僅把戰馬當做交通工具;團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車子,這些五花八門的車輛是盡職盡責的後勤人員從各處搜刮而來的,維護這些車輛的新工作讓技術兵們有了用武之地。騎兵團上一次以騎兵的形式出擊,似乎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


    但士兵們也並不會因為他們已經和步兵一樣終日在戰壕和其他防禦工事中戰鬥而感到不滿,相反,他們認為自己擁有了比過去更加多樣化的裝備。偶爾把自製的裝甲車送到陣地上充當抵擋敵人進攻的移動碉堡的起義軍士兵們在萬難之中掌握了自己的獨特技巧,能夠和他們一較高下的也隻有聯邦軍的人形蒸汽機甲而已。


    “有這些裝甲車在,敵人別想輕易地突破我們的防線。”卡爾多蘇上校把附近的村鎮連成了一片自己的防禦網,這張網絡又和第二步兵師的其他部隊搭建的陣地結合起來,確保第二步兵師能夠在拖住聯邦軍的同時緩慢地向北方繼續轉移——起碼不能比米納斯吉拉斯起義軍敗退的速度慢。


    麥克尼爾趕回陣地時,他不得不承認卡爾多蘇上校對裝甲車的理解也有獨到之處——布置在南線正麵的裝甲車有效地阻止了聯邦軍的推進,讓聯邦軍快速衝破防線並將防線各區段分割包圍的計劃徹底破產了。現在,倒黴的聯邦軍步兵又要和他們的敵人一並以戰壕為單位展開拉鋸戰,誰也別想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前朝著對手的陣地推進半步。


    這些堅持抵抗的起義軍讓聯邦軍無比惱火,惱怒的聯邦軍指揮官隨即呼叫航空隊加入戰鬥,早已待命的聯邦軍航空隊很快抵達了第四騎兵團的防線上空。首先目擊到了敵方航空炮艇的起義軍士兵連忙把消息告知了戰友們,這消息成為了促使裝甲車轉移陣地的號角,停留在防線各處的裝甲車隨即開始沿著防線邊緣遊走,以逃離敵方航空炮艇的攻擊路徑。趁著起義軍的陣地稍有鬆懈,獲得了空中支援的聯邦軍士兵們鑽出戰壕,向著敵人的防線發起了衝鋒。


    呼嘯著的航空炮艇從空中掠過,炸彈和炮彈把起義軍的防線變成了一片火海。剛才還神氣十足的機槍手不得不紛紛躲避起來,以免被敵人炸成肉醬;那些仍然活躍在陣地上的裝甲車駕駛員們倒是不必擔心彈片危及他們的生命,耗光彈藥從而被迫撤退反而更棘手一些。他們無力對付飛舞在空中的妖魔鬼怪,隻得把滿腔怒火全部發泄給了那些同樣英勇的聯邦軍士兵們。


    “我們的側翼有被突破的風險。”麥克尼爾和卡爾多蘇上校一同留在團指揮部中監督戰鬥,從各部隊傳來的最新消息表明敵人正利用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尋找防線上的漏洞,“該把預備隊調過去,他們就是為此而設立的。”


    “不,現在不能輕舉妄動。”卡爾多蘇上校搖了搖頭,“分散我方的兵力會使得敵人的裝甲兵部隊有機可乘……”


    直到起義爆發之前,巴西並沒有自己的裝甲兵部隊。如果把起義軍因條件所迫而自行建造的裝甲車和裝甲列車排除在外,僅從合眾國購進了一些人形蒸汽機甲的聯邦軍還沒有建立裝甲兵部隊的能力,而起義軍【手工】打造出的種種產物於聯邦軍而言無疑是離經叛道的,盡管裝甲列車在起義剛開始的幾個月裏給聯邦軍帶來了慘重傷亡。


    已經察覺到起義軍那些質量低劣卻實用的裝甲車給士兵帶來的壓力的聯邦軍遲遲沒有效仿其對手的行動,究竟是出於對新穎概念的不屑一顧還是對傳統裝甲部隊的堅信(盡管他們甚至沒能建立一支像樣的裝甲兵部隊),仍不得而知。但是,敵人是不會一直對此熟視無睹的,麥克尼爾確信這一點。


    一直對第四騎兵團緊追不舍的聯邦軍第十步兵團雖然將其對手逼得不停地向北轉移,卻始終沒能取得什麽像樣的戰果。大可以在背後嘲笑第四騎兵團隻會逃跑的聯邦軍不得不正視現實,他們像往常一樣在進攻正麵防線的同時派出了多股部隊襲擊防線的側翼,試圖在防線上打開缺口。這些突襲部隊的任務是占領附近的村鎮、孤立起義軍並創造將其圍殲的條件。如果第九步兵團配合得足夠及時,第四騎兵團大概會插翅難飛。


    第十步兵團第23步兵營派遣的突襲部隊已經鎖定了附近的村莊,以班組為單位的聯邦軍分頭前往這些村鎮,預計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占領。知曉對手在兵力上處於劣勢的聯邦軍指揮官們相信起義軍無法在村鎮內保存太多的防禦力量,屆時他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占領這些居民區。


    麥克尼爾一行人從村子裏撤離後不久,兩名聯邦軍士兵抵達了村鎮外圍。他們十分仔細地偵察了附近的環境,而後謹慎地返回部隊並把情況報告給了長官。


    沒過多久,一名聯邦軍下士帶領著自己的手下抵達了村莊,他們先向著路過的村民宣布這座村子已經被聯邦軍接管了,而後按照占領村鎮的一般程序對村子進行檢查。


    這些新來的【客人】們分散開,到村莊各處搜尋可疑的目標。他們的身影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寂靜的村莊又恢複了先前的平靜,走出來看熱鬧的村民們也已經各自返回了居所並等待著聯邦軍士兵們完成其工作。過了片刻,幾陣有些沉悶的槍聲響起,暫時打破了這片沉寂。


    村民們沒有出門的打算,他們選擇躲在自己的屋子裏等待著一切結束。槍聲時斷時續,終於也沒能完整地連成一片,當最後的槍聲響起後,村子又一次回到了寂靜之中。有些好奇心過於旺盛的村民想要走出去一探究竟,他們隻走出去幾步就停下了:恐懼牽製著他們的腳步。


    尼克斯·斯塔弗羅斯走出農舍,仰望著頭頂刺眼的太陽。他向著屋子內的戰友和農民招手,讓他們把裏麵的屍體拖出去。聚集起來的農民和換掉了軍服的起義軍士兵很快響應了他的呼喚,他們七手八腳地把那些剛才冒失地進入村鎮的聯邦軍士兵的屍體從村莊的各個角落裏拖到外麵展覽,這一行動本身就是最好的威懾。


    聯邦軍士兵們的死法各不相同:有一名士兵的臉上還掛著笑容,他顯然是被什麽人從背後用子彈打穿了腦殼;另一名士兵的腦袋幾乎被某種工具拍碎了,依然插在他身上的幹草叉證明本地的居民在送他前往天堂或地獄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那個帶領著這群聯邦軍士兵抵達村莊的下士看起來多做了一些抵抗,他的四肢遍布傷痕,腹部被劃出了兩個口子,內髒沿途撒落了一地。終於解除了眼前威脅的起義軍士兵們有說有笑地把原先的衣服換回去,現在他們必須要抓緊時間離開這裏了,既是為了支援正麵戰場也是為了避免那些熱情的平民遭到報複。


    “敵人肯定饒不了他們的。”跟隨斯塔弗羅斯一同行動的士兵們當中,也有人預感到了這些站在起義軍一側的村鎮在他們完全撤退後的下場,“是否應該……”


    “我們的兵力不夠了。”斯塔弗羅斯看見這些村民時就會想起那些寧可幫著俄國人對付希臘軍隊的平民,尤其是北方那些長期勾結遊擊隊的山民,但他如今倒是慶幸幾乎擁有同樣精神的人這一次會是他的同伴而非敵人,“你說,我們可以保他們一天、兩天,難道還能保一個月嗎?路是他們自己選的,我們先管好自己的事情吧。”


    如果行動順利的話,位於防線薄弱處的其他村鎮應該也能夠及時地對入侵的聯邦軍進行反擊。這樣一來,發覺突擊部隊失去聯係的聯邦軍要麽會因為自認錯估起義軍的兵力而改變計劃,要麽就是從正麵戰場上或預備隊中調來更多部隊襲擊這些薄弱環節。無論敵人做出哪一種反應,斯塔弗羅斯組織的第一輪伏擊的目的都已經達到,他可以心滿意足地撤退了。


    思前想後,斯塔弗羅斯決定多做些善後工作再離開。他小聲吩咐幾名士兵和那些願意協助他們的農民把聯邦軍士兵的屍體全部移出村莊,最好丟在人跡罕至的樹林裏。聯邦軍遲早會意識到自己的士兵失蹤了,但到那時敵人也許不會直接對附近的居民進行報複。


    想要改變起義軍,僅讓幾個受過良好教育且對他們所為之奮鬥的事業有著深刻理解的軍官去喊口號是遠遠不夠的。曾經在戰鬥過程中多次麵臨著彈盡糧絕的窘境且往往得不到上級支援的奧利維拉中校將心比心,主張要求士兵們在自行組織生產活動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和本地居民之間建立短暫的穩定合作關係。他很嚴肅地對自己的手下說,沒有平民會喜歡如蝗蟲過境一般卷走一切的軍隊。


    “這還不夠。”斯塔弗羅斯比奧利維拉中校更激進一些,他要獲得的不僅是平民的擁護和支援,而是要這些支持起義軍的平民成為戰爭的一部分,“我們要讓他們成為我們的戰友而不是看熱鬧的觀眾,要讓他們主動地拿起武器去對抗敵人、把這場戰爭從兩支軍隊之間的戰爭變成兩種人之間的戰爭。到那時,維持整合運動權力的基礎將會發生動搖,無論結果是否對我們有利,那一定是對他們有害的。”


    “兩種人之間的戰爭?”奧利維拉中校先是一愣,而後迅速地想起了類似的案例,“說的沒錯,共和國剛成立時我們可是花費了很久去剿滅巴伊亞的保皇派。”


    麥克尼爾也對斯塔弗羅斯的想法表示支持。來自合眾國的誌願者以【一分鍾人】民兵的事跡力排眾議,向對斯塔弗羅斯的建議持懷疑態度的軍官們證明如此大規模地發動平民參加戰爭不會有任何副作用。他以合眾國和巴西的相似性進一步指出,既然兩國都在鏟除保皇派的過程中將其作為一場【全民戰爭】進行下去,如今完全不必擔心鼓動平民參戰會帶來惡果。


    然而,理論終歸是理論,公民的支持也並非是可以靠著幾句口號或是些許小恩小惠換來的。那些會因為直白的利益而選擇倒戈的人,也會在下一次考驗到來時以同樣的理由選擇背叛。


    最能有效地快速換來公民擁護的解決方案似乎隻有一個,而整合運動已經在這麽做了,那就是把聖保羅和米納斯吉拉斯寡頭的產業分割給體麵的普通市民和鄉村紳士們。與能夠不留情麵地對敵人的財產動手動腳的整合運動不同,起義軍這樣做等於自掘墳墓,他們當初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寡頭的支持才能快速起兵的。


    頭頂發禿的希臘人覺得有些頭疼,他把爭取公民的支持看作是消滅遊擊隊的必要措施(反過來也成立)——遺憾的是,整合運動的領袖們並沒有愚蠢到認為隻要殺足夠多的人就能消滅不穩定因素的地步。他一麵催促著戰友們盡快轉移屍體,一麵和這些最近受過他們不少恩惠的農民道別。


    “各位,我們一定會回來的。”他的聲音很小,小得那些離他稍微遠些的村民聽不見他的話,“不必急於跟隨我們一同戰鬥,我的朋友們!以後我們還要一起改變過去遺留下的諸多不合理的現狀,想必整合運動是不會感到高興的。到那時,到真正需要去繼續戰鬥的時刻,我希望你們當中有人能夠拿出今天的勇氣,哪怕是在孤立無援的時候。我們走了以後,你們就會是我們。”


    人群中的喝彩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熱烈,聯邦軍即將卷土重來的不祥預感籠罩著人們的內心。見此情景,斯塔弗羅斯也不想繼續說些什麽煽情的話,他看見大膽地前來圍觀者之中有默默地攥緊拳頭的農民,也有如釋重負的農民,更有默默地轉身離開的人……俄國佬當時是怎麽說服那麽多平民拿起武器對抗希臘軍隊的?他不願把那視為蠱惑人心的妖術,那等於承認世上有比主的教誨更吸引人心的東西、承認天國的啟示竟然不如一群無神論者的胡言亂語。


    那隻是某種【手段】,而他也可以加以利用、效仿,雖然他終其一生都未能做到。


    在稀疏的掌聲歡送下,斯塔弗羅斯和幾名滯留在村鎮內的士兵灰溜溜地逃離了。他們沿著計劃中的撤退路線向南側防線轉移,並暗自祈禱敵人的反應更遲緩一些。


    隊伍走出沒多遠,走在最前麵的士兵發現遠處的道路上翻倒著一輛貨車。斯塔弗羅斯連忙令士兵們加快腳步前進,眾人一窩蜂地擁到貨車前,先把被卡在了駕駛室裏的司機救出,而後開始搜尋貨車上的東西。那司機見他們檢查著車上的穀物,越發地害怕,整個人都在顫抖。


    斯塔弗羅斯隻略微向下翻了幾層,就發現了埋在中間的子彈。


    “其他車子在哪?”他轉過身詢問動彈不得的司機,“放心,我們不是你的敵人。事實上,你的雇主要你來這裏正是要把這些東西送給我們的。”


    十分鍾後,擁擠在車內的眾人又出發了。不禁羨慕伯頓擁有一位即便身處敵對立場卻仍稱得上是至交好友的忠誠夥伴的斯塔弗羅斯愉快地載著有些來遲的補給向著團指揮部趕去,他吹著口哨,唱起了希臘民歌,整個人看起來都年輕了十歲。


    tbc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CNC蒼藍暮光V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後的河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後的河川並收藏CNC蒼藍暮光V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