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別人的星盤,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原主魂飛魄散,二是兩人因果要牽扯足夠,星盤才有一定軌跡重合...一般這樣的情況下,奪星盤者與被奪者就算不是親朋好友,也絕不該是泛泛之交。”
那黑鬥篷聲音隱約有些譏笑,“單拆開來看倒還好,合在一起...一個殺人奪寶忘恩負義的小人形象可就躍然紙上了,我怎麽敢應了您這聲道友。”
青度聽了個開頭就知道不是什麽好話,立刻掐了避聽訣,好叫旁人聽不見黑鬥篷都說了什麽。
而台上的當事人,還是平平靜靜的。
戳心窩嗎?
鄒娥皇低頭撫平了衣擺。
她早就不是那個剛穿過來聽了一些個風言風語就要找人拚命的姑娘了。畢竟,幾千年來人嘲諷她的話都不計其數了,要一個個去糾正未免太閑的。
隻是在密州這個地方,提起贈她星盤的那個人,她總是有幾分的...厭煩或是難過。
認識何言知的的時候,鄒娥皇沒想過這是一個儒生。
就像是最後何言知死的時候,鄒娥皇沒想過最後繼承了他的星盤的人,竟是自己。
兩人初見的時候是在蓬萊山上。
那個時候的鄒娥皇還沒被人折了劍,正處於不知天高與地厚的年齡,整座蓬萊山,老祖閉關,師兄遠走,她就是唯一的霸王。
而何言知,這個日後人人都尊稱一句聖人的先賢,當時不過也隻是個二十七八的小子。
那個時候是蓬萊山剛剛被老祖劈上天,還不太穩定,總會晃晃悠悠的落到地上去。
有一次剛巧落到了地上。
春風吹,瑩草長。
一切剛剛好。
大周開國天子祭祀的步攆慢悠悠的路過,車軲轆攆上了山道,說要拜訪一下蓬萊道祖。
其實天子的步輦從沒有無緣無故路過的道理,說白了不過就是當時皇權和以蓬萊道祖為首的大能修士之間的博弈——畢竟,大周的開國天子不僅是皇帝,還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合道的帝王。
要知道那可是五千年前的合道。
當時的蓬萊道祖,不過也就是個合道。
而開國天子想要做的事情,則是要向眾人證明,哪怕是飛在天上的蓬萊島,也會有落在地上的一天;哪怕是跳脫五行之外的蓬萊道祖,也是他大周的臣民。
理應對天子俯首叩拜。
之前曆代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到了這代大周開國天子身上,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鄒娥皇就是在那個時候看見何言知的。
他在天子步攆旁,是近侍之一。
這個後人眼裏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儒修大能,年輕的時候也曾光輝燦爛過,是年紀輕輕的開國第一位狀元郎,是天子近臣,是美哉風流少年郎。
隻是後來於時間的長廊中,他來過的痕跡,逐漸被人抹平,唯剩了那抹不平的一死。
太淒慘,太壯烈。
十八歲的鄒娥皇拿著的劍從來沒有劍鞘,永遠都是雪的白,她肆無忌憚的立在半山腰上,把寬鬆的玄袍道服用柳枝綁了好幾道勾勒出纖細的腰肢。
她持劍,問他們來者何人。
矜貴的天子在步攆裏半躺著身,恍若未聞。
隻有忍俊不禁的近侍,笑眯眯地問她是哪家的土匪,拿著把出了鞘的劍就敢在這裏擋路,知道這是誰的路就擋麽。
那個出聲打趣的近侍自然就是何言知,而他已經猜出了鄒娥皇的身份,隻當不知。
鄒娥皇當時是聽不得這樣的話,她皺著臉,想管是誰要上山,沒道祖請帖就不準。
哪怕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一樣——
於是一言不合,就拔劍而起。
她攪碎了他的碎發,而他則借力打力,用竹書敲斷了她的膝蓋骨,讓她跪在了天子步輦前。
——許多年後,鄒娥皇想起這日的時候,才後知後覺地看出了,原來那天何言知在讓著她,才叫她一劍攪碎了他鬢邊的垂發。
要不然,她壓根碰不到他一根手指頭。
好在史官的著筆一向很是吝嗇,關於那一日,隻記下了大周開國皇帝和老祖上山拜訪道祖論道後徒生心魔,不久後一代合道鬱鬱而終。
至於鄒娥皇與何言知的這一戰,籍籍無名到翻不出半點水花。
後來再次遇見的時候,是鄒娥皇隱姓埋名下山去遊曆,那個時候她背上的劍已經拔不出來了。
偶然路過了密州刺史的婚宴,她跟著混進去蹭了滿嘴的飯油。
“慢些吃,別噎著。”
身邊的人貼心地給她遞了張擦嘴的紙。
鄒娥皇道了聲謝謝,抬起頭看去才發現遞紙的人有些眼熟。
昔日是天子近臣風光無兩的何言知,十幾年白雲蒼狗一別後,再次相見竟然是在嘈雜的婚宴上,從天子近臣變成查無此人,穿了一身洗的發白的儒衫,蹲在宴席末端,和她一樣奔著幾口飯食而來。
不過鄒娥皇和他算是五十步笑百步。
她亦從未來可期的天之驕子,變成了背著劍的廢人。
隻是鄒娥皇沒想到,這人的嘴欠竟然是天生的,和高峰低穀沒什麽聯係。
何言知眉開眼笑地對她說:“聽說你劍拔不出來了?”
她這下是真被噎著了。
就著他遞過來的茶水順了口氣,然後緩緩說:“你還有臉提這事!”
何言知大驚,“這關我什麽事?咱們不就見了一麵嗎?你不是被宴霜寒折了劍心嗎?”
“是啊,”年輕的鄒娥皇理不直氣也壯,“我是被他折了劍心不假,但要是我去天驕宴前一天沒遇著你,你沒把我膝蓋骨敲碎了,我第二天保準能贏。”
“到時候,”她補道,“說不準就是那瘋子被我折了劍心。”
何言知聽了她這句話後哈哈大笑了陣,然後因為太吵了,兩個人一塊被提溜請出了宴席。
於是同逢低穀的兩個人竟陰差陽錯,磕磕絆絆地搭夥走了一年的道兒。
熟了後,有時也會閑聊。
聽何言知說,他是一個小世家的旁係,一出生來就因為天賦好礙了本家少爺的眼,被人扔了出去自生自滅。
“天寒地凍,是一個老乞丐養我養到了七歲,等我七歲的時候,我才知道那老乞丐原來曾經認過字,考過舉,但被人頂替了身份,告天天不應,告地地不靈,於是便瘋了,直到他撿回了我,要養著我,讓我去替他做大官。”
何言知看著很俊,是風雅的俊,像抽了節的竹子,貴氣又清華,又像是天上的月光,悲憫著這人世間風景。
他生的最好的地方還在眉心,有朵蓮花一樣的胎記。
若有仙人,那仙人合該就是這樣。
而不是一個老乞丐養大的乞兒。
但鄒娥皇不知道為什麽信了他的話,大約是因為見過他在宴席上吃飯,吃的時候把豬肘子往嘴裏塞硬生生的啃,隻有餓怕了的人才能有這樣的反應。
“老乞丐的本事很少,就一點點。我八歲那年就無師自通了,”何言知笑的欠扁,有種沒心沒肺的瘋感。
“那個時候我就想,他說不準是真的隻是科舉落榜了,而不是被人替了身份。”
“後來老乞丐死了,我認識了同村的放牛娃,知道自己能修練,我們便向東走,要去找山頭拜師。最後師沒拜成,那個放牛娃的媳婦死了,被官家人看上逼死了...”
他何止是能修煉,鄒娥皇心想,天賦算得上是佼佼者,就比宴霜寒差了一點。
但何言知自己應該不這麽覺得。
因為大周的開國皇帝,那個死了媳婦的放牛娃,活著的時候是個四十多歲的合道。
是聞所未聞的天資絕絕。
甚至那本《踏破蓬萊第一劍》的書裏,方半子的師父都特意提過一嘴,說方半子的修練速度比旁人快,但比起大周開國皇帝,那就沒眼看了。
連主角方半子都如此。
在這樣的人身邊呆久了,何言知也僅僅隻算能修練罷了。
何言知:“後來的故事其實你都知道了,放牛娃成了皇帝,我成了天子近臣,大周第一個狀元郎。”
鄒娥皇聽了這話後心中莫名一動,她撐著下巴趁著月光看這個落魄的書生。
按理來說何言知如今該是苦盡甘來。
開國功臣,高階修士,年紀輕輕狀元郎,這三個詞裏隨便選哪個,都夠他在不夜城裏做個紅袍加身的大官。
為什麽呢?
“因為周平死了。”
何言知平靜地回答了她的疑問。
那個當了開國天子的放牛娃死了,修真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才死在了登基後的第三年。
“我得去查查他為什麽死了,忠君愛國,是老乞丐教過我的第一句話。”
何言知又小聲嘟囔了些什麽,鄒娥皇沒聽清——
“再說我哪裏有什麽當大官的經驗,坐在那個位置上還不是平白害人,等將來大周需要我守天下的時候,我再出現...”
哪裏有人科舉不是為了當大官呢?
還是個儒修。
鄒娥皇隻當聽錯了。
遊曆了一陣,鄒娥皇身無分文兩手空空到最後,險些連背上裹著黑布的劍都要當了,也依舊沒能喚醒劍心,最後隻好同何言知告別。
“你別老玩那星盤了,我師父都說了沒什麽用。”
離別前,鄒娥皇沒和何言知在不夜城的朋友一樣督促他再度為官,而是鄭重其事地叮囑他。
“我之前教你的那個星盤,並不是什麽大本事,推測機緣來曆還行,左右吉凶這些事都幹不了,說一句旁門左道也是不過分的,你別真學進去了,白白荒廢了你的儒道。”
何言知眯眼笑了下,說沒事。
後來兩人再見麵,開國盛世的大周朝也變成了末代動蕩的局麵。
鄒娥皇看著密州的滾滾狼煙,對著何言知說的第一句話是:
“到了你要給大周賣命守天下的時候了?”
而何言知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你也要來殺我取密州令?”
——後來的鄒娥皇第一次後悔。
——她想,如果她還能拔出劍就好了。
那黑鬥篷聲音隱約有些譏笑,“單拆開來看倒還好,合在一起...一個殺人奪寶忘恩負義的小人形象可就躍然紙上了,我怎麽敢應了您這聲道友。”
青度聽了個開頭就知道不是什麽好話,立刻掐了避聽訣,好叫旁人聽不見黑鬥篷都說了什麽。
而台上的當事人,還是平平靜靜的。
戳心窩嗎?
鄒娥皇低頭撫平了衣擺。
她早就不是那個剛穿過來聽了一些個風言風語就要找人拚命的姑娘了。畢竟,幾千年來人嘲諷她的話都不計其數了,要一個個去糾正未免太閑的。
隻是在密州這個地方,提起贈她星盤的那個人,她總是有幾分的...厭煩或是難過。
認識何言知的的時候,鄒娥皇沒想過這是一個儒生。
就像是最後何言知死的時候,鄒娥皇沒想過最後繼承了他的星盤的人,竟是自己。
兩人初見的時候是在蓬萊山上。
那個時候的鄒娥皇還沒被人折了劍,正處於不知天高與地厚的年齡,整座蓬萊山,老祖閉關,師兄遠走,她就是唯一的霸王。
而何言知,這個日後人人都尊稱一句聖人的先賢,當時不過也隻是個二十七八的小子。
那個時候是蓬萊山剛剛被老祖劈上天,還不太穩定,總會晃晃悠悠的落到地上去。
有一次剛巧落到了地上。
春風吹,瑩草長。
一切剛剛好。
大周開國天子祭祀的步攆慢悠悠的路過,車軲轆攆上了山道,說要拜訪一下蓬萊道祖。
其實天子的步輦從沒有無緣無故路過的道理,說白了不過就是當時皇權和以蓬萊道祖為首的大能修士之間的博弈——畢竟,大周的開國天子不僅是皇帝,還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合道的帝王。
要知道那可是五千年前的合道。
當時的蓬萊道祖,不過也就是個合道。
而開國天子想要做的事情,則是要向眾人證明,哪怕是飛在天上的蓬萊島,也會有落在地上的一天;哪怕是跳脫五行之外的蓬萊道祖,也是他大周的臣民。
理應對天子俯首叩拜。
之前曆代皇帝做不到的事情,到了這代大周開國天子身上,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鄒娥皇就是在那個時候看見何言知的。
他在天子步攆旁,是近侍之一。
這個後人眼裏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儒修大能,年輕的時候也曾光輝燦爛過,是年紀輕輕的開國第一位狀元郎,是天子近臣,是美哉風流少年郎。
隻是後來於時間的長廊中,他來過的痕跡,逐漸被人抹平,唯剩了那抹不平的一死。
太淒慘,太壯烈。
十八歲的鄒娥皇拿著的劍從來沒有劍鞘,永遠都是雪的白,她肆無忌憚的立在半山腰上,把寬鬆的玄袍道服用柳枝綁了好幾道勾勒出纖細的腰肢。
她持劍,問他們來者何人。
矜貴的天子在步攆裏半躺著身,恍若未聞。
隻有忍俊不禁的近侍,笑眯眯地問她是哪家的土匪,拿著把出了鞘的劍就敢在這裏擋路,知道這是誰的路就擋麽。
那個出聲打趣的近侍自然就是何言知,而他已經猜出了鄒娥皇的身份,隻當不知。
鄒娥皇當時是聽不得這樣的話,她皺著臉,想管是誰要上山,沒道祖請帖就不準。
哪怕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一樣——
於是一言不合,就拔劍而起。
她攪碎了他的碎發,而他則借力打力,用竹書敲斷了她的膝蓋骨,讓她跪在了天子步輦前。
——許多年後,鄒娥皇想起這日的時候,才後知後覺地看出了,原來那天何言知在讓著她,才叫她一劍攪碎了他鬢邊的垂發。
要不然,她壓根碰不到他一根手指頭。
好在史官的著筆一向很是吝嗇,關於那一日,隻記下了大周開國皇帝和老祖上山拜訪道祖論道後徒生心魔,不久後一代合道鬱鬱而終。
至於鄒娥皇與何言知的這一戰,籍籍無名到翻不出半點水花。
後來再次遇見的時候,是鄒娥皇隱姓埋名下山去遊曆,那個時候她背上的劍已經拔不出來了。
偶然路過了密州刺史的婚宴,她跟著混進去蹭了滿嘴的飯油。
“慢些吃,別噎著。”
身邊的人貼心地給她遞了張擦嘴的紙。
鄒娥皇道了聲謝謝,抬起頭看去才發現遞紙的人有些眼熟。
昔日是天子近臣風光無兩的何言知,十幾年白雲蒼狗一別後,再次相見竟然是在嘈雜的婚宴上,從天子近臣變成查無此人,穿了一身洗的發白的儒衫,蹲在宴席末端,和她一樣奔著幾口飯食而來。
不過鄒娥皇和他算是五十步笑百步。
她亦從未來可期的天之驕子,變成了背著劍的廢人。
隻是鄒娥皇沒想到,這人的嘴欠竟然是天生的,和高峰低穀沒什麽聯係。
何言知眉開眼笑地對她說:“聽說你劍拔不出來了?”
她這下是真被噎著了。
就著他遞過來的茶水順了口氣,然後緩緩說:“你還有臉提這事!”
何言知大驚,“這關我什麽事?咱們不就見了一麵嗎?你不是被宴霜寒折了劍心嗎?”
“是啊,”年輕的鄒娥皇理不直氣也壯,“我是被他折了劍心不假,但要是我去天驕宴前一天沒遇著你,你沒把我膝蓋骨敲碎了,我第二天保準能贏。”
“到時候,”她補道,“說不準就是那瘋子被我折了劍心。”
何言知聽了她這句話後哈哈大笑了陣,然後因為太吵了,兩個人一塊被提溜請出了宴席。
於是同逢低穀的兩個人竟陰差陽錯,磕磕絆絆地搭夥走了一年的道兒。
熟了後,有時也會閑聊。
聽何言知說,他是一個小世家的旁係,一出生來就因為天賦好礙了本家少爺的眼,被人扔了出去自生自滅。
“天寒地凍,是一個老乞丐養我養到了七歲,等我七歲的時候,我才知道那老乞丐原來曾經認過字,考過舉,但被人頂替了身份,告天天不應,告地地不靈,於是便瘋了,直到他撿回了我,要養著我,讓我去替他做大官。”
何言知看著很俊,是風雅的俊,像抽了節的竹子,貴氣又清華,又像是天上的月光,悲憫著這人世間風景。
他生的最好的地方還在眉心,有朵蓮花一樣的胎記。
若有仙人,那仙人合該就是這樣。
而不是一個老乞丐養大的乞兒。
但鄒娥皇不知道為什麽信了他的話,大約是因為見過他在宴席上吃飯,吃的時候把豬肘子往嘴裏塞硬生生的啃,隻有餓怕了的人才能有這樣的反應。
“老乞丐的本事很少,就一點點。我八歲那年就無師自通了,”何言知笑的欠扁,有種沒心沒肺的瘋感。
“那個時候我就想,他說不準是真的隻是科舉落榜了,而不是被人替了身份。”
“後來老乞丐死了,我認識了同村的放牛娃,知道自己能修練,我們便向東走,要去找山頭拜師。最後師沒拜成,那個放牛娃的媳婦死了,被官家人看上逼死了...”
他何止是能修煉,鄒娥皇心想,天賦算得上是佼佼者,就比宴霜寒差了一點。
但何言知自己應該不這麽覺得。
因為大周的開國皇帝,那個死了媳婦的放牛娃,活著的時候是個四十多歲的合道。
是聞所未聞的天資絕絕。
甚至那本《踏破蓬萊第一劍》的書裏,方半子的師父都特意提過一嘴,說方半子的修練速度比旁人快,但比起大周開國皇帝,那就沒眼看了。
連主角方半子都如此。
在這樣的人身邊呆久了,何言知也僅僅隻算能修練罷了。
何言知:“後來的故事其實你都知道了,放牛娃成了皇帝,我成了天子近臣,大周第一個狀元郎。”
鄒娥皇聽了這話後心中莫名一動,她撐著下巴趁著月光看這個落魄的書生。
按理來說何言知如今該是苦盡甘來。
開國功臣,高階修士,年紀輕輕狀元郎,這三個詞裏隨便選哪個,都夠他在不夜城裏做個紅袍加身的大官。
為什麽呢?
“因為周平死了。”
何言知平靜地回答了她的疑問。
那個當了開國天子的放牛娃死了,修真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天才死在了登基後的第三年。
“我得去查查他為什麽死了,忠君愛國,是老乞丐教過我的第一句話。”
何言知又小聲嘟囔了些什麽,鄒娥皇沒聽清——
“再說我哪裏有什麽當大官的經驗,坐在那個位置上還不是平白害人,等將來大周需要我守天下的時候,我再出現...”
哪裏有人科舉不是為了當大官呢?
還是個儒修。
鄒娥皇隻當聽錯了。
遊曆了一陣,鄒娥皇身無分文兩手空空到最後,險些連背上裹著黑布的劍都要當了,也依舊沒能喚醒劍心,最後隻好同何言知告別。
“你別老玩那星盤了,我師父都說了沒什麽用。”
離別前,鄒娥皇沒和何言知在不夜城的朋友一樣督促他再度為官,而是鄭重其事地叮囑他。
“我之前教你的那個星盤,並不是什麽大本事,推測機緣來曆還行,左右吉凶這些事都幹不了,說一句旁門左道也是不過分的,你別真學進去了,白白荒廢了你的儒道。”
何言知眯眼笑了下,說沒事。
後來兩人再見麵,開國盛世的大周朝也變成了末代動蕩的局麵。
鄒娥皇看著密州的滾滾狼煙,對著何言知說的第一句話是:
“到了你要給大周賣命守天下的時候了?”
而何言知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你也要來殺我取密州令?”
——後來的鄒娥皇第一次後悔。
——她想,如果她還能拔出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