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國居然就這樣被滅了,那弦國的同盟國江國和黃國,還有道國、柏國等諸侯呢?


    他們遠遠看著,誰也不敢出來為弦國說句公道話。


    這也難怪,實力不濟,那年頭,就是靠實力說話的。


    齊桓公呢,看來看去,最後看出弦國根本不是中原諸侯同盟圈的,那就算了吧。


    楚成王強力滅弦,一方麵是對江、黃兩國投靠齊國的報複,另一方麵,也是試探一下齊桓公的態度。


    結果,那位貌似很強悍的中原諸侯聯盟盟主齊侯沒什麽態度,那不穀就要得寸進尺了。


    楚成王的得寸進尺,就是抓住這一次聯軍討伐鄭國的機會,北上救鄭!


    咦,你楚國不是答應不再侵犯中原的嗎?怎麽又要北上中原,而且是帶著楚國大兵?


    不穀告訴你們,鄭國是咱大楚在召陵會盟中的盟約國。聽說鄭國有難,不穀當然要發揮國際主義精神了。


    戰略上,是救援鄭國。


    在戰術上,楚軍卻向許國發起了猛攻!


    楚成王早就為討伐許國找足了理由:許國居然占領了楚國的土地!


    這種理由,用現在的話來講,叫強盜邏輯。


    你楚國是什麽樣的國家,許國又是什麽樣的國家,許國敢占領你楚國土地?


    誰也不會相信,但楚成王不需要誰相信,他隻需要擺出一張地圖即可:許國與楚國相鄰。


    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哪裏有明確的分界線?


    為討伐一個諸侯,這樣的理由,完全足夠了。


    許國哭著就向齊桓公求援去了。


    齊桓公一看,你楚國佬怎麽回事?怎麽又北上中原了?還攻打召陵會盟盟約國?


    啊?領土糾紛?


    齊桓公頭也大了,什麽也不要說了,先救許國再說。


    於是,討伐鄭國的聯軍就全部從鄭國撤出,急行軍開進許國。


    楚成王笑了,行了,不穀的勇士們,你們玩夠了吧,快回來。


    楚軍撤了,齊桓公的伐鄭行動也告吹了。


    別以為這些諸侯國組織起軍隊,一會兒打這個一會兒打那個,我們講起來那麽輕鬆,其實軍事行動那是相當複雜的。


    就說魯僖公吧,夏天的時候他率魯軍參加諸侯聯軍討伐鄭國,再跟著齊桓公去救援許國。完事了,那就回家吧。


    等魯僖公回到都城曲阜時,已經是冬季了。


    而且,魯僖公回到家剛坐下來,屁股還沒坐熱呢,重特大消息傳來:許國公開表示投靠楚國去了!


    原來,楚國入侵許國,而且出兵理由簡直是無厘頭的。


    齊桓公雖然立即指揮聯軍來救許國,但等到聯軍到指定地點,把許國救下來時,許國已經被楚國打得傷痕累累了。


    許國當然也很清楚,楚國來教訓自己,目的並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試探試探齊國為首的中原諸侯聯盟的態度。


    如果楚國就從此盯上了自己,那自己能經得起一次次的楚國大兵欺淩嗎?


    許國人很務實,反正許國離楚國近,離齊國遠。


    相比之下,投靠楚國能夠吃到的眼前虧會少一點。


    就這樣,剛剛齊桓公組織中原諸侯聯軍救援許國,轉過背,許國就背叛了中原諸侯聯盟。


    魯僖公搖著頭對執政上卿公子友道:“聽說許子這次對楚子是真心歸降。唉,不知齊侯怎麽回事,為何要去幹涉王室事務呢?”


    公子友道:“是啊,許國是通過蔡侯投靠的楚國。


    據說,許子的投降儀式是當年微子式投降,真是出乎人意料。


    估計齊侯又要討伐諸侯了,我們還是作好準備吧。”


    什麽是微子式投降?


    我們先看看這次許國國君許僖公是怎樣的投降法。


    許僖公雙手反綁,口含璧玉,許國公卿大夫們身著喪服緊隨其後,中間還有人抬著棺材,這樣一路走著去見楚成王。


    這就叫微子式投降?


    嘿嘿,這個是筆者杜撰的。


    微子是商王朝末代帝王商紂王帝辛的庶兄,不滿商紂王的暴虐統治,就離開了殷商都城朝歌。


    後來,周武王伐滅殷商,微子就以這樣的方式,向周武王表示臣服。


    這可能是當時最高形式的投降儀式了,這一套下來的意義就是真心投降,哪怕是你殺了我也投降了。


    雙手反綁,代表自己不可能抗,任你處置,因為自己罪責深重,就等著你殺了自己。


    嘴裏含玉,代表自己已經把自己當成死人了,因為古人殮葬時,往往是口含珠玉的。


    公卿大夫們身著喪服,那是意味著為自己的國君服喪。棺材,更是表示已經為國君作好入殮準備了。


    在春秋時期,投降的方式還有一種,叫肉袒牽羊。


    大致是袒露上身,表示不著甲衣,沒有武器。


    口含玉,表示權當自己是要被砍頭的。


    手牽羊,表示溫順等等。


    反正都差不多同一個意思,我們以後會碰到。


    公子友說齊侯又要討伐諸侯了,魯國得作好準備,魯僖公想想也是。


    果然,齊桓公聽說連許國都投靠楚國了,氣不打一處來。


    一切都是你鄭國佬惹出來的事,齊桓公把火氣全部發向了鄭國。


    公元前653年春,齊國討伐鄭國。


    隻是,令魯僖公意外的是,這一次齊國沒叫幫手,直接由齊國一家討伐鄭國去了。


    令魯僖公更意外的是,這一次,鄭國不再反抗。


    鄭國直接向齊國表示認錯,向齊桓公表示,堅決擁護齊侯的領導,保證遵守首止會盟的精神。


    魯僖公將公子友叫來問怎麽回事,公子友道:


    “主公,鄭伯殺了大夫申侯,將申侯首級獻給了齊侯。


    向齊侯解釋了上次鄭伯之所以逃會的原因,說是聽信了申侯這個小人的饞言。


    鄭伯現在悔恨交加,痛定思痛後,嚴懲了申侯,並向齊侯認錯。”


    “齊侯就這樣原諒了鄭伯?”魯僖公問道。


    “是的,齊侯還很高興,準備再召開一次盟會,重申首止會盟精神。


    主公,看來今年您還得親自參加齊侯主持的盟會啊。”公子友道。


    弄出這麽一個理由,殺了自己的大臣,就可以解除危機,居然可以這樣做......


    魯僖公把鄭文公處死大夫申侯的事,在心中盤算了幾次,覺得這真的非常值得自己研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魯國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魯國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