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內部不夠安定團結麽?這些年不是挺太平的嗎?


    魯僖公即位以來,到目前為止,貌似魯國國內一直很太平,但那是一個表麵現象。


    慶父之亂,雖然已經過去整整八年了,魯僖公貌似也牢牢把控了局麵。


    但魯僖公很清楚,國內一直人心惶惶。


    盡管自己有意讓慶父之子公孫敖、叔牙之子公孫茲立功,以扶持孟氏家族和叔氏家族。但總體上講,這兩大家族仍舊小心謹慎。


    或者說,整個魯國公族大夫階層,因為慶父之亂一事,深恐牽連,都保持了一個總體上的低調。


    這種低調,使執政的公子友為宗主的季氏家族迅速強大起來。可以說,目前的魯國,除了國君以外,季氏家族的勢力強大到足以令人擔憂的地步了。


    魯僖公雖然不會再計較當年的慶父之亂一事,但公子友呢?他會不會為一己之私而不斷追究相關家族、大夫的責任?


    由於整個春秋江湖真的很亂,齊國霸業並非是穩固的。楚國正不斷在挑戰齊國的權威,魯國作為中原諸侯聯盟圈的一重要成員國,當然得頻繁參加各種國際會議和征伐戰事。


    也就是說,魯僖公為了履行聯盟的盟約精神,不得不經常離開魯國。


    魯國不能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更不應總是讓公族大夫們帶著壓力履行各自職責。


    作為國君,魯僖公必須消除魯國公族大夫們這種內心的惶恐不安,而且,他已經有了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哀薑。


    哀薑不是死了嗎?還關她什麽事?


    有時,死人要比活著的人更有用!


    在春秋時期,死者為大是一個普世觀念。哪怕是到現在,也仍舊在講究著死者為大吧。


    哀薑是一個悲劇,齊桓公嫁哀薑姐妹給魯莊公,本是齊桓公用於加強魯國關係的重要一環。齊桓公的霸業,需要魯國這個大周王朝宗邦諸侯的全力支持。


    魯國,也需要齊國這樣的霸主鄰國對自己的睦鄰友好。


    本來,哀薑姐妹嫁魯,是符合齊魯兩大諸侯國家利益的。


    但令齊桓公沒想到的是,哀薑居然直接參與了慶父之亂,最後身敗名裂。


    哀薑非常淒涼地自殺身亡。而且,她的自殺,完全是齊桓公的意思,絕對不是魯僖公的意圖。


    在魯僖公看來,這位前君夫人的罪責,完全可以由慶父一人來承擔。慶父自殺身亡,應該已經將魯國這段曆史翻篇了。


    魯僖公更不相信,齊桓公處死哀薑是真心的,畢竟哀薑是齊國先君齊襄公之女。


    魯僖公判斷,齊桓公這樣做是為了給魯國一個說法,帶有點示好魯國的意思。


    人家客氣,自己真能夠當福氣?


    所以,哀薑死後,魯僖公不但親自赴齊國,懇請將哀薑屍體迎回魯國安葬。還不惜因此怪罪邾國,出兵教訓了一把邾國。


    魯國出師是有名的:你邾國沒有及時將哀薑遣返給魯國,使魯國沒能善待這位先君夫人,最終被齊國處死。


    任何一個諸侯國所爆發的內亂,絕對不是我們這樣講講,內亂爆發了,然後結束了。


    這個過程,不知有多少士大夫家族參與其中,也不知有多少士大夫因此而受牽連。


    甚至,別有用心者還會為謀取自己的利益搞擴大化,借機壓製一些士大夫家族,培植自己的勢力。


    現在我們得看看魯國的幾大勢力了。


    首先是魯國公室勢力。魯僖公為首,兄弟公子遂,卿大夫。應該說還是很強勢的,尤其這位公子遂,是我們開始隆重推出的一位大人物。


    然後是三桓勢力。以季氏家族為首,宗主公子友,執政上卿。孟氏家族,宗主公孫敖,卿大夫。叔氏家族,宗主公孫茲,卿大夫。


    但是,此時的三桓勢力並不團結,季氏一家獨大,還有意無意地打壓著孟氏和叔氏。


    孟氏家族宗主公孫敖和叔氏家族宗主公孫茲,因為父親分別為慶父和公子牙曾是真正的鐵杆兄弟,故兩家此時是團結一致的,但總體勢力相比季氏家族要弱很多。


    再是臧氏家族勢力。


    臧氏家族宗主為卿大夫臧孫辰,魯國大司寇,負責拘捕盜賊和刑獄司法。這是魯國曆史上一位大賢臣,他在魯國的春秋舞台上亮相的機會很多。


    其他的還有郈氏、施氏等家族,此時基本默默無聞。


    公子友是魯僖公的老師,更是魯僖公得以繼承君位的最大功臣,魯僖公當然很器重他。


    但公子友在魯國的勢力實在過大,此時更是魯國執政上卿。


    當年,正是公子友毒死了公子牙,然後又是慶父繼位的最大反對派。此時公子友雖然掌權,但他必須考慮叔氏和孟氏對自己可能的報複。


    正因為有個隱憂在,所以公子友必然要打壓那些曾經支持過慶父的士大夫,從而打壓了孟氏和叔氏。


    魯僖公必須改變這個態勢,不能讓季氏一家獨大下去。


    那就需要一個突破口,這個突破口,正是哀薑。


    哀薑死後,屍體迎回魯國下葬,但她的牌位應該放在哪裏?


    就這事,魯僖公與公子友的意見是不一致的。


    魯僖公希望哀薑作為先君夫人,其牌位應該入太廟接受魯國公室的祭祀,即享受國家祭祀。


    但公子友反對。


    公子友搬出的是堂而皇之的禮儀規定:


    先君夫人牌位入太廟,依禮必須滿足三大條件:


    一是壽終正寢;


    二是停靈祖廟,並以君夫人規格下葬;


    三是去世時向盟國發出訃告。


    隻有這樣,才可以將牌位放入太廟,置於先君莊公之母文薑牌位旁邊。


    但是,哀薑並非是壽終正寢,她是在魯宮以外的地方被處死的。


    所以,哀薑的牌位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太廟。


    一開始,魯僖公對公子友的反對沒有任何辦法。


    但現在,魯僖公的君位已經很穩固了,而且參與了大量的國際事務。


    更重要的,是此時的齊桓公對魯僖公非常信任。


    魯僖公更是通過有意無意讓叔氏家族宗主公孫茲、孟氏家族宗主公孫敖帶兵打仗立功,慢慢培植這兩大家族勢力,已經不需要過分征求公子友的意見了。


    有了外部強有力的支持,以及內部一定的擁護力量,魯僖公決定把這事解決了。


    公元前652年秋,魯僖公下詔,舉行隆重的褅祀活動,迎哀薑牌位入魯國太廟。


    要知道,這是魯僖公寧可明顯違反禮儀而堅持著的一件事,可以說是冒禮儀之大不韙之舉。


    但這一舉動,魯僖公向全魯國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


    從今以後,不要再計較慶父之亂這檔子事了,魯國上下必須團結一致一切向前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魯國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魯國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