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中軍元帥先軫,已經作出了決定,他隻需要將這個決定影響到晉文公的決策上即可。


    先軫對晉文公道:“主公,形勢對晉國越來越有利。很顯然,現在不是我軍不想與楚軍交戰,而是楚軍不敢與我軍交戰。


    按楚軍主帥成得臣的脾氣,他那麽好戰的一個主,此時一直忍著,估計是內部思想不統一。


    主公,這是一個機會!如果我們能夠想辦法讓秦、齊兩國直接出兵相助我軍,那立威成霸一戰,就在此時!”


    晉文公還是有些猶豫,畢竟,雖然秦國和齊國都是晉國盟國,要讓秦、齊兩國直接出兵幫助晉國沒問題,但要讓他們直接與楚國開戰,則需要幫他們找到足夠的理由。


    先軫道:“臣已有對策。一切的根源在於宋國,我們伐曹伐衛,目的也是為了救宋,但現在看來,並沒有成功。


    既然咱晉國的方法不靈,那就讓宋國去向秦國和齊國求援。


    如果宋國能夠給出大筆賄賂給兩國,相信兩國一定會去楚國替宋國說話。


    但可以肯定的是,楚國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甚至連曹國、衛國都不管了,也要打下宋國,說明楚國人肯定不同意放過宋國。


    得到了賄賂的秦、齊兩國便會因此而遷怒於楚國,到時便一定會站在我們一邊。”


    但宋國拿什麽去賄賂秦、齊兩國呢?


    先軫繼續道:“我們不是滅了曹國占了衛國嗎?很簡單,我們將兩國的土地分割一部分給宋國。


    宋國得到了土地也就不吃虧了,他們便會拿出大筆賄賂給秦、齊兩國了。”


    但如果楚國直接與晉國和談,提出相關從宋國撤軍的和解條件呢?


    先軫壞笑一聲道:“隻要楚國得罪了秦、齊兩大國,那我們就無論如何也要抓住機會,與楚軍一戰!


    大丈夫揚名立萬,晉國稱霸中原,就在此一戰!”


    一切按先軫計策在行事,一切都很順利。


    應該說,一切正按先軫所設想的有序推進:


    首先是割讓曹國、衛國部分土地給宋國。宋國很高興,爽快地拿出一大筆錢賄賂秦、齊兩國。


    然後是秦、齊兩國得到一大筆賄賂都很高興,爽快地答應願作中間調停人,赴楚軍軍營作說客,希望楚軍統帥成得臣從宋國撤軍。


    接下來皮球便到了楚軍統帥成得臣身上。


    成得臣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現在是晉、秦、齊等國都在幫助宋國,而自己又遲遲未攻下宋國都城。


    如果不答應的話,那極有可能與晉軍直接交戰,而與晉軍交戰則是違反了楚王的命令。


    成得臣終於下定決心從宋國撤軍,他對晉國提出了撤軍的條件:晉國必須從衛國撤軍,並讓曹國複國!


    先軫很爽快地答應了,但他從中做了手腳。


    先軫讓晉文公把曹共公、衛國暫行國君職務的公子叔武分別叫來,對他們道:


    “看在大家都是姬姓諸侯的份上,寡人不想把事做絕,就讓曹國複國吧,晉軍馬上從曹、衛兩國撤軍。


    但有一個前提條件,你們兩國都要發出聲明,與楚國斷絕關係,宣誓今後與晉國交好。”


    兩國此時在晉國大兵的威脅下,哪敢不同意?


    再說,楚國也確實太不是東西了,眼睜睜看著自己被晉國人暴揍,居然不發一兵前來救援。


    於是,令楚軍統帥成得臣火冒三丈的一份國際聲明來了:曹、衛兩國與晉國結盟,與楚國終止盟約關係。


    這樣一來,成得臣提出的要求就完成毫無意義了:


    為了你曹衛兩國,咱楚軍這才極不甘心地從宋國撤退。現在倒好,你們倒向了晉國,這純粹就是在開國際玩笑!


    成得臣火大了,晉國人太欺負人了!


    於是,成得臣請示了楚成王,要求楚成王允許楚軍與晉軍交戰。


    楚成王也很火大,他的火大既有成得臣把事情搞成這樣的因素,說過不要與晉軍交戰,結果還是不得不戰。


    又有對晉國的憤怒因素,你晉國人也著實可恨,怎麽可以這樣做?


    他知道,此時如果強令成得臣率楚軍撤退,那等於是楚國辛勞一場,結果宋國沒打下來,反而是丟掉了曹國、衛國兩個盟國。


    這兩個盟國一丟,那楚國好不容易在中原收服的其他列國諸侯豈不是對楚國深深失望?


    那以後楚國還想要在江湖上混麽?


    最終,楚成王在成得臣的再三請求下,派出部分援軍供成得臣調遣。


    這個時候的楚成王,雖然極不情願與晉國一戰,但他相信成得臣,相信他一定會戰勝晉國!


    成得臣率軍撤離了宋國,朝著衛國進發。那裏,正是晉軍駐紮的地方。


    魯僖公膽戰心驚地看著這一切,他知道,一場更大的戰役馬上就要打響。


    他很慶幸,正是因為自己殺了公子買這一英明之舉,使魯國既不得罪楚國,也不得罪晉國。


    那你們就打吧,反正寡人就一個態度,到時誰勝利了,第一時間向誰表達魯國的忠心!


    晉國統帥先軫則冷冷看著這個國際局勢,他知道,一場決定晉國命運、決定自己是否成就真正的名將、決定晉國是否從此崛起稱霸中原的大戰,即將打響!


    這是兩個大國之間第一次真正的正麵交鋒,是兩員名將的角逐,該把戰場選擇在哪裏呢?


    最佳的決戰地點已經在先軫心中,那便是城濮。


    本來,他完全可以直接在那裏將軍隊部署好,但他認為這太浪費了,所有有利於晉軍勝利的資源,必須用足。


    先軫已經用了一個重要資源,那便是外交資源,他成功地調動了秦國、齊國兩大國。


    因為這兩大國聽說晉國已經答應了楚國的條件,但楚國卻出而反爾,居然還要攻打晉軍。


    這說明自己拿了人家宋國的好處費卻沒辦好事,而事情就壞在楚軍統帥成得臣身上。


    既然那麽不給麵子,那就幫晉國人與楚國幹一架吧。


    城濮大戰之外交戰,晉國取得了絕對的勝利!


    而在此之前,先軫已經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另一個勝利,那便是心理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魯國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魯國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