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後車隊成功脫困,再熬過了十個小時的山路折磨終於抵達了拍攝地。
一個劇組七十多號人,駐村書記接待了劇組團隊。
這是二十七年來林芯到過的最偏遠的地方,有一種遠離繁華的淒寒感。
林芯在拿到劇本的時候查過資料,大涼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貧困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和曆史原因,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較為落後。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入,大涼山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林芯曾聽林坤說過,大涼山是中國最著名的貧困攻堅地之一。
到的時候是中午,駐村書記招待劇組到招待所隨便吃個午飯。
沿著小路一直往村招待所走,一路上駐村書記的電話響個不行。
飯桌上,駐村書記笑著告訴林導,“沒辦法,村民了吵架找我,醫療報銷找我,找不到工作了也找我。”
林導以茶代酒敬駐村書記,“我最佩服的就屬你們這些默默無聞,深入一線的扶貧幹部。這些年國家推行的農村醫保政策,減輕農民醫療負擔,緩解農村因病致貧和看病難問題,老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駐村書記說:“國家還給貧困戶一年兩百五十元的醫保也免了,平時看病吃藥能報銷95%。”
林導聽了有點吃驚,“95%那是很高的了。海市七十周歲以上的居民,住院醫保支付也才70%,門診
急診支付則是50%。”
駐村書記點頭,“是啊。”
林導若有所思,“扶貧這個題材雖然已經拍了不少,但今天聽你這麽一說,我又有點心動了。”
林芯頭微微歪著,嘴角向上翹起,“林導未必不可!”
林導轉過頭望著她問:“那你還演嗎?”
一個多月的拍攝工作下來,林導對林芯的表演還是很滿意的,她既有流量,又有演技,要是她能拍,那收視肯定就有保障了。
“行,沒問題!”林芯一項幹脆。
吃完午飯,林芯讓艾依陪著她到村裏走走,她想實地了解這個民族的生活文化。
今天是個豔陽天,太陽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兩人走了不到五分鍾的路程,便看到了一個彝族婦女坐在她家的院子裏。
林芯拉著艾依的手走進,和她聊起了生活。
彝族婦女名叫阿妮,和林芯同齡,但她滿麵塵霜,她已經是三女一男,四個孩子的媽媽了。
她手裏抱著個幾個月大的女寶,旁邊還站著個穿著一身破舊不堪衣服的男孩子,個子比元寶小了點。
林芯聽到‘四’這個數字的時候,忍不住還是瞪大了雙眼。
阿妮笑著告訴林芯,她丈夫在外麵工地做小工,一天能掙250元,是家裏主要的生活來源。她和公公婆婆則在家裏帶孩子,養牛、豬、雞、鴨和種農作物。
阿妮的普通話說得不是很好,但她刻意說得慢,林芯和艾依基本也都能聽得懂。
林芯問:
“你們一大家子一個月生活費大概需要多少?”
“一千五左右。”
她笑著說:“我家老三讀幼兒園,老大老二讀小學,讀書全部都是免費不用一分錢,國家政策好,很好。”
林芯沒想到這麽偏僻的地方竟然有幼兒園,不得不感歎國家的扶貧政策真的都落實到了方方麵麵。
林芯站起身子,彎著腰,伸手摸了下站在阿妮身旁的那個男孩子的臉,又紅又幹的,還有點脫皮。
她想,孩子的臉一定會生疼。
再走回招待所的路上,林芯對艾依說:“等下你就聯係國產的一款三個字的兒童麵霜廠家,訂一百箱麵霜寄到這裏。”
林芯笑,“別看是國貨,他家產品絕對信得過的,我小時候就用他家的,我兒子現在還是用他家的,便宜又好用。”
艾依抬頭看他,笑靨如花,“芯姐,我以為你,你全家吃的,用的,穿的,全部都是國際名牌了。”
“哪有,之前那款奶糖,不也一樣是國貨。”
接著,林芯又拿起電話給薛梅撥了過去,讓她幫忙找元寶以前那些因為太小不能穿的衣服。
“薛姨,你再去商場挑幾套大一點尺碼的女孩子衣服,幫忙寄過來,地址我晚點會發給你。”
薛梅:“好。”
艾依一臉崇拜的看著林芯,“芯姐,我終於知道你和慕慕姐為什麽能成為好閨蜜了,因為你們都是一樣善良的人。”
進涼山實地拍攝的是女主角涼山姑娘曲比阿
若的少女時期。
這是林芯自認為整部戲最有挑戰的部分,第一她怕網友說她一把年紀了還裝嫩演少女,第二她怕自己在觀眾眼中的時尚感會讓大家無法代入到這個淳樸的少女中。
所以,再正式確認出演這部劇時,她給導演建議,減掉一頭的大長發,讓大家忘記以往的林芯是長什麽樣的。
第二天開拍的第一個場景,女主角曲比阿若一早就背著籮筐去山上割豬草,當她背著滿滿一籮筐的豬草,氣喘籲籲地走在家門口時,卻別一個陌生人叫住了。
陌生人對著她問:“你是曲比阿若同學嗎?”
“是的。”
快遞員滿臉笑容地對她說:“恭喜你,曲比阿若同學,你被某某高等院校錄取了。”
快遞員滿是皺紋的雙手遞上一本紅通通的錄取通知書,“我等了你半個小時,終於把這本錄取通知書送到你手中了。”
送到你手中,而不是讓你的家人代為轉交。
是因為在這個地方,女孩子一生下來就被指定了娃娃親,隻要一成年就立馬可以結婚了,他們不需要有太多的文化,隻需要有勞動力。
曲比阿若眼含淚光,先把因為幹農活而滿是泥漬的手放在身後的衣服上擦了擦,接著伸出雙手從快遞員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
她深深地鞠躬道謝,身子微微發抖,“謝謝您,真的謝謝您。”
但是一轉身,她卻看到了母親那雙淩厲的眼睛,她慌慌張張的就把錄
取通知書藏在了身後。
明日雙更。
一個劇組七十多號人,駐村書記接待了劇組團隊。
這是二十七年來林芯到過的最偏遠的地方,有一種遠離繁華的淒寒感。
林芯在拿到劇本的時候查過資料,大涼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貧困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和曆史原因,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較為落後。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入,大涼山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林芯曾聽林坤說過,大涼山是中國最著名的貧困攻堅地之一。
到的時候是中午,駐村書記招待劇組到招待所隨便吃個午飯。
沿著小路一直往村招待所走,一路上駐村書記的電話響個不行。
飯桌上,駐村書記笑著告訴林導,“沒辦法,村民了吵架找我,醫療報銷找我,找不到工作了也找我。”
林導以茶代酒敬駐村書記,“我最佩服的就屬你們這些默默無聞,深入一線的扶貧幹部。這些年國家推行的農村醫保政策,減輕農民醫療負擔,緩解農村因病致貧和看病難問題,老百姓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駐村書記說:“國家還給貧困戶一年兩百五十元的醫保也免了,平時看病吃藥能報銷95%。”
林導聽了有點吃驚,“95%那是很高的了。海市七十周歲以上的居民,住院醫保支付也才70%,門診
急診支付則是50%。”
駐村書記點頭,“是啊。”
林導若有所思,“扶貧這個題材雖然已經拍了不少,但今天聽你這麽一說,我又有點心動了。”
林芯頭微微歪著,嘴角向上翹起,“林導未必不可!”
林導轉過頭望著她問:“那你還演嗎?”
一個多月的拍攝工作下來,林導對林芯的表演還是很滿意的,她既有流量,又有演技,要是她能拍,那收視肯定就有保障了。
“行,沒問題!”林芯一項幹脆。
吃完午飯,林芯讓艾依陪著她到村裏走走,她想實地了解這個民族的生活文化。
今天是個豔陽天,太陽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兩人走了不到五分鍾的路程,便看到了一個彝族婦女坐在她家的院子裏。
林芯拉著艾依的手走進,和她聊起了生活。
彝族婦女名叫阿妮,和林芯同齡,但她滿麵塵霜,她已經是三女一男,四個孩子的媽媽了。
她手裏抱著個幾個月大的女寶,旁邊還站著個穿著一身破舊不堪衣服的男孩子,個子比元寶小了點。
林芯聽到‘四’這個數字的時候,忍不住還是瞪大了雙眼。
阿妮笑著告訴林芯,她丈夫在外麵工地做小工,一天能掙250元,是家裏主要的生活來源。她和公公婆婆則在家裏帶孩子,養牛、豬、雞、鴨和種農作物。
阿妮的普通話說得不是很好,但她刻意說得慢,林芯和艾依基本也都能聽得懂。
林芯問:
“你們一大家子一個月生活費大概需要多少?”
“一千五左右。”
她笑著說:“我家老三讀幼兒園,老大老二讀小學,讀書全部都是免費不用一分錢,國家政策好,很好。”
林芯沒想到這麽偏僻的地方竟然有幼兒園,不得不感歎國家的扶貧政策真的都落實到了方方麵麵。
林芯站起身子,彎著腰,伸手摸了下站在阿妮身旁的那個男孩子的臉,又紅又幹的,還有點脫皮。
她想,孩子的臉一定會生疼。
再走回招待所的路上,林芯對艾依說:“等下你就聯係國產的一款三個字的兒童麵霜廠家,訂一百箱麵霜寄到這裏。”
林芯笑,“別看是國貨,他家產品絕對信得過的,我小時候就用他家的,我兒子現在還是用他家的,便宜又好用。”
艾依抬頭看他,笑靨如花,“芯姐,我以為你,你全家吃的,用的,穿的,全部都是國際名牌了。”
“哪有,之前那款奶糖,不也一樣是國貨。”
接著,林芯又拿起電話給薛梅撥了過去,讓她幫忙找元寶以前那些因為太小不能穿的衣服。
“薛姨,你再去商場挑幾套大一點尺碼的女孩子衣服,幫忙寄過來,地址我晚點會發給你。”
薛梅:“好。”
艾依一臉崇拜的看著林芯,“芯姐,我終於知道你和慕慕姐為什麽能成為好閨蜜了,因為你們都是一樣善良的人。”
進涼山實地拍攝的是女主角涼山姑娘曲比阿
若的少女時期。
這是林芯自認為整部戲最有挑戰的部分,第一她怕網友說她一把年紀了還裝嫩演少女,第二她怕自己在觀眾眼中的時尚感會讓大家無法代入到這個淳樸的少女中。
所以,再正式確認出演這部劇時,她給導演建議,減掉一頭的大長發,讓大家忘記以往的林芯是長什麽樣的。
第二天開拍的第一個場景,女主角曲比阿若一早就背著籮筐去山上割豬草,當她背著滿滿一籮筐的豬草,氣喘籲籲地走在家門口時,卻別一個陌生人叫住了。
陌生人對著她問:“你是曲比阿若同學嗎?”
“是的。”
快遞員滿臉笑容地對她說:“恭喜你,曲比阿若同學,你被某某高等院校錄取了。”
快遞員滿是皺紋的雙手遞上一本紅通通的錄取通知書,“我等了你半個小時,終於把這本錄取通知書送到你手中了。”
送到你手中,而不是讓你的家人代為轉交。
是因為在這個地方,女孩子一生下來就被指定了娃娃親,隻要一成年就立馬可以結婚了,他們不需要有太多的文化,隻需要有勞動力。
曲比阿若眼含淚光,先把因為幹農活而滿是泥漬的手放在身後的衣服上擦了擦,接著伸出雙手從快遞員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
她深深地鞠躬道謝,身子微微發抖,“謝謝您,真的謝謝您。”
但是一轉身,她卻看到了母親那雙淩厲的眼睛,她慌慌張張的就把錄
取通知書藏在了身後。
明日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