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老太君
重生後每天都在虐渣配 作者:一枝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皓月回山月居,沈老夫人身邊的陳嬤嬤正等著她,見她來笑容滿麵,像是有什麽喜事發生。
“三姑娘快隨老身去老夫人屋裏,先二夫人那邊來人了,帶了好些雲中郡珍奇來,還有一封信,說是一定要親手送到三姑娘手裏的。”
沈皓月心下計量一番日子,比她預計得早了些,“外祖母回京了?”
“這倒不是,老太君惦念姑娘,派了三個體己的婢女來看姑娘,”陳嬤嬤咋舌誇讚,“真真不愧是老太君身邊的人,就是婢女,也是男子裝扮,比比一般女子高大,瞧著就是練家子。”
老太君是對沈皓月的外祖母霍寧尊稱,當今聖上登基之初,外族來犯,駐守雲中郡的李大將軍領兵抵禦外族,戰事持續三年,李家成年男子皆戰死沙場,留下老太君與寡妻幼兒。
那時候外族雖已退避雲中關外,卻依舊虎視眈眈,老太君也是將門之後,她與兩位兒媳領著軍隊披麻上戰場,經三月苦戰,徹底收複雲中郡,外族再不敢來犯。
聖上感念李家護國有功,特改雲中郡軍隊為李家軍,封霍寧為大將軍,她的兩位兒媳也封為副將,從此後,李家軍一直駐守雲中郡,上至朝堂下至百姓皆稱霍寧大將軍一聲老太君。
外祖母常年在雲中郡駐守,沈皓月也隻在親娘葬禮上見過一次,常年征戰與雲中郡風沙,外祖母比尋常女子看著要剛毅許多,也康健許多,她瘦卻挺拔,半點沒有老者的佝僂,年過半百尚能舞刀弄劍。
在親娘的葬禮上,沈皓月親眼見到外祖母怒懟沈家眾人,有理有據,甚至祖父沈老爺也默然不敢爭辯一字。可在私下,外祖母對她卻很是溫和,奈何駐外將軍擅自回長安本就是違逆之罪,聖上念及外祖母白發人送黑發人,諒解她得過錯,但她在長安城不過三日就得返回雲中郡。
沈皓月仍記得離別時,外祖母含淚叮囑她日後挺直要脊背,守護自己,多讀書,不懼不媚。
這些年外祖母常有來信,沈皓月從近期信中猜到外祖母身子大不如從前,想來是將卸任歸家了,掐算著日子,應該在冬日雲中郡寒霜降臨之前。
“三姑娘莫不是高興壞了,怎的發愣了,快去換身衣裳,同老身去老夫人屋裏。”陳嬤嬤叫玉蟬挑一身好些的衣裳。
沈皓月隻得先去換衣。
沈家沒人敢得罪外祖母,每每外祖母派人來見沈皓月與沈季洲,沈老夫人都要他們換好些的衣裳來,話也挑好些的說,斷不能讓外祖母以為她的兩個外孫在沈家受苦。
沈皓月的親娘是老太君唯一的女兒,當珍珠一樣捧著養大,也是擔心雲中郡艱苦,才挑中沈家結親,沒成想李家將門,女兒卻是個什麽委屈都往肚子裏吞的性子,嫁入沈家後竟受盡委屈,病入膏肓才通知李家,老太君趕來長安城,卻隻趕上女兒葬禮。
愧對女兒,留下這樣的後悔,老太君當然不能再讓外孫女和外孫受委屈了,當年就要帶他們回雲中郡的,隻是沈老爺再三懇求,又以沈家聲譽作保,日後必定善待沈皓月與沈季洲,老太君才念及外孫從小長在長安,恐不服雲中郡水土,答應了沈老爺,留一雙外孫在長安。
沈皓月換好隨陳嬤嬤到了上清齋,她剛進屋裏,祖母就從坐塌上站起來,朝她迎麵走來,拉起她的手道:“怪祖母平日裏對你管教太鬆懈了,養成了你這懶怠的性子,貴客都等了許久,你才來。”
“皓月失禮了。”沈皓月向屋裏站的筆直的三位女子頷首,她也不好拆祖母的戲台子,還好沒帶沈季洲過來,不然他聽到祖母這滿口謊言,隻怕又要黑著一張臉了。
“三姑娘快隨老身去老夫人屋裏,先二夫人那邊來人了,帶了好些雲中郡珍奇來,還有一封信,說是一定要親手送到三姑娘手裏的。”
沈皓月心下計量一番日子,比她預計得早了些,“外祖母回京了?”
“這倒不是,老太君惦念姑娘,派了三個體己的婢女來看姑娘,”陳嬤嬤咋舌誇讚,“真真不愧是老太君身邊的人,就是婢女,也是男子裝扮,比比一般女子高大,瞧著就是練家子。”
老太君是對沈皓月的外祖母霍寧尊稱,當今聖上登基之初,外族來犯,駐守雲中郡的李大將軍領兵抵禦外族,戰事持續三年,李家成年男子皆戰死沙場,留下老太君與寡妻幼兒。
那時候外族雖已退避雲中關外,卻依舊虎視眈眈,老太君也是將門之後,她與兩位兒媳領著軍隊披麻上戰場,經三月苦戰,徹底收複雲中郡,外族再不敢來犯。
聖上感念李家護國有功,特改雲中郡軍隊為李家軍,封霍寧為大將軍,她的兩位兒媳也封為副將,從此後,李家軍一直駐守雲中郡,上至朝堂下至百姓皆稱霍寧大將軍一聲老太君。
外祖母常年在雲中郡駐守,沈皓月也隻在親娘葬禮上見過一次,常年征戰與雲中郡風沙,外祖母比尋常女子看著要剛毅許多,也康健許多,她瘦卻挺拔,半點沒有老者的佝僂,年過半百尚能舞刀弄劍。
在親娘的葬禮上,沈皓月親眼見到外祖母怒懟沈家眾人,有理有據,甚至祖父沈老爺也默然不敢爭辯一字。可在私下,外祖母對她卻很是溫和,奈何駐外將軍擅自回長安本就是違逆之罪,聖上念及外祖母白發人送黑發人,諒解她得過錯,但她在長安城不過三日就得返回雲中郡。
沈皓月仍記得離別時,外祖母含淚叮囑她日後挺直要脊背,守護自己,多讀書,不懼不媚。
這些年外祖母常有來信,沈皓月從近期信中猜到外祖母身子大不如從前,想來是將卸任歸家了,掐算著日子,應該在冬日雲中郡寒霜降臨之前。
“三姑娘莫不是高興壞了,怎的發愣了,快去換身衣裳,同老身去老夫人屋裏。”陳嬤嬤叫玉蟬挑一身好些的衣裳。
沈皓月隻得先去換衣。
沈家沒人敢得罪外祖母,每每外祖母派人來見沈皓月與沈季洲,沈老夫人都要他們換好些的衣裳來,話也挑好些的說,斷不能讓外祖母以為她的兩個外孫在沈家受苦。
沈皓月的親娘是老太君唯一的女兒,當珍珠一樣捧著養大,也是擔心雲中郡艱苦,才挑中沈家結親,沒成想李家將門,女兒卻是個什麽委屈都往肚子裏吞的性子,嫁入沈家後竟受盡委屈,病入膏肓才通知李家,老太君趕來長安城,卻隻趕上女兒葬禮。
愧對女兒,留下這樣的後悔,老太君當然不能再讓外孫女和外孫受委屈了,當年就要帶他們回雲中郡的,隻是沈老爺再三懇求,又以沈家聲譽作保,日後必定善待沈皓月與沈季洲,老太君才念及外孫從小長在長安,恐不服雲中郡水土,答應了沈老爺,留一雙外孫在長安。
沈皓月換好隨陳嬤嬤到了上清齋,她剛進屋裏,祖母就從坐塌上站起來,朝她迎麵走來,拉起她的手道:“怪祖母平日裏對你管教太鬆懈了,養成了你這懶怠的性子,貴客都等了許久,你才來。”
“皓月失禮了。”沈皓月向屋裏站的筆直的三位女子頷首,她也不好拆祖母的戲台子,還好沒帶沈季洲過來,不然他聽到祖母這滿口謊言,隻怕又要黑著一張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