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畫大餅哪有機會
1980我的導演生涯 作者:梁園築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囫圇吃完飯,韓平正準備去道具組上班,卻被人從身後拉住胳膊。
“韓平,你小子怎麽才來!”
韓平轉頭一看,卻見他的好朋友燕影廠演員劇團的演員李蓮生激動地拽著他的胳膊。
“蓮生哥,你這是?”
韓平有些懵,心裏其實有所猜測,可能和那個機會有關,但他卻不敢肯定。
“快,別愣神了,跟我走,有天大的好事找上門了!”
李蓮生不由分說,拽著他的胳膊埋頭往前走。
這一路,韓平大約從李蓮生嘴巴裏套出些話來,約莫是他機緣巧合下二創的劇本得到汪廠長的重視。
如今汪廠長一大早就在和劇本的原創張華勳導演說事情,還點名要見他這個兼職編劇。
韓平去的時候,正巧碰到燕影廠汪廠長在和張華勳導演說話。
兩人也差不多談完,順勢止住話頭。汪廠長拍著韓平的胳膊,看著眼前的帥小夥,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你就是韓平同誌吧,沒想到我們燕影廠臥虎藏龍,還有小韓同誌這麽個能人。唉,讓人才埋沒,也是我這個廠長的失職。”
“廠長言重了。”韓平連連搖頭,謙虛地說道:“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咱們廠如今一派欣欣向榮之勢,同時又有許多業內優秀的電影工作者,這些都離不開您的帶領。”
汪廠長在燕影廠擔任了幾十年的廠長,是燕影廠的“活招牌”。他培養了眾多電影人才,包括李秀明、劉小慶等著名演員。
汪廠長不僅重視人才培養,還親自參與電影創作,如《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等經典電影。可以說,就是在他的帶領下,才使得燕影廠走向輝煌。?
“哈哈。”聞言,汪廠長和張華勳對視一眼後,大笑兩聲。
旋即,他看著韓平麵容慈祥地問道:“小韓,我這麽叫你可以吧?”
“這麽叫我覺得更親切呢。”韓平聽出了話裏的親近之意,哪裏會拒絕。
汪廠長正色道:“小韓,《神秘的大佛》這個項目廠裏非常重視。”
這個劇本正是韓平看過張華勳的原稿後,進行的改編作品,可以說當時便征服了張導這個原創。
韓平麵容一肅,安靜地聽廠長繼續說下去。
汪廠長接著道:“小韓,你改的劇本挺好,廠裏也通過了。但最初的時候,爭議非常大,你可明白為什麽?”
韓平略作思考,回答道:“是因為武打戲份比原劇本多的緣故?”
在建國後,?武術片在內地銀幕上幾乎不見蹤影,?主要原因在於社會對武術片的認知存在偏差。
?當時,?武術被認為僅僅是打打鬧鬧的東西,?缺乏思想內涵,?難以登上大雅之堂。?
這種觀念反映了社會對武術片的一種偏見,?認為武術片缺乏深度和藝術價值。?此外,?這種偏見也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和管理者的心態有關,?管理者更傾向於接受其他類型的電影,?而認為武術片過於暴力,?不適合廣泛傳播。?
俠以武犯禁,這種觀念在國內可以說是深入人心的。
實際上,國內拍攝武術片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
1928年5月13日,《火燒紅蓮寺》在魔都中央大戲院首映,形成了“萬人空巷,爭先往觀,收入一豐”的火爆場麵,當時的影院每天連映4場,依然一票難求。
這部電影大火後,跟風的電影很多,但質量良莠不濟,加上當時的功夫武俠片包含著較多的神怪元素,對功夫本身的呈現比較有限,因此,1931年,民國政府頒布法令,禁止此類影片的拍攝。國內的功夫電影不得不將重心從魔都轉移到香江。
如今,國內對武術片的刻板印象也有一部分來自那個年代的影響。
汪廠長見他明白,有些好奇地問道:“小韓,你既然明白,為什麽還要設計如此多的武打戲份?”
韓平沒有貿然開口,他見張華勳笑盈盈地看著自己,在思考片刻後,方才開口解釋:“汪廠長,我覺得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具有極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在文化和藝術性方麵的價值不可估量,我們不應該棄之不用,相反,應該大力發揚才對。”
“這個說法並不新鮮,還有嗎?”汪廠長點點頭,又問道。
韓平不疾不徐地繼續道:“汪廠長,聽說最近體委牽頭,正在全國範圍內招募武術家。”
“咦,你從哪聽到的這個消息?”汪廠長有些吃驚。
韓平見狀,酌定道:“看來是為了拍攝《少林寺》沒錯了。”
汪廠長沉默不語,《少林寺》的選角並非麵向大眾的大範圍招募,有些東西知道可以,但不能放到明麵上。
韓平笑了笑,繼續道:“汪廠長,《少林寺》這部電影我大致打聽過,打戲可比咱們的《神秘的大佛》多,沒道理香江的導演能拍,咱們自己人不能拍吧?”
他雖然是反問,但實際上他自己知道,事情就是這樣。有些電影比如《末代皇帝》,老外能拍,還能借紫禁城拍戲,但本土導演想都別想。
汪廠長苦笑道:“小韓啊,有些問題不是那麽簡單的。”
韓平點頭道:“我知道,但我更知道,隨著改開,對我們電影人的束縛會越來越鬆的。”
汪廠長承認他所說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拍板,同意韓平對劇本的二次創作,早就打回來重寫了。
說到最後,韓平忍不住道:“汪廠長,張導,我覺得武俠片也好,功夫片也好,對咱們國家的電影人來說,是一張非常好的,可以打入歐美市場的名片。”
“為什麽這麽說?”
兩人愣了一下,看向韓平。
“您二位知道李小龍嗎?”
“《精武門》!”
“《唐山大兄》!”
兩人瞬間脫口而出,說出自己所看過的李小龍電影。
這兩部電影對國內觀眾來說屬於禁片,但兩人一個是電影廠廠長,一個是導演,通過廠裏的渠道,看這兩部電影倒也問題不大。
張華勳說完,看著韓平狐疑道:“小韓,你是怎麽知道李小龍的?”
按理來說,韓平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小老百姓,即使在電影廠工作,卻也接觸不到這種類型的電影。
韓平麵不改色地胡謅道:“我在劇組工作時,聽其他導演聊過。”
答案倒也合理,張華勳也沒有深究。
“我想說的是,因為李小龍,因為功夫電影中那些獨具特色的“視覺奇觀”激發了全球觀影者對我國武術的興趣。”
韓平說了一些自己前世了解到的,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在世界範圍內所創造的巨大轟動,引起了汪廠長和張華勳兩人的神往。
“如果燕影廠能拍攝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的電影……”
“如果我能拍一部走出國門的電影……”
汪廠長心裏激動,拍著桌子嚷嚷道:“這部電影咱們廠必須拍,還要往好了拍!”
“韓平,你小子怎麽才來!”
韓平轉頭一看,卻見他的好朋友燕影廠演員劇團的演員李蓮生激動地拽著他的胳膊。
“蓮生哥,你這是?”
韓平有些懵,心裏其實有所猜測,可能和那個機會有關,但他卻不敢肯定。
“快,別愣神了,跟我走,有天大的好事找上門了!”
李蓮生不由分說,拽著他的胳膊埋頭往前走。
這一路,韓平大約從李蓮生嘴巴裏套出些話來,約莫是他機緣巧合下二創的劇本得到汪廠長的重視。
如今汪廠長一大早就在和劇本的原創張華勳導演說事情,還點名要見他這個兼職編劇。
韓平去的時候,正巧碰到燕影廠汪廠長在和張華勳導演說話。
兩人也差不多談完,順勢止住話頭。汪廠長拍著韓平的胳膊,看著眼前的帥小夥,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你就是韓平同誌吧,沒想到我們燕影廠臥虎藏龍,還有小韓同誌這麽個能人。唉,讓人才埋沒,也是我這個廠長的失職。”
“廠長言重了。”韓平連連搖頭,謙虛地說道:“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咱們廠如今一派欣欣向榮之勢,同時又有許多業內優秀的電影工作者,這些都離不開您的帶領。”
汪廠長在燕影廠擔任了幾十年的廠長,是燕影廠的“活招牌”。他培養了眾多電影人才,包括李秀明、劉小慶等著名演員。
汪廠長不僅重視人才培養,還親自參與電影創作,如《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等經典電影。可以說,就是在他的帶領下,才使得燕影廠走向輝煌。?
“哈哈。”聞言,汪廠長和張華勳對視一眼後,大笑兩聲。
旋即,他看著韓平麵容慈祥地問道:“小韓,我這麽叫你可以吧?”
“這麽叫我覺得更親切呢。”韓平聽出了話裏的親近之意,哪裏會拒絕。
汪廠長正色道:“小韓,《神秘的大佛》這個項目廠裏非常重視。”
這個劇本正是韓平看過張華勳的原稿後,進行的改編作品,可以說當時便征服了張導這個原創。
韓平麵容一肅,安靜地聽廠長繼續說下去。
汪廠長接著道:“小韓,你改的劇本挺好,廠裏也通過了。但最初的時候,爭議非常大,你可明白為什麽?”
韓平略作思考,回答道:“是因為武打戲份比原劇本多的緣故?”
在建國後,?武術片在內地銀幕上幾乎不見蹤影,?主要原因在於社會對武術片的認知存在偏差。
?當時,?武術被認為僅僅是打打鬧鬧的東西,?缺乏思想內涵,?難以登上大雅之堂。?
這種觀念反映了社會對武術片的一種偏見,?認為武術片缺乏深度和藝術價值。?此外,?這種偏見也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和管理者的心態有關,?管理者更傾向於接受其他類型的電影,?而認為武術片過於暴力,?不適合廣泛傳播。?
俠以武犯禁,這種觀念在國內可以說是深入人心的。
實際上,國內拍攝武術片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
1928年5月13日,《火燒紅蓮寺》在魔都中央大戲院首映,形成了“萬人空巷,爭先往觀,收入一豐”的火爆場麵,當時的影院每天連映4場,依然一票難求。
這部電影大火後,跟風的電影很多,但質量良莠不濟,加上當時的功夫武俠片包含著較多的神怪元素,對功夫本身的呈現比較有限,因此,1931年,民國政府頒布法令,禁止此類影片的拍攝。國內的功夫電影不得不將重心從魔都轉移到香江。
如今,國內對武術片的刻板印象也有一部分來自那個年代的影響。
汪廠長見他明白,有些好奇地問道:“小韓,你既然明白,為什麽還要設計如此多的武打戲份?”
韓平沒有貿然開口,他見張華勳笑盈盈地看著自己,在思考片刻後,方才開口解釋:“汪廠長,我覺得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具有極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在文化和藝術性方麵的價值不可估量,我們不應該棄之不用,相反,應該大力發揚才對。”
“這個說法並不新鮮,還有嗎?”汪廠長點點頭,又問道。
韓平不疾不徐地繼續道:“汪廠長,聽說最近體委牽頭,正在全國範圍內招募武術家。”
“咦,你從哪聽到的這個消息?”汪廠長有些吃驚。
韓平見狀,酌定道:“看來是為了拍攝《少林寺》沒錯了。”
汪廠長沉默不語,《少林寺》的選角並非麵向大眾的大範圍招募,有些東西知道可以,但不能放到明麵上。
韓平笑了笑,繼續道:“汪廠長,《少林寺》這部電影我大致打聽過,打戲可比咱們的《神秘的大佛》多,沒道理香江的導演能拍,咱們自己人不能拍吧?”
他雖然是反問,但實際上他自己知道,事情就是這樣。有些電影比如《末代皇帝》,老外能拍,還能借紫禁城拍戲,但本土導演想都別想。
汪廠長苦笑道:“小韓啊,有些問題不是那麽簡單的。”
韓平點頭道:“我知道,但我更知道,隨著改開,對我們電影人的束縛會越來越鬆的。”
汪廠長承認他所說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拍板,同意韓平對劇本的二次創作,早就打回來重寫了。
說到最後,韓平忍不住道:“汪廠長,張導,我覺得武俠片也好,功夫片也好,對咱們國家的電影人來說,是一張非常好的,可以打入歐美市場的名片。”
“為什麽這麽說?”
兩人愣了一下,看向韓平。
“您二位知道李小龍嗎?”
“《精武門》!”
“《唐山大兄》!”
兩人瞬間脫口而出,說出自己所看過的李小龍電影。
這兩部電影對國內觀眾來說屬於禁片,但兩人一個是電影廠廠長,一個是導演,通過廠裏的渠道,看這兩部電影倒也問題不大。
張華勳說完,看著韓平狐疑道:“小韓,你是怎麽知道李小龍的?”
按理來說,韓平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小老百姓,即使在電影廠工作,卻也接觸不到這種類型的電影。
韓平麵不改色地胡謅道:“我在劇組工作時,聽其他導演聊過。”
答案倒也合理,張華勳也沒有深究。
“我想說的是,因為李小龍,因為功夫電影中那些獨具特色的“視覺奇觀”激發了全球觀影者對我國武術的興趣。”
韓平說了一些自己前世了解到的,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在世界範圍內所創造的巨大轟動,引起了汪廠長和張華勳兩人的神往。
“如果燕影廠能拍攝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的電影……”
“如果我能拍一部走出國門的電影……”
汪廠長心裏激動,拍著桌子嚷嚷道:“這部電影咱們廠必須拍,還要往好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