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英站到了福壽齋門前。
這是一家一看就開了很多年的老店,客人進進出出,不說絡繹不絕,但也絕對沒有門庭冷落的時候。
店裏的小二人也很好,幫忙提著大紙包送了一個客人出門,大概是看張愛英在這兒站了一會兒了,並沒有因為她村婦穿著就趕客,反而熱情上來招待,問她是不是要買糕點,可以進去看看。
要說是多麽熱情的推銷倒也沒有,並不會給人那種“不買就好像對不起人”的壓迫感和負罪感。當然,張愛英也不是會產生這種想法的人,她去哪裏都是坦坦蕩蕩。就像此刻,她其實就是來看看,並沒有一定要買什麽的打算,但也不妨礙她大大方方進門就仔細打量。
和原主記憶中差不多,確實都是一些張愛英記憶中的傳統糕點老式點心,隻是聞到空氣中那股味兒都能知道都是高油高糖,嗯,在21世紀絕對算是不健康的,在這裏不說很有營養,但也絕對不能算垃圾食品。甚至正因為高油高糖才賣這麽貴呢!而且,就跟那位何少爺所挑剔的那樣,這些糕點都看起來看很好看,不是花的樣子就是吉祥福壽,光是要做成,那模具的雕刻都不是一件便宜的事。
也不知道他們能研究出蛋糕來嗎?或者換成他們又會把蛋糕弄成什麽樣子?
張愛英心裏閃過這個念頭,當然也就是一閃而過。此時此刻,也隻是因為自家蛋糕被福壽齋小少爺買了,聯想到後續可能產生的麻煩,她才過來看一眼,至於以後真的會怎麽發展,有沒有可能合作啥的,現在的張愛英還真沒想那麽多。
最後她還是買了幾塊糕點,打算帶回去給兩個小孩兒,讓他們知道自己確實賺錢了,而且,總吃蛋糕也會吃膩的,試試換換口味也能保持點新鮮感。
除此之外,這一趟還是有收獲的,至少在福壽齋的整個體驗很舒服,見微知著,能培養出這樣服務的東家,應該也不是什麽特別壞的人吧?就算是惡人,至少也是個會做麵子的人。
聯想到縣城裏何家的一些傳言,除了何家的四朵金花都很厲害,何家的名聲倒是都挺好,還參與了一些修橋鋪路的事,就算不是什麽大善人,這對外的形象也算挺好了。
張愛英心裏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判斷。
之後她又去糖鋪子裏看了看,想要買白砂糖,這實在是很重要的東西。哪裏知道找了幾個糖鋪子都沒找到,甚至有人在聽了她的描述之後直接嘲笑她的異想天開:“整個縣城最好的糖都在我們這兒了,你非要找什麽白色砂糖,你要刁難人也不是這樣!更何況,那樣潔白如雪的糖,就你這樣的,能買得起嗎?”
一圈下來,張愛英沒有收獲,還把自己都給整的快emo了。在她忍不住懷疑難道這個世界沒有白砂糖的時候,外人這些嘲諷又讓她擔憂,難道還是這個縣城太偏僻?所以根本沒有賣白糖的?
但不管是什麽個原因,結果就是現在的她根本買不到白糖。
張愛英有些煩惱,難道要自己提煉白糖嗎?她又不是沒文化的人,白糖說白了就是紅糖脫色過後的產物,要說有什麽多大的技術難度那也算不上。隻是要給自己增加這麽一道流程,也是很麻煩的好不好?
關鍵要怎麽避開那兩個小的?或者說,根本就避不開,那她又該怎麽跟他們解釋自己怎麽就會做這個了。
想想張愛英都覺得頭疼,但她還是買了很多紅糖回去。
她很快出城,先取出了係統空間裏的籮筐,到了和宋二牛說好的地方,驢車還沒來,她就稍微等了一下。結果等了好久,都過了飯點了,宋二牛才拖著滿車貨物姍姍來遲。
看著已經等在這裏的張愛英,宋二牛很是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喬二嫂,我這中途拖了點東西,就捱到這個點了。”
這年代普通人沒有鍾表什麽的,看不到具體時間,但大家都習慣了這種日子,對於大致的時間心裏還是有數的。
這個時候早都過了晌午吃飯的時候了,關鍵還是讓人等著,宋二牛感覺挺不好意思。
“來來來,我幫你把東西拿上來。”
他下車來幫張愛英提籮筐,一上手就發現輕了很多,他很驚訝,幾乎是脫口而出:“二嫂子你東西都賣完了?”
要說他怎麽來這麽晚,那不就是覺得張桂花賣東西又是頭一回,還是那種一看就貴的糕點,又不聽人勸非在城門外頭賣,他尋思肯定是不好賣的,不知道多久才能賣完,所以這才放心大膽去拖貨了。他甚至都懷疑二嫂子可能到最後都賣不完。
“嗯,運氣好,都賣完了。”張愛英沒有解釋太多。
宋二牛本來還有很多疑問,看她這樣淡然的神情,一時間都覺得什麽都問不出口了,把籮筐堆上去,又推了一下板車上的貨物——沒錯,這驢車可不是古裝劇裏那種馬車樣式,簡單直接就是個板車,要放城裏運送貨物都太簡陋,不過鄉下人家嘛,沒那麽多講究,有的車坐不用全靠腿力就算好的了。
張愛英本來都想說自己不搭車了,但看他這麽努力擠了位置出來,她還是上了板車,擠在角落裏。
“二嫂子你將就一下哈。”宋二牛也不好意思,心道下次可不能這麽做了。
驢車在烈日下滴滴答答走著,穿行山路,抵達板橋村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候了。
天氣熱,晝長夜短,現在也不過就是日頭沒那麽大了而已,實際上還是很熱,就連吹的風都還是熱的。
終於回到家,薑琬遞來的涼開水一下子祛除了暑氣。
張愛英給自己猛灌了兩碗涼水下去,才感覺好了很多,麵對兩個孩子期待又好奇的目光,連忙把東西賣完的事兒都說了,高興地告訴倆孩子自己掙到錢了。
“你們是不知道啊,那蛋糕,一個賣二十個錢,人家嚐了後,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說全要了,嘖嘖,我一下子就掙了快四百個錢啊!還有那奶羹,那些商隊管事,也是一碗接一碗,我本來就沒拿多少去,那是都沒到一柱香的功夫啊,就全都賣完了。”
張愛英全然沒提之前遇到的刁難,不想讓孩子們擔心想太多。
喬多祿和薑琬也確實是懸了一天的心,看張愛英這一到家就有涼開水奉上,就知道他們是一直掛心等著的。薑琬還反複在問張愛英吃了晌午沒有餓不餓,張愛英把她摁到板凳上坐穩了,她才沒有直接衝到灶房裏去做飯。
聽到張愛英這麽說,兩人心裏也是格外高興:“太好了,娘,我就知道肯定好賣的。”
“娘,你辛苦了。”
“沒事兒,賺錢哪有不辛苦的?再說還不是你們一起給我幫忙的?”張愛英擺擺手,想起正事兒,“對了,羊奶送來了沒有?”
這是一家一看就開了很多年的老店,客人進進出出,不說絡繹不絕,但也絕對沒有門庭冷落的時候。
店裏的小二人也很好,幫忙提著大紙包送了一個客人出門,大概是看張愛英在這兒站了一會兒了,並沒有因為她村婦穿著就趕客,反而熱情上來招待,問她是不是要買糕點,可以進去看看。
要說是多麽熱情的推銷倒也沒有,並不會給人那種“不買就好像對不起人”的壓迫感和負罪感。當然,張愛英也不是會產生這種想法的人,她去哪裏都是坦坦蕩蕩。就像此刻,她其實就是來看看,並沒有一定要買什麽的打算,但也不妨礙她大大方方進門就仔細打量。
和原主記憶中差不多,確實都是一些張愛英記憶中的傳統糕點老式點心,隻是聞到空氣中那股味兒都能知道都是高油高糖,嗯,在21世紀絕對算是不健康的,在這裏不說很有營養,但也絕對不能算垃圾食品。甚至正因為高油高糖才賣這麽貴呢!而且,就跟那位何少爺所挑剔的那樣,這些糕點都看起來看很好看,不是花的樣子就是吉祥福壽,光是要做成,那模具的雕刻都不是一件便宜的事。
也不知道他們能研究出蛋糕來嗎?或者換成他們又會把蛋糕弄成什麽樣子?
張愛英心裏閃過這個念頭,當然也就是一閃而過。此時此刻,也隻是因為自家蛋糕被福壽齋小少爺買了,聯想到後續可能產生的麻煩,她才過來看一眼,至於以後真的會怎麽發展,有沒有可能合作啥的,現在的張愛英還真沒想那麽多。
最後她還是買了幾塊糕點,打算帶回去給兩個小孩兒,讓他們知道自己確實賺錢了,而且,總吃蛋糕也會吃膩的,試試換換口味也能保持點新鮮感。
除此之外,這一趟還是有收獲的,至少在福壽齋的整個體驗很舒服,見微知著,能培養出這樣服務的東家,應該也不是什麽特別壞的人吧?就算是惡人,至少也是個會做麵子的人。
聯想到縣城裏何家的一些傳言,除了何家的四朵金花都很厲害,何家的名聲倒是都挺好,還參與了一些修橋鋪路的事,就算不是什麽大善人,這對外的形象也算挺好了。
張愛英心裏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判斷。
之後她又去糖鋪子裏看了看,想要買白砂糖,這實在是很重要的東西。哪裏知道找了幾個糖鋪子都沒找到,甚至有人在聽了她的描述之後直接嘲笑她的異想天開:“整個縣城最好的糖都在我們這兒了,你非要找什麽白色砂糖,你要刁難人也不是這樣!更何況,那樣潔白如雪的糖,就你這樣的,能買得起嗎?”
一圈下來,張愛英沒有收獲,還把自己都給整的快emo了。在她忍不住懷疑難道這個世界沒有白砂糖的時候,外人這些嘲諷又讓她擔憂,難道還是這個縣城太偏僻?所以根本沒有賣白糖的?
但不管是什麽個原因,結果就是現在的她根本買不到白糖。
張愛英有些煩惱,難道要自己提煉白糖嗎?她又不是沒文化的人,白糖說白了就是紅糖脫色過後的產物,要說有什麽多大的技術難度那也算不上。隻是要給自己增加這麽一道流程,也是很麻煩的好不好?
關鍵要怎麽避開那兩個小的?或者說,根本就避不開,那她又該怎麽跟他們解釋自己怎麽就會做這個了。
想想張愛英都覺得頭疼,但她還是買了很多紅糖回去。
她很快出城,先取出了係統空間裏的籮筐,到了和宋二牛說好的地方,驢車還沒來,她就稍微等了一下。結果等了好久,都過了飯點了,宋二牛才拖著滿車貨物姍姍來遲。
看著已經等在這裏的張愛英,宋二牛很是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喬二嫂,我這中途拖了點東西,就捱到這個點了。”
這年代普通人沒有鍾表什麽的,看不到具體時間,但大家都習慣了這種日子,對於大致的時間心裏還是有數的。
這個時候早都過了晌午吃飯的時候了,關鍵還是讓人等著,宋二牛感覺挺不好意思。
“來來來,我幫你把東西拿上來。”
他下車來幫張愛英提籮筐,一上手就發現輕了很多,他很驚訝,幾乎是脫口而出:“二嫂子你東西都賣完了?”
要說他怎麽來這麽晚,那不就是覺得張桂花賣東西又是頭一回,還是那種一看就貴的糕點,又不聽人勸非在城門外頭賣,他尋思肯定是不好賣的,不知道多久才能賣完,所以這才放心大膽去拖貨了。他甚至都懷疑二嫂子可能到最後都賣不完。
“嗯,運氣好,都賣完了。”張愛英沒有解釋太多。
宋二牛本來還有很多疑問,看她這樣淡然的神情,一時間都覺得什麽都問不出口了,把籮筐堆上去,又推了一下板車上的貨物——沒錯,這驢車可不是古裝劇裏那種馬車樣式,簡單直接就是個板車,要放城裏運送貨物都太簡陋,不過鄉下人家嘛,沒那麽多講究,有的車坐不用全靠腿力就算好的了。
張愛英本來都想說自己不搭車了,但看他這麽努力擠了位置出來,她還是上了板車,擠在角落裏。
“二嫂子你將就一下哈。”宋二牛也不好意思,心道下次可不能這麽做了。
驢車在烈日下滴滴答答走著,穿行山路,抵達板橋村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候了。
天氣熱,晝長夜短,現在也不過就是日頭沒那麽大了而已,實際上還是很熱,就連吹的風都還是熱的。
終於回到家,薑琬遞來的涼開水一下子祛除了暑氣。
張愛英給自己猛灌了兩碗涼水下去,才感覺好了很多,麵對兩個孩子期待又好奇的目光,連忙把東西賣完的事兒都說了,高興地告訴倆孩子自己掙到錢了。
“你們是不知道啊,那蛋糕,一個賣二十個錢,人家嚐了後,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說全要了,嘖嘖,我一下子就掙了快四百個錢啊!還有那奶羹,那些商隊管事,也是一碗接一碗,我本來就沒拿多少去,那是都沒到一柱香的功夫啊,就全都賣完了。”
張愛英全然沒提之前遇到的刁難,不想讓孩子們擔心想太多。
喬多祿和薑琬也確實是懸了一天的心,看張愛英這一到家就有涼開水奉上,就知道他們是一直掛心等著的。薑琬還反複在問張愛英吃了晌午沒有餓不餓,張愛英把她摁到板凳上坐穩了,她才沒有直接衝到灶房裏去做飯。
聽到張愛英這麽說,兩人心裏也是格外高興:“太好了,娘,我就知道肯定好賣的。”
“娘,你辛苦了。”
“沒事兒,賺錢哪有不辛苦的?再說還不是你們一起給我幫忙的?”張愛英擺擺手,想起正事兒,“對了,羊奶送來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