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家人的安置還是個問題。


    劉冬的說法他是準備回劉家灣去的:“已經托了大娘和小公子小娘子這多日的庇護,我們劉家上上下下都感激不盡。甚至招來那樣的禍事,差點連累了鄉親,仍舊是托福才有了這如今的安靜。馬上過年,再不能繼續打擾大娘。”


    “你可想好了?”張愛英不會替人做決定,但也要問清楚,“此番你們也見了,那馬大虎是個行事張揚的,你們避到此處,他尚且帶著一眾打手前來鬧事。若是你們回去劉家灣,形勢又該如何?你們確定自己應對得了嗎?”


    “是,我們考慮過了。也是因著這一回方捕頭等一眾差爺來了,我家的事也算是過了明路。想來那馬地主也該收斂一些,至少這段時日應該是安全的。”


    這話說的也有些道理,於是就此張愛英又想到一個問題:“說來,方捕頭都來過了,你們可有想過伸冤?這事如何評論都不能說是你家之過,隻有報了官,把事情說清楚,這才能算是真正過了明路。也隻有這般,才能叫馬家心中真正有所忌憚,不敢再動你家。否則甚至可以說,一旦你家有何不測,那都是馬地主馬大虎之過,這樣他們不僅不敢對你們動手,甚至還得保護你們。”


    這當然是理想狀態,但是就以聽來的那些個描述,馬大虎明顯是對縣衙蘇縣令行事很有些避諱的,對著方捕頭都直接認慫


    了,用這樣的法子激一下,說不定還真能起些作用,就如劉冬自己所說,至少短時間內,明麵上馬大虎是不敢再對他們家做什麽的了。


    不用劉冬,這回是劉春站了出來:“謝大娘如此關心我們,不瞞大娘,虧得陳嬸子為我們在差爺麵前辯說,已是給我們洗清了冤屈討回了公道。那馬大虎見了差爺都不敢再胡言亂語說什麽逃妾之類的謊言,也虧得方捕頭問案仔細,問他討要文書,他那滿口謊言遮都遮不住,不過畢竟沒上公堂,他自己又說願意賠錢,這件事也便了了。”


    說這話她臉上帶著喜氣,就連兩個小的都歡笑起來,那個小的還被摟在懷裏都咯咯作笑,聽的人也心情愉悅。


    “對了,你們不說我還忘了,這馬上就過年了,你們就是現在有馬家賠的錢,還趕得及置辦年貨嗎?更何況家裏被打砸,多日未曾歸家,這回去光是收拾也要不少時日,又如何趕得上過年?”張愛英的確不願給人拿主意,但想想既然前頭都已經做了,都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這種情況之下她也就幹脆多兩句嘴了,“既都已經在這裏住了這些時日了,想來也沒有什麽不習慣的。與其在這時候趕回去過個冷冷清清的年,不如就在這邊過年了。我看你們與老於頭相處也自在,他本也隻是一個孤老,一個人過年也冷清,你們合在一處過年,那不也是一件好


    事,你們不妨考慮考慮。”


    “真的嗎?我們可以留下來過年?”大丫先開口了。


    “大丫!”


    “別亂說話!”


    張愛英擺擺手:“你們還有什麽顧慮?之前村裏人都已經幫忙,想來之後也不會再說什麽——”


    “不是這個。他們已經幫助我們許多,我們承了這份恩情,又如何還會怕說什麽閑言碎語?”劉春嚴肅了神情。


    張愛英:“好,那這道理你們都知道,還是要回去嗎?”


    “娘~”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厚著臉皮繼續叨擾大娘了。”


    “說什麽叨擾,說來你們也是住在作坊那邊,我也得謝謝你們幫我看著作坊,算是提前暖暖場子了。”


    就這樣劉冬一家到底還是留了下來,繼續待在作坊那邊。


    眨眼就到了年節,這是張愛英在古代的第一個年,但也沒什麽特別的。


    三十這天是最忙的,一家三口一大早就爬起來做了一桌豐盛大餐,這便是團年飯。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砍了竹子點燃,劈裏啪啦好一陣熱鬧。


    這時代沒有春晚,大家也沒有守跨年的習慣,至少村子裏是沒有這種條件的。大家放了爆竹樂樂嗬嗬過後,早早就睡了,初一天可得早起。新年第一天可是必須得精神飽滿,這樣有大寓意,晚起或者賴床,那是要影響接下來一年的事業的。


    張愛英從上輩子的習慣,一大早就起床包了湯圓,糯米粉是早就準備好的,連帶肉餡兒也是昨


    晚就炒好的,不過黃糖芝麻餡兒得現捶現包的才好吃,她一大早起來主要就是捶黃糖,合著花生芝麻一起捶搗,直到混合均勻黏成一團香甜,包成湯圓。


    肉湯圓和糖湯圓一鍋煮,肉的大些,糖的小些,煮好了盛入一碗,愛吃糖的便可多些小的,愛吃肉的便可多些大的,但不管如何,如此甜鹹混合,吃到嘴裏便不會因為口味單一而感覺膩味——當然,這種話也就隻有他們這樣的人家,在這初一出。畢竟糯米這樣的好東西,是比精米白麵還要珍貴的,更何況裏麵的糖和肉,那都不是一般人家尋常時候吃得起的。過年時候還不能敞開了肚子吃呢。


    到了初一中午,便是吃青菜,去地裏現挖的,甚至還可以去別人家偷菜,謂之偷青,這是屬於初一這一天的獨特習俗,就是故意要激得主人家罵起來,罵的越厲害,偷了青菜的那人新的一年便會越紅火。聽起來有些離譜,但這還就是本地習俗。


    張愛英不會去偷別人家的青菜,她可不會圖這種兆頭。


    之後每天就是吃剩菜,團年飯太豐盛,一家三口人又太少,當然不可能一頓吃完,接下來幾天除了早飯煮些醪糟湯圓,晌午和晚飯都是用這些剩菜,剩的越多越好,謂之年年有餘。


    但這些都是張愛英一個人的,從初二開始,小兩口就開始了拜年,先是回娘家,之後就是去拜訪何家,甚


    至還跟著去了一趟蘇縣令家,然後又是張家又是宋裏正家……從遠到近,村子裏好些人家都去走了一通。


    熱熱鬧鬧人情往來,一直到了初十,喬家的熱鬧才算平息下來。


    然後又一種熱鬧開始了。


    張愛英的作坊招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婆婆是穿來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姝並收藏我婆婆是穿來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