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太在乎所謂神的存在。我們的生活始終還是靠我們自己創造的。對未知心存敬畏和感激就夠了,但更要記得感謝自己。更要為了美好的生活更加努力。”
所有的信仰其實都是雙向選擇,甚至張愛英有時候也會大逆不道的想,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神靈,那也是因為有了人才有了神的存在——是因為人的信仰才有了神,當人不再相信和信仰他們的時候,所謂的神也就根本不存在了。這種想法或許太過唯心主義,可世界上所有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就是因為人心因為精神和想象而存在的嗎?
“隻有你足夠努力足夠優秀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同理,當你付出了勤勞和汗水,那麽,這些也都是你該得的。”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這一句心靈雞湯其實揭示了赤果果的社會現實:我佛還不渡窮比呢。不付出實際努力不做出實際貢獻,哪裏會有什麽天降餡餅神靈眷顧?
薑琬有些沒聽懂,一開始還有些擔心,覺得婆婆這麽說話是不是褻瀆神靈。但是稍微沉思一會兒,也有所感悟:“娘,我好像懂了。您是在誇我嗎?”
她兩眼亮晶晶的,雖然語氣間有些不確定甚至還有些羞赧,但那眼神就像兩個小鉤子,撲棱撲棱著說快來誇我吧你就誇我吧!
張愛英剛剛還有些傷感的文藝神經瞬間被刺激縮回,果斷回應少女熱切的期盼:“對啊,
我就是誇你,我們琬姐兒真的太厲害了。要不是有琬姐兒幫忙,家裏哪有如今的好日子?我們琬姐兒,性子又好,從來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也不會生悶氣,有什麽就說什麽,坦率、真誠,對家人包容卻又有原則,對外人寬容卻也有自己的棱角與鋒芒。關鍵我們琬姐兒還很有積極向上的精神氣,無論什麽時候,無論在哪裏,總能保持熱情,總會讓身邊人都感覺舒服。性格好,有能力,小小年紀已經裏裏外外一把抓,是我們家不可或缺的頂梁柱……”
一開始還有點逗小孩子的意思,說著說著也認真起來。不是商業互吹也不是哄小孩子,而是發自內心的讚賞。
越說她自己都忍不住在心裏感慨,環境逼人成熟。
擱現代,別說是薑琬這年紀的中學生,就是很多二十出頭的大學生,仍舊保持著清澈的愚蠢,那都是因為在校園的象牙塔裏,在學習的那個單純環境中,根本沒有見識多少社會與人心的險惡。而薑琬已經確確實實成為了喬家裏裏外外一把抓的小管家婆,太過能幹甚至於讓張愛英撒手不管都完全忘了自己是在壓榨童工——好吧,這是個非常願意被她壓榨的小童工。
“娘~”看著婆婆臉上的讚賞仿佛要溢出來,那暖暖的笑容像是化成溫水包裹了她,薑琬終於忍不住又保住了她親愛的婆婆,像頭小獸一般將腦袋在張愛英懷裏拱
了又拱。
“噯噯,看我們琬姐兒這還不好意思了。我又不是亂說,我都是說的大實話,這誰都不能不認同的。”
張愛英也摟著小丫頭一頓揉搓。
婆媳倆膩歪了一會兒,又收拾好東西慢慢拿出來。
看到她們出了房門,胡平起身迎上來:“東家、小娘子,就是這些東西了嗎?我來搬吧。”
說話的同時手已經用力,開始搬起了地上的東西。
餘光瞥見那水靈靈的青菜、紅通通的果子、宰殺好的兔子……饒是已經見多識廣的胡平,還是忍不住心頭一跳。
他單知道東家有些特殊人脈,總能弄到一些尋常人弄不到的好東西,特別是山裏的好貨,更是從來不缺。有些甚至是他們根本就沒見過的。
可冷不丁看到這麽些新鮮好東西,哪怕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還是覺得有些吃驚。
不過能在之前的錢府後院沉靜的人,胡平還是很懂眼色的。哪怕驚訝,可也就是餘光瞥了一眼就收回了視線。
張愛英就在一旁暗暗瞧著,對胡平的表現很滿意。
不多看多問,嘴也嚴實。
很好,當初買下他們一家人花了不少錢,但現在看來都是值得的。
很快胡平就將東西都搬的差不多,張愛英又檢查了一遍,都準備落鎖了,遠遠的有人跑了過來。
張愛英視力極佳,在別人隻看到人影的時候,她已經看清了來人,並且在大家反應過來之前就迎了上去。
“慢點慢點!”張愛英
扶住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招娣,順手把她背在肩上的包袱也撈了過來,在她背上拍著,等她緩了一會兒的氣,往後也沒看到喬有金和汪順兩口子或者別的人,張愛英才問,“怎麽了?出什麽事了?你怎麽一個人來了?”
就是她上輩子那世界,招娣這麽小,還是未成年姑娘家,獨身出門都是危險的,更別說現在。這時候也就上午九點過,要從汪家坳過來,更得披星戴月,走夜路又走山路,想一想張愛英都覺得心驚膽戰的。
“二舅娘,我、我跑出來的,我能不能在這裏待兩天?”
招娣本來也想慢慢說的,畢竟這樣的要求總是有些難為情。但她跑過來的時候就看到了,二舅娘明顯是要乘馬車進城,她當然得趕緊把重要的事給說了。
張愛英眉頭皺的更緊:“可以,你來舅娘這裏當然可以。想住多久都沒問題。但是你得跟舅娘說,到底出什麽事兒了?你怎麽跑出來了?是不是你婆家欺負你了?”
雖然這麽一個小姑娘先是遭受錢長海那種賤人的無妄之災,現在又已經嫁人有了婆家聽起來令人震驚,但這確實是事實。
當初招娣被解救回來之後,張愛英本來想留她在這邊待一陣子,但因為喬老大一家作為不定時炸彈,也隻能讓招娣回汪家坳。這個決定也確實是正確的,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也沒有人知道她身上發生的事情,她也漸
漸從錢舉人的傷害中走出來。
後來張愛英開作坊的時候,還想過讓招娣和來娣姐妹過來,反正到哪兒都是當童工,過來在作坊說不得還可以認兩個字學點本事什麽的,再不濟也能給自己攢點私房錢。結果不知道是因為喬多福那前車之鑒讓汪順夫婦有了警惕之心還是真的因為他們已經跟春風樓搭上線替何家收山貨也算有了條掙錢路子不想太依賴張愛英或者二者兼有甚至有更多原因,總之結果就是這兩姐妹都沒來,再後來聽到招娣的消息就是她已經嫁人了。
所有的信仰其實都是雙向選擇,甚至張愛英有時候也會大逆不道的想,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神靈,那也是因為有了人才有了神的存在——是因為人的信仰才有了神,當人不再相信和信仰他們的時候,所謂的神也就根本不存在了。這種想法或許太過唯心主義,可世界上所有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就是因為人心因為精神和想象而存在的嗎?
“隻有你足夠努力足夠優秀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同理,當你付出了勤勞和汗水,那麽,這些也都是你該得的。”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這一句心靈雞湯其實揭示了赤果果的社會現實:我佛還不渡窮比呢。不付出實際努力不做出實際貢獻,哪裏會有什麽天降餡餅神靈眷顧?
薑琬有些沒聽懂,一開始還有些擔心,覺得婆婆這麽說話是不是褻瀆神靈。但是稍微沉思一會兒,也有所感悟:“娘,我好像懂了。您是在誇我嗎?”
她兩眼亮晶晶的,雖然語氣間有些不確定甚至還有些羞赧,但那眼神就像兩個小鉤子,撲棱撲棱著說快來誇我吧你就誇我吧!
張愛英剛剛還有些傷感的文藝神經瞬間被刺激縮回,果斷回應少女熱切的期盼:“對啊,
我就是誇你,我們琬姐兒真的太厲害了。要不是有琬姐兒幫忙,家裏哪有如今的好日子?我們琬姐兒,性子又好,從來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也不會生悶氣,有什麽就說什麽,坦率、真誠,對家人包容卻又有原則,對外人寬容卻也有自己的棱角與鋒芒。關鍵我們琬姐兒還很有積極向上的精神氣,無論什麽時候,無論在哪裏,總能保持熱情,總會讓身邊人都感覺舒服。性格好,有能力,小小年紀已經裏裏外外一把抓,是我們家不可或缺的頂梁柱……”
一開始還有點逗小孩子的意思,說著說著也認真起來。不是商業互吹也不是哄小孩子,而是發自內心的讚賞。
越說她自己都忍不住在心裏感慨,環境逼人成熟。
擱現代,別說是薑琬這年紀的中學生,就是很多二十出頭的大學生,仍舊保持著清澈的愚蠢,那都是因為在校園的象牙塔裏,在學習的那個單純環境中,根本沒有見識多少社會與人心的險惡。而薑琬已經確確實實成為了喬家裏裏外外一把抓的小管家婆,太過能幹甚至於讓張愛英撒手不管都完全忘了自己是在壓榨童工——好吧,這是個非常願意被她壓榨的小童工。
“娘~”看著婆婆臉上的讚賞仿佛要溢出來,那暖暖的笑容像是化成溫水包裹了她,薑琬終於忍不住又保住了她親愛的婆婆,像頭小獸一般將腦袋在張愛英懷裏拱
了又拱。
“噯噯,看我們琬姐兒這還不好意思了。我又不是亂說,我都是說的大實話,這誰都不能不認同的。”
張愛英也摟著小丫頭一頓揉搓。
婆媳倆膩歪了一會兒,又收拾好東西慢慢拿出來。
看到她們出了房門,胡平起身迎上來:“東家、小娘子,就是這些東西了嗎?我來搬吧。”
說話的同時手已經用力,開始搬起了地上的東西。
餘光瞥見那水靈靈的青菜、紅通通的果子、宰殺好的兔子……饒是已經見多識廣的胡平,還是忍不住心頭一跳。
他單知道東家有些特殊人脈,總能弄到一些尋常人弄不到的好東西,特別是山裏的好貨,更是從來不缺。有些甚至是他們根本就沒見過的。
可冷不丁看到這麽些新鮮好東西,哪怕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還是覺得有些吃驚。
不過能在之前的錢府後院沉靜的人,胡平還是很懂眼色的。哪怕驚訝,可也就是餘光瞥了一眼就收回了視線。
張愛英就在一旁暗暗瞧著,對胡平的表現很滿意。
不多看多問,嘴也嚴實。
很好,當初買下他們一家人花了不少錢,但現在看來都是值得的。
很快胡平就將東西都搬的差不多,張愛英又檢查了一遍,都準備落鎖了,遠遠的有人跑了過來。
張愛英視力極佳,在別人隻看到人影的時候,她已經看清了來人,並且在大家反應過來之前就迎了上去。
“慢點慢點!”張愛英
扶住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招娣,順手把她背在肩上的包袱也撈了過來,在她背上拍著,等她緩了一會兒的氣,往後也沒看到喬有金和汪順兩口子或者別的人,張愛英才問,“怎麽了?出什麽事了?你怎麽一個人來了?”
就是她上輩子那世界,招娣這麽小,還是未成年姑娘家,獨身出門都是危險的,更別說現在。這時候也就上午九點過,要從汪家坳過來,更得披星戴月,走夜路又走山路,想一想張愛英都覺得心驚膽戰的。
“二舅娘,我、我跑出來的,我能不能在這裏待兩天?”
招娣本來也想慢慢說的,畢竟這樣的要求總是有些難為情。但她跑過來的時候就看到了,二舅娘明顯是要乘馬車進城,她當然得趕緊把重要的事給說了。
張愛英眉頭皺的更緊:“可以,你來舅娘這裏當然可以。想住多久都沒問題。但是你得跟舅娘說,到底出什麽事兒了?你怎麽跑出來了?是不是你婆家欺負你了?”
雖然這麽一個小姑娘先是遭受錢長海那種賤人的無妄之災,現在又已經嫁人有了婆家聽起來令人震驚,但這確實是事實。
當初招娣被解救回來之後,張愛英本來想留她在這邊待一陣子,但因為喬老大一家作為不定時炸彈,也隻能讓招娣回汪家坳。這個決定也確實是正確的,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也沒有人知道她身上發生的事情,她也漸
漸從錢舉人的傷害中走出來。
後來張愛英開作坊的時候,還想過讓招娣和來娣姐妹過來,反正到哪兒都是當童工,過來在作坊說不得還可以認兩個字學點本事什麽的,再不濟也能給自己攢點私房錢。結果不知道是因為喬多福那前車之鑒讓汪順夫婦有了警惕之心還是真的因為他們已經跟春風樓搭上線替何家收山貨也算有了條掙錢路子不想太依賴張愛英或者二者兼有甚至有更多原因,總之結果就是這兩姐妹都沒來,再後來聽到招娣的消息就是她已經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