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喬多祿送進了青山書院,張愛英就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讓她也能更加專注於自己的事業。
期間她也沒忘了回去一次縣城,她可沒忘了蘭家莊子上的鮮花,那可是她的活兒。雖然說實話去親自幹活的時候也不多,但總還是得去的。
如今她人到了府城,就把去莊子上的時間做了固定,每月一次,家裏置辦了馬車,張愛英還早就跟胡平學了駕駛馬車的技術,都不用胡平每次駕車,她自己就能駕著馬車來往。
起初大家還很擔心,畢竟張愛英一個獨身女人出行,哪怕這幾年比較太平,從府城到陵陽縣城更沒有什麽山匪路霸,但也不是一兩個時辰就能走完的路程,大家會有所擔心才是正常的。
不過張愛英堅持走了兩回,很快就讓他們適應了,不適應也沒辦法,張愛英雖然不搞一言堂,但她真要堅持起來,也沒人能強得過她。至於張愛英嘛,嗯,說真的係統在手,一個人其實要安全得多,比身邊有人束手束腳強。
好在也沒讓張愛英再多走幾回遠路,到了年底,蘭家就已經提出要將陵陽縣城的鮮花基地搬到府城來,他們在府城周邊也是有不少莊子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郊區農莊,隨便滕一個出來做鮮花基地是完全沒問題。
至此張愛英也得到了很大便利,她的重心才真正轉入到了府城。
不過老家和縣城的安排也是不能忽略的,
曹娘子作為家裏除了薑琬之外的大會計,是必須要跟在張愛英他們身邊的,讓她去管縣城那麽一個小鋪子也著實是屈才,張愛英隻好把趙小葉提了過來,本來縣城晚桂坊也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掌櫃,之前就是曹娘子經常在那邊出麵管事,如今把趙小葉從村裏鮮花皂作坊提出來,那就是正兒八經地做鋪子掌櫃。
村裏的鮮花皂作坊也不用擔心,沒了一個趙小葉,也有人接手。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彩妮的女兒宋寶花。之前她就一直跟趙小葉打配合,主管後勤的事,後來張愛英把事業中心把關注都放到晚桂坊上麵後,對老家板橋村的關注更少,相當於就全交給了趙小葉和宋寶花兩人,這麽久也沒出什麽岔子,甚至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作坊交出的業績和營收都相當漂亮。
要不是因此,張愛英也不會想著把趙小葉調去縣城晚桂坊做掌櫃。
而宋寶花呢,不是她不想調,而是在這個世界,她就算是東家也沒有那個資格。甚至就是宋寶花自己想出來,都未必能輕易做到。張愛英能給她的幫助,也不過就是讓她接管作坊。
說來,幾年過去,宋寶花不說長成大姑娘,在這個世界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了,而她在婚戀市場的行情,說一句好到爆也不為過。
畢竟,就不算他們家跟鄰居喬家二房的關係那麽親近,單說宋家現在的日子也
很不錯,喬家現在也在附近置辦了不少田地,其中有大半都是他們租種的,張愛英收的租子還很低,陳彩妮更是靠著一手廚藝在十裏八項都已經打響了名氣,雖然慢慢的熱度下降,有不少專業廚子跟風模仿之下,她的收益也降低了,但是陳彩妮又琢磨出了新法子,開始在家磨豆腐發豆芽,倒也有些生意,在鄉下日子過得不錯。
如果說以上都還隻是附加值的話,隻說宋寶花這個人,那也是相當不錯的。在農村就不會有什麽特別好看的姑娘,所有的好看都是靠錢養出來的。宋寶花經常在作坊,不受風吹日曬不去下地幹活,不管是家裏還是作坊的夥食都不錯,發育的好保養也不錯,至少白淨,就已經勝過很多莊戶丫頭了。何況她小小年紀就在作坊管事,別的不少比她年紀大的小媳婦大姑娘的都得聽她的管,有眼睛的都能看到張愛英對她的重視。起初還有人想歪呢,畢竟這鄰裏鄰居的一直往來又多,誰知道是不是有個啥青梅竹馬的?還是後來看喬多祿回來的少,而且以前還跟宋寶花她哥宋寶柱往來,後來回鄉也是跟村裏的讀書人聚一聚,漸漸的那種歪心思的也都消了。倒是更盯上了宋寶花,光是那一份工錢就不少呢,更別說萬一還能把自家人也弄進作坊,那得是多好的事兒啊!
總而言之,這一二年間,板橋村宋家也被媒婆踏破
了門檻。不過陳彩妮也早都聽張愛英的,加上自己也是過來人,沒那麽急著嫁女兒——沒條件才會想著把女兒早點嫁出去,既能給家裏省口糧還能掙筆彩禮錢,但現在的宋家也沒那麽緊巴巴,自然不介意再留女兒幾年,反正宋寶花年紀也不大。何況陳彩妮漸漸的也有了想法,說不定未來他們也可以進縣城,既然如此,又為什麽要現在急吼吼就給女兒在鄉下找婆家?
倒是對兒子宋寶柱找媳婦他們沒那麽設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媳婦是娶到自家來的,什麽樣可以以後慢慢培養,而且宋寶柱的性子也比較憨實,沒有宋寶花那麽有能力,找個踏實過日子的姑娘搭配他就正好。倒不拘是城裏姑娘還是鄉下姑娘,隻要合適就好。
這樣情況下,宋寶柱已經定了親事,就宋寶花還沒有音訊。但這也是好事,就張愛英都不能說,要是宋寶花定了親有了婆家,她還能不能這麽放心就把作坊交給她。
所以就這事,張愛英還是跟宋家好好談過的,之前磨豆腐是陳彩妮出去做廚後想出來的主意,法子也是自己跟人學的,張愛英沒插手,隻提了一句可以發豆芽,他們倒是也做得不錯。
這讓本來覺得跟老姐妹已經越走越遠,心裏有些可惜的張愛英又感覺看到了希望。
讓宋寶花管鮮花皂作坊也是她的一次嚐試,想看看宋家到底能不能把住機會,又能走多
遠。
而且,張愛英也給他們提了建議,既然陳彩妮會磨豆腐,又會一手好廚藝,不如改換一下,去縣城開小食鋪,就賣豆花飯。雖然做餐飲也非常辛苦,但是比起磨豆腐賣豆腐,真能做成豆花飯,那可強太多了。畢竟在這世界有句話怎麽說的,世上三般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是的,豆花飯這個在她上輩子川省每個地方都能見到的美食,在這個時候她還沒見到過,但她覺得既然後世都能有那麽多人喜歡能有市場,在這個時候應該也不會太差。
不過她也就是提了建議,到底要不要做還是看宋家自己。
期間她也沒忘了回去一次縣城,她可沒忘了蘭家莊子上的鮮花,那可是她的活兒。雖然說實話去親自幹活的時候也不多,但總還是得去的。
如今她人到了府城,就把去莊子上的時間做了固定,每月一次,家裏置辦了馬車,張愛英還早就跟胡平學了駕駛馬車的技術,都不用胡平每次駕車,她自己就能駕著馬車來往。
起初大家還很擔心,畢竟張愛英一個獨身女人出行,哪怕這幾年比較太平,從府城到陵陽縣城更沒有什麽山匪路霸,但也不是一兩個時辰就能走完的路程,大家會有所擔心才是正常的。
不過張愛英堅持走了兩回,很快就讓他們適應了,不適應也沒辦法,張愛英雖然不搞一言堂,但她真要堅持起來,也沒人能強得過她。至於張愛英嘛,嗯,說真的係統在手,一個人其實要安全得多,比身邊有人束手束腳強。
好在也沒讓張愛英再多走幾回遠路,到了年底,蘭家就已經提出要將陵陽縣城的鮮花基地搬到府城來,他們在府城周邊也是有不少莊子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郊區農莊,隨便滕一個出來做鮮花基地是完全沒問題。
至此張愛英也得到了很大便利,她的重心才真正轉入到了府城。
不過老家和縣城的安排也是不能忽略的,
曹娘子作為家裏除了薑琬之外的大會計,是必須要跟在張愛英他們身邊的,讓她去管縣城那麽一個小鋪子也著實是屈才,張愛英隻好把趙小葉提了過來,本來縣城晚桂坊也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掌櫃,之前就是曹娘子經常在那邊出麵管事,如今把趙小葉從村裏鮮花皂作坊提出來,那就是正兒八經地做鋪子掌櫃。
村裏的鮮花皂作坊也不用擔心,沒了一個趙小葉,也有人接手。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彩妮的女兒宋寶花。之前她就一直跟趙小葉打配合,主管後勤的事,後來張愛英把事業中心把關注都放到晚桂坊上麵後,對老家板橋村的關注更少,相當於就全交給了趙小葉和宋寶花兩人,這麽久也沒出什麽岔子,甚至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作坊交出的業績和營收都相當漂亮。
要不是因此,張愛英也不會想著把趙小葉調去縣城晚桂坊做掌櫃。
而宋寶花呢,不是她不想調,而是在這個世界,她就算是東家也沒有那個資格。甚至就是宋寶花自己想出來,都未必能輕易做到。張愛英能給她的幫助,也不過就是讓她接管作坊。
說來,幾年過去,宋寶花不說長成大姑娘,在這個世界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了,而她在婚戀市場的行情,說一句好到爆也不為過。
畢竟,就不算他們家跟鄰居喬家二房的關係那麽親近,單說宋家現在的日子也
很不錯,喬家現在也在附近置辦了不少田地,其中有大半都是他們租種的,張愛英收的租子還很低,陳彩妮更是靠著一手廚藝在十裏八項都已經打響了名氣,雖然慢慢的熱度下降,有不少專業廚子跟風模仿之下,她的收益也降低了,但是陳彩妮又琢磨出了新法子,開始在家磨豆腐發豆芽,倒也有些生意,在鄉下日子過得不錯。
如果說以上都還隻是附加值的話,隻說宋寶花這個人,那也是相當不錯的。在農村就不會有什麽特別好看的姑娘,所有的好看都是靠錢養出來的。宋寶花經常在作坊,不受風吹日曬不去下地幹活,不管是家裏還是作坊的夥食都不錯,發育的好保養也不錯,至少白淨,就已經勝過很多莊戶丫頭了。何況她小小年紀就在作坊管事,別的不少比她年紀大的小媳婦大姑娘的都得聽她的管,有眼睛的都能看到張愛英對她的重視。起初還有人想歪呢,畢竟這鄰裏鄰居的一直往來又多,誰知道是不是有個啥青梅竹馬的?還是後來看喬多祿回來的少,而且以前還跟宋寶花她哥宋寶柱往來,後來回鄉也是跟村裏的讀書人聚一聚,漸漸的那種歪心思的也都消了。倒是更盯上了宋寶花,光是那一份工錢就不少呢,更別說萬一還能把自家人也弄進作坊,那得是多好的事兒啊!
總而言之,這一二年間,板橋村宋家也被媒婆踏破
了門檻。不過陳彩妮也早都聽張愛英的,加上自己也是過來人,沒那麽急著嫁女兒——沒條件才會想著把女兒早點嫁出去,既能給家裏省口糧還能掙筆彩禮錢,但現在的宋家也沒那麽緊巴巴,自然不介意再留女兒幾年,反正宋寶花年紀也不大。何況陳彩妮漸漸的也有了想法,說不定未來他們也可以進縣城,既然如此,又為什麽要現在急吼吼就給女兒在鄉下找婆家?
倒是對兒子宋寶柱找媳婦他們沒那麽設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媳婦是娶到自家來的,什麽樣可以以後慢慢培養,而且宋寶柱的性子也比較憨實,沒有宋寶花那麽有能力,找個踏實過日子的姑娘搭配他就正好。倒不拘是城裏姑娘還是鄉下姑娘,隻要合適就好。
這樣情況下,宋寶柱已經定了親事,就宋寶花還沒有音訊。但這也是好事,就張愛英都不能說,要是宋寶花定了親有了婆家,她還能不能這麽放心就把作坊交給她。
所以就這事,張愛英還是跟宋家好好談過的,之前磨豆腐是陳彩妮出去做廚後想出來的主意,法子也是自己跟人學的,張愛英沒插手,隻提了一句可以發豆芽,他們倒是也做得不錯。
這讓本來覺得跟老姐妹已經越走越遠,心裏有些可惜的張愛英又感覺看到了希望。
讓宋寶花管鮮花皂作坊也是她的一次嚐試,想看看宋家到底能不能把住機會,又能走多
遠。
而且,張愛英也給他們提了建議,既然陳彩妮會磨豆腐,又會一手好廚藝,不如改換一下,去縣城開小食鋪,就賣豆花飯。雖然做餐飲也非常辛苦,但是比起磨豆腐賣豆腐,真能做成豆花飯,那可強太多了。畢竟在這世界有句話怎麽說的,世上三般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是的,豆花飯這個在她上輩子川省每個地方都能見到的美食,在這個時候她還沒見到過,但她覺得既然後世都能有那麽多人喜歡能有市場,在這個時候應該也不會太差。
不過她也就是提了建議,到底要不要做還是看宋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