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固定的電腦,換一處電腦就總會遺失一部分聊天記錄,於是後來的她每回聊天結束後,就會將與黑色蓮花的記錄整理一下存到郵箱。
相遇那麽不易,給她開了的那一扇窗子如今要收回去了,好在那些記憶是真實的,隻是這一回的整理存儲是最後一回了。
她把鼠標拉到了文檔的最上頭,從數年前記錄開始看。
不知為何,看的時候,遠不如當時那般震動,沒有了當時聊天的境遇,心裏隻餘下許多滿得要溢出來的悲傷,順著那些文字跑出來花了眼。
還有心下積攢的那些對父母的絕望,也順著這些文字流了出來。
起床開機以後,王琴琴有打了電話過來,王大城也有打過電話過來,黃娟也有打電話過來,然而王慧安都沒有接。
她沉默地將手機調在了靜音,也不去看那些短信。
她隻心疼裏麵還餘有的五十幾元話費。
她想,從此,我要為自己而活了,不去乞求誰的愛,不去想誰的不容易,畢竟她自己才是最不容易的不是麽?
想著委屈一下,沒想到從此委屈沒有底線。
想著討求愛意,沒想到從此隻有看不到頭的傷害。
人生在世,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呢,就像黑色蓮花這樣通透的人,也敵不過上天想要收回她的旨意。
所以,何必要這樣苦苦相求。
王慧安轉頭大步離去。
離開了網吧,尋了一家手機店,重新去辦了一張卡,將原來的那張卡扔進了附近的一處小溪,小溪看著髒兮兮的,卡一扔進去就沉進了汙濁的河底。
王慧安頭兩天還每天換一個賓館,後來幾天發現並沒有自己擔心的情況出現,於是就定了下來,統共在賓館住了一個星期,然後開始出去找工作,最終找到了一家位於金湖商場的一家布料行當售貨員。
所謂布料行,其實隻有一間店麵,從地上到房頂的四周,除了門,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布料,因此裏麵空間非常狹小。
布料店的老板姓蔡名愛婷,老公不在鵬城而是在老家從事別的生意,有一個女兒在美國留學。
經營著四樓一家布料店及五樓一家製衣店。
確切地說,麵料店和製衣店都是同別人合夥的,兩個老板一個經營布料店,另一個合夥人肖白則負責製衣店,兩家店麵的員工經常放在一起用。
布料店這邊會推薦那些客人買了布料以後去五樓製衣店製作服裝,製衣店也會推薦上門做衣服的人來四樓布料店挑布料。
王慧安一開始上班是很不適應的。
這裏的節奏要比過去不管在哪裏工作的節奏都要快得多得多,她又說不來粵語,以前在夜場裏的時候盡管也有很多講粵語的人,但是畢竟不大需要服務員去溝通。
她也不會英語,那些高大的或白或黑的各式各樣的外國人,有的用布包著全身,有的臉上打了釘掛了鏈,她隻能區分英語和其它語言兩種,至於其它語言裏麵又有哪些,隻能憑借長相去大致劃分。
因為語言不通,她接待起來很有困難,常常要用麵部表情加肢體動作溝通。
她去買了一本簡單的英語溝通書籍,晚上頭下了班就順著書上一句句日常用語一邊看一邊學。
同房間的郝新新比她早來兩年來到這個店,基本的粵語和英語都會。
她們住在離商場不遠的華貿大廈的第22層,老板蔡愛婷租了兩個套房,兩隔壁,一間是生活加住宿,另一套做倉庫。
王慧安過去的幾個月都呆在夜場,白天睡覺,下午四點去夜場,淩晨出來,極少有真正接觸鵬城的機會。
所以直到現在才知道,這邊的節奏有多快,他們走路簡直是拿來跑的,不僅僅是商場內部的工作人員,就連那些背著包的旅遊購物的人也不如老家那邊悠閑。
時間仿佛被加快了,走路、工作、吃飯、上廁所都講究效率。
因為郝新新會粵語和英語的日常銷售溝通,所以送貨取貨基本就放在了王慧安的身上。
有時候遇上電梯故障或是滿員,為趕時間,王慧安常常要爬到22樓取布料,然後扛著布料半跑半走著前往商場。
紗的會輕一些,最重的是那些棉質的,一圈二三十斤,上手的當下不重,但是從倉庫到商場一公裏的路程,越扛越重。
扛個兩百米就休息幾十秒,這幾十秒的時間裏就觀察路旁的那些店,有足浴、餐飲、包店……。
頭一個月,王慧安的肩膀常常處在紅腫磨皮的狀態。
三個月,月經不調離家出走,身體爆瘦。
然而王慧安咬牙堅持了下來。
她最喜歡的是去五樓送布料,肖白是一個很溫和五十歲上下的女人,店裏也兩個員工,其中一個是她的侄子肖景,跟著她學做衣服。
王慧安喜歡往樓上跑,兩個老板和店裏的員工都清楚。
肖白開玩笑著說,“不然就和愛婷講一講,你來這邊好了。”
王慧安隻覺得心中一動,不過也沒有馬上向蔡愛婷申請提出請求。
因為宿舍沒有電腦,於是她終於去換了一部手機,那種帶大屏幕的可以劃屏的,並且去開通了流量,通過網絡查詢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需要的條件。
根據網上的建議,去買了幾本美術的書籍和服裝設計方麵的書籍,平時下班了宿舍裏看。
過去的她接受的隻是傳統的那種刷題式教育,偶爾的美術課基本也是被占或是自習的。
所有的審美,更多的就隻是一種沒有經過有意識培養和馴服的。
於是隻能是這樣,學一學色係,配色等等方麵的知識。
第四個月的時候,王慧安到底還是轉去了服裝店。
因為那時候剛好服裝店這邊那個員工離職,於是也就同意了王慧安的請求。
因為換了店,王慧安相應地搬了宿舍,好處是終於有了大量的書籍。
王慧安大喜。
她把床頭櫃當桌子,每天坐在地上對著床頭櫃記記畫畫。
相遇那麽不易,給她開了的那一扇窗子如今要收回去了,好在那些記憶是真實的,隻是這一回的整理存儲是最後一回了。
她把鼠標拉到了文檔的最上頭,從數年前記錄開始看。
不知為何,看的時候,遠不如當時那般震動,沒有了當時聊天的境遇,心裏隻餘下許多滿得要溢出來的悲傷,順著那些文字跑出來花了眼。
還有心下積攢的那些對父母的絕望,也順著這些文字流了出來。
起床開機以後,王琴琴有打了電話過來,王大城也有打過電話過來,黃娟也有打電話過來,然而王慧安都沒有接。
她沉默地將手機調在了靜音,也不去看那些短信。
她隻心疼裏麵還餘有的五十幾元話費。
她想,從此,我要為自己而活了,不去乞求誰的愛,不去想誰的不容易,畢竟她自己才是最不容易的不是麽?
想著委屈一下,沒想到從此委屈沒有底線。
想著討求愛意,沒想到從此隻有看不到頭的傷害。
人生在世,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呢,就像黑色蓮花這樣通透的人,也敵不過上天想要收回她的旨意。
所以,何必要這樣苦苦相求。
王慧安轉頭大步離去。
離開了網吧,尋了一家手機店,重新去辦了一張卡,將原來的那張卡扔進了附近的一處小溪,小溪看著髒兮兮的,卡一扔進去就沉進了汙濁的河底。
王慧安頭兩天還每天換一個賓館,後來幾天發現並沒有自己擔心的情況出現,於是就定了下來,統共在賓館住了一個星期,然後開始出去找工作,最終找到了一家位於金湖商場的一家布料行當售貨員。
所謂布料行,其實隻有一間店麵,從地上到房頂的四周,除了門,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布料,因此裏麵空間非常狹小。
布料店的老板姓蔡名愛婷,老公不在鵬城而是在老家從事別的生意,有一個女兒在美國留學。
經營著四樓一家布料店及五樓一家製衣店。
確切地說,麵料店和製衣店都是同別人合夥的,兩個老板一個經營布料店,另一個合夥人肖白則負責製衣店,兩家店麵的員工經常放在一起用。
布料店這邊會推薦那些客人買了布料以後去五樓製衣店製作服裝,製衣店也會推薦上門做衣服的人來四樓布料店挑布料。
王慧安一開始上班是很不適應的。
這裏的節奏要比過去不管在哪裏工作的節奏都要快得多得多,她又說不來粵語,以前在夜場裏的時候盡管也有很多講粵語的人,但是畢竟不大需要服務員去溝通。
她也不會英語,那些高大的或白或黑的各式各樣的外國人,有的用布包著全身,有的臉上打了釘掛了鏈,她隻能區分英語和其它語言兩種,至於其它語言裏麵又有哪些,隻能憑借長相去大致劃分。
因為語言不通,她接待起來很有困難,常常要用麵部表情加肢體動作溝通。
她去買了一本簡單的英語溝通書籍,晚上頭下了班就順著書上一句句日常用語一邊看一邊學。
同房間的郝新新比她早來兩年來到這個店,基本的粵語和英語都會。
她們住在離商場不遠的華貿大廈的第22層,老板蔡愛婷租了兩個套房,兩隔壁,一間是生活加住宿,另一套做倉庫。
王慧安過去的幾個月都呆在夜場,白天睡覺,下午四點去夜場,淩晨出來,極少有真正接觸鵬城的機會。
所以直到現在才知道,這邊的節奏有多快,他們走路簡直是拿來跑的,不僅僅是商場內部的工作人員,就連那些背著包的旅遊購物的人也不如老家那邊悠閑。
時間仿佛被加快了,走路、工作、吃飯、上廁所都講究效率。
因為郝新新會粵語和英語的日常銷售溝通,所以送貨取貨基本就放在了王慧安的身上。
有時候遇上電梯故障或是滿員,為趕時間,王慧安常常要爬到22樓取布料,然後扛著布料半跑半走著前往商場。
紗的會輕一些,最重的是那些棉質的,一圈二三十斤,上手的當下不重,但是從倉庫到商場一公裏的路程,越扛越重。
扛個兩百米就休息幾十秒,這幾十秒的時間裏就觀察路旁的那些店,有足浴、餐飲、包店……。
頭一個月,王慧安的肩膀常常處在紅腫磨皮的狀態。
三個月,月經不調離家出走,身體爆瘦。
然而王慧安咬牙堅持了下來。
她最喜歡的是去五樓送布料,肖白是一個很溫和五十歲上下的女人,店裏也兩個員工,其中一個是她的侄子肖景,跟著她學做衣服。
王慧安喜歡往樓上跑,兩個老板和店裏的員工都清楚。
肖白開玩笑著說,“不然就和愛婷講一講,你來這邊好了。”
王慧安隻覺得心中一動,不過也沒有馬上向蔡愛婷申請提出請求。
因為宿舍沒有電腦,於是她終於去換了一部手機,那種帶大屏幕的可以劃屏的,並且去開通了流量,通過網絡查詢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需要的條件。
根據網上的建議,去買了幾本美術的書籍和服裝設計方麵的書籍,平時下班了宿舍裏看。
過去的她接受的隻是傳統的那種刷題式教育,偶爾的美術課基本也是被占或是自習的。
所有的審美,更多的就隻是一種沒有經過有意識培養和馴服的。
於是隻能是這樣,學一學色係,配色等等方麵的知識。
第四個月的時候,王慧安到底還是轉去了服裝店。
因為那時候剛好服裝店這邊那個員工離職,於是也就同意了王慧安的請求。
因為換了店,王慧安相應地搬了宿舍,好處是終於有了大量的書籍。
王慧安大喜。
她把床頭櫃當桌子,每天坐在地上對著床頭櫃記記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