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曼婷喜歡驢打滾,吃完後不滿足又打包帶走一份。
周瑾芳喜歡老京城炸醬麵,好吃,頂飽!
周瑾玉就不一樣了,她主打一個雨露均沾,每一個都喜歡,從此她的美食後宮又增加了幾位妃子。
就是這幾位妃子住的有點遠,哎~~
終是一場露水情緣……
百姓們愛死了這種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早餐時間,話說很多住在鄉村裏的百姓都沒見過如此多的人。
明清兩朝最高興,雖然後世的京城大變樣,但是他們依舊在裏麵看到了許多他們熟悉的建築和場景。
看,皇宮的角樓!這個角度和現在看到的一模一樣!
人們歡快的嘰嘰喳喳討論,有個人卻臉色大變。
和珅看到了他極其眼熟的建築,那不是他家嗎!
怎麽叫恭王府?
其他大臣也認出了和珅的私宅,不過不奇怪,後世連皇宮都是人人能去參觀的了,和珅的自如也不例外。
和珅糾結的是那個恭王府的牌匾,怎麽不叫和府?
恭王,是後麵他的宅子給了這個叫恭王的人?
康熙問身邊的太監:“她們今天去哪?”
“回皇上,她們今天去頤和園。”太監恭敬回答。
“哦,想必是後麵皇帝建的園子。”康熙點頭,不知道是什麽樣的?
乾隆……乾隆已經麻木了,愛看就看吧,反正也管不著。
顒琰從堆積如山的奏折裏抬起頭:“她們今天要去哪裏?”
一旁服侍的太監急忙回答:“太子殿下,她們今天去頤和園。”
“哦。”自己逛膩的地方,顒琰又低下了頭。
“頤和園?”朱元璋思索:“可是後麵朝代建的皇家園林?”
“應該是的,父皇。她們連皇宮都能去逛了,一個皇家園子也沒什麽了。”朱標回答。
幾人吃完飯就坐地鐵去頤和園。
早高峰的地鐵那叫一個人擠人啊……
基本就是通勤的上班族。
現代人司空見慣的場景對各朝的君臣和百姓來說新鮮得不得了。
君臣們感慨:後世人這麽多,可見各種行業也是很發達,不說其他,光是軍隊就能招募到很多人。
百姓們真恨不得一個個地去看他們去哪裏,去做什麽。
不過後世人明明過得這麽好,怎麽一個兩個耷拉著個臉?
尤其是年輕人,那臉板的,跟別人欠他幾千兩銀子似的。
還有的眼下青黑,臉兒煞白,想是被吸幹了啥一樣……
那些姑娘也是,兩三個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仔細一聽:
這個說:“狗比的通勤時間,每天都要在地鐵上坐一個多小時才到公司。”
那個說:“昨晚給客戶改方案,改得我兩眼發昏……萬惡的甲方!”
還有一個眼睛都睜不開,嘴裏喃喃道:“到了叫我啊……”說完就睡了過去。
旁邊的疑似夫妻的人靠在一起說話。
女的兩眼無神:“我們啥時候才能在京城買房啊……”
男的不吭聲,半響才回答:“不要我們回老家吧,京城的房價實在太高了。一個首付的錢在我們老家都能買套很好的全款房子了。”
女的有點難過:“可是我好喜歡京城啊……如果能在這裏住下,將來我們孩子就是京城人了。”
“我媽他們一直叫我們回去呢,說回去就能買房結婚了。”
女的閉上眼睛,沒再說話。
百姓們邊聽邊分析。
一個小時?就是半個時辰嘛,怎麽半個時辰很久嗎?
在他們看來快得很!
改方案是什麽?是那個女子在做的工吧,聽起來她做得很晚,不過有工作不就很好了嗎,抱怨什麽呀。
京城的房價確實貴,不管在哪一朝,隻要是都城,房價都不會低。
而且後世的交通這麽方便,回老家住也沒什麽呀。
說話著就到了頤和園。
來到頤和園正門,人群已經很多了。大家都在有秩序地排隊進去。
孫曼婷舉著手機到處拍。
現代人基本就是走馬觀花的看,來到這個地,留個影發在朋友圈就差不多了。
但是以前的朝代看到的事情可就不一樣了。
康熙一眼就看到頤和園的牌匾上的九條金龍,清廷最高的形製。
這個很正常,畢竟是皇家的禦花園嘛。
但是那個頤和園大字上方的印章就不正常了。
“頤”字上方寫的是“數點梅花天地心”,勸人勤學的,乍看沒啥問題。
但是第二個印章問題就大了!“和”字上方的印章是“慈禧太後禦覽之寶”,位於最中間額章的位置!
而旁邊的“光緒禦筆之寶”則憋屈在放在旁邊……
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康熙臉色沉下來,冷哼一聲:“牝雞司晨!”
其他王朝也看出問題來了。
朱元璋臉一扭,哼唧:“窩囊!”
忽必烈也看出來了,這個慈禧是在明晃晃地宣示她和皇上之間的“君臣關係”呢!
不得不說這個太後是有點心眼子的。
趙匡胤還在糾結南宋滅亡的事情,沒心情看天幕,正召集大臣們商議朝廷該怎麽做呢。
李世民的情緒倒是挺好的,距離太遠的朝代就當個樂子看了。
李泰對皇家園林不感興趣,要說園林,他見得多了。
依舊在和李承乾等人踢蹴鞠。
漢和秦都不太感興趣,禦花園嘛,誰還沒有呢!
百姓們倒是興奮不已,昨兒看了皇帝住的地方,今兒看皇帝遊玩的地方,真長見識!
周瑾玉幾人從東宮門進來,穿過仁壽門便是仁壽殿,是慈禧太後在頤和園居住時上朝用的。
“據說頤和園有4個故宮這麽大!”周瑾玉看著手機上查到的資料說道。
“天啊!這麽大!”孫曼婷咋舌。
“這頤和園裏能不能騎電瓶車啊,光是靠兩條腿要走到什麽時候啊?”尤其是還推著小瑜兒。
“肯定不能啊,這裏麵可都是文物。”
居然這麽大!康熙皺眉:是哪個子孫這麽敗家?
乾隆翻了個白眼:大驚小怪!
這是給太後祝壽建的園子,能不建好點嗎!
他其實不想看的,但是政事交給了太子,他又閑了下來。周圍的人一個兩個整顆心都在天幕上,他能不看嗎?
不過仁壽宮門口那銅龍銅鳳看著可真不順眼,銅鳳放在了中間,而銅龍卻隻放在最外邊……
這個光緒也是窩囊!居然被太後執掌朝政!
過了仁壽宮玉瀾堂,當年變法失敗的光緒帝就被慈禧關在這裏。
“好可怕啊!當年光緒帝就是被慈禧關在這裏。”孫曼婷看見門的裏麵居然砌著磚牆。
試想一下自己住的房子,大門口被砌上牆,那是多恐怖壓抑的事情!
“這個皇帝也忒慘了!”周瑾芳搖頭。
各朝代的君臣也搖頭,皇帝被囚禁?真慘!
不得不說,皇家園林就是不一般,基本是一步一景。
所有的建築都極致精美。
就連裏麵的樹都有講究。
周瑾芳喜歡老京城炸醬麵,好吃,頂飽!
周瑾玉就不一樣了,她主打一個雨露均沾,每一個都喜歡,從此她的美食後宮又增加了幾位妃子。
就是這幾位妃子住的有點遠,哎~~
終是一場露水情緣……
百姓們愛死了這種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早餐時間,話說很多住在鄉村裏的百姓都沒見過如此多的人。
明清兩朝最高興,雖然後世的京城大變樣,但是他們依舊在裏麵看到了許多他們熟悉的建築和場景。
看,皇宮的角樓!這個角度和現在看到的一模一樣!
人們歡快的嘰嘰喳喳討論,有個人卻臉色大變。
和珅看到了他極其眼熟的建築,那不是他家嗎!
怎麽叫恭王府?
其他大臣也認出了和珅的私宅,不過不奇怪,後世連皇宮都是人人能去參觀的了,和珅的自如也不例外。
和珅糾結的是那個恭王府的牌匾,怎麽不叫和府?
恭王,是後麵他的宅子給了這個叫恭王的人?
康熙問身邊的太監:“她們今天去哪?”
“回皇上,她們今天去頤和園。”太監恭敬回答。
“哦,想必是後麵皇帝建的園子。”康熙點頭,不知道是什麽樣的?
乾隆……乾隆已經麻木了,愛看就看吧,反正也管不著。
顒琰從堆積如山的奏折裏抬起頭:“她們今天要去哪裏?”
一旁服侍的太監急忙回答:“太子殿下,她們今天去頤和園。”
“哦。”自己逛膩的地方,顒琰又低下了頭。
“頤和園?”朱元璋思索:“可是後麵朝代建的皇家園林?”
“應該是的,父皇。她們連皇宮都能去逛了,一個皇家園子也沒什麽了。”朱標回答。
幾人吃完飯就坐地鐵去頤和園。
早高峰的地鐵那叫一個人擠人啊……
基本就是通勤的上班族。
現代人司空見慣的場景對各朝的君臣和百姓來說新鮮得不得了。
君臣們感慨:後世人這麽多,可見各種行業也是很發達,不說其他,光是軍隊就能招募到很多人。
百姓們真恨不得一個個地去看他們去哪裏,去做什麽。
不過後世人明明過得這麽好,怎麽一個兩個耷拉著個臉?
尤其是年輕人,那臉板的,跟別人欠他幾千兩銀子似的。
還有的眼下青黑,臉兒煞白,想是被吸幹了啥一樣……
那些姑娘也是,兩三個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仔細一聽:
這個說:“狗比的通勤時間,每天都要在地鐵上坐一個多小時才到公司。”
那個說:“昨晚給客戶改方案,改得我兩眼發昏……萬惡的甲方!”
還有一個眼睛都睜不開,嘴裏喃喃道:“到了叫我啊……”說完就睡了過去。
旁邊的疑似夫妻的人靠在一起說話。
女的兩眼無神:“我們啥時候才能在京城買房啊……”
男的不吭聲,半響才回答:“不要我們回老家吧,京城的房價實在太高了。一個首付的錢在我們老家都能買套很好的全款房子了。”
女的有點難過:“可是我好喜歡京城啊……如果能在這裏住下,將來我們孩子就是京城人了。”
“我媽他們一直叫我們回去呢,說回去就能買房結婚了。”
女的閉上眼睛,沒再說話。
百姓們邊聽邊分析。
一個小時?就是半個時辰嘛,怎麽半個時辰很久嗎?
在他們看來快得很!
改方案是什麽?是那個女子在做的工吧,聽起來她做得很晚,不過有工作不就很好了嗎,抱怨什麽呀。
京城的房價確實貴,不管在哪一朝,隻要是都城,房價都不會低。
而且後世的交通這麽方便,回老家住也沒什麽呀。
說話著就到了頤和園。
來到頤和園正門,人群已經很多了。大家都在有秩序地排隊進去。
孫曼婷舉著手機到處拍。
現代人基本就是走馬觀花的看,來到這個地,留個影發在朋友圈就差不多了。
但是以前的朝代看到的事情可就不一樣了。
康熙一眼就看到頤和園的牌匾上的九條金龍,清廷最高的形製。
這個很正常,畢竟是皇家的禦花園嘛。
但是那個頤和園大字上方的印章就不正常了。
“頤”字上方寫的是“數點梅花天地心”,勸人勤學的,乍看沒啥問題。
但是第二個印章問題就大了!“和”字上方的印章是“慈禧太後禦覽之寶”,位於最中間額章的位置!
而旁邊的“光緒禦筆之寶”則憋屈在放在旁邊……
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康熙臉色沉下來,冷哼一聲:“牝雞司晨!”
其他王朝也看出問題來了。
朱元璋臉一扭,哼唧:“窩囊!”
忽必烈也看出來了,這個慈禧是在明晃晃地宣示她和皇上之間的“君臣關係”呢!
不得不說這個太後是有點心眼子的。
趙匡胤還在糾結南宋滅亡的事情,沒心情看天幕,正召集大臣們商議朝廷該怎麽做呢。
李世民的情緒倒是挺好的,距離太遠的朝代就當個樂子看了。
李泰對皇家園林不感興趣,要說園林,他見得多了。
依舊在和李承乾等人踢蹴鞠。
漢和秦都不太感興趣,禦花園嘛,誰還沒有呢!
百姓們倒是興奮不已,昨兒看了皇帝住的地方,今兒看皇帝遊玩的地方,真長見識!
周瑾玉幾人從東宮門進來,穿過仁壽門便是仁壽殿,是慈禧太後在頤和園居住時上朝用的。
“據說頤和園有4個故宮這麽大!”周瑾玉看著手機上查到的資料說道。
“天啊!這麽大!”孫曼婷咋舌。
“這頤和園裏能不能騎電瓶車啊,光是靠兩條腿要走到什麽時候啊?”尤其是還推著小瑜兒。
“肯定不能啊,這裏麵可都是文物。”
居然這麽大!康熙皺眉:是哪個子孫這麽敗家?
乾隆翻了個白眼:大驚小怪!
這是給太後祝壽建的園子,能不建好點嗎!
他其實不想看的,但是政事交給了太子,他又閑了下來。周圍的人一個兩個整顆心都在天幕上,他能不看嗎?
不過仁壽宮門口那銅龍銅鳳看著可真不順眼,銅鳳放在了中間,而銅龍卻隻放在最外邊……
這個光緒也是窩囊!居然被太後執掌朝政!
過了仁壽宮玉瀾堂,當年變法失敗的光緒帝就被慈禧關在這裏。
“好可怕啊!當年光緒帝就是被慈禧關在這裏。”孫曼婷看見門的裏麵居然砌著磚牆。
試想一下自己住的房子,大門口被砌上牆,那是多恐怖壓抑的事情!
“這個皇帝也忒慘了!”周瑾芳搖頭。
各朝代的君臣也搖頭,皇帝被囚禁?真慘!
不得不說,皇家園林就是不一般,基本是一步一景。
所有的建築都極致精美。
就連裏麵的樹都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