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顏沒等多久,鹹福宮的動靜就來了。
一個打扮穩重的婢女,帶著與王嬤嬤有些相似的氣派,前來拜見她。
她說她叫仲夏,是賢妃的貼身侍婢。
“賢妃娘娘閨中便跟顧才人相識,也算得上是多年舊友,如今才人入宮,賢妃娘娘對才人十分惦念,請才人入鹹福宮一敘呢。”
她說話的語氣討喜,全然看不出四妃之一貼身侍婢的氣勢。
從容有度。
但憑馭下這一點,崔婉凝就比沈音柔要高出不止一個層次。
否則這幾年,沈音柔也不會家世如此顯赫,跟蕭傾瀾又有青梅竹馬之誼,卻屢屢敗於崔婉凝手下了。
顧清顏淡笑著應下了,“賢妃娘娘盛情相邀,臣妾自然沒有推拒的道理。”
她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帶著王嬤嬤和青兒,去了鹹福宮。
鹹福宮正殿。
四角的金鼎香爐裏,燃著嫋嫋熏香,一股高雅的氣息溢出,盈滿了整個大殿。
崔婉凝的正殿風格,跟她本人一樣,不高調張揚,卻大氣華貴。
不以勢壓人,卻叫人甫一進來,便為其迫攝。
謂之,高深。
崔婉凝身居主位,描眉畫黛的銀盤麵上,露出淺淡又友好的微笑。
她熟稔的對顧清顏開口,“妹妹,可算是將你盼來了。”
顧清顏含笑,依後宮禮節向崔婉凝屈膝,福身,壓低了眉睫,恭敬行禮。
姿態謙卑,禮數周全,全然不似在揚州待了幾年,自由散漫。
叫崔婉凝和宮裏的人,挑不出一點錯處來。
崔婉凝心頭一時警鈴大作,麵上卻依舊似剛才那般,溫和又略帶關心的笑著,“妹妹快免禮吧!你我相識多年,又何苦為這些繁瑣的規矩束縛了。”
顧清顏緩緩起身,按自己的節奏,並未受崔婉凝任何舉動和言語的影響。
她站直了身子,方才微微抬眸,同崔婉凝說話,“臣妾與娘娘相識的年歲,遠不如宮規曆史悠久,自是要先敬宮規。”
崔婉凝被她噎了一下,可轉瞬便立刻賠笑,“妹妹說的是,是本宮疏忽了,來人,快為妹妹賜座!”
她一口一個妹妹,叫的親切又熟稔,仿佛顧清顏真是她親妹妹一樣。
可顧清顏心裏又豈會不明白?
她與崔婉凝是認識了很多年,可崔婉凝深居簡出,從不與她和楚文瑤爭鋒,更沒有跟沈音柔一樣清高自傲。
她收斂鋒芒,不顯山露水,除了一次宴會上,叫她偶然看出,她對蕭傾瀾有些情意,她對她便再沒什麽了解了。
而且那一次宴會之後,她便一兩年沒再見過崔婉凝。
大概是崔婉凝防備她,想讓時間衝淡她的記憶。
可不巧,她有兩世記憶,蕭傾瀾又是她兩世的男人,她怎麽能忘呢?
崔婉凝自是不知道她重生,隻是聽聞她進宮,緊張了好些日,昨晚沒聽說蕭傾瀾傳召她,又輕鬆了一晚上。
今兒一早,聽聞她把沈音柔的人丟出了瓊月宮,她更是高興,便盤算了一番,將她請過來說兩句。
顧清顏順著她的話說,兩人閑話敘舊,聊的也還算愉快。
隻不過崔婉凝將話題引到了沈音柔身上,她仗著自己比顧清顏年長半歲,位分又比她高出不少,便忍不住勸她:
“妹妹是初入宮,不知這宮中與各位姐妹共處,才是和諧之道,你今日一早的行為,怕是早已經傳遍後宮了。
如今宮中沒有後位,姐姐我忝居賢妃之位,也免不了托大,管理一些宮中事務,便要讓妹妹知曉,這淑妃啊,也是頗得皇上青睞的,妹妹下次還是別做這樣落人麵子的事為好。”
“哦?頗得皇上青睞?”
顧清顏好像隻聽到了這一句。
崔婉凝眸微怔,“妹妹從前難道不知?她是皇上的表妹,在前朝,皇上可是倚重沈中丞呢,妹妹你兄長下獄之前,還是沈中丞在酒樓聽到了他與侯府公子閑談,一怒之下告了他。”
顧清顏心中冷笑。
崔婉凝不這麽挑撥著說出來,她還真不知道。
不過她也沒有跟崔婉凝裝的意思,“賢妃娘娘好心,可臣妾也實在忍不了這般委屈,我哥哥因冤被下獄,婚事也被奪了,如今我入宮,也是心中鬱結難消,今日得賢妃娘娘提點,臣妾受教。”
她看似謙卑,卻順著崔婉凝的話,說到了他哥哥下獄之後,他的婚事,變成了崔瑾舟的婚事。
暗藏鋒芒。
崔婉凝心中也冷笑了起來。
顧清顏去了揚州三年,卻還是跟以前一樣不好對付。
譏諷她的弟弟,奪了她兄長的婚事?
是她兄長自己無能!
可她又得從始至終的裝賢惠,隻能一臉惋惜,“這世間姻緣之事,誰又說的準呢?有些人本該在揚州成婚,嫁個恣意飛揚的少年郎,可兜兜轉轉,還是回了京城,做了妾。
妹妹也別太為你兄長的婚事煩憂了,他是新貴朝臣,自有無數年輕女子青睞,想要嫁他為妻的。”
“自然。”
顧清顏從善如流,絲毫不為她提到的揚州而傷懷。
她反倒更了然了。
崔家將她和秦時晏都了解了個透徹,那麽秦家的滅門之案,便跟崔相府脫不了幹係。
她還得與崔婉凝虛與委蛇下去。
哪怕是針對她們共同的目標,沈音柔。
崔婉凝是前些日子才打壓了沈音柔的,可架不住沈音柔有個人中龍鳳的嫡親兄長,三十不到,便已是極鼎盛的權臣了。
皇上對他信任倚重至極。
所以沈音柔多的是回旋的餘地,可以繼續蹦躂。
但顧清顏今日已經下了她的臉,崔婉凝若是想拉攏顧清顏,便得順著她一同給沈音柔難堪。
怎麽做。
靠她自己思量。
顧清顏說完了話,便要起身告辭了。
崔婉凝還想留她用個午膳,她卻說,“臣妾要去拜見皇上,昨日未見,今日便不好再誤了。”
言罷,也沒管崔婉凝是否放她走,便轉身離開了。
崔婉凝怔怔看著她的身影離開主殿,直到變成了一個小光點,她才恍惚喘息。
身旁的貼身婢女明春為她換了新茶,她甫一碰那茶杯,就被燙了手。
一個打扮穩重的婢女,帶著與王嬤嬤有些相似的氣派,前來拜見她。
她說她叫仲夏,是賢妃的貼身侍婢。
“賢妃娘娘閨中便跟顧才人相識,也算得上是多年舊友,如今才人入宮,賢妃娘娘對才人十分惦念,請才人入鹹福宮一敘呢。”
她說話的語氣討喜,全然看不出四妃之一貼身侍婢的氣勢。
從容有度。
但憑馭下這一點,崔婉凝就比沈音柔要高出不止一個層次。
否則這幾年,沈音柔也不會家世如此顯赫,跟蕭傾瀾又有青梅竹馬之誼,卻屢屢敗於崔婉凝手下了。
顧清顏淡笑著應下了,“賢妃娘娘盛情相邀,臣妾自然沒有推拒的道理。”
她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帶著王嬤嬤和青兒,去了鹹福宮。
鹹福宮正殿。
四角的金鼎香爐裏,燃著嫋嫋熏香,一股高雅的氣息溢出,盈滿了整個大殿。
崔婉凝的正殿風格,跟她本人一樣,不高調張揚,卻大氣華貴。
不以勢壓人,卻叫人甫一進來,便為其迫攝。
謂之,高深。
崔婉凝身居主位,描眉畫黛的銀盤麵上,露出淺淡又友好的微笑。
她熟稔的對顧清顏開口,“妹妹,可算是將你盼來了。”
顧清顏含笑,依後宮禮節向崔婉凝屈膝,福身,壓低了眉睫,恭敬行禮。
姿態謙卑,禮數周全,全然不似在揚州待了幾年,自由散漫。
叫崔婉凝和宮裏的人,挑不出一點錯處來。
崔婉凝心頭一時警鈴大作,麵上卻依舊似剛才那般,溫和又略帶關心的笑著,“妹妹快免禮吧!你我相識多年,又何苦為這些繁瑣的規矩束縛了。”
顧清顏緩緩起身,按自己的節奏,並未受崔婉凝任何舉動和言語的影響。
她站直了身子,方才微微抬眸,同崔婉凝說話,“臣妾與娘娘相識的年歲,遠不如宮規曆史悠久,自是要先敬宮規。”
崔婉凝被她噎了一下,可轉瞬便立刻賠笑,“妹妹說的是,是本宮疏忽了,來人,快為妹妹賜座!”
她一口一個妹妹,叫的親切又熟稔,仿佛顧清顏真是她親妹妹一樣。
可顧清顏心裏又豈會不明白?
她與崔婉凝是認識了很多年,可崔婉凝深居簡出,從不與她和楚文瑤爭鋒,更沒有跟沈音柔一樣清高自傲。
她收斂鋒芒,不顯山露水,除了一次宴會上,叫她偶然看出,她對蕭傾瀾有些情意,她對她便再沒什麽了解了。
而且那一次宴會之後,她便一兩年沒再見過崔婉凝。
大概是崔婉凝防備她,想讓時間衝淡她的記憶。
可不巧,她有兩世記憶,蕭傾瀾又是她兩世的男人,她怎麽能忘呢?
崔婉凝自是不知道她重生,隻是聽聞她進宮,緊張了好些日,昨晚沒聽說蕭傾瀾傳召她,又輕鬆了一晚上。
今兒一早,聽聞她把沈音柔的人丟出了瓊月宮,她更是高興,便盤算了一番,將她請過來說兩句。
顧清顏順著她的話說,兩人閑話敘舊,聊的也還算愉快。
隻不過崔婉凝將話題引到了沈音柔身上,她仗著自己比顧清顏年長半歲,位分又比她高出不少,便忍不住勸她:
“妹妹是初入宮,不知這宮中與各位姐妹共處,才是和諧之道,你今日一早的行為,怕是早已經傳遍後宮了。
如今宮中沒有後位,姐姐我忝居賢妃之位,也免不了托大,管理一些宮中事務,便要讓妹妹知曉,這淑妃啊,也是頗得皇上青睞的,妹妹下次還是別做這樣落人麵子的事為好。”
“哦?頗得皇上青睞?”
顧清顏好像隻聽到了這一句。
崔婉凝眸微怔,“妹妹從前難道不知?她是皇上的表妹,在前朝,皇上可是倚重沈中丞呢,妹妹你兄長下獄之前,還是沈中丞在酒樓聽到了他與侯府公子閑談,一怒之下告了他。”
顧清顏心中冷笑。
崔婉凝不這麽挑撥著說出來,她還真不知道。
不過她也沒有跟崔婉凝裝的意思,“賢妃娘娘好心,可臣妾也實在忍不了這般委屈,我哥哥因冤被下獄,婚事也被奪了,如今我入宮,也是心中鬱結難消,今日得賢妃娘娘提點,臣妾受教。”
她看似謙卑,卻順著崔婉凝的話,說到了他哥哥下獄之後,他的婚事,變成了崔瑾舟的婚事。
暗藏鋒芒。
崔婉凝心中也冷笑了起來。
顧清顏去了揚州三年,卻還是跟以前一樣不好對付。
譏諷她的弟弟,奪了她兄長的婚事?
是她兄長自己無能!
可她又得從始至終的裝賢惠,隻能一臉惋惜,“這世間姻緣之事,誰又說的準呢?有些人本該在揚州成婚,嫁個恣意飛揚的少年郎,可兜兜轉轉,還是回了京城,做了妾。
妹妹也別太為你兄長的婚事煩憂了,他是新貴朝臣,自有無數年輕女子青睞,想要嫁他為妻的。”
“自然。”
顧清顏從善如流,絲毫不為她提到的揚州而傷懷。
她反倒更了然了。
崔家將她和秦時晏都了解了個透徹,那麽秦家的滅門之案,便跟崔相府脫不了幹係。
她還得與崔婉凝虛與委蛇下去。
哪怕是針對她們共同的目標,沈音柔。
崔婉凝是前些日子才打壓了沈音柔的,可架不住沈音柔有個人中龍鳳的嫡親兄長,三十不到,便已是極鼎盛的權臣了。
皇上對他信任倚重至極。
所以沈音柔多的是回旋的餘地,可以繼續蹦躂。
但顧清顏今日已經下了她的臉,崔婉凝若是想拉攏顧清顏,便得順著她一同給沈音柔難堪。
怎麽做。
靠她自己思量。
顧清顏說完了話,便要起身告辭了。
崔婉凝還想留她用個午膳,她卻說,“臣妾要去拜見皇上,昨日未見,今日便不好再誤了。”
言罷,也沒管崔婉凝是否放她走,便轉身離開了。
崔婉凝怔怔看著她的身影離開主殿,直到變成了一個小光點,她才恍惚喘息。
身旁的貼身婢女明春為她換了新茶,她甫一碰那茶杯,就被燙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