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恩仇必報
親娘被害後,傀儡貴妃殺瘋了 作者:鳳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疏桐衝著她微微一笑,“本宮當然是去找皇上啊!皇上可是救了命的大恩人,你們啊,明兒個也要記得過來謝恩懂不懂?”
她說的輕鬆,可那腫起來的手背,還有胳膊上已經浸透了衣服的血痕,都讓如意擔憂不已,“娘娘,我們先回宮處理下傷口……”
“如意,你還不了解皇上的癖好嗎?”寧疏桐釋然一笑,卻看得如意更是心疼了。
可她也什麽都做不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寧疏桐直奔著皇上的寢宮走去。
徐長安不解地看向如意,他雖然不懂,但是,也懵懂的知道,似乎寧疏桐也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徐長風看了看哥哥,看了看如意,突然撒腿就朝著寧疏桐追了過去。
“長風,回來!”如意眼疾手快的,立刻抓住了他,“別過去添亂。”
“她救了我們,我也要去救她!”徐長風雖然年紀小,眼神卻異常堅定。
徐長安沉默了下,猛地拎著他的衣領,“走!你現在什麽都做不了,就不要去添亂!去練功!”
他的話,讓如意都禁不住心疼這兩個孩子了,明明自己的娘親就死在了自己的麵前,卻還能如此的克製,以後,一定會成大器的
可轉念一想,又遍體生寒,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若是忠心君主,那周圍的小國豈不是又要瑟瑟發抖了?
“你們先歇歇吧!”如意輕聲地說著,讓小廚房準備好飯菜。
徐長安隻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就推著弟弟到了院子裏,一腳踢在了他的腿彎處,“紮馬步!”
徐長風立刻聽話地紮起了馬步,那樣子有板有眼的。
“記住,咱倆這條命是娘拚出來的,也是貴妃娘娘救得!咱們仇得報,恩也得還!”徐長安也在他的身邊紮起了馬步,一臉的肅穆,就算是如意在旁邊,多餘的話也說不出口。
偏偏旁邊的徐長風也跟著稚聲稚氣地喊著,“仇的報,恩也還!”
整個儲秀宮的都不禁看著兩個孩子,除了心疼,又多了些敬佩。
兩人就這麽紮著馬步,幾次徐長風都已經有些身形晃了晃,卻又咬著牙忍住了。
兩個孩子都能如此,他們的爹又怎麽會貪生怕死呢?
一直到了夜晚,涼風習習的,徐長安這才抓著弟弟起來,“走吧!該去讀書了!”
說著,又對著如意恭敬地行禮,“有勞如意姑姑,儲秀宮裏可有些兵法的書給我們看?”
如意點了點頭,認真地說道,“確實有。等會兒你們先用膳之後,總的要讓身體強健,才能更好的實現你們想做的事兒吧!”
徐長安按著弟弟的頭,給她行了禮,才又請求道,“我弟弟年幼,但是我已經不小了,還請姑姑吩咐,讓我跟著一起守護儲秀宮吧!”
“你的意思是並不想成為禁軍,隻是想單純地守護著儲秀宮是不?”如意輕聲地問著,就見著徐長安點點頭,“是!”
如意忍不住欣慰地歎了口氣,“你和你弟弟先安頓下來,具體以後要怎麽辦,都得等娘娘回來之後才能定奪。”
徐長安懂事地答應了一聲,跟著小宮女去小廚房用膳。
知道他們可能沒什麽胃口,卻還是做了不少滋補的。
徐長風看著那些吃食,還沒等吃一口,就忍不住眼淚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
“爹說過,身為男兒,流血不流淚!”徐長安明明自己都眼圈紅紅的,可就是強忍著,跟弟弟大口大口地吃完了飯,就乖乖地去了院子裏的清淨處的一個房子裏,秉燭夜看。
而此時的寧疏桐跪在皇上的麵前,見著他臉色鐵青的,手裏拿著那根倒刺的皮鞭,一步步地向自己走來,“寧疏桐,你好大的膽子啊!竟然敢算計到朕的頭上來!若不是朕下旨救你,你早就被禁軍殺了1”
寧疏桐嬌笑著抬眼看著他,手順著摸上了鞭子,哪怕上麵的倒刺勾著她的手指都劃破了,鮮血順著鞭子流了下去,“臣妾膽子當然大,那是因為有皇上在臣妾的背後,給臣妾撐腰啊!若是因為別的事兒,臣妾才不會貿然出宮的,可徐將軍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的。”
說道這裏,她瞧著皇上也不像是真的生氣了,幹脆就順著鞭子,撲到了他的懷裏,“太子偏聽偏信的,竟然就要殺了徐將軍滿門,那豈不是要徐將軍真的與本朝割席斷交,這血海深仇,真的打回來,太子能去得了前方征戰嗎?”
皇上俯視著她,一手捏著她的臉頰,“愛妃有如此眼光,朕以前竟然沒看透!”
“皇上,想不想看得臣妾更透徹一些啊?”寧疏桐肩膀上的衣衫滑落,露出了立馬大片的肌膚,頓時讓皇上忍不住喉頭動了動。
“愛妃,”皇上猛地推開她,走到了桌子前,打開一個小瓷瓶,全部吞了下去。
寧疏桐趁機將鬱久抜提送給她的香水,偷偷地倒出來擦了擦,接著就將鞭子放在了自己的身上,等著皇上過來。
皇上服了藥之後,果然士氣高漲,奔著寧疏桐過來,伸手一扯鞭子,那倒刺勾進了後背的皮膚裏,帶出大片的血肉。
寧疏桐痛的差點就暈了過去,可她死死地咬牙停住了,還裝作享受似得,抬眼嬌笑著,“胤臨,繼續啊!”
這一聲,頓時讓皇上方寸大亂,整個人的眼神都有些迷蒙了,抱著寧疏桐,激動的又親又啃,弄得寧疏桐簡直心裏都要煩死了。
可香水的效力還沒發作,她也隻能跟他兜著圈子虛與委蛇,要不是她早早的就知道這香水的威力,隻怕現在是她自己想著了道了。
眼見著皇上的眼神越發的迷蒙,寧疏桐一個轉身躲開了他的懷抱,而皇上正好抱著被子,一臉深情地吻著,還激動地上下撫摸著,“嬌蕊,你終於是朕的了!”
寧疏桐看著他那副癲狂的模樣,咬著舌頭,勉強讓自己保持著清醒,這個嬌蕊究竟是誰呢?
竟然能讓皇上念念不忘,隻有在這個時候,才敢宣之於口?
她說的輕鬆,可那腫起來的手背,還有胳膊上已經浸透了衣服的血痕,都讓如意擔憂不已,“娘娘,我們先回宮處理下傷口……”
“如意,你還不了解皇上的癖好嗎?”寧疏桐釋然一笑,卻看得如意更是心疼了。
可她也什麽都做不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寧疏桐直奔著皇上的寢宮走去。
徐長安不解地看向如意,他雖然不懂,但是,也懵懂的知道,似乎寧疏桐也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徐長風看了看哥哥,看了看如意,突然撒腿就朝著寧疏桐追了過去。
“長風,回來!”如意眼疾手快的,立刻抓住了他,“別過去添亂。”
“她救了我們,我也要去救她!”徐長風雖然年紀小,眼神卻異常堅定。
徐長安沉默了下,猛地拎著他的衣領,“走!你現在什麽都做不了,就不要去添亂!去練功!”
他的話,讓如意都禁不住心疼這兩個孩子了,明明自己的娘親就死在了自己的麵前,卻還能如此的克製,以後,一定會成大器的
可轉念一想,又遍體生寒,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若是忠心君主,那周圍的小國豈不是又要瑟瑟發抖了?
“你們先歇歇吧!”如意輕聲地說著,讓小廚房準備好飯菜。
徐長安隻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就推著弟弟到了院子裏,一腳踢在了他的腿彎處,“紮馬步!”
徐長風立刻聽話地紮起了馬步,那樣子有板有眼的。
“記住,咱倆這條命是娘拚出來的,也是貴妃娘娘救得!咱們仇得報,恩也得還!”徐長安也在他的身邊紮起了馬步,一臉的肅穆,就算是如意在旁邊,多餘的話也說不出口。
偏偏旁邊的徐長風也跟著稚聲稚氣地喊著,“仇的報,恩也還!”
整個儲秀宮的都不禁看著兩個孩子,除了心疼,又多了些敬佩。
兩人就這麽紮著馬步,幾次徐長風都已經有些身形晃了晃,卻又咬著牙忍住了。
兩個孩子都能如此,他們的爹又怎麽會貪生怕死呢?
一直到了夜晚,涼風習習的,徐長安這才抓著弟弟起來,“走吧!該去讀書了!”
說著,又對著如意恭敬地行禮,“有勞如意姑姑,儲秀宮裏可有些兵法的書給我們看?”
如意點了點頭,認真地說道,“確實有。等會兒你們先用膳之後,總的要讓身體強健,才能更好的實現你們想做的事兒吧!”
徐長安按著弟弟的頭,給她行了禮,才又請求道,“我弟弟年幼,但是我已經不小了,還請姑姑吩咐,讓我跟著一起守護儲秀宮吧!”
“你的意思是並不想成為禁軍,隻是想單純地守護著儲秀宮是不?”如意輕聲地問著,就見著徐長安點點頭,“是!”
如意忍不住欣慰地歎了口氣,“你和你弟弟先安頓下來,具體以後要怎麽辦,都得等娘娘回來之後才能定奪。”
徐長安懂事地答應了一聲,跟著小宮女去小廚房用膳。
知道他們可能沒什麽胃口,卻還是做了不少滋補的。
徐長風看著那些吃食,還沒等吃一口,就忍不住眼淚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
“爹說過,身為男兒,流血不流淚!”徐長安明明自己都眼圈紅紅的,可就是強忍著,跟弟弟大口大口地吃完了飯,就乖乖地去了院子裏的清淨處的一個房子裏,秉燭夜看。
而此時的寧疏桐跪在皇上的麵前,見著他臉色鐵青的,手裏拿著那根倒刺的皮鞭,一步步地向自己走來,“寧疏桐,你好大的膽子啊!竟然敢算計到朕的頭上來!若不是朕下旨救你,你早就被禁軍殺了1”
寧疏桐嬌笑著抬眼看著他,手順著摸上了鞭子,哪怕上麵的倒刺勾著她的手指都劃破了,鮮血順著鞭子流了下去,“臣妾膽子當然大,那是因為有皇上在臣妾的背後,給臣妾撐腰啊!若是因為別的事兒,臣妾才不會貿然出宮的,可徐將軍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的。”
說道這裏,她瞧著皇上也不像是真的生氣了,幹脆就順著鞭子,撲到了他的懷裏,“太子偏聽偏信的,竟然就要殺了徐將軍滿門,那豈不是要徐將軍真的與本朝割席斷交,這血海深仇,真的打回來,太子能去得了前方征戰嗎?”
皇上俯視著她,一手捏著她的臉頰,“愛妃有如此眼光,朕以前竟然沒看透!”
“皇上,想不想看得臣妾更透徹一些啊?”寧疏桐肩膀上的衣衫滑落,露出了立馬大片的肌膚,頓時讓皇上忍不住喉頭動了動。
“愛妃,”皇上猛地推開她,走到了桌子前,打開一個小瓷瓶,全部吞了下去。
寧疏桐趁機將鬱久抜提送給她的香水,偷偷地倒出來擦了擦,接著就將鞭子放在了自己的身上,等著皇上過來。
皇上服了藥之後,果然士氣高漲,奔著寧疏桐過來,伸手一扯鞭子,那倒刺勾進了後背的皮膚裏,帶出大片的血肉。
寧疏桐痛的差點就暈了過去,可她死死地咬牙停住了,還裝作享受似得,抬眼嬌笑著,“胤臨,繼續啊!”
這一聲,頓時讓皇上方寸大亂,整個人的眼神都有些迷蒙了,抱著寧疏桐,激動的又親又啃,弄得寧疏桐簡直心裏都要煩死了。
可香水的效力還沒發作,她也隻能跟他兜著圈子虛與委蛇,要不是她早早的就知道這香水的威力,隻怕現在是她自己想著了道了。
眼見著皇上的眼神越發的迷蒙,寧疏桐一個轉身躲開了他的懷抱,而皇上正好抱著被子,一臉深情地吻著,還激動地上下撫摸著,“嬌蕊,你終於是朕的了!”
寧疏桐看著他那副癲狂的模樣,咬著舌頭,勉強讓自己保持著清醒,這個嬌蕊究竟是誰呢?
竟然能讓皇上念念不忘,隻有在這個時候,才敢宣之於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