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自然是在家睡午覺。如此上班,倒也頗為悠閑。


    而餘文昇在學了龍門賬的當天,便寫了奏疏呈遞上去。


    一直等到第三天午朝結束,都毫無動靜,他心裏便明白,自己的折子被中書省壓下了。


    中書省為何要壓下這份折子呢?


    顯然,有人不希望這種記賬方式得到推廣。


    餘文昇冷笑一聲,思索一番後,下定決心要將這利國利民的記賬方式呈給陛下。


    他又寫了一份奏疏,這次直接遞交給皇上。


    朱元璋收到折子後,仔細思考一番,頓時展露笑顏。


    對身旁的宦官馬良撫掌稱讚道:“好!這記賬方法,是極大的改進,妙極了。尤其是這大寫數字,實在深得朕心。”


    馬良隨即說道:“恭喜陛下,得此良法。”


    朱元璋悠悠感慨道:“這又是我那女婿折騰出來的,不知他那小腦瓜裏都裝了些啥。”


    馬良附和道:“陛下的駙馬,自然非常人可比。”


    朱元璋點了點頭,可思索片刻後,卻又流露出一絲憂慮之色,微微歎了口氣。


    不過,這擔憂之色很快便消散,朱元璋那滄桑的臉上顯露出肅殺之氣,冷笑一聲說道:


    “依照這個折子,下一道聖旨,曉諭全國,推行這新式記賬法,還有這大寫數字。


    責令全國各級官員、商賈、讀書人,各行各業都使用這種方式,一月之內調整完畢,違者,殺無赦!”


    馬良低頭應是,趕忙去將這道殺氣騰騰的旨意傳給中書省。


    下午。


    自從聽了課,工部全體上下都憋著一股勁,要盡快學會龍門賬,不能讓少年駙馬爺看了笑話。


    這兩天之內,他們不僅學會了龍門賬,還把正在處理的賬本重新抄寫成了複式。


    就在今天下午,黃河維修堤壩所需的錢糧數目,總算是核算出來了。


    於是,工部左侍郎李鏞、水部郎中趙啟賢一道,帶著新抄的賬本,前往戶部討要錢糧。


    要錢這活兒,真的跟孫子似的,求爺告奶陪笑臉都是小事,少不得要投石問路。


    但都是為了工作,為了大明,自己哪來那麽多錢財,去打通這戶部的關節?又憑什麽?


    而不疏通的後果,就是想要錢糧得排隊,得說盡好話。


    李鏞和趙啟賢到了戶部,等了好一會兒,才進去戶部辦公的廨舍。


    尚書顧禮不知在何處,隻有侍郎任彬在此。


    兩人又等了小半個時辰,總算是見到了任彬。


    任彬笑容滿麵的說:“今天有些忙,讓兩位久等了。二位有何貴幹啊?”


    李鏞笑道:“山西境內黃河維修所需的錢糧總數,已經算出來了,還望戶部簽發,也好盡早動工……”


    “哦。”任彬接過賬本,翻了一翻,便皺起眉頭來,露出狐疑之色,瞥了一眼李鏞和趙啟賢。


    他將賬本放下,笑了一笑,說道:“你們這賬,我看不懂。怎麽變成了這樣?”


    趙啟賢微微眯起眼,道:“不知侍郎哪裏看不懂,我可以給您講明白。”


    他心中有火氣,這賬本比之前還要一目了然,怎麽可能看不懂,不就是想要好處嗎。


    看到此人裝模作樣的使絆子,故意不撥錢糧,他就想把砂鍋大的拳頭印在此人的醜陋嘴臉上。


    李鏞連忙用眼神示意他少說話,動之以理道:


    “任侍郎,現在已是快六月份了。再過一個月,北方雨季便快到高峰,黃河防汛吃緊,若是出了什麽事……”


    任彬微笑道:“你們把賬做清楚了,我這邊自然會撥發錢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