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隱約流露出一絲興味之色,終於是有機會窺一窺,這聖眷正隆的駙馬,和皇上之間的真實關係了。


    這時,朱元璋的怒火好像冷卻了,滿臉似笑非笑,幽深的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


    “有人覺得,加印寶鈔是劫掠民財!各位以為如何啊?”


    此言一出,大臣們的臉色瞬間都劇烈變化。


    他們的眼神不自覺地暗暗看向陸知白,充滿震驚與駭然。


    初生牛犢不怕虎啊,這駙馬,何其生猛!


    這樣的話都能當麵說出口,堪稱是悍不畏死,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許多大臣的麵色都有些凝重,心中暗歎,伴君如伴虎啊。


    明明前幾日皇上還對陸知白提出的龍門賬大加讚賞,轉眼間就因為這寶鈔之事氣氛緊張。


    陸知白神色無奈,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有點點畏懼,卻沒有動搖認錯的意思。


    李善長捋了捋胡須,語氣委婉地說道:“駙馬啊,加印寶鈔乃是為了國家北伐之大業,怎會是劫掠民財一說呢?此事關乎國家存亡,萬不可隨意妄言啊。”


    胡惟庸帶著一絲笑容,緊接著說道:“是啊,駙馬,此等大事,自當以陛下的聖裁為重。您這說法實在是有些不妥,不該這般質疑啊……”


    他心中卻對陸知白重視了許多。


    這樣在皇上麵前說話,都沒有被拉出去砍了,反倒是叫了一眾大臣來與他講道理……


    陛下當真是很重視此人。


    卻不知道,為何?


    戶部尚書顧禮,也附和道:“駙馬,北伐難道國之大計,籌備軍需迫在眉睫,加印寶鈔實乃無奈之舉,也是當下最快能解決軍資問題的辦法。您這言論,實在是讓我等不解……”


    就在這緊張的氛圍中,朱標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父皇,駙馬或許言語有所不當,但想必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憂慮所致,還望父皇息怒。”


    朱元璋目光掃過陸知白,微微冷哼一聲:


    “嗯,他年紀小,不懂事,以為曉得些經營財貨的知識,便可生搬硬套,應用到軍國大事上。


    所以,各位與他好好說道說道,好叫他曉得,什麽叫朝政,什麽叫兩害相權取其輕!”


    他的意思是,陸知白對財貨經營的理解隻限於商賈之事,朝堂上的大事,還是要看這些老臣的。


    陸知白張口道:“陛下,兒臣並非故意作對,也不是反對北伐,也明白此次加印寶鈔勢在必行,隻是……”


    隻是想說,經濟學常識不可缺!


    做皇帝要有自控力,不能嚐到甜頭之後,以後遇到什麽事,就發動印鈔機。


    這寶鈔製度是真的不行,為後世埋下了不少禍根。


    朱元璋心中為“劫掠民財”四個字氣悶不已,擺了擺手,打斷他道:“朕不想聽!”


    他目光如炬,對大臣們道:“你們好好說說,朕為何要北伐,又為何非加印寶鈔不可。”


    他甚至點名道:“李愛卿,你先來說。”


    “是,”李善長微微躬身一禮,然後轉頭望向陸知白,道:“駙馬啊,你年紀小,沒有經曆過戰亂年代。元朝不把漢人當人看,隻一味地壓榨索取,那才叫劫掠民財!


    那年頭,常常是餓殍遍野,民生凋敝至極,國家財庫更是空空如也……唯有北伐殘元,方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再也不要重現當年的亂象了……”


    李善長說到此處,眼中閃過一抹痛楚與滄桑,長長地歎息一聲,透著沉重與無奈。


    朱元璋看了胡惟庸一眼,胡惟庸便隨後張口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