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聽了這話,瞳子瞬間微微收縮。
那些大臣也都是紛紛側目,朝著陸知白望過來,露出複雜難言的神色。
大抵就是,敬他是條漢子吧。
竟然敢在皇上麵前,說到這個詞。
國家信用,聽起來終究是有些紮耳。
隻因為,元朝末年,戰亂頻繁,這片土地上,建立過大大小小的政權,如同火星一樣,時燃時滅。
比如徐壽輝的天完政權,倒也存在了近十年,已經算長命,但終究還是沒了。
因此,民間那些經曆過戰亂的中老年人,對大明朝並沒有那麽信任,仍是感覺不知何時就變天了。
另外,民間對朝廷推行的某些政策,也存在抵觸心理。
某些地方,甚至是屢屢有叛亂發生……
這一切,無不是說明,大明現在的國家信用,沒有朝廷想象的那麽高。
陸知白卻麵不改色,繼續說道:
“具體來說就是,假如皇上規定,巴掌大的貝殼價值一百貫錢,又以國家信用和行政手段來推行,讓大家都接受這一點。
那麽,這個貝殼就是價值一百貫錢。所以,紙幣的價值,來源於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社會共同約定。”
朱元璋神色倒沒有什麽異樣。
李善長亦是如此,靜靜的聽著,偶爾,轉頭看陸知白一眼,眸光之中流露幽深之色。
胡惟庸也在聆聽,沒有說話,卻始終有一絲似笑非笑的感覺。
戶部尚書顧禮,微微皺眉,他感覺陸知白說的有一些道理。
但是,有道理就可以不加印寶鈔了嗎?!
陸知白接著又說:“另外,寶鈔的價值,還來自於它的稀缺性……”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這個話題,他就沒有再多說了。
朱元璋聽完了,皺著眉頭思索了一陣子,磁性的聲音問道:
“那以你的說法,隻要總的商品,和寶鈔增加的速度一致,對寶鈔的交換價值,就沒什麽影響?”
陸知白眨眨眼,心想,真是倒反天罡,明明是寶鈔增發的速度,不能超過商品也就是社會實際財富增加的速度。
但他也不至於摳這樣的細節,老朱能明白一個大概,已經很好了。
陸知白說:“不錯,皇上聖明!所以每年適當多發一些寶鈔,大約是上年的百分之五,對社會經濟倒也沒有太大影響。”
實際上,每年的軟妹幣,都會多發一些呢。
隻要別發大水,下點毛毛雨,問題都不大。
他現在做的事情,就是給老朱打預防針,希望老朱以後不要隨心所欲的印鈔。
朱元璋聽了這話,神色緩和了一些,原來不是不能多印嘛~
他再次把思路理了一理——
國家信用,讓本來是一張紙的寶鈔被社會認可;
加印的寶鈔多了,但社會上的物資、服務增長沒有那麽快,需要更多的寶鈔才能換到原先的東西。寶鈔的交換價值等於是降低了,也就是所謂的貶值。
朱元璋眸色幽深起來,朗聲道:
“朕想明白了,多印的錢,都在咱自己手裏。”
“哪怕寶鈔貶值了,原先一貫鈔,價值一千銅錢,現在隻能值九百個銅錢。”
“但咱多印出來一百萬貫鈔,比起原先來,手裏仍然是多出來了九萬萬的銅錢!”
他說完,餘音落下之後,大殿中又寂靜了片刻。
戶部尚書顧禮微微激動的聲音便是響起:“皇上聖明!”
緊跟著,戶部的其他的大小官員也都是高呼起來:“皇上聖明!”
陸知白:“……”
他簡直兩眼一黑,啥玩意兒?
那些大臣也都是紛紛側目,朝著陸知白望過來,露出複雜難言的神色。
大抵就是,敬他是條漢子吧。
竟然敢在皇上麵前,說到這個詞。
國家信用,聽起來終究是有些紮耳。
隻因為,元朝末年,戰亂頻繁,這片土地上,建立過大大小小的政權,如同火星一樣,時燃時滅。
比如徐壽輝的天完政權,倒也存在了近十年,已經算長命,但終究還是沒了。
因此,民間那些經曆過戰亂的中老年人,對大明朝並沒有那麽信任,仍是感覺不知何時就變天了。
另外,民間對朝廷推行的某些政策,也存在抵觸心理。
某些地方,甚至是屢屢有叛亂發生……
這一切,無不是說明,大明現在的國家信用,沒有朝廷想象的那麽高。
陸知白卻麵不改色,繼續說道:
“具體來說就是,假如皇上規定,巴掌大的貝殼價值一百貫錢,又以國家信用和行政手段來推行,讓大家都接受這一點。
那麽,這個貝殼就是價值一百貫錢。所以,紙幣的價值,來源於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社會共同約定。”
朱元璋神色倒沒有什麽異樣。
李善長亦是如此,靜靜的聽著,偶爾,轉頭看陸知白一眼,眸光之中流露幽深之色。
胡惟庸也在聆聽,沒有說話,卻始終有一絲似笑非笑的感覺。
戶部尚書顧禮,微微皺眉,他感覺陸知白說的有一些道理。
但是,有道理就可以不加印寶鈔了嗎?!
陸知白接著又說:“另外,寶鈔的價值,還來自於它的稀缺性……”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這個話題,他就沒有再多說了。
朱元璋聽完了,皺著眉頭思索了一陣子,磁性的聲音問道:
“那以你的說法,隻要總的商品,和寶鈔增加的速度一致,對寶鈔的交換價值,就沒什麽影響?”
陸知白眨眨眼,心想,真是倒反天罡,明明是寶鈔增發的速度,不能超過商品也就是社會實際財富增加的速度。
但他也不至於摳這樣的細節,老朱能明白一個大概,已經很好了。
陸知白說:“不錯,皇上聖明!所以每年適當多發一些寶鈔,大約是上年的百分之五,對社會經濟倒也沒有太大影響。”
實際上,每年的軟妹幣,都會多發一些呢。
隻要別發大水,下點毛毛雨,問題都不大。
他現在做的事情,就是給老朱打預防針,希望老朱以後不要隨心所欲的印鈔。
朱元璋聽了這話,神色緩和了一些,原來不是不能多印嘛~
他再次把思路理了一理——
國家信用,讓本來是一張紙的寶鈔被社會認可;
加印的寶鈔多了,但社會上的物資、服務增長沒有那麽快,需要更多的寶鈔才能換到原先的東西。寶鈔的交換價值等於是降低了,也就是所謂的貶值。
朱元璋眸色幽深起來,朗聲道:
“朕想明白了,多印的錢,都在咱自己手裏。”
“哪怕寶鈔貶值了,原先一貫鈔,價值一千銅錢,現在隻能值九百個銅錢。”
“但咱多印出來一百萬貫鈔,比起原先來,手裏仍然是多出來了九萬萬的銅錢!”
他說完,餘音落下之後,大殿中又寂靜了片刻。
戶部尚書顧禮微微激動的聲音便是響起:“皇上聖明!”
緊跟著,戶部的其他的大小官員也都是高呼起來:“皇上聖明!”
陸知白:“……”
他簡直兩眼一黑,啥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