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標不是很關心這些,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困惑,特別想要一個答案。


    朱標在一旁實在是憋不住了,眼神裏透著求知若渴的急切勁兒,扭頭轉向陸知白問道:


    “駙馬,此事你有想法嗎?本宮覺得,你或許有些不一樣的見解……”


    朱元璋聽了,瞥了陸知白一眼,又掃視過其他的大臣。


    想了想,有些無奈的道:“駙馬,不管你怎麽想的,都說道說道。”


    陸知白謙遜地拱了拱手,說道:“陛下,兒臣實在是沒法解決寶鈔地位這個難題,這件事眼下無法解決……”


    胡惟庸聽了,便含著微笑,幽幽地開口道:“駙馬之前說,寶鈔得以被民眾接受,是基於國家信用,現在又說無法解決……”


    他微微笑著,言盡於此,但意思誰都聽得出來。


    陸知白是認為國家信用有毛病?對朝廷沒信心?


    好大一頂帽子扣下來!


    朱元璋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皺,麵色並沒有什麽變化,心中卻在詫異,胡惟庸四五十了,竟這般沉不住氣?


    他和駙馬,難道有啥過節?


    陸知白根本不搭理胡惟庸,隻注視著皇帝和太子,開始解釋:


    “胡相國提及國家信用,倒也不錯。信用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必然通過一些東西表現出來。


    官吏的民間形象都是其次,民眾對寶鈔沒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有三個。”


    “其一,寶鈔沒有準備金。這準備金,就好比是房子的地基,大船的壓艙石!


    沒有它,寶鈔就成了空中樓閣,又如不係之舟,隨波逐流。虛浮,如泥一般,被局勢隨意拉扯成任何形狀!老百姓心裏能踏實嗎?”


    他一開口,果然是大家之前都沒想過的角度。


    頓時。


    胡惟庸、李善長、戶部尚書顧禮等人,表情都有些凝重起來,再也不複之前的混子模樣。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打量著陸知白,像是又重新認識這個女婿了似的。


    朱標一邊聽著,一邊連連點頭,露出一絲微笑。


    他沒看錯,駙馬果然是有想法的。


    但很快,朱標又皺起了眉頭,相當不解:“什麽是準備金?”


    陸知白站在大殿中央,神色從容,侃侃而談:“所謂準備金,乃是寶鈔發行的根基所在。


    簡單來說,就是發多少寶鈔,庫裏就有多少金銀銅作為支撐。即便加印寶鈔,也不能超出準備金太多。”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原本犀利的目光,此刻充滿了震驚。


    他死死地盯著陸知白,嘴裏喃喃道:“朕治天下多年,竟從未聽聞過此等說法……”


    朱標則是眉頭緊緊地皺成了一個川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新知識的極度渴求與震驚,低聲自語:“這理論,真是新奇至極,寶鈔之事或許能有轉機……”


    胡惟庸的臉上瞬間寫滿了驚愕,一貫的從容與淡定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不由得轉頭,質疑陸知白道:“此話何其可笑!若是庫裏有足夠的金銀銅,又何須發行寶鈔?”


    李善長捋著胡須的手停在了半空,眼睛直直地盯著陸知白,那胡須都被他揪下來幾根而不自知,驚得聲音都有些變了調:


    “這等理論,真是前所未聞!卻又一陣見血,直指要害!若是有準備金,寶鈔便真正可與金銀等價,自然可以信任了……”


    戶部尚書顧禮更是驚得差點沒站穩,眼睛睜的極大,心中在飛快的思索說:


    “這……這簡直是顛覆了以往的認知!我一直以為寶鈔發行隻需朝廷下令即可,從未想過還有準備金一說!不,陛下他們也都沒有想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