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又如何?他不敬儒學,已是引起眾怒啦!那些個大儒、先生,無不是對他頗有微詞……”
李文忠點頭,卻是皺眉,道:
“宋朝儒學大興以來,有諸多派別,並非不重視實用。
但隻知做事,便是‘器’和‘技’而已;知曉背後的道理,謂之‘道’。道自然遠高於器技。
駙馬隻重視表麵的東西,與大儒們自然不是一路的。”
他雖然是武將,卻愛好讀書,加之天資聰穎,如今也算是通曉經義,的確是文武雙全。
顧時哼道:“工匠之學,竟也可以堂皇教授,實在是……唉……”
李文忠則是說:
“或許,並非所有人都想要成‘道’。駙馬若能培養一些能做事的人才,於國於民有利,倒也不是壞事。”
陸仲亨緩步跟上,碎碎念著,一臉肉痛:
“可俺就是想不通,咋學費那麽貴呢?聽說貧苦子弟好像免費呢!憑啥子?”
他憤憤不平的說:“這就是殺熟啊!這些勳貴子弟,哪個是真能規規矩矩的?為啥找上了俺!”
顧時但笑不語。
不服也沒用啊。
實際上他覺得,三個被申飭的孩子裏,最不堪的就是陸賢了。
賢個屁賢!
畢竟,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文忠也沒有說話。
要說擔憂,也是他最為擔心。
李景隆是他的嫡長子,才十歲,是三個孩子裏年紀最小的,能荒唐到哪去?
要是進了大學,被帶壞了怎麽辦?
但聖意已決……
三人出了皇城,臨別之際。
陸仲亨不甘心的問道:“兩位老兄,你們究竟什麽打算?”
顧時詫異道:“還能有什麽打算,你要抗旨不成?”
李文忠要沉穩得多,徐徐道:
“陛下乃是一代雄主。大學建成在即,太子掛名,駙馬主事,楚王亦要在此求學。
陛下正是借楚王與勳貴子弟,來為大學造勢,畢竟萬事開頭難……”
至於為何非要收如此昂貴的學費。
這不是他可以非議的了。
顧時也是點頭。
既然他們都如此說了,陸仲亨再如何不甘,也隻有歎一口氣。
準備好學費,去和駙馬接洽吧……
隻能往好裏想。
進了春和大學,起碼名義上,就算是太子的門生了。
三位公侯在宮裏忙活的同時,陸知白也在處理大學招生的事。
原本依照朱元璋的想法,這大學必須得盡快開學。
但恰好趕到了農曆七月。
陸知白考慮到七月半是個祭祀祖先的大日子,在這時候開學不太妥當,
所以將開學時間定在了七月半之後的七月十八。
而在此之前,他要先擬定第一批學生的名單,命人將錄取通知書發放到位。
普通的學子,經過這段時間的情報積累,完全可以湊起近百個。
但這幾個金貴的學生,陸知白還得親自來處理。
於是,兩天之內他幾乎全忙著社交了。
跟那批富商巨賈,還有這三位公侯接洽。
雙方均是非常滿意,達成合作。
這些家長也早知道了,大學的管理權,隻有陛下和院長才有。
換句話說,陸知白在學校裏說一不二,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但學校裏就是這樣的,這些家長也無奈何。
一番接觸下來,陸知白覺得陸仲亨最是圓滑世故,沒有太多才學,是很油膩的中年男。
顧時似乎對他有一絲幽怨。
那李文忠倒是胸有丘壑。
但似乎不太喜歡他,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跟熱情的商賈沒法比。
可是李景隆這小鬼畢竟才十歲,李文忠不得不委婉地請求他多加關照。
李文忠點頭,卻是皺眉,道:
“宋朝儒學大興以來,有諸多派別,並非不重視實用。
但隻知做事,便是‘器’和‘技’而已;知曉背後的道理,謂之‘道’。道自然遠高於器技。
駙馬隻重視表麵的東西,與大儒們自然不是一路的。”
他雖然是武將,卻愛好讀書,加之天資聰穎,如今也算是通曉經義,的確是文武雙全。
顧時哼道:“工匠之學,竟也可以堂皇教授,實在是……唉……”
李文忠則是說:
“或許,並非所有人都想要成‘道’。駙馬若能培養一些能做事的人才,於國於民有利,倒也不是壞事。”
陸仲亨緩步跟上,碎碎念著,一臉肉痛:
“可俺就是想不通,咋學費那麽貴呢?聽說貧苦子弟好像免費呢!憑啥子?”
他憤憤不平的說:“這就是殺熟啊!這些勳貴子弟,哪個是真能規規矩矩的?為啥找上了俺!”
顧時但笑不語。
不服也沒用啊。
實際上他覺得,三個被申飭的孩子裏,最不堪的就是陸賢了。
賢個屁賢!
畢竟,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文忠也沒有說話。
要說擔憂,也是他最為擔心。
李景隆是他的嫡長子,才十歲,是三個孩子裏年紀最小的,能荒唐到哪去?
要是進了大學,被帶壞了怎麽辦?
但聖意已決……
三人出了皇城,臨別之際。
陸仲亨不甘心的問道:“兩位老兄,你們究竟什麽打算?”
顧時詫異道:“還能有什麽打算,你要抗旨不成?”
李文忠要沉穩得多,徐徐道:
“陛下乃是一代雄主。大學建成在即,太子掛名,駙馬主事,楚王亦要在此求學。
陛下正是借楚王與勳貴子弟,來為大學造勢,畢竟萬事開頭難……”
至於為何非要收如此昂貴的學費。
這不是他可以非議的了。
顧時也是點頭。
既然他們都如此說了,陸仲亨再如何不甘,也隻有歎一口氣。
準備好學費,去和駙馬接洽吧……
隻能往好裏想。
進了春和大學,起碼名義上,就算是太子的門生了。
三位公侯在宮裏忙活的同時,陸知白也在處理大學招生的事。
原本依照朱元璋的想法,這大學必須得盡快開學。
但恰好趕到了農曆七月。
陸知白考慮到七月半是個祭祀祖先的大日子,在這時候開學不太妥當,
所以將開學時間定在了七月半之後的七月十八。
而在此之前,他要先擬定第一批學生的名單,命人將錄取通知書發放到位。
普通的學子,經過這段時間的情報積累,完全可以湊起近百個。
但這幾個金貴的學生,陸知白還得親自來處理。
於是,兩天之內他幾乎全忙著社交了。
跟那批富商巨賈,還有這三位公侯接洽。
雙方均是非常滿意,達成合作。
這些家長也早知道了,大學的管理權,隻有陛下和院長才有。
換句話說,陸知白在學校裏說一不二,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但學校裏就是這樣的,這些家長也無奈何。
一番接觸下來,陸知白覺得陸仲亨最是圓滑世故,沒有太多才學,是很油膩的中年男。
顧時似乎對他有一絲幽怨。
那李文忠倒是胸有丘壑。
但似乎不太喜歡他,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跟熱情的商賈沒法比。
可是李景隆這小鬼畢竟才十歲,李文忠不得不委婉地請求他多加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