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盼著能早日演出,好打響自家班子的名聲,也不辜負駙馬的期望了。


    ……


    九月十五。


    望日到啦。


    一月兩次的大朝會。


    陸知白哈欠連天的來上朝。


    他倒是有些期待。


    今天,有沒有人彈劾他呀?


    然而,那些慫比大臣,最多隻是看他幾眼,便好似當他不存在。


    自然也沒人彈劾他了。


    大家好像一下子正經起來,談論的都是些國家和地方的大事。


    陸知白站在隊伍裏,腦袋微垂,眯著眼打盹呢。


    突然。


    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


    大家忽然都噤了聲。


    陸知白睜開眼睛,抬頭一看。


    隻見朱元璋高坐龍椅,麵色陰沉,如同暴風雨前的烏雲。


    朝堂之上,氣氛壓抑起來。


    陸知白忍不住稍作回想,剛才發生什麽事了?


    哦,好像是有一個小官,提起了占城國王派使節前來朝貢的事。


    好吧,接下來就要見證曆史了!


    果然。


    朱元璋,聲如雷霆,怒聲質問:


    “胡惟庸、汪廣洋,你們好大的膽子啊!”


    “占城國王遣使來進貢,此事已有半個月了,為何朕才知曉?!”


    “中書省幹什麽吃的?!”


    朱元璋聲如洪鍾,怒拍龍椅。


    群臣頓時都一片寂然,生怕被牽連到。


    胡惟庸與汪廣洋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慌。


    胡惟庸身為丞相,忙是率先出列,試圖推卸責任:


    “陛下息怒,此事臣實不知啊。定是禮部辦事不力,未及時上報。”


    禮部尚書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急忙出列,憤怒地反駁道:


    “胡丞相,你休要血口噴人!禮部早已將此事上報中書省,且有詳細的記錄為證,每一步都嚴格按照流程辦事,不敢有絲毫懈怠。


    分明是你中書省失職,如今卻要將罪責推到禮部頭上!”


    胡惟庸臉色微變,卻仍不死心地說道:


    “陛下,或許是中間出了什麽差錯,導致消息未能及時傳達。臣一直兢兢業業,此事絕非臣之過啊。”


    禮部尚書怒目而視,大聲說道:


    “胡丞相,你莫要再狡辯。若不是你中書省壓下此事,陛下怎會半月後才知曉?你這是欺君之罪!”


    胡惟庸惱羞成怒,指著禮部尚書說道:


    “你休要胡言亂語!中書省每日處理諸多事務,難免有疏漏之處。


    你禮部也難辭其咎,若你能多派人催促,此事也不至於如此……”


    這時,汪廣洋也小心翼翼地出列,輕聲說道:


    “陛下,此事或許另有隱情。不如派人徹查此事,以還眾人清白。”


    朱元璋怒目圓睜,猛拍龍椅扶手,大聲喝道:


    “查什麽查?就是你們玩忽職守!你們一個個翅膀硬了,都不把朕放眼裏了,啊?”


    一時間,眾臣皆噤若寒蟬,不知這場風波將如何收場。


    不同於陸知白的話本,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次,胡惟庸可是真的犯錯了。


    而朱元璋,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借著朝會,有諸多觀眾,好一番痛罵,把胡惟庸罵得狗血淋頭……


    胡惟庸一開始還把責任推卸給禮部。


    然後朱元璋連禮部一起罵。


    罵得一群人大氣都不敢出。


    胡惟庸私底下耀武揚威的,這會兒也隻能跟狗一樣,跪下認錯。


    最後不僅要妥善處理此事,還被罰了三年的俸祿。


    陸知白在下麵,簡直是歎為觀止。


    老朱都已經五十出頭了,還這麽能叫喚,真是精力充沛!


    如果配一個大喇叭,戰鬥力還能翻好幾倍。


    他心心念念的大喇叭呀,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造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