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胡惟庸,乃至整個胡家,都將萬劫不複!


    幸好他們昨日清醒,未跟著瞎起哄……


    今天想來,著實不解胡惟庸究竟如何思量,竟敢以卵擊石……


    但今日,朱標暫且未動那些武將。


    老爹未歸,硬骨頭他有點啃不動……


    朝會結束。


    滿朝文武匆匆退去,唯恐沾染上是非。


    卻忍不住紛紛議論。


    尤其是武將,許多人神色不自然,眉頭緊皺,滿臉憂慮。


    一些人神情凝重。


    天下承平十幾載,他們有些忘卻朱元璋指揮若定的可怕,今天重新回憶起來了……


    朱元璋從元末的亂世中拚殺而出,所有的對手皆被其擊敗,胡惟庸究竟何來的膽量與自信?


    亦有一些人忙著通風報信……


    卻都是人心惶惶,生怕與胡惟庸扯上半分關係。


    ……


    一條河道中。


    一艘烏篷船平穩行駛著。


    胡惟庸盤坐於地,透過窗子朝外眺望,微微眯眼,不見絲毫挫敗之態,反倒有一絲得意。


    謀反誠然失敗了。


    早在半夜察覺宅子被圍,胡惟庸便知曉,朱元璋早有防備。


    既然如此,成功之機渺茫。


    故而,他攜家人從密道離開宅子,即刻趕赴渡口,走水路,準備出海!


    (九月開始,恢複兩更哦~因為……因為我懶∠(??」∠)_)


    一些相關的出海文書,於胡惟庸而言,是輕而易舉之事。


    他已然精心喬裝改扮,自忖絕不會有人能將其識破。


    這大明,他是一刻也不願多作停留了。


    至於謀反,本就未存奢望必定成功。


    若能僥幸刺殺朱元璋,那自然是最好。


    倘若不成,便離開大明,另覓發展之處!


    那倭國,如今正處於亂世,倒不失為一個可去之地……


    隻不過,一切美好的暢想,在接近一個渡口時戛然而止。


    前方竟是船隻密集,大大小小皆擁堵一處,行動不得。


    眾多人皆在抱怨,不知究竟所為何事。


    岸上佇立著官兵。


    而眾船前方,兩艘官船一左一右,拉起了兩根粗大鐵索,徑直阻斷了河道。


    胡惟庸不由得伸長了脖頸朝外望去,那圓圓的胖臉上,瞬間浮現出凝重之色。


    他忽然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掌心開始冒汗了……


    所有船上之人皆要接受查驗,方可放行。


    即便放行,前方亦有關卡相候……


    胡惟庸定了定神,強裝出一副泰然自若之色。


    人多眼雜,他不信此處的官兵能將他認出。


    況且,他已巧妙喬裝,改換了容貌。


    終於,輪到他的船了。


    仆人遞出文書,聲稱他們是派遣至倭國的使者。


    未曾想,那幾個官兵盯著胡惟庸瞧了瞧,猛然一揚手道:“來人,把他拿下!”


    甚至,他們臉上還爆發出驚喜之色,如狼似虎般撲了上來。


    胡惟庸頗感意外,大聲呼道:


    “憑何攔我,我乃是使者。耽誤了兩國邦交,爾等擔待得起嗎?!”


    為首的武官笑道:“胡惟庸,你莫要再裝了,某已在此等候多時了!”


    胡惟庸猶自鎮定,冷哼一聲:


    “我一介微末小官,怎會是胡惟庸?你們定是認錯人了!”


    那武官卻不為所動,冷笑道:


    “胡大人,你過得了這一關,過不了下一關!每一處關卡,陛下皆安排了人手,你可明白!”


    未等他再多言。


    官兵們一擁而上,將胡惟庸牢牢製住。


    胡惟庸奮力掙紮,卻徒勞無功。


    即便此前再如何故作鎮定,此刻,他的麵色也已然蒼白如紙,如同墜入冰窖之中。


    他終究還是低估了朱元璋的籌謀部署,竟嚴密周詳到如此地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