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脆在你那邊,成立一個大學的醫學分院,再讓鄧姑姑去教他們素描……”


    朱橚眼睛一亮,點頭說:“那就太好了!”


    他知道隻是掛名,但那也是太子的大學啊。


    至於素描是什麽,一時倒是被他忽略了,聽著應該像是一種畫技。


    朱橚想想,又說:


    “要不要,讓那些要被砍頭的人,自願同意?”


    陸知白知曉他想減輕輿論壓力,但臉色有些古怪的勸道:


    “算了吧,不會有人信的……”


    畢竟,他,呸,胡惟庸才提出了紅黑牌坊的想法,萬一老朱采納呢。


    若是提前告知將會解剖。


    老朱在文官中本不富裕的名聲,又要雪上加霜了……


    第二天。


    兩人一道進了宮。


    早朝散去之後,便求見朱元璋。


    這兩家夥聯袂而來,朱元璋倒有些意外,問道:


    “你不好好養傷,又有何事?”


    周王好似直接被他忽略了。


    陸知白微笑著說道:


    “兒臣前來向父皇請安。近來天氣漸寒,政務亦是繁多,隻盼父皇龍體安康。”


    朱元璋聽了,臉上頓時浮現出欣慰的神色,長長呼了口氣,感慨道:


    “你向來孝順有加……這段時間,著實是多事之秋,興化府剛有地震之禍,福州府又現大水之災,唉……”


    朱橚卻睜大了眼睛,滿是驚訝地望著陸知白。


    雖說他天真無邪,但此刻也隱隱有所領悟,於是趕忙學著陸知白的模樣,說道:


    “兒臣亦是前來請安的,同樣期盼風調雨順,好讓父皇不再煩憂。”


    朱元璋聽了,微微點頭,臉色和緩不少。


    他雖事務繁忙,但兒孫前來盡孝,他自不會加以訓斥,否則豈不是寒了他們的心。


    故而,朱元璋委婉地道:


    “咱如今安好得很,還有大臣要來商議要事,你們倘若無事,便去給皇後請安吧。”


    朱橚看了陸知白一眼,心一橫,拱手說道:


    “父皇,兒臣有要事啟奏。”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神色間並無意外,心中知曉這小子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陸知白站在一旁,給朱橚增添了不少底氣,他便將心中所想一一道來。


    話尚未說完,朱元璋便怒發衝冠,瞪大雙眼,用手指點著他,怒喝道:


    “你覺得咱的名聲在儒生中太好了是嗎?”


    說著,又連連搖頭,望著上方,滿是失望地歎息道:


    “咱原本以為諸多兒子當中,你心性最為純良,不會做出老二那般荒唐之事。哪曾想,你竟比他還要荒唐……”


    朱元璋似乎越想越氣,又狠狠瞪了陸知白一眼。


    顯然是想起了昨日那鬼點子,此刻便是怒目而視。


    朱橚被朱元璋這般訓斥,緊張思索著辯解之詞。


    同時轉頭看向陸知白,眼神中滿是催促之意,你怎麽還不上啊?


    陸知白察覺到,盡管自己讀了許多古書,但思維方式與古人,仍存在著代溝和差距。


    古人對於保留全屍有深深的執念,哪怕被砍了頭,身首異處,家屬也定會將頭顱尋回。


    條件允許的話,還會請縫屍人將其縫合……


    然而,此次胡惟庸一案爆發,將會出現眾多屍體,這無疑是解剖學發展的絕佳契機!


    陸知白自然不能袖手旁觀,趕忙勸說道:


    “陛下此言差矣。周王此想法並非為了玩樂,更談不上荒唐,他乃是為了鑽研醫學啊!”


    朱元璋臉色陰沉,不住地歎氣,目光投向窗外。


    並未搭理他,卻也沒有製止。


    於是陸知白繼續說道:


    “陛下的憂慮,臣等深深理解。畢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易損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