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言一出,朱元璋頓時微微皺眉,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許多人的身影。
比如壯年便去世的常遇春。
那般的絕世猛將,卻死於一陣“卸甲風”,離奇的暴斃……
朱元璋連忙挪開視線,雙眼竟有些濕潤了。
陸知白接著說道:
“解剖還有第二個益處,那便是對法醫,也就是仵作之學的促進。
正因為宋朝不禁止解剖,才有了宋慈的《洗冤錄》。此學說若能得以發展,便能減少一些冤假錯案!”
朱橚聽了,連連點頭,他之前倒是未曾想到這一層,還得是駙馬啊。
陸知白總結道:
“兒臣言盡於此,還請陛下定奪。”
朱元璋原本的失望之色已然消散,轉而一臉沉思,輕輕敲擊著桌子。
思量了一陣子,他裁決道:
“你們所言甚是在理,就依你們吧。”
而這一切的前提便是,亂臣賊子,已不配為人。
這個理由無懈可擊,哪怕那些儒生也挑不出毛病來,頂多就是那些屍體的家屬或許心生怨懟。
可是問題在於,他們還有活著的家屬嗎……
所以這件事,既然朱元璋已點頭同意,就這般定了下來。
陸知白和朱橚也就不再多逗留,拱手離開。
朱元璋深深凝視著陸知白的背影,微微皺起眉頭來。
他確實有些不解,世人做事,要麽圖名,要麽圖利。
陸知白雖熱衷於賺錢,卻也會做許多沒名也沒利的事,他又圖的是什麽呢……
此子與其他人,真的很不一樣啊。
……
剛走出武英殿,朱橚就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情極好,喜笑顏開地說:
“真有你的,竟然能把父皇說服。”
他滿臉的佩服之色。
陸知白笑道:
“因為此事本就有理,主要還是那些人的身份,亂臣賊子,沒有人權啊。”
朱橚奇道:
“人權是什麽?”
不過他也不是很關心,很快又摩拳擦掌地說:
“這事兒我得趕緊知會手下一聲,好做足準備。”
而朱元璋也沒讓他們失望。
既然做出了決定,第二天上午就有一道聖旨,正式頒發下來。
命令周王朱橚帶人重修《存真圖》。
這旨意顯然是經過中書省的一番修飾,引經據典地說明解剖之重要、逆賊之非人哉,讓整件事充滿正義感。
扯上了宋朝《存真圖》的大旗,朱橚此舉,確實是名正言順許多。
隻是,這道聖意,自然是在群臣之中暗暗流傳開了。
頓時就讓許多人驚出一身冷汗,心中有說不出的悲涼與恐懼。
如果這旨意隻用於胡惟庸謀反的人,那自然最好。
但許多人與胡惟庸有過交情。
他們也難以斷定自己,會不會是個倒黴蛋……
一想到自己死後,或許還要被剖開研究,便覺得沒有什麽比這更糟糕了。
許多大臣越發地焦躁不安起來。
以那些武將為最,這些天都如芒刺在背。
而這道聖旨頒發的當天中午,午時三刻,陽氣最盛之時。
胡惟庸等人,於午門外被斬首示眾!
陸知白雖然沒有去看現場,但家中仆從卻去打探消息了。
回來形容說,那可真是裏三層外三層圍了許多人,熱鬧極了。
陸知白聽了,不由得搖頭失笑。
這古代平民沒有什麽娛樂方式,所以每逢砍頭,大家不僅不害怕,反而爭相去看熱鬧。
到了後來,甚至衍生出了人血饅頭這一小產業……
但圍觀砍頭,也是朝廷的一種命令,好加強砍頭的威懾程度,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比如壯年便去世的常遇春。
那般的絕世猛將,卻死於一陣“卸甲風”,離奇的暴斃……
朱元璋連忙挪開視線,雙眼竟有些濕潤了。
陸知白接著說道:
“解剖還有第二個益處,那便是對法醫,也就是仵作之學的促進。
正因為宋朝不禁止解剖,才有了宋慈的《洗冤錄》。此學說若能得以發展,便能減少一些冤假錯案!”
朱橚聽了,連連點頭,他之前倒是未曾想到這一層,還得是駙馬啊。
陸知白總結道:
“兒臣言盡於此,還請陛下定奪。”
朱元璋原本的失望之色已然消散,轉而一臉沉思,輕輕敲擊著桌子。
思量了一陣子,他裁決道:
“你們所言甚是在理,就依你們吧。”
而這一切的前提便是,亂臣賊子,已不配為人。
這個理由無懈可擊,哪怕那些儒生也挑不出毛病來,頂多就是那些屍體的家屬或許心生怨懟。
可是問題在於,他們還有活著的家屬嗎……
所以這件事,既然朱元璋已點頭同意,就這般定了下來。
陸知白和朱橚也就不再多逗留,拱手離開。
朱元璋深深凝視著陸知白的背影,微微皺起眉頭來。
他確實有些不解,世人做事,要麽圖名,要麽圖利。
陸知白雖熱衷於賺錢,卻也會做許多沒名也沒利的事,他又圖的是什麽呢……
此子與其他人,真的很不一樣啊。
……
剛走出武英殿,朱橚就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情極好,喜笑顏開地說:
“真有你的,竟然能把父皇說服。”
他滿臉的佩服之色。
陸知白笑道:
“因為此事本就有理,主要還是那些人的身份,亂臣賊子,沒有人權啊。”
朱橚奇道:
“人權是什麽?”
不過他也不是很關心,很快又摩拳擦掌地說:
“這事兒我得趕緊知會手下一聲,好做足準備。”
而朱元璋也沒讓他們失望。
既然做出了決定,第二天上午就有一道聖旨,正式頒發下來。
命令周王朱橚帶人重修《存真圖》。
這旨意顯然是經過中書省的一番修飾,引經據典地說明解剖之重要、逆賊之非人哉,讓整件事充滿正義感。
扯上了宋朝《存真圖》的大旗,朱橚此舉,確實是名正言順許多。
隻是,這道聖意,自然是在群臣之中暗暗流傳開了。
頓時就讓許多人驚出一身冷汗,心中有說不出的悲涼與恐懼。
如果這旨意隻用於胡惟庸謀反的人,那自然最好。
但許多人與胡惟庸有過交情。
他們也難以斷定自己,會不會是個倒黴蛋……
一想到自己死後,或許還要被剖開研究,便覺得沒有什麽比這更糟糕了。
許多大臣越發地焦躁不安起來。
以那些武將為最,這些天都如芒刺在背。
而這道聖旨頒發的當天中午,午時三刻,陽氣最盛之時。
胡惟庸等人,於午門外被斬首示眾!
陸知白雖然沒有去看現場,但家中仆從卻去打探消息了。
回來形容說,那可真是裏三層外三層圍了許多人,熱鬧極了。
陸知白聽了,不由得搖頭失笑。
這古代平民沒有什麽娛樂方式,所以每逢砍頭,大家不僅不害怕,反而爭相去看熱鬧。
到了後來,甚至衍生出了人血饅頭這一小產業……
但圍觀砍頭,也是朝廷的一種命令,好加強砍頭的威懾程度,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