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掌櫃的隻得作揖,而後退場。


    緊接著,有人將兩根柱子抬上高台,柱子之間橫著兩片紅色幕布。


    不多時,幕布一掀,一位老者粉墨登場。


    那老者身段動作紮實無比,嫻熟自然,甫一張口,便唱將起來。


    絲竹管弦之聲亦隨之響起,倒還真像那麽回事兒。


    氛圍感很快就有了。


    眾人苦等許久,總算盼來好戲開場,於是趕忙喝彩,先耐著性子聽著。


    他們也不太清楚,今日唱的究竟是什麽戲文。


    卻原來,這老者乃是天庭的一位仙君,正因一個仙童而惱怒,欲要降罪下去。


    不久,又有一位老者和一個小生現身。


    那小生,扮相俊朗非凡。


    眾人一看便知,這便是飾演小仙童的,也就等於是飾演當今這位駙馬。


    於是,大夥瞬間起哄,笑著叫嚷起來。


    那喝彩之聲,險些把屋頂都給掀翻了。


    接下來的劇情,不少人心中有數,皆在話本子裏瞧過。


    果然,如他們所料那般演繹下去。


    但眾人依舊聽得津津有味,就想看看唱成戲劇是什麽樣。


    樓上的雅間裏。


    兄弟幾人原本不常聽戲,可這會兒倒也聽得認真,覺著別有一番趣味。


    朱橚笑道:


    “吳儂軟語,這蘇州昆山的唱腔,倒真是婉轉悅耳,我以往竟未留意過。”


    陸知白說道:


    “這可是我專門尋來的班子,又請了當地的名家,培訓了他們好一陣子。往後這地方戲漸漸成型,就要叫昆山腔啦……”


    朱棣不禁失笑,端詳著陸知白,見他竟無多少尷尬之色,心下也是服氣,遂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


    “果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駙馬竟是我輩中人。”


    陸知白但笑不語。


    把自己編進話本乃至戲劇,確是有些難為情。


    可好處亦是不可估量。


    莫要小瞧娛樂作品對輿論的宣傳效用。


    尤其在大明,識字率本就不高,又沒有什麽大眾傳媒。即便有了報紙,也難以流行開來。


    反倒是這類戲曲、評書之類,以故事的形式傳播道理,倒能夠口耳相傳。


    而今日這出戲,講的是小仙童鬥倒大奸臣。


    往後還會有諸多同主角、不同主題的故事。


    也算作一個係列。


    主要是用來宣揚一些政策或道理。


    諸如那滿是財富的海外,又或是科學技術的應用有何益處。


    如此這般,慢慢改變民眾的思想,於潛移默化之中移風易俗,盡量引導社會風氣……


    聽著聽著,時光飛逝,轉瞬便到了中午飯點。


    (冷知識:昆山腔後來被稱為昆曲,世界級非遺)


    妙音樓自然是要售賣點心零食之類。


    可這哪能頂餓呢?


    但劇情著實精彩,又是頭一回唱,眾人餓著肚子,也要聽下去。


    朱家幾個兄弟都覺著餓了,可他們並不想吃太多糕點。


    陸知白笑道:


    “商業區怎能不經營餐飲呢?這隔壁,開了幾家酒樓和館子,我已派人準備好中午的飯菜了。”


    兄弟幾個一聽,眼睛頓時亮了,心領神會地問道:


    “這酒樓,不會是你開的吧?哎喲,你不賺錢,誰賺錢?”


    陸知白笑道:


    “有我開的,也有知名的大酒樓開的分號。”


    沒過多久,幾個仆從提著食盒上來,哥幾個便開動了。


    下麵,也有人手,推著裝滿食盒的小餐車,在過道來回穿梭。


    居然是賣起了盒飯!


    有些人餓得不行了,又有錢,便買上一份。


    每份有四個菜,二兩米飯,價格也算公道,裝在特製的餐盤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