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要造海船,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


    經驗豐富的船工!


    決定朱元璋命運的鄱陽湖大戰,是在1363年,現在是1379年,還不到二十年。


    當時給兩方造船的那一大批工匠,應該還有不少仍健在,而且被編入了水師中。


    所以,現在的大明水師,無論裝備還是人才,其實都很強,世界一流水平。


    完全有大航海的基礎條件!


    當天。


    又有宮人,送來了朱元璋的賞賜。


    雖說陸知白早就習慣了這各種各樣的賞賜,也不像古人那樣對賜衣很看重。


    但在宮人麵前,他還是做出興高采烈的樣子,感謝洪恩浩蕩……


    第二天。


    陸知白去了一趟工部。


    得知朱元璋應允了給工匠的酬勞,他不禁露出微笑,心情大好。


    雖說絕大多數工匠沒甚聰明頭腦,隻會機械的做工。


    但他們也是人呐,憑啥要白白的為朝廷做牛馬?


    而餘文昇這官場老江湖,雖身在工部,卻也通曉人情世故。


    何況,這一回是沾了陸知白的光,他竟也得到了賜衣,可以當傳家寶呢。


    所以,在發放工錢和米糧之時,餘文昇特意命人告知工匠們,此乃廣智侯與工部尚書懇請給付工錢,陛下又開了洪恩給米。


    於是,那些工匠一通千恩萬謝。


    此前兩個月,他們任務緊迫,工作極辛苦,全靠著工錢支撐鬥誌,可心裏終歸不踏實。


    現今,結了任務,也拿到工錢,感覺如同做夢一般。


    而那沉甸甸的米糧,則提醒著他們,這並非夢境。


    許多人甚至激動又委屈,抹起了眼淚。


    他們做工匠這麽多年,還是頭一遭享受這等優厚待遇。


    有人說道:


    “廣智侯啊,聽聞他對工匠極為友善,大力推崇工匠之學。可惜我沒那能耐,進不了研究所……”


    眾多工匠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心中對陸知白那神秘的研究所,充滿景仰與羨慕。


    那裏的人,好像已經慢慢的脫離工匠身份了。


    ……


    這天上午。


    竟有一位出乎意料之人,來到公主府,求見陸知白。


    乃是太子的老師宋濂。


    宋濂因兒子、孫子被卷入胡惟庸案中,原本應被無情地連坐處死。


    幸而太子與陸知白等人仗義求情,朱元璋這才改了主意。


    宋濂滿含感激,誠摯說道:


    “老朽昨日抵京,麵謁陛下謝恩,亦見了太子殿下,聽聞侯爺曾為我求情,此等大恩大德,老朽銘記肺腑,沒齒難忘。”


    陸知白微微一笑,神色溫和,說道:


    “些許小事,不足掛齒,怎敢勞煩宋先生親自前來。”


    宋濂對他極為客氣,禮數周全到極致,不僅舉止恭謹,還備下了精心挑選的些許禮物。


    其後又滔滔不絕地說了諸多感謝之語。


    末了,不禁感慨萬千道:“若非侯爺等人相助,老朽哪有這等機會,為陛下重修四書五經?”


    陸知白見到他時,心中其實早有猜測。


    果不其然。


    朱元璋決意將釋經權牢牢掌控於手中!


    這倒是利好標點符號啊。


    陸知白遂展顏笑道:


    “此乃重任一樁,足見陛下對先生的深切信任,先生務必要精心修書,切不可誤解陛下之意。”


    宋濂聞聽此言,神色微微一變,目光中流露一絲謹慎。


    他沉思片刻,懇切地對陸知白言:


    “實不相瞞,老朽今日前來,正是專程請教駙馬,那些標點的種種用法。”


    於是陸知白細致地予以解釋。


    末了,又鄭重道:


    “陛下對此事重視非常,有些標點,萬不可用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