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把火銃改成了霍爾式後裝彈的燧發槍,但每分鍾的上彈速度,依然隻有六到八發。


    這比起之前,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以後還得接著改進。


    可現在,這水平,已足夠碾壓全世界!


    老朱真是飄了啊,新火槍已經這麽強了,還想要更強。


    陸知白尋思著,以後要多賣慘,叫屈。


    不然老朱還以為,做改進、技術迭代很容易呢。


    朱元璋盯著陸知白道:


    “你有什麽法子,能解決裝彈時的空檔問題?火銃手需要特別訓練,要從其他兵裏練,又加大了難度……”


    陸知白笑道:


    “一個人裝彈慢,但如果有兩批人輪換射擊,空白的時間是不是就顯得短了?


    那如果三批人輪換,就更短了。要是有四批,五批,那可就……”


    他言盡於此。


    朱元璋連忙問道:“那會怎樣?!”


    陸知白老實道:“人太多,站不下了。”


    薛祥這種嚴肅老頭,聞言都瞪大了雙目,險些噎住。


    朱元璋更是輕笑出聲,道:“你敢消遣咱!”


    陸知白隻是微笑。


    朱元璋卻已笑容滿麵,誇讚道:


    “你這腦瓜,果然好用。這法子極妙!這麽簡單的辦法,怎麽咱先前想不到呢?”


    陸知白連忙說:


    “這是我看兒童玩耍得出的靈感,父皇日理萬機,自是沒有這般閑心。”


    他總不能說是抄沐英的。


    其實在沐英之前,宋朝就有過類似的三段射擊法,但那是偶然的現象。而沐英將之變成了製度,加以推廣。


    那是一年後,西征雲南的事了。


    朱元璋對這多段射擊的主意很滿意,卻道:


    “辦法雖好,若配合不當,還是不成的……需要專門訓練火銃手。”


    他露出深思之色,道:


    “這火銃改進之後,會更為重要,是我大明製勝法寶!以後軍中……”


    有工匠在場,朱元璋並未說太多。


    但陸知白和薛祥卻都明白,以後,是要設專門的火槍軍了!


    明初的軍事實力極強,軍隊人數約在130-180萬。


    正是從洪武十三年開始,老朱規定,軍隊中十分之一的士兵,必須裝備火銃。


    此時,朱元璋握著新火槍,仔細端詳,連連點頭。


    可惜身邊沒有嘴替,他隻好自己道:


    “駙馬率工匠改進火銃,此乃大功,咱竟有這樣聰慧的女婿!”


    陸知白含笑道:


    “父皇過譽了,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普天之下誰不想做呢?隻是,許多人隻能想想,做不到罷了。”


    言下之意,對啊,我就是聰明啊~


    “……”薛祥原本想說點什麽,聞言又看了他一眼,頗感無語。


    朱元璋亦是有些無語,隨後卻笑起來。


    這孩子,就是年輕,年輕真好啊……


    薛祥終於開口,客觀公正的道:


    “陸侍郎此舉,的確大功於朝,將來帶來的收益,不可估量。此功足以封伯!”


    他總算是明白了,為何陸知白可以隻掛名,不去工部當值。


    大功跟玩兒似的,如果還能老實的每天點卯,按部就班,那堪稱聖人了。


    朱元璋點著頭,一臉欣慰與嘉賞。


    暗地裏,卻有些惆悵起來。


    好小子,十七八歲就封侯,還立這麽多功勞,以後咋賞啊?


    那地雷、軍糧等物,還沒論功行賞;


    小陸先前還把黃如琢帶了回來,搭上了黃森屏這個海外將領,大明以後極有可能直接獲得一片海外領土,這個功勞遠勝於軍糧等等!


    更別說,能活人無數的番薯,在育苗。


    現在又改良了火槍,這是能受用無窮的東西……


    嘶!


    去年十一月封侯的時候,朱元璋沒讓世襲,就是想著以後再賞。


    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快。


    等到沐英班師回朝,論功行賞,也該給陸知白結算了。


    ……


    既然有了新火槍,老朱又下令,再征集相關工匠,擴大生產規模,早日給軍中裝備上。


    以後火器監就要沒日沒夜的造火槍了。


    陸知白又道:


    “四哥早就盼著這一天呢,可惜他早已就藩,不能盡早得知消息。


    他素來喜愛火器,如今造了出來,我想送他兩把……”


    火銃對親王來說,又不是禁物,這其實不算事。但他謹慎嘛,有事都報備。


    朱元璋就喜歡這般規矩的人,聞言點頭道:


    “那便給他吧,也好早日熟悉,往後用得著。”


    試完火槍,陸知白便快樂地返回棲霞。


    他一點都不操心有沒有封賞之類的。


    該有的自然會有,急什麽呢。


    ……


    棲霞的官署中。


    陸知白查看學生們的情況。


    來實習已有一個多月,大多數人都摸上了正軌,倒也有模有樣的。


    這官署,就是他新建的辦公區域,有數個部門。


    最重要的,就是課稅司了。


    現在大頭是工商稅。


    這工商稅,除了規模太小收益極低的不用交稅,對其他的人一視同仁。


    哪怕規模再大,背後有皇親國戚,在棲霞開作坊、挖礦、做生意,也一樣要交稅。


    不服?


    不服也沒辦法,當時封地的時候,朱元璋就說過了,此地的種種政策,隻要別太離譜,陸知白皆可以做主。


    有極少數的商賈,的確有所不滿,他們背後有人。


    但磨了些日子,確實沒有辦法,隻好照著規矩辦。


    因為棲霞這邊,管理精細嚴格。


    除了戶籍人口之外,長住六個月及以上的,要建檔、辦居住證;長住三個月的,也要申領另一種證件;其他剛來的,也要各種登記。


    雖說這樣麻煩,但效果也顯而易見,有了事很容易查。


    有一些人,想暗地裏找人搞事,都怕留下痕跡。


    這稅收,主要是算學好、腦子清楚的學生在做。


    一開始,他們也手忙腳亂,不太會做。


    朱標給了四個文吏,還得分去其他的部門,而且他們對稅收也不太懂。


    所以,陸知白找上元縣縣衙要了兩個小吏過來幫忙,先把學生教會。


    結果。


    夥食太好,領導沒有架子,同事關係簡單,工作也不複雜……


    這兩個小吏樂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雖說這邊太幹淨了,少了許多撈油水的機會,但心情好啊,還能學到些東西!


    知縣張允之已是派人催了數次了,皆被他們推脫。


    實在無奈,隻得親自登門要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帶著大明走向昌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