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個月前東川大洪水,川江大堤被衝垮,死傷慘重。


    現在又下起了大雨,不知道剛剛加固的大堤會不會再垮,所有東川人都膽戰心驚。


    一大早上,東川市.委副秘書長馮天明仍然像往常一樣來到位於中川區的市.委大院一號樓四層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已經把熱水打好了,馮天明拿出一包今年的明前龍井泡了一杯茶,端著茶杯凝望著窗外出神。


    進城工作八年了,對中川區他再熟悉不過了。


    八年前,剛滿三十五周歲的他從香洲縣長任上調到中川區擔任區長。


    這個任命在當時的東川市甚至全省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三十五歲的區長在全省都不多見,全市上下紛紛議論,馮天明應該是重點培養對象,前途一片光明。


    幹上一屆的區長,接個書紀肯定是順理成章的,中川區的書紀曆來都是市.委常委的當然人選,成為副廳級的省管幹部指日可待。


    對於這種說法,就連馮天明自己都暗暗高興,幹上這一行,誰不想天天進步啊。


    可是五年的區長幹下來,書紀也到點退到市人大了,眼看著要接書紀了,卻從省裏來了一個空降兵當市.委常委兼任中川區的書紀,真讓人不是滋味。


    就在新書紀上任不久,市裏就對馮天明的職務進行了調整,任市.委副秘書長,保障市.委副書.記江誌國的工作。這與馮天明自我定位有著很大的落差,他心裏真是好不鬱悶。


    鬱悶歸鬱悶,工作還是要幹的,馮天明這個人就是心態好。


    江誌國也是省裏的空降幹部,來東川工作之前是省裏組織部的副部長。當時,江誌國來東川工作的時候,市裏就在議論,他肯定是來過渡的,一定是奔著市長去的。


    想到這些因素,馮天明還是感到很快慰,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奔頭。


    說起馮天明的仕途經曆,的確一路都是重點培養對象。


    當年二十五歲的他,從京大碩士畢業就主動要求回家鄉基層工作,結果校領導親自送他到東川市.委組織部報道。


    東川屬於欠發達地區,好不容易來了個高材生,市裏當然特別重視,組織部專門開會研究,決定派他到香洲縣下麵的水洲鎮擔任副鎮長,級別定為副科級。


    水洲鎮是香洲縣下屬的一個工業鎮,馮天明隻當了兩年副鎮長,就被破格提拔到東川團.委任副書.記,二十七歲的馮天明成為全市最年輕的副處級幹部,副處級不到兩年,因為當時的團.委書紀上調到省裏任職,馮天明就順理成章的接了市團.委書紀。


    就在馮天明三十二歲那年,東川市爆發了震驚全國的“香洲窩案”,縣委縣政府領導基本一鍋端,市裏下決心整頓香洲吏治,已經在團市.委書紀任上幹了兩年多的馮天明被一紙調令帶回了他的家鄉也是他仕途的起.點香洲縣,任職縣長。


    三年的縣長經曆讓馮天明視野更加開闊了,以至於就算後來到中川區任區長也是得心應手,成績卓著。.


    一路走來,馮天明都很順利,這樣一個從仕途起.點就備受矚目,每兩三年就有進步,創造了全市幹部任職年齡一個又一個紀錄的人,怎能不對自己以後的道路懷有憧憬呢?


    三十五歲之前的快速晉升跟三十五歲之後的停滯不前形成鮮明對比,這怎能不讓馮天明憂心忡忡呢?一個市.委副秘書長怎能滿足馮天明呢?


    馮天明當年京大碩士畢業,放著香噴噴的央企不去,偏偏跑回家鄉當個基層幹部,就是想能在家鄉幹出一番事業,出人頭地。他常常暗自思索,論能力,自己好歹也是個省部級幹部的材料。


    這幾天省裏在開黨代會,市裏的很多領導都到省城開會去了,江誌國當然也去了,對於他這個保障江誌國工作的副秘書長來說,倒是輕鬆了不少,這幾天他就是看看簡報和文稿。


    這時辦公桌上的那部紅色電話突然響了,這部電話是內部保密電話,隻有少數人有這部話機,也隻有少數事情需要通過這部話機來說,所以馮天明第一時間很警覺的拿起電話就接聽。


    “喂,是天明秘書長嗎?我是紀委陳祖清啊。”來電話的人是陳祖清,市紀委常務副書.記。


    “祖清書紀你好,有什麽保密的事情要給我傳達呀?”馮天明打趣的問道。


    “我們接到實名舉報,中川區副區長胡福才和水利局局長周成在主持川江大堤建設工程中涉嫌重大經濟犯罪,導致大堤建設標準降低,造成了七月的決堤事故。”


    聽到這裏,馮天明心裏咯噔一下,他下意識裏覺得,該來的還是來了。


    “市紀委準備怎麽辦?”馮天明迅速平複了心情,警惕的問道。


    “我們覺得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不僅涉及到市管領導幹部而且還牽扯到決堤的事情,必須要向誌國書紀匯報,請他來做定奪。”陳祖清說的很嚴肅,馮天明聽得也很認真。


    “祖清同誌,請你趕緊派人把相關材料給我送過來,我看了之後再向誌國書紀具體匯報。”“好的。”


    市紀委書紀朱克海今年年初突然中風進了醫院,至今仍在省城看病,暫時由江誌國代管市紀委工作,所以,陳祖清才打電話給馮天明。


    放下電話不到十分鍾,市紀委就把舉報材料送到了馮天明的辦公室。看到這份舉報材料,他感覺有點沉重。


    遞交這份舉報材料的正是中川區水利局副局長黃亮,曾經是馮天明在中川區長任上的跟班秘書。


    當年,馮天明從中川區長調任市.委副秘書長,黃亮被安排到中川區水利局擔任副局長,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因為黃亮是京大水利係畢業,在水利方麵是行家。


    馮天明跟黃亮的相識,源於幾年前的一次清華校友聚會。


    黃亮為人正直,聰明伶俐,能說會道,這讓馮天明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不久,黃亮就被調到中川區政府辦公室工作,成為馮天明的秘書,多年的相處讓他們倆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這封舉報信,其實馮天明不用看都知道什麽內容,因為就在決堤事故發生後不久,黃亮就找過馮天明,將大堤建設中的貓膩跟他和盤托出。


    當時,馮天明就勸過黃亮,叫他不要輕舉妄動,可是時間僅僅過了兩個多月,黃亮還是忍不住寫了這封舉報信。


    雖然黃亮沒有聽馮天明的勸告,但是此時的馮天明還是覺得非常欣慰,因為他沒看錯人,黃亮確實正直,眼睛裏揉不得沙子。


    盡管對舉報的內容已經基本掌握,馮天明還是一字一句的看完了舉報信,短短的三頁紙,卻觸目驚心。


    中川區為建設大堤工程投入20個億的資金,可是建設隻花了10個億,一半以上的建設資金被私分和挪用。


    這件事情如果屬實,已經可以令舉國震動了,千裏之堤不是潰於蟻穴,而是被這幫碩鼠們掏的一幹二淨。


    想到這裏,馮天明馬上拿起電話,撥通了誌國書紀的秘書劉傑的電話。


    “小劉啊,我是馮天明,誌國書紀上午的會議什麽時候結束啊,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跟領導匯報。”


    “報告秘書長,今天上午的會議暫時休會了,誌國書紀正在休息,我把電話給您拿過去吧”


    沒過一會,電話裏傳來了江誌國的聲音,“天明啊,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啊?”


    “報告誌國書紀,市紀委接到實名舉報中川區川江大堤建設中存在嚴重問題,舉報信在我這裏,您看怎麽辦?”馮天明問的很急切。


    “............”


    電話那頭突然沒聲音了,馮天明感到了一絲異樣,但是他仍舊不敢做聲,他知道,誌國書紀現在正在思考這件事,他隻能等待領導的回答。


    “天明啊,事情我知道了,今天省黨代會就要閉幕了,剛剛進行了選舉,現在是特殊時期,你先不要慌張,等我回來再說。”江誌國沉思了良久,給出了回答。


    “好的,請誌國書紀注意身體,再見。”馮天明放下電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途危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山破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山破曉並收藏官途危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