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顧明強的發言結束後,其他沒發言的區長縣長們都狠狠地拍了拍大腿,後悔沒有早點主動發言,因為標杆已經這麽高了,後麵再怎麽說都沒法超越了。大家隻好縮短發言,以表態為主,已經沒有什麽期待了,隻求快點完成任務。


    一幫人發言結束之後,劉天水並沒有作出評價,而是將目光轉向馮天明,笑著說道,“天明同誌,大家都發言了,你也談談吧,畢竟你也是區委書記啊。”


    馮天明本來沒準備發言,現在大家都說了,而且劉天水也點了名,如果自己再不說就不好了。不過,他不準備再唱讚歌了,相信劉天水也不想聽,何況,私底下該唱的讚歌他也早就唱過了。


    “天水書記,各位同誌,我雖然剛剛兼任中川區委書記不久,但是過去也曾經擔任過縣長和區長,所以想從發展縣域經濟的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思考。從咱們東川的發展實際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整個東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和基本支撐。”馮天明這個發言角度不出意料地勾起了劉天水和在場所有人的興趣。


    “從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來審視縣域經濟所發揮的不同作用,我覺得應該是三段論。一是在經濟發展的初期,農業占據國民經濟的主要地位,從而有了“郡縣治,天下安”的表述。二是在經濟發展的中期,經濟發展的重心轉入城市,工業化成為發展的主題,在此階段政府采取的城市偏向等政策,導致以鄉村經濟為主的縣域經濟發展受阻。三是在經濟發展的後期,一方麵,持續的工業化並未帶來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經濟增長乏力,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迫切需要轉變;同時,人們對城市與農村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發展模式產生了重大轉變。另一方麵,此階段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已經有了相當的經濟和技術積累,能夠反哺和支援農業和農村,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紐帶、以廣大農村為依托的縣域經濟也就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馮天明完全脫稿很自信地說著。


    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劉天水,都幾乎是邊聽邊記,甚至還時不時停筆思考。


    “然而,當前縣域經濟所麵臨的現實問題是:其一,縣域經濟基礎相對較弱,缺少人才、資金、產業、技術,觀念也較為落後。縣域發展模式仍以粗放式、要素驅動型發展為主,傳統產業占比較高,迫切需要因地製宜,找準特色。其二,縣域經濟發展總體滯後,發展負擔較重。”馮天明鮮明地點出了縣域經濟所麵臨的問題。


    “因此,我個人認為,新形勢下,縣域經濟必須堅持係統觀念,加強頂層設計和中長期規劃,立足縣域實際,充分考慮自身資源稟賦,重點整合縣域、城鄉兩種資源,對縣域經濟、社會、資源環境、文化、交通、要素等各方麵、各層次進行科學係統規劃。同時,傳統農業生產率低下、價格彈性不具優勢,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已不可逆轉,要吸納城市資本、技術優勢,走三產融合發展道路,能夠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為農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農業人口基數龐大,綜合素養水平偏低,要分類分批地推進農民職業改革,城市吸納一批、鄉鎮企業帶動一批、政府扶持一批,把農民的權益和身份的變遷結合起來,把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對接起來。”馮天明通過自己的思考,為縣域經濟的發展開出了藥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途危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山破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山破曉並收藏官途危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