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陛下,夜深了。”陳文拿個披風輕輕的搭到李世民的肩上,李世民緊了緊披風站了起來:“你知道那個瑤台寺麽?”


    “不曾聽說。”陳文一隻手攙著李世民,一隻手提著燈籠:“既然連聖上都不知道,想必是四殿下建的,不然他怎麽會知道?”


    陳文是成了精的老狐狸,一聽離昭陵那麽近,沒點地位的人是不敢在那地方隨便弄個建築物的。


    瑤台這倆字就跟女人有關係,肯定是李泰為了給長孫皇後追福才建的。


    “有道理,明天去看看,這個孩子,建寺院又不是什麽壞事,他怎麽不上報呢?”


    “四殿下一向是有心而不邀功。”陳文這短短的一句話,包含了太多的信息。他說李泰有心而不邀功,那誰無心卻隻是想著邀功?


    李承乾可是剛剛給長孫皇後做了一天的道場,這是大張旗鼓做的,絕對的邀功之舉,那有心還是無心就無從評判了,誰也不能把心挖出來看看。


    李世民聞言,心裏一動,陳文處處替李泰說話,看來李泰送他那副畫像是真沒白送。連陳文都站李泰那邊的話,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也會站李泰那麵。


    不行,這樣的局麵不好,李世民必須要讓東宮的地位穩起來,可是李承乾就是個不爭氣,這可怎麽辦?


    李世民一夜憂愁,覺都沒睡好,次日清晨早朝上,李承乾和李泰一左一右站在最前麵,這讓他舒心了不少,起碼太子知道來聽政了。


    “父皇,我想住在道觀,齋戒七七四十九天,給阿娘做個水陸大會,道長說做一個長期的道場,可以令阿娘福道更加圓滿。”


    李承乾是誠心誠意的想住在道觀,齋不齋戒無所謂,主要是住。


    “準奏。”李世民還以為他是來聽政的,沒想到他是來請假的,不過為長孫皇後追福也是一件正事,這種孝行之舉應該讚揚。


    太子暫時搏不來戰功,也不能著書立世,就先搏個好名聲也不錯。


    “陛下”於誌寧一步走出人群,他恭恭敬敬的朝上一揖:“臣以為太子大可不必住於道觀之中,為娘娘追福齋戒即可,白天做完了道場,日暮還來得及回宮。太子貴為儲君之尊,豈能在道觀留宿?”


    “先生言之有理,隻是做一天道場很是疲憊。”李承乾不在乎做不做道場,在乎就是要在道觀住:“一天兩天尚可,四十九來回折騰實在是不智之舉。”


    “太子殿下”於誌寧是太子的老師之一,他極力的勸諫:“你回宮住每天還可以上朝聽政,散朝去道觀,時間上來得及,並不緊迫,來回折騰你也是坐在轎子裏,不會過於疲勞。”


    “好,就依先生所奏。”李世民也覺得李承乾還是有必要天天來聽政的,哪怕你站在金殿上睡覺都行,你越缺席,你弟弟就越顯眼,你好歹過來裝個吉祥物也好。“高明你每天散朝後再去道觀,日暮回宮。”


    “是。”李承乾躬身一揖,心裏恨得牙癢癢,本來父皇都準奏了,這個該死的於誌寧非站出來多嘴。


    李世民掃了李泰一眼,太子都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場了,你沒點表示嗎?


    李泰見沒人說話了,他一步走出人群,雙手捧著一個折子,朝上一揖:“父皇,兒臣有本啟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叫我來吃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叫我來吃齋並收藏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