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 作者:大王叫我來吃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0章
“殿下有話隻管吩咐就是。”
“父皇命我主編一本地誌類的書籍,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很多,衛國公能否抽空去魏王府看一看,有什麽需要修正之處指教一二。”
“殿下實在是太抬舉我了,地誌類的東西我也不懂啊。”李靖感覺這個跟自己沒多大關係,人家著人家的書,我跑過去指手畫腳幹嘛?
“衛國公走過的地方多,知道的事情多,看看有什麽錯漏之處,校正一下稿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不隻是地誌類的,各行各業的技術都有人在編撰記錄,目前兵法還沒有人整理,衛國公文韜武略,著《兵法》當是手到擒來。”
這才是李泰最想要的,書籍是知識的載體,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好的教材怎麽能有好的教育?
想要大唐長盛不衰,必須挖空這些人才的腦袋,把他們的知識先記錄下來,有了這些記錄,後人才有的繼承,不然怎麽辦?靠口口相傳嗎?
“這個”李靖猶豫了,兵法不是不能整理,而整理完了歸誰?所謂寧傳千金不傳一技。有些東西是認可帶進棺材裏,也不能傳給別人的。
皇帝讓他教候君集兵法,他滿口應承之後隻教了一部分,為這個事,候君集甚至跑到皇帝麵前說李靖有謀反之心,因為每到精微之處,李靖則不教授。
李世民問到他的頭上時,他說:“這是候君集有謀反之心,如今四海安定,我教他的東西足夠他保家衛國了,他還想往多裏學,是圖謀什麽?”
後來有一次候君集走路的時候心裏也不知在想什麽,路過尚書省的大門居然走了過去,半晌才反應過來,又走了回來,被李靖看到了,李靖就對李世民說:“候君集意不在人,必將謀反。”
李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到頭來被屬下誣告謀反,自己帶的徒弟狼心狗肺,自己帶的屬下也人麵獸心,不免一時心冷,幹脆與世隔絕了。
現在李泰提起著《兵法》一事,他不是不想寫《兵法》,是不想讓《兵法》廣而告之,這東西要是誰都可以隨便學的話,天下是不是就大亂了?
李泰看他吞吞吐吐的,感覺他是有所顧慮,盲猜也沒什麽準頭,不如直接問了:“衛國公有何猶疑之處,盡管明言。”
“殿下可知圯(音疑)橋三進履麽?《兵法》不同與其他,不遇至人不可輕傳。”當年黃石公傳給張良兵法,那是經過一番考驗的,李靖的意思是兵法不能亂傳。
李泰也沒有亂傳的意思,別說在大唐,就是現代社會,想學兵法也得是專門的國防大學,並不是每一所大學都開設兵法教育的課程。
“不愧是衛國公,果然思慮周全。我是說魏王府裏藏書過萬,負責著書的人役數百,如果衛國公有著書之心,那裏可以提供一切方便,至於書著成之後,可獻於朝廷亦可留於家傳,泰沒有把《兵法》列為學館教材之意。”
李泰這次說明白了,我隻是幫助你著書,不搶你的成果。李靖也聽明白了,原來是自己小心眼了,這個魏王年紀不大,格局很大呀。
李泰格局老大了,你沒寫出來,肯定不搶你的,不先哄你寫出來,搶啥呀?
“既如此我一定過去看看,說實話我也正有整理整理兵法的想法。”能把一生所學凝結成字,著成書籍永世流傳,這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心願,區別隻是有的人才華不夠,隻能是想想罷了。
李靖笑哈哈的陪李泰閑聊了幾句,就吩咐人備宴,李泰沒有混飯吃的想法,他還得趕著給下一家送禮呢,於是堅決的推辭了飯局,帶著陸清離開了李府。
剛轉過一條街,迎麵看到李恪一身塵土的走了過來。
“殿下有話隻管吩咐就是。”
“父皇命我主編一本地誌類的書籍,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很多,衛國公能否抽空去魏王府看一看,有什麽需要修正之處指教一二。”
“殿下實在是太抬舉我了,地誌類的東西我也不懂啊。”李靖感覺這個跟自己沒多大關係,人家著人家的書,我跑過去指手畫腳幹嘛?
“衛國公走過的地方多,知道的事情多,看看有什麽錯漏之處,校正一下稿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不隻是地誌類的,各行各業的技術都有人在編撰記錄,目前兵法還沒有人整理,衛國公文韜武略,著《兵法》當是手到擒來。”
這才是李泰最想要的,書籍是知識的載體,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好的教材怎麽能有好的教育?
想要大唐長盛不衰,必須挖空這些人才的腦袋,把他們的知識先記錄下來,有了這些記錄,後人才有的繼承,不然怎麽辦?靠口口相傳嗎?
“這個”李靖猶豫了,兵法不是不能整理,而整理完了歸誰?所謂寧傳千金不傳一技。有些東西是認可帶進棺材裏,也不能傳給別人的。
皇帝讓他教候君集兵法,他滿口應承之後隻教了一部分,為這個事,候君集甚至跑到皇帝麵前說李靖有謀反之心,因為每到精微之處,李靖則不教授。
李世民問到他的頭上時,他說:“這是候君集有謀反之心,如今四海安定,我教他的東西足夠他保家衛國了,他還想往多裏學,是圖謀什麽?”
後來有一次候君集走路的時候心裏也不知在想什麽,路過尚書省的大門居然走了過去,半晌才反應過來,又走了回來,被李靖看到了,李靖就對李世民說:“候君集意不在人,必將謀反。”
李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到頭來被屬下誣告謀反,自己帶的徒弟狼心狗肺,自己帶的屬下也人麵獸心,不免一時心冷,幹脆與世隔絕了。
現在李泰提起著《兵法》一事,他不是不想寫《兵法》,是不想讓《兵法》廣而告之,這東西要是誰都可以隨便學的話,天下是不是就大亂了?
李泰看他吞吞吐吐的,感覺他是有所顧慮,盲猜也沒什麽準頭,不如直接問了:“衛國公有何猶疑之處,盡管明言。”
“殿下可知圯(音疑)橋三進履麽?《兵法》不同與其他,不遇至人不可輕傳。”當年黃石公傳給張良兵法,那是經過一番考驗的,李靖的意思是兵法不能亂傳。
李泰也沒有亂傳的意思,別說在大唐,就是現代社會,想學兵法也得是專門的國防大學,並不是每一所大學都開設兵法教育的課程。
“不愧是衛國公,果然思慮周全。我是說魏王府裏藏書過萬,負責著書的人役數百,如果衛國公有著書之心,那裏可以提供一切方便,至於書著成之後,可獻於朝廷亦可留於家傳,泰沒有把《兵法》列為學館教材之意。”
李泰這次說明白了,我隻是幫助你著書,不搶你的成果。李靖也聽明白了,原來是自己小心眼了,這個魏王年紀不大,格局很大呀。
李泰格局老大了,你沒寫出來,肯定不搶你的,不先哄你寫出來,搶啥呀?
“既如此我一定過去看看,說實話我也正有整理整理兵法的想法。”能把一生所學凝結成字,著成書籍永世流傳,這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心願,區別隻是有的人才華不夠,隻能是想想罷了。
李靖笑哈哈的陪李泰閑聊了幾句,就吩咐人備宴,李泰沒有混飯吃的想法,他還得趕著給下一家送禮呢,於是堅決的推辭了飯局,帶著陸清離開了李府。
剛轉過一條街,迎麵看到李恪一身塵土的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