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念。”李承乾就懶洋洋的半靠在貴妃榻上,眼皮都沒撩一下,人家現在“足疾發了”,連地都下不了,還指望能跪著接旨麽?


    小黃門子也不敢在太子爺麵前擺架子,盡管手裏拿的是聖旨,脖子還是不夠硬,讓咱念咱就念好了。


    關於這道聖旨,李承乾心裏是有數的,長孫無忌已經告訴他東宮六率被收回了。聽完了聖旨,才知道這聖旨一共說了兩件事,一個是通知他交出東宮六率的兵符,一個是通知他有病就安心養病,別到處亂走了,想出東宮須得請示。


    說起來是兩件事,其實是三件事,一個是收回了太子的東宮六率,一個是免去了太子的京兆尹之職,一個是把太子給軟禁在東宮了。


    李承乾很不在乎,這樣挺好,反正你早就不把我當太子了,我就這麽混吃等死也不錯。


    “高明,你要好好養病,切莫要再生事端了。閑暇之時多讀書,多和長史們談論古今興亡之事,收收你的閑心野性,待你父皇氣消了,舅舅幫你說句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長孫無忌耐著性子安慰了李承乾一通,李承乾隻是麻木的點頭,見他根本聽不進去,長孫無忌也沒有說太多,早早的離開了。


    長孫無忌一聽這聖旨,心徹底的涼了,看來皇帝真的是下決心放棄李承乾了,怎麽辦?李承乾是怎麽都振作不起來,拉不動、拽不動,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高明算是扶不起來了,去扶惠褒?惠褒從小高傲,在他阿娘過世之前,自己都沒聽他喊過一聲舅舅,倒是常聽他背地裏說什麽外戚是最大的敵患。


    這一年多惠褒變得光芒四射,不見他出手,短短一年的工夫,就把太子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一年前高明還是威赫赫的皇太子,手握東宮六率,執掌京都軍營,代父監國,如今東宮被清洗了兩三回,軍權、近衛都被收回,在內沒有個知近的心腹,在外沒有個堅實的靠膀。


    一年前惠褒還是個即將被趕往封地的皇子,可是他卻穩穩的住在了皇宮裏,坐鎮京畿、建文學館、開國策營、通絲綢之路,每天不離皇帝左右,參與絕大多數政事的決策,如今已儼然成為了無名有實的太子。


    長孫無忌心裏默默的長歎,要扶惠褒須得趁早,現在去扶,晚了。


    現在去扶他,他不會領你的情,隻會認為你是見風使舵,表麵上他會極度的感激你,等他根基紮穩,回手第一刀就是給你的謝禮。


    不行,太子這個位置誰坐都比惠褒坐強,惠褒主張開科取士,讓寒門士子做為一股新鮮血液補充到官僚當中來,這樣對士族大家是一種極大的打擊。


    惠褒主張重修《氏族誌》尚官不尚姓,就是要讓皇族立於士族之上,他主張皇權集中,權力都要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扶他上位等於給士族找了個敵人。


    皇帝現在明顯是支持惠褒的,除了惠褒還能扶持哪一個?嫡係皇子隻剩下雉奴一人了。


    雉奴年紀小,現在教導還得及,而且沒幾天李泰就要去洛陽了,這正是個大好機會。


    長孫無忌想不明白李泰這個時候去洛陽做什麽,說是去建佛像給阿娘追福,用這種手段來搏聖寵,果然是不錯的想法,但是沒必要親自過去督造。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你隻有在皇帝身邊轉,你才能有更多的機會。


    若不是參透了這個道理,長孫無忌早就去封地逍遙了,世襲刺史是多美的事?自己為啥拒絕?不就為了留在長安城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叫我來吃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叫我來吃齋並收藏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