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1章


    長安城的城牆依然如同金色的巨龍般保護著城裏的人們也歡迎著遠行歸來的人們。


    出城的人看到這條巨龍腳步是戀戀不舍的沉重,回城的人看到這條巨龍心情是近鄉情怯的忐忑。


    “阿爺,”李泰指著城牆笑吟吟地問:“你看咱們的城牆可有什麽不同麽?”


    城牆就是城牆能有什麽不同?李世民笑著抻長了脖子,目光送遠好好地望了一會兒,他哈哈一笑,說道:“高了寸許,你新修城牆了。”


    修城牆沒什麽新鮮的,大唐的城牆是用黃土和泥砌成的,一下雨城牆就會被衝得矮上一點,天一放晴就要修城牆。


    當然雨不是特別大的話,也沒必要逢雨就修,有時候幾年才修一次城牆。


    李泰豎起大拇指,讚道:“阿爺好眼力。”接著又很得意地說道:“這次修城牆可不是光修個皮,還加了骨。”


    “又胡說,城牆如何加骨?”李世民笑著白了他一眼,這個兒子樣樣都好,就是有時候說話喜歡繞彎子。


    李泰就笑嗬嗬地不說話,李世民恍然大悟地“啊”了一聲,說道:“你燒磚砌城牆了?”


    李泰雙手豎起大拇指,笑著說道:“阿爺聖明!”


    “我的天,真是大手筆。”李世民使勁地瞪著眼睛盯著城牆看,從外表看不出什麽來,看上去就和以前是一樣的,但堅固程度那是不同可日而語的。


    李泰早在李世民上次東征的時候,就派人開采地表煤,用煤來代替木材做燃料。


    一個新事物總是要經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精的過程,有了想法不等於立馬就能實現。


    這幾年李泰斷斷續續的沒少用磚來修補城牆,可都是邊邊角角的填補,這次是完全用磚砌的城牆,然後再用黃泥土把城牆包裹一圈。


    李世民一直不同意這麽修城牆,沒別的原因,就是摳,他可省不得錢這麽幹。


    李泰也不比他爹大方多少,他能這麽修城牆是因為成本下來了,隨著煤的開采量加大,燒磚已經不是事了。


    煤現在不是貴族專屬的高檔貨,而是平常百姓都用得起的大路貨,煤的開采和應用使得長安的都城地位徹底穩固了下來。


    如果沒有煤的話,長安最多還能撐五六十年就得遷都,因為木材不夠,木材的成長速度太慢,經受不起百萬人口的大城消耗。


    另外還有一個硬傷就是排水排汙係統的不完善,不完善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幾乎沒有吧。


    短時間人口少還能應付,時間一長人口一多,一個城市沒有合理的排水排汙係統,那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煤的普及成功解決了這個難題,大唐並不是沒有人才,不是沒人想過這個問題,而是無法解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叫我來吃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叫我來吃齋並收藏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