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挾眾叫歇
小西關,和勝坊。
夜襲江宅的風波過後,賭坊的生意片刻不怠,立即開張營業。
遠近賭棍邁步進門,隻覺得店裏的荷官、夥計少了許多,並有幾張陌生的麵孔摻雜其中,加上街頭巷尾傳聞不斷,心裏便有些將信將疑,直到輸光了籌碼,拿著銀兩,挑簾去後屋兌換、卻不見陳萬堂的身影之時,才終於確信,二哥真的死了。
那幾個千門八將中的殘眾,雖然僥幸存活,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吃同住,夜裏還要被反鎖在屋內,受人監視、看押,已然淪為純粹的賺錢工具,自是惶惶不可終日,哪還有半點活著的滋味!
韓策坐在陳萬堂原來的座位上,每日清點過賬目之後,便回去周雲甫的秘宅複命。
此番夜襲,老爺子決心暫且保住這幾個藍馬鑾把點,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韓策去了一趟盛京施醫院回來,也是把“海老鴞”眾弟兄的反應,如實匯報給了舅舅。
周雲甫聽聞以後,長歎一聲,沉吟道:“這也不怪江城海那幾個弟兄不滿,換成是誰,也壓不住這口氣,還得說,是那個老三孫成墨識大局啊!”
“是是是!”韓策尋了條褥子,給躺在藤椅上的老爺子蓋上,“要不是他當時發話,我看江城海也未必能鎮住老二、老五了。不過,孫成墨也說了,自家的事兒,忍忍也就算了,但對付白家,實在是不能再拖了。”
“這用他說?”周雲甫忍不住白了一眼,“問題是,現在這情況,還能維持個體麵,就已經相當不易了。”
“他倒是好像有個主意,想讓我轉告給你。”
“嗯?說出來我聽聽。”
“嗐!我也沒太明白,他就沒頭沒尾地說了倆字兒——叫歇。”
“嘶!”周雲甫不由得一怔,似乎猛然被打通了心竅,竟在藤椅上坐直了身子,口中喃喃自語道,“叫歇?”
韓策呆在一旁,正打算接茬兒回話,卻被老爺子抬手製止。
“挾眾……叫歇……”
從老爺子的神情來看,他似乎早已明白了孫成墨的意思,如今口中反複咀嚼這兩個詞兒,更像是在掂量著這個計策是否可行。
這一年多以來,周雲甫為了了解時事變局,翻閱的報紙新聞何止千萬,眼下似乎正在耳目之中,迅速溫習。
漸漸地,老爺子臉上的褶子越來越深,笑了。
所謂“叫歇”,當然不是什麽新鮮事兒。
各式手工作坊的勞工,為了爭取漲薪、改善勞務環境,合眾共事,集體停工歇業,便稱作“叫歇”,又稱“叫幫”、“齊行”。
早在“康雍乾”這三朝的年月,江南、廣粵等地,手工業便已繁盛無比。
可這繁盛,卻到底跟勞苦工匠無關,好日子的甜頭,隻鼓了那些大掌櫃的腰包,於是乎,諸如織工、紙工、踹匠、窯工、香工、木工、鐵工……各行各業,時常有叫歇發生。
那些勞苦工匠,大多沒啥文化,起初的時候,隻知道三五成群、罵街、打砸,借此宣泄怒火。
後來時間久了,大夥兒發現不成!
怎麽呢?
原來,無論受多大苦、遭多大罪,總有些工賊奴顏怯懦,暗戳戳地唱反調,在大掌櫃麵前臭顯擺、表忠心。
你在這邊聚眾,他便在那邊拆夥;你在這邊挑明槍,他便在那邊放暗箭。
<divss="contentadv">這還得了?
久而久之,這些勞工便暗立“西家行”,推舉一位“先生”,聯合眾人,糾察內鬼,共舉義事!
那位問了,為啥叫“西家行”?
這話說的,大掌櫃是“東家”,勞工自然就是“西家”了!
“叫歇”一旦勢成,輕則誤工誤時,重則揭竿起事,官商對其恨之入骨,誓欲除之而後快。
不僅朝廷明令禁止,各地作坊商戶也都合謀暗害,蘇州地界的掌櫃,更是立起石碑,妄圖永禁叫歇。
西家行的先生們,也被朝廷安上了一個“挾眾叫歇,合黨成群,恣行抄毆”的罪名。
白家經營的生意,多為工廠,而“叫歇”,自然便是他們的命門!
“挾眾叫歇”固然是天大的罪名,但他們的工廠,卻都是跟東洋合資,而朝廷的曆任總督,都巴不得這幫鬼子崩盤破產,隻要稍微疏通關係,估計是樂得放任不管。
東洋的工廠,對本國人施以優待,每天工錢三四元,本地人去了,每天工錢卻隻有五六角,還被連打帶罵、日夜趕工。
卻不想,那白寶臣比鬼子還黑,進他的工廠,活兒幹得更多,結果連五六角錢都沒有,這便有了叫歇的由頭。
此時此刻,關外並非小東洋一家獨大,尚有英美毛子在其中製衡,鬼子不敢明目張膽地越界南鐵附屬地,因此才去扶持白寶臣。
換言之,隻要白家管不住手下的工廠,他們對於鬼子,就毫無利用價值。
一旦白寶臣失去靠山,即便是麵對半殘的周雲甫,也沒有半分勝算。
凡此種種前提,隻要少了一樣,“挾眾叫歇”的計策就行不通,偏偏這孫成墨已經考慮周全,隻待老爺子著手實施。
“不錯……可行!”
一年多以來,周雲甫的臉上,頭一次露出笑意:“這個孫成墨,不愧是年過兩天書的人,‘叫歇’這件事兒,不用費什麽錢,也不用動什麽人,的確可以試試,要是成了,白寶臣就玩不轉了。”
韓策聽了老爺子的話,有點不以為然。
“舅,我怎麽覺得,‘叫歇’對白家來說,其實也不算多大個事兒啊?頂多也就傷傷皮肉,動不了筋骨!大不了,白寶臣使點銀子,給他們的工錢漲起來不就得了?”
周雲甫斜眼看了看他,忽地冷哼一聲,說:“伱啥時候能像蘇家那小子一樣啊?外甥,拿點事兒吧!合著我天天讓你買報紙,你壓根沒看過?”
韓策難堪地搖了搖頭,說:“我都是讓手下去買,買好了再給你帶回來。舅,這報紙又出啥事兒了?”
“唰啦!”
周雲甫從手邊拽起一張《盛京時報》,不耐煩地說:“自己看!”
韓策莫名其妙地接過報紙,低頭一看,卻見頭版上寫著一條新聞:
“黑省傅家甸鼠疫橫行,染疾遇難者,已逾數百人!”
小西關,和勝坊。
夜襲江宅的風波過後,賭坊的生意片刻不怠,立即開張營業。
遠近賭棍邁步進門,隻覺得店裏的荷官、夥計少了許多,並有幾張陌生的麵孔摻雜其中,加上街頭巷尾傳聞不斷,心裏便有些將信將疑,直到輸光了籌碼,拿著銀兩,挑簾去後屋兌換、卻不見陳萬堂的身影之時,才終於確信,二哥真的死了。
那幾個千門八將中的殘眾,雖然僥幸存活,但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吃同住,夜裏還要被反鎖在屋內,受人監視、看押,已然淪為純粹的賺錢工具,自是惶惶不可終日,哪還有半點活著的滋味!
韓策坐在陳萬堂原來的座位上,每日清點過賬目之後,便回去周雲甫的秘宅複命。
此番夜襲,老爺子決心暫且保住這幾個藍馬鑾把點,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韓策去了一趟盛京施醫院回來,也是把“海老鴞”眾弟兄的反應,如實匯報給了舅舅。
周雲甫聽聞以後,長歎一聲,沉吟道:“這也不怪江城海那幾個弟兄不滿,換成是誰,也壓不住這口氣,還得說,是那個老三孫成墨識大局啊!”
“是是是!”韓策尋了條褥子,給躺在藤椅上的老爺子蓋上,“要不是他當時發話,我看江城海也未必能鎮住老二、老五了。不過,孫成墨也說了,自家的事兒,忍忍也就算了,但對付白家,實在是不能再拖了。”
“這用他說?”周雲甫忍不住白了一眼,“問題是,現在這情況,還能維持個體麵,就已經相當不易了。”
“他倒是好像有個主意,想讓我轉告給你。”
“嗯?說出來我聽聽。”
“嗐!我也沒太明白,他就沒頭沒尾地說了倆字兒——叫歇。”
“嘶!”周雲甫不由得一怔,似乎猛然被打通了心竅,竟在藤椅上坐直了身子,口中喃喃自語道,“叫歇?”
韓策呆在一旁,正打算接茬兒回話,卻被老爺子抬手製止。
“挾眾……叫歇……”
從老爺子的神情來看,他似乎早已明白了孫成墨的意思,如今口中反複咀嚼這兩個詞兒,更像是在掂量著這個計策是否可行。
這一年多以來,周雲甫為了了解時事變局,翻閱的報紙新聞何止千萬,眼下似乎正在耳目之中,迅速溫習。
漸漸地,老爺子臉上的褶子越來越深,笑了。
所謂“叫歇”,當然不是什麽新鮮事兒。
各式手工作坊的勞工,為了爭取漲薪、改善勞務環境,合眾共事,集體停工歇業,便稱作“叫歇”,又稱“叫幫”、“齊行”。
早在“康雍乾”這三朝的年月,江南、廣粵等地,手工業便已繁盛無比。
可這繁盛,卻到底跟勞苦工匠無關,好日子的甜頭,隻鼓了那些大掌櫃的腰包,於是乎,諸如織工、紙工、踹匠、窯工、香工、木工、鐵工……各行各業,時常有叫歇發生。
那些勞苦工匠,大多沒啥文化,起初的時候,隻知道三五成群、罵街、打砸,借此宣泄怒火。
後來時間久了,大夥兒發現不成!
怎麽呢?
原來,無論受多大苦、遭多大罪,總有些工賊奴顏怯懦,暗戳戳地唱反調,在大掌櫃麵前臭顯擺、表忠心。
你在這邊聚眾,他便在那邊拆夥;你在這邊挑明槍,他便在那邊放暗箭。
<divss="contentadv">這還得了?
久而久之,這些勞工便暗立“西家行”,推舉一位“先生”,聯合眾人,糾察內鬼,共舉義事!
那位問了,為啥叫“西家行”?
這話說的,大掌櫃是“東家”,勞工自然就是“西家”了!
“叫歇”一旦勢成,輕則誤工誤時,重則揭竿起事,官商對其恨之入骨,誓欲除之而後快。
不僅朝廷明令禁止,各地作坊商戶也都合謀暗害,蘇州地界的掌櫃,更是立起石碑,妄圖永禁叫歇。
西家行的先生們,也被朝廷安上了一個“挾眾叫歇,合黨成群,恣行抄毆”的罪名。
白家經營的生意,多為工廠,而“叫歇”,自然便是他們的命門!
“挾眾叫歇”固然是天大的罪名,但他們的工廠,卻都是跟東洋合資,而朝廷的曆任總督,都巴不得這幫鬼子崩盤破產,隻要稍微疏通關係,估計是樂得放任不管。
東洋的工廠,對本國人施以優待,每天工錢三四元,本地人去了,每天工錢卻隻有五六角,還被連打帶罵、日夜趕工。
卻不想,那白寶臣比鬼子還黑,進他的工廠,活兒幹得更多,結果連五六角錢都沒有,這便有了叫歇的由頭。
此時此刻,關外並非小東洋一家獨大,尚有英美毛子在其中製衡,鬼子不敢明目張膽地越界南鐵附屬地,因此才去扶持白寶臣。
換言之,隻要白家管不住手下的工廠,他們對於鬼子,就毫無利用價值。
一旦白寶臣失去靠山,即便是麵對半殘的周雲甫,也沒有半分勝算。
凡此種種前提,隻要少了一樣,“挾眾叫歇”的計策就行不通,偏偏這孫成墨已經考慮周全,隻待老爺子著手實施。
“不錯……可行!”
一年多以來,周雲甫的臉上,頭一次露出笑意:“這個孫成墨,不愧是年過兩天書的人,‘叫歇’這件事兒,不用費什麽錢,也不用動什麽人,的確可以試試,要是成了,白寶臣就玩不轉了。”
韓策聽了老爺子的話,有點不以為然。
“舅,我怎麽覺得,‘叫歇’對白家來說,其實也不算多大個事兒啊?頂多也就傷傷皮肉,動不了筋骨!大不了,白寶臣使點銀子,給他們的工錢漲起來不就得了?”
周雲甫斜眼看了看他,忽地冷哼一聲,說:“伱啥時候能像蘇家那小子一樣啊?外甥,拿點事兒吧!合著我天天讓你買報紙,你壓根沒看過?”
韓策難堪地搖了搖頭,說:“我都是讓手下去買,買好了再給你帶回來。舅,這報紙又出啥事兒了?”
“唰啦!”
周雲甫從手邊拽起一張《盛京時報》,不耐煩地說:“自己看!”
韓策莫名其妙地接過報紙,低頭一看,卻見頭版上寫著一條新聞:
“黑省傅家甸鼠疫橫行,染疾遇難者,已逾數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