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溫廷閣
“嫂子,我不理解。”
夜深人寂,南城住處,胡小妍用鐵簽挑了挑炕桌上的油燈,輕輕地瞥了一眼北風,卻問:“不理解什麽?”
“咱為啥要對袁大個兒那麽客氣啊?”趙正北一邊擦拭自己傍身的配槍,一邊眉頭緊皺地說,“既然懷疑他可能知道點什麽,為啥不幹脆綁了,照死裏收拾一頓,看他還說不說!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啾啾!”
“你能確定袁新法一定知道善方堂的藥材被誰拉走了麽?”胡小妍問。
“嫂子,咱需要確定嗎?”趙正北不解道,“咱隻要懷疑他,這就夠了!”
“然後呢?”
“什麽然後?嚴刑逼供啊!”
“好,你把他廢了,可他要真是說不出個一二三,你怎麽辦?是放了,還是清了?”
“這……都行吧?嫂子,今非昔比了,咱有靠山,有人手,我就不信他還敢去奉天把我插了?”
胡小妍輕輕搖頭,卻說:“伱海大爺以前跟我和你哥說過,殺人不能手軟,但人命不是兒戲,你得瞅準了、認清了、想明白了,再去動手。咱家現在要的是名和利,不是命和槍。”
“嫂子,你說的這些,我也知道。”趙正北說,“但明擺著的線索,真就不逼一下袁大個兒?”
胡小妍沉默了片刻,卻說:“這是你哥的老家,門口這條街,有好幾戶人家都是跟他從小長起來的,對門的袁大娘,以前還幫襯過他,你僅僅因為一個懷疑,就把人家侄子廢了,過了。”
家就是家。
多少叱吒風雲的江湖大蔓兒,發跡以後,仍然顧及著故土的父老鄉親對如何看他,盡管所行之事皆苟且卑鄙,卻還是希望能在老家存個美名。
雖然這不過是一種虛偽,但隻要名在,便尚且能有一個心安之處。
趙正北卻對此不以為然,“嫂子,你用得著在乎這幫人怎麽看咱們嗎?他們一沒權、二沒錢,自己都沒活明白呢,光讓這種人念咱們的好,有啥用啊?”
“如果他們真能念咱們的好,而不僅僅是怕咱們,那江家就永遠都不會倒。”
趙正北眨了眨眼睛,不由得問:“嫂子,至於嗎?”
“至於。”燭光映襯在胡小妍的臉上,她堅定地說道。
她在報紙上,不隻是看到了紛紛擾擾的新聞,同時也從中窺探到了些許事理。
江湖永遠都在,各城各地,每隔個十來年,就會有幫會坐上頭把交椅,再過個十來年,就會有其他幫會插了原來的龍頭取而代之。
胡小妍不想讓江家走向這條可以預見的老路。
她和江連橫需要轉變。
如果說,小兩口過去是金剛怒目,殺他個昏天黑地,幹幹淨淨;現在便要端出菩薩心腸,恩威並施。盡管這菩薩心腸是偽善,可就算是裝,也要裝出個樣子。
“嫂子,那要是沒有別的線索了,就袁大個兒這一條線,咋整?咱還不動動手段,撬開他的嘴?”
趙正北的問話將癡想拉回了現實。
炕桌上的油燈火苗跳躍了兩下,忽然暗淡了下去。
胡小妍的麵容也隨之陰沉了許多,“袁大哥要是能開口,當然最好,但我希望他不是因為怕咱們才開口,而是因為想幫咱們才開口。他不知道咱們的情況,又擔心被地頭蛇報複,這都可以理解。但有期限,如果他始終不說,那就怪不得咱們了。”
“那要是袁大個兒自己也參與了呢?”趙正北又問。
燭光如豆,眼瞅著行將熄滅,北風已經有些看不清大嫂的臉了。
“如果他也是共犯,我會讓他後悔的。”
這時,外屋地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好像是道哥回來了。”
趙正北趿拉著板兒鞋走出房間,胡小妍趁機挑了挑油燈,黃燦燦的光暈又重新亮了起來。
少傾,江連橫走進屋內,胡小妍回過頭關切地問:“沒出啥事兒吧?”
“媳婦兒,我好像碰見溫廷閣了!”
……
……
翌日清晨,七點鍾,南城十字街口,清茗茶館門前。
“哢噠!”
江連橫扣上鎏金琺琅懷表的表殼,環視左右,吩咐道:“雁聲,你在門口等我。老韓,帶你兄弟去斜對麵的賣豆腦的小攤上守著。北風——嗯——你找個涼快的地方。”
趙正北舉手抗議,“哥,我——”
“好了,都淡定點兒,不用一驚一乍的,盯著點就行。”
“道哥,哪地方涼快呀?”趙正北直愣愣地問。
“這也問我?”
江連橫無可奈何,目光在十字街口掃視了一圈兒,忽然發現了一個無比熟悉的說書攤。
說野書的嚴先生須發早已全白,能耐卻還在,嗓子依然亮堂。
他站在說書案前,一邊耍著簡單的把式,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述著今古傳奇。
在那圍觀的看客中,似乎有個身穿鹿皮夾襖的闊主。
那位看上去五十來歲,五短身材,臂膀結實精悍,辮子有些花白,正杵在那裏,傻嗬嗬地籠著袖子賣呆兒。
<divss="contentadv">江連橫仿佛被勾去了魂兒,情不自禁地往前踏出了一步。
“誒?道哥,你嘎哈去呀?”
北風的聲音將他拉回了現實。
江連橫到底是看錯了——炎炎夏日,怎麽會有人穿著鹿皮夾襖呢?
人群中,也不曾有耷拉著眼角的懶散青年,茶館裏更沒有隻有半邊臉的凶猛壯漢。
眾人見他的神情有些恍惚,便不由得關切地問:“道哥,你沒事兒吧?”
“沒、沒事兒!”江連橫慌慌張張地回過神,幹笑了兩聲,吩咐道,“你們都去盯著吧,我進去了。”
說罷,他便轉頭走進身後的清明茶館。
一陣喧鬧的人聲頓時撲麵而來,不少客人還沒來得及吃早點,就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堂倌拿著手巾迎上前來,躬身問道:“客官,自己一個人還是等朋友呢?”
“哦,我找人。”
“行,找誰您跟我吱一聲,我帶你過去。”
江連橫抻著脖子,在茶館裏掃視兩圈兒,一邊從兜裏摸出一張毛票,一邊擺了擺手說:“不用,我自己找就成了。”
堂倌接了賞錢,自然再沒什麽可絮叨的,當下言語了兩聲,便識趣地退了下去。
清茗茶館的麵積並不算大,江連橫沒上二樓,隻在大堂裏轉悠了一圈兒,目光便很快落在了角落裏的一張茶桌上。
讓他有點意外的是,茶桌上除了一把茶壺和一隻茶碗以外,竟別無他物。
壺口對茶碗——單刀獨馬陣。
這是江湖上告幫求助的茶陣。
隻要是線上的合字,能行方便的,徑飲其茶;心裏沒底,但有心相助的,把原茶倒掉,再沏再飲。
這是老規矩、老講究,關外開禁還不到百年,綠林胡匪,山頭林立,番營螻蟻似海潮,人人都能當草頭王,來到白山黑水之間,那就甭論祖上有多闊,隻管光腚創業,因此並不怎麽時興這些老門道。
隻有長腿的老江湖,或是有高人指路,才能解其中之意:
單刀獨馬走天涯,受盡塵埃到此來,變化金龍逢太吉,保主登基坐禪台。
這茶陣除了高幫,還有投奔的意味,所以江連橫才如此意外。
他走到茶桌前,一屁股坐下來,但見對麵來人,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長得白白淨淨,細皮嫩肉,丹鳳眼、小分頭,山根挺拔,唇如丹砂,哪裏像是個江洋大盜,分明是唱旦角的戲子模樣。
二人四目相對,沉默了片刻。
江連橫忽地取茶飲下,旋即將茶碗兒放回原處,開口便小聲問道:“溫廷閣?”
那人默不作聲地點點頭。
“怎麽證明呢?”江連橫問。
溫廷閣想了想,隨後從懷裏摸出一枚銀元,擱在桌麵上,推到江連橫麵前。
江連橫不明所以,低頭一看,卻見那銀元跟別的不同,邊緣上不知被哪個二貨鉸掉了一岔兒。
溫廷閣的聲音很輕,卻相當自信,“今天晚上,可著南城地界,你隨便找一家宅子,把這銀元扔到房頂上,明兒一早,還是這個時間,還是這個桌位,我給你帶回來。”
江連橫饒有興致地拿起桌麵上的銀元。
對方既然敢說這種話,那就不會在這銀元上使詐,更不怕他另做其他記號,否則到頭來丟臉跌份兒的,隻能是自己。
“有點兒意思。”
江連橫笑著思忖了片刻,又將銀元放回桌麵上,推到溫廷閣麵前,“不必了,既然是懂江湖規矩的,我要試你,反而失禮了。”
“隨你。”溫廷閣將銀元揣回懷中。
“那我就開門見山了啊!”江連橫雙手反搭在桌沿兒上,“你擺著單刀獨馬陣,是幾個意思?”
“初來奉天,沒著沒落,想找個碼頭掛柱吃飯。”
“本地沒人了?”
溫廷閣哼笑一聲,卻說:“堂口太小,不懂規矩,沒前途。”
“那你怎麽肯定跟我就有前途?”江連橫問。
“有所耳聞。”溫廷閣說,“我去年就沿京奉線來奉天了,但那時候省城太亂,而且我還在養傷,就沒常待。而且,我昨天還在車站看見你好像認識軍營的人?”
“謔!你在車站的時候就盯上我了?”
溫廷閣搖了搖頭,卻說:“我盯的是賈把頭兒。”
江連橫雙臂拄在桌麵上,抬了抬下巴,“我能問問為啥不?”
“拿我的蔓兒當幌子,偷善方堂的藥材,冒名頂替,江湖大忌!這事兒,我不能當做看不見。”
江連橫點了點頭,用別人的名號行事,無論是為善,還是作惡,但凡是個江湖中人都不會容忍。
“那你打算咋整?”
溫廷閣咧咧嘴,卻道:“把藥材榮回來,再給他們長長記性。”
打賞:36365/20000
月票:824/500
欠更:2
“嫂子,我不理解。”
夜深人寂,南城住處,胡小妍用鐵簽挑了挑炕桌上的油燈,輕輕地瞥了一眼北風,卻問:“不理解什麽?”
“咱為啥要對袁大個兒那麽客氣啊?”趙正北一邊擦拭自己傍身的配槍,一邊眉頭緊皺地說,“既然懷疑他可能知道點什麽,為啥不幹脆綁了,照死裏收拾一頓,看他還說不說!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啾啾!”
“你能確定袁新法一定知道善方堂的藥材被誰拉走了麽?”胡小妍問。
“嫂子,咱需要確定嗎?”趙正北不解道,“咱隻要懷疑他,這就夠了!”
“然後呢?”
“什麽然後?嚴刑逼供啊!”
“好,你把他廢了,可他要真是說不出個一二三,你怎麽辦?是放了,還是清了?”
“這……都行吧?嫂子,今非昔比了,咱有靠山,有人手,我就不信他還敢去奉天把我插了?”
胡小妍輕輕搖頭,卻說:“伱海大爺以前跟我和你哥說過,殺人不能手軟,但人命不是兒戲,你得瞅準了、認清了、想明白了,再去動手。咱家現在要的是名和利,不是命和槍。”
“嫂子,你說的這些,我也知道。”趙正北說,“但明擺著的線索,真就不逼一下袁大個兒?”
胡小妍沉默了片刻,卻說:“這是你哥的老家,門口這條街,有好幾戶人家都是跟他從小長起來的,對門的袁大娘,以前還幫襯過他,你僅僅因為一個懷疑,就把人家侄子廢了,過了。”
家就是家。
多少叱吒風雲的江湖大蔓兒,發跡以後,仍然顧及著故土的父老鄉親對如何看他,盡管所行之事皆苟且卑鄙,卻還是希望能在老家存個美名。
雖然這不過是一種虛偽,但隻要名在,便尚且能有一個心安之處。
趙正北卻對此不以為然,“嫂子,你用得著在乎這幫人怎麽看咱們嗎?他們一沒權、二沒錢,自己都沒活明白呢,光讓這種人念咱們的好,有啥用啊?”
“如果他們真能念咱們的好,而不僅僅是怕咱們,那江家就永遠都不會倒。”
趙正北眨了眨眼睛,不由得問:“嫂子,至於嗎?”
“至於。”燭光映襯在胡小妍的臉上,她堅定地說道。
她在報紙上,不隻是看到了紛紛擾擾的新聞,同時也從中窺探到了些許事理。
江湖永遠都在,各城各地,每隔個十來年,就會有幫會坐上頭把交椅,再過個十來年,就會有其他幫會插了原來的龍頭取而代之。
胡小妍不想讓江家走向這條可以預見的老路。
她和江連橫需要轉變。
如果說,小兩口過去是金剛怒目,殺他個昏天黑地,幹幹淨淨;現在便要端出菩薩心腸,恩威並施。盡管這菩薩心腸是偽善,可就算是裝,也要裝出個樣子。
“嫂子,那要是沒有別的線索了,就袁大個兒這一條線,咋整?咱還不動動手段,撬開他的嘴?”
趙正北的問話將癡想拉回了現實。
炕桌上的油燈火苗跳躍了兩下,忽然暗淡了下去。
胡小妍的麵容也隨之陰沉了許多,“袁大哥要是能開口,當然最好,但我希望他不是因為怕咱們才開口,而是因為想幫咱們才開口。他不知道咱們的情況,又擔心被地頭蛇報複,這都可以理解。但有期限,如果他始終不說,那就怪不得咱們了。”
“那要是袁大個兒自己也參與了呢?”趙正北又問。
燭光如豆,眼瞅著行將熄滅,北風已經有些看不清大嫂的臉了。
“如果他也是共犯,我會讓他後悔的。”
這時,外屋地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好像是道哥回來了。”
趙正北趿拉著板兒鞋走出房間,胡小妍趁機挑了挑油燈,黃燦燦的光暈又重新亮了起來。
少傾,江連橫走進屋內,胡小妍回過頭關切地問:“沒出啥事兒吧?”
“媳婦兒,我好像碰見溫廷閣了!”
……
……
翌日清晨,七點鍾,南城十字街口,清茗茶館門前。
“哢噠!”
江連橫扣上鎏金琺琅懷表的表殼,環視左右,吩咐道:“雁聲,你在門口等我。老韓,帶你兄弟去斜對麵的賣豆腦的小攤上守著。北風——嗯——你找個涼快的地方。”
趙正北舉手抗議,“哥,我——”
“好了,都淡定點兒,不用一驚一乍的,盯著點就行。”
“道哥,哪地方涼快呀?”趙正北直愣愣地問。
“這也問我?”
江連橫無可奈何,目光在十字街口掃視了一圈兒,忽然發現了一個無比熟悉的說書攤。
說野書的嚴先生須發早已全白,能耐卻還在,嗓子依然亮堂。
他站在說書案前,一邊耍著簡單的把式,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述著今古傳奇。
在那圍觀的看客中,似乎有個身穿鹿皮夾襖的闊主。
那位看上去五十來歲,五短身材,臂膀結實精悍,辮子有些花白,正杵在那裏,傻嗬嗬地籠著袖子賣呆兒。
<divss="contentadv">江連橫仿佛被勾去了魂兒,情不自禁地往前踏出了一步。
“誒?道哥,你嘎哈去呀?”
北風的聲音將他拉回了現實。
江連橫到底是看錯了——炎炎夏日,怎麽會有人穿著鹿皮夾襖呢?
人群中,也不曾有耷拉著眼角的懶散青年,茶館裏更沒有隻有半邊臉的凶猛壯漢。
眾人見他的神情有些恍惚,便不由得關切地問:“道哥,你沒事兒吧?”
“沒、沒事兒!”江連橫慌慌張張地回過神,幹笑了兩聲,吩咐道,“你們都去盯著吧,我進去了。”
說罷,他便轉頭走進身後的清明茶館。
一陣喧鬧的人聲頓時撲麵而來,不少客人還沒來得及吃早點,就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堂倌拿著手巾迎上前來,躬身問道:“客官,自己一個人還是等朋友呢?”
“哦,我找人。”
“行,找誰您跟我吱一聲,我帶你過去。”
江連橫抻著脖子,在茶館裏掃視兩圈兒,一邊從兜裏摸出一張毛票,一邊擺了擺手說:“不用,我自己找就成了。”
堂倌接了賞錢,自然再沒什麽可絮叨的,當下言語了兩聲,便識趣地退了下去。
清茗茶館的麵積並不算大,江連橫沒上二樓,隻在大堂裏轉悠了一圈兒,目光便很快落在了角落裏的一張茶桌上。
讓他有點意外的是,茶桌上除了一把茶壺和一隻茶碗以外,竟別無他物。
壺口對茶碗——單刀獨馬陣。
這是江湖上告幫求助的茶陣。
隻要是線上的合字,能行方便的,徑飲其茶;心裏沒底,但有心相助的,把原茶倒掉,再沏再飲。
這是老規矩、老講究,關外開禁還不到百年,綠林胡匪,山頭林立,番營螻蟻似海潮,人人都能當草頭王,來到白山黑水之間,那就甭論祖上有多闊,隻管光腚創業,因此並不怎麽時興這些老門道。
隻有長腿的老江湖,或是有高人指路,才能解其中之意:
單刀獨馬走天涯,受盡塵埃到此來,變化金龍逢太吉,保主登基坐禪台。
這茶陣除了高幫,還有投奔的意味,所以江連橫才如此意外。
他走到茶桌前,一屁股坐下來,但見對麵來人,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長得白白淨淨,細皮嫩肉,丹鳳眼、小分頭,山根挺拔,唇如丹砂,哪裏像是個江洋大盜,分明是唱旦角的戲子模樣。
二人四目相對,沉默了片刻。
江連橫忽地取茶飲下,旋即將茶碗兒放回原處,開口便小聲問道:“溫廷閣?”
那人默不作聲地點點頭。
“怎麽證明呢?”江連橫問。
溫廷閣想了想,隨後從懷裏摸出一枚銀元,擱在桌麵上,推到江連橫麵前。
江連橫不明所以,低頭一看,卻見那銀元跟別的不同,邊緣上不知被哪個二貨鉸掉了一岔兒。
溫廷閣的聲音很輕,卻相當自信,“今天晚上,可著南城地界,你隨便找一家宅子,把這銀元扔到房頂上,明兒一早,還是這個時間,還是這個桌位,我給你帶回來。”
江連橫饒有興致地拿起桌麵上的銀元。
對方既然敢說這種話,那就不會在這銀元上使詐,更不怕他另做其他記號,否則到頭來丟臉跌份兒的,隻能是自己。
“有點兒意思。”
江連橫笑著思忖了片刻,又將銀元放回桌麵上,推到溫廷閣麵前,“不必了,既然是懂江湖規矩的,我要試你,反而失禮了。”
“隨你。”溫廷閣將銀元揣回懷中。
“那我就開門見山了啊!”江連橫雙手反搭在桌沿兒上,“你擺著單刀獨馬陣,是幾個意思?”
“初來奉天,沒著沒落,想找個碼頭掛柱吃飯。”
“本地沒人了?”
溫廷閣哼笑一聲,卻說:“堂口太小,不懂規矩,沒前途。”
“那你怎麽肯定跟我就有前途?”江連橫問。
“有所耳聞。”溫廷閣說,“我去年就沿京奉線來奉天了,但那時候省城太亂,而且我還在養傷,就沒常待。而且,我昨天還在車站看見你好像認識軍營的人?”
“謔!你在車站的時候就盯上我了?”
溫廷閣搖了搖頭,卻說:“我盯的是賈把頭兒。”
江連橫雙臂拄在桌麵上,抬了抬下巴,“我能問問為啥不?”
“拿我的蔓兒當幌子,偷善方堂的藥材,冒名頂替,江湖大忌!這事兒,我不能當做看不見。”
江連橫點了點頭,用別人的名號行事,無論是為善,還是作惡,但凡是個江湖中人都不會容忍。
“那你打算咋整?”
溫廷閣咧咧嘴,卻道:“把藥材榮回來,再給他們長長記性。”
打賞:36365/20000
月票:824/500
欠更:2